时间的镇魂曲——蒋亚妮读《那些少女没有抵达》
《那些女孩没有抵达》是一场时间的游戏,吴晓乐是从不儿戏的小说玩家,关于这本书的密码,让我们先从轻松的地方谈起——比如,这是她的第六本书、第五本小说与第四部长篇,她以十年的时间从“专业”成为“职业”。她是那种一本、一本写上去的作家,也因此她的技巧与叙事法,一次比一次更扎实纯熟。自第一本小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后,她就不曾停止进化,不只是告别了某种第一人称“我”的说故事方法,她在《上流儿童》里初次展现她在长篇小说与长时田野调查的能力;在《我们没有秘密》时,又把她擅长的各种“人际关系”往深里钻、往恶里写;到了《致命登入》,她从类型、主题到主角的性别与设定一次全面翻新,挑战升级。也是时间,让吴晓乐变成了台湾少有的、年轻的职业作家,当读者逐渐开始习惯于她的配速、她与故事间的熟稔和信任后,这一本新作《那些女孩没有抵达》,却又开始了新的速度,甚至是一种新的计时方式,像是那场小说中无法回头的倒数计时,让时间从死亡开始。《那些少女没有抵达》吴晓乐 著许多小说,经常会由一个人的结局开始细说从头,这能让已知引出更多未知,却也可能让时间变得线性和区块化。吴晓乐当然不会满足于此,她不被已知的时间因住,比如那一场作为故事开头的女学生自杀事件,也不只是简单的步步靠近,吴晓乐以作为老师的主角吴依光为她的时间之棋,迂回、加速再缓步地碰触死亡:“吴依光那时并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再过三十八分钟,她的一位学生就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小说里头的时间,变成了分属于不同人的有机生命,就像把时间拉进历史与不同空间中来看,它不可能是线性的,小说就是另一个平行与不平行都可能的时空。它有时属于吴依光,那个受困在自己十七岁整整又一个十七年的女孩;有时它又属于死去的十七岁女学生苏明绚,或者是其他承受著霸凌、施加霸凌、旁观霸凌的不同女孩,与她们的十七岁。甚至,某些时候、其他时候,它变成了我的时间,变成了读著这本小说的“我”与我的十七岁。每当小说里头的吴依光回想起自己郁郁无光的青春时期,随时都可能离开这个世界,每一天都是关窍、每一天都如此艰难的过往时,我也被抓进其中。时间的尺被吴晓乐的小说摊开,我终于读懂了,为什么从前慢?因为尺子短,每一个刻度都刻在心底,像用最钝的挫刀,自己亲手凿出来的。吴依光成为了大人、成为了人师,和所有大人的抵达路径一样,一路狗屁倒灶,但吴晓乐写得温柔:“吴依光一个心软,时针就荡了过去。她的计画功亏一篑。吴依光就这样长成了大人。”那些中离这个世界、暂停时间的计画,失败了,一闪神,就这样成为了大人。但吴晓乐并不耽溺于到底我们有没有成为讨厌的/喜欢的/理想的大人,这道无解之题,她只是拉著其他大人们的手,指往我们做不到的地方。当吴依光回想著,究竟自己在苏明绚自杀前跟她聊过什么时,浮现的是一段跟任何小说情节无关的对话。吴依光问苏明绚:“我也有雀斑,你喜欢雀斑吗?”苏明绚想了几秒,不无谨慎地回答:“小时候不太喜欢,现在好像都可以。”从这里,我开始跟著回答,一步步,随著小说飞跃的时间魔法,更新我与它的同步率。十七岁的我,也刚开始能和自己皮肤上的斑点状胎记相处,开始理解“都可以”的深邃。都可以,不是因为不在乎,都可以,不只是没意见,更多时候的“都可以”,是因为终于明白其实我们无能为力。人不能选择天生的美丑、父母,甚至很多时候也不能选择志愿、不能选择喜欢与否,既然如此,其他事也就都可以吧、都可以了……吴依光的尺,早已不是一公分、一公釐的刻度了,就像她也不再只是学生与女儿,更得思考怎么做为一个老师、母亲、妻子与大人,吴依光曾经是学生,如今是老师,也因此:“每一年,她都感受得到,老师吴依光,正在影响学生吴依光的认知”。尺不只变了长短,甚至改了单位,时间作为数字的一种,开始比不上收入、成绩、业绩其他数字了。借由死亡开始的,不只是回溯,更是一场吴依光(或者我们)作为大人,如何找回与从前自己同步率的过程,是酒醉后的回魂酒、是揉开瘀血必经的痛。吴晓乐不只擅长从“没有”映照“有”、从“不是”谈“是”、不喜欢里头藏喜欢;她同样娴熟于从主角辐射出更多人物,将关系拉阔、将时间拉远、将人物扩编,却从未有事物从她的小说之网中逃逸,她不急不徐地在十六万字的长篇中,说好每一个人的故事,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所有女孩的抵达之谜。这本十年出道之作,像是重返最初出发的广场,如同吴依光打趣说著从来读不完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一般,普鲁斯特如是、吴晓乐与每个写作者亦如此。那一个出发的理由,不管是忧虑或忧愁,总指向最后想抵达的谜底,藏在时间后面、永远无法明说的——最初的书写动能。一如义大利超现实主义流派画家奇里诃(Giorgio de Chirico)的“Metaphysical Town Square”(形而上的城市广场)系列作品,《抵达之谜》这幅画作的广场后头,为何藏有船桅?是谁在船上?只有作者知晓。借由死亡回到出发之处的人,不只吴依光,更是吴晓乐。也得经由死亡才能将某些时间暂停,升学的倒计时、长大成人的滴答声、分崩离析的情感真相,全都得为它停下。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路上,可能都曾或近或远的听说与看见,“某个同学死掉了”,吴晓乐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开始,每一本小说,都试图书写社会的不同角落,其实全是她从不同方位看向世界的尝试,因此她小说中的每一场死亡,都不是为了杀与恨、解谜与推理,而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如同《那些女孩没有抵达》里每一个人生命中离开、死掉的同学们,她们被一一点名,不带责难。这些名字提醒了活下来的人们,不要忘记所有感受,即使我们没有死去、我们没有完成……比如曾经的学运与社运现场、爱错又爱惨的对象,那些我们忘记了的十七岁、十八岁与成长岁月,她全替我们记下了。十年之后,吴晓乐用全新的故事,更加精准的作答自己十年前留下的问题:“为了什么而写?”她的死亡与提醒,从来不是情勒,而是告白。告白、告解与告别,总是三位一体,就像小说除了现实与虚构外,更提供了人们另一种丈量世界的方式。吴晓乐透过她笔下那些只谈现实成就与值不值得的角色们,轻易地引我们开始思考“世界的大小”。吴依光与家人清晨六点半就起床等待第一志愿放榜的那天,被延伸成了永恒,人生永远有无止尽的榜单与落榜,如同小说中所写下的,“每个小孩自懂事起,就在撰写‘父母使用手册’”,生命的课题与待办事项,正是每个人相似却都不同的故事。许多我们说不出的生命故事,吴晓乐总能以小说提供慧解,或许是因为,她的生命中也曾以某些不可承受之轻,既痛也重地兑换了另一把尺,为读者丈量出另一种世界。而那一个最初的故事、那一个值得不断重写、复写与改写的故事,说来简单,不过是关于永恒的少女与少男们,那些十七岁出门远行未归的无光灵魂。面对成长时四散在世界的三魂七魄,吴晓乐以真实的时间献祭,一字一字、一本一本地写著,没有抵达就是谜底,她坚定地以小说镇魂。如此耕耘、如此交换,或许才能在故事间开出一点时间的孔隙,就像吴依光为了抽离某个时空背景下,玩的时间游戏:“看著墙壁上的石英钟,吴依光玩起‘默数六十秒’的游戏,分针一指到十二,她低下头,数数,一、二、三,数到六十,她抬眼,分针在十一又多三格,她快了两秒。”没有人压准的终极密码,或许并不是因为失准与时差,也许每个人都有专属自己世界的时间,就像我、就像吴依光。读完这本小说,(我与)吴依光才终于能从十七岁回神,死亡从来不限于生理,时间终于再次往前走了。这一次,无所谓有没有抵达,感谢有些时间,从来就不需要正确的方向。本文作者蒋亚妮1987年生,台湾台中人。 摩羯座,狗派女子。无信仰但愿意信仰文字。东海大学中文系、中兴大学中文所毕, 目前就读成功大学中文博士班。 曾获台北文学奖、教育部文艺创作奖、文化部年度艺术新秀、国艺会创作补助等奖项。2015年出版首部散文《请登入游戏》(九歌), 2017年出版《写你》(印刻), 2020年出版第三号作品,《我跟你说你不要跟别人说》。
+ More当人类恋爱时,总是被迫仓促——知名作家阿亚梅评葉揚《安然与实恩》
知道叶扬很久了,但真正认识她是在我也成为母亲后。那时,产后忧郁正在发酵,好友知道我资讯焦虑、不愿追踪各大亲子网红的动态,仍推荐我看叶扬的文章。我来到她的粉专,她那些信手拈来的生活日常,不仅让我一篇接一篇地看下去,还被逗出消失已久的笑。我惊讶叶扬怎能如此正向幽默地看待生活中的大小问题。我去听她的现场座谈,她也快人快语,幽默得信手拈来都是段子,再惊世骇俗的婚姻场景、亲子冲突名场面,她总能找到最有趣的角度理解它。再鬼的家庭故事,被她一讲,听起来也没那么糟糕了。得知叶扬写了爱情小说,我更好奇。她总说自己的人生轨迹很世俗,但我相信她一定会把故事说得不俗。比如,叶扬有没有可能给出一道令人绝倒的反转、在我身陷故事氛围无法自拔时,以她平易近人的文字、对我敲出致命一击?安然与实恩叶扬 著出版日期:2023/1/7这些年来,我们透过社群听叶扬说她的家庭生活,我们熟悉彼得先生、罗比、以及最新的成员路卡,但对她对自我的揭露,其实没有家人来得多。于是,我不自觉地在这本新书的字里行间找寻。如果生儿育女是人生的分水岭,那我只从文字中读过叶扬的后半生(其中还得被她的家人瓜分),对于她的前半生,我几乎一无所知。阅读时,很难不将《安然与实恩》女主角郑安然的工作设定和叶扬本人的背景连结在一起,我不确定郑安然有没有她前半生的影子,但很肯定的是,除去家庭生活的叶扬,肯定比我们现在看到的她更有趣。《安然与实恩》围绕著郑安然、袁实恩两位主角,全书共十七章,以年为分割单位,讲述他们从2006到2022年之间,横跨十七年的人生旅程。犹如《真爱挑日子》(One Day)的艾玛与德克斯特,在本故事中我们看见安然与实恩一次次地相聚,从邂逅、相识、暧昧……兜兜转转,他们参与彼此的生命历程,尽管波涛汹涌,却不足以构成一段真切的关系。在阅读爱情故事时,我们关注的第一个重点总是:心意相通的两个人被什么阻碍著?在《安然与实恩》中,距离是最直观也最贴近世俗的阻碍,居住在不同城市的两人,总是因为公司的差旅任务相见,他们像是在棋盘上受到摆布的棋子,每次相聚,短暂交锋,却又总是仓促。他们聚少离多,对彼此的爱情总是存在于想念中,他们花了大部分时间想像著爱彼此的可能性,而非将爱落实。因为距离,尽管他们走过路过不想错过,但终究注定在许多重要的生命事件中,有缺席的可能性,也注定会有一人以上要伤心。在阅读爱情故事时,我们关注的第二个重点是:心意相通的两个人如何克服万难去相爱?在十几年来的商业爱情剧训练中,我总会下意识地去检视:“主角在故事中是否有尽全力排除一切阻碍去对喜欢的人表达情感?”如果没有,市场(观众/读者)就会将其解读为“不够努力就不够值得拥有爱情”。然而,那终究是戏剧逻辑,并非生活逻辑,当你放下书本,发现日常俗务堆积如山,消磨著你拼命去爱的冲劲。也听过有人说,手机发明了以后,爱情作品的书写难度变高了。可是,爱情故事并没有消失在市场上。我们花费更多时间讨论,为什么通讯变得容易,心却疏远了?在本书中,叶扬仅以几个日常片段就说服了我:人活在世上,够不够爱已不是促成一段关系的必要条件,够不够从容才是。当年岁稍长,我们不再纠结两性文章里所谓的“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而是以“他能给的爱只有这么多”来接受现实,继续把日子过下去。即使像郑安然、袁实恩,每月领著外商公司的薪水,拥有优于常人的生活品质、拉著行李箱往返各城市高级酒店出差,却仍得像无头苍蝇,奔走于工作与家庭之间,夹缝中求生存,同时也把对爱的渴望放到最低。最后,是活了下来,但也无能为爱。他们总是仓促,错过各种爱的可能。在阅读爱情故事时,我会关注第三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相爱的两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让这段关系有成立的必要性?对于郑安然,我总是想知道,又看不清;而对袁实恩,我又太理所当然,因为总是看得太清晰。但其实恰恰相反。在通俗的爱情故事中,往往借由外在条件一次又一次的阻碍,逼迫出男女主角之间相互吸引的心、坚韧并且想相爱的真心,借此让读者看见爱的纯度。叶扬却反其道而行,将一个都会爱情的骨干,巧妙地剪辑、隐藏最重要的关键,布成一出精采绝妙的悬疑推理爱情片。叶扬设计了一个很高明的圈套,让原本犹如雾里看花的郑安然,随著时间推移,经历各种重大的生命事件,让她成长与历练;反倒是袁实恩,叶扬花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他的“当男人恋爱时”,却把真正最关键的核心埋到故事深处,像极了冰山,也像极了爱情。或许该说,那座冰山就是爱情本身。那就是当人类恋爱时的真正样貌。不是全知的读者视角,不是商业影视作品的精准呈现,设定好男女主角的条件、像炸弹一样埋好线路在必要的时间点引爆爱情。真正的爱情,是诡谲而多样的,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有机体,它会诞生、也会消逝。最耐人寻味的一点,在《安然与实恩》的每章开头,叶扬都引用了该年度的新闻事件。微妙的是,这些新闻事件几乎都是极重大的灾难,即使有iPhone的诞生、都要伴随贾伯斯的逝世,唯一看似喜气的哈利梅根英国皇室婚礼,后来都走得风雨飘摇、争议不断。这些新闻事件不仅让安然与实恩的生活感更加具体,也似乎定调了这段关系蕴含的忧伤。读完全书,会发现灾难并不鲜见,郑安然与袁实恩就穿梭在这十七个悲欢离合的新闻事件中,被看似遥远的事物,潜移默化著他们人生的轨迹。《安然与实恩》所诉说的爱情故事,就像你我人生的写照,部分相似又部分相异的两人,在彼此的人生中进进出出,只是我们都期待他们有朝一日的殊途同归。
+ More新型态侦查工具,旧时代破败人心──刊读天地无限《恶念的燃点》
天地无限非常擅于将当代科技或社会议题融入自己的作品里,探讨人性与科技的综合所加成的效应,这本《恶念的燃点》更是结合了多起不同的案件,融入职场伦理、权力斗争、媒体乱象以及新兴宗教等多项议题,并且勾勒出极具特色的三位主角。故事中的三位主角,来自不同的三个单位,因为任务失误而有PTSD(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转调行政单位的中年刑警李剑翔,饱受同事性别歧视及性骚扰的派出所女警杨颖露,以及躲在电脑背后,宛若小屁孩的资讯天才“天南星”,在高层的授意之下,组成了“神略计画”的团队。神略计画来自一套系统,可以根据过去案件的数位化程度,计算出彼此的关联性,政府打算运用这套系统,重新侦查过去未解的悬案,揪出真正的凶手。然而这项计画还在实验当中,需要秘密进行,因此找上明明能力很强却对警界生涯灰心的李剑翔与杨颖露,又或许是以神略计画的系统运算,他们可能正是这项计画的最佳人选。《恶念的燃点》天地无限 著出版日期:2022/11/25光是李剑翔与杨颖露的背景,就有许多足以讨论的部分,刑警在面对罪犯与死亡的情绪处理,在面对险峻的交战,瞬间的判断力足以决定他们的生与死,行动的顺利与否。处理犯罪面对的不仅仅是正义与邪恶的判断,有时更是探测人心的坚强与软弱与否。李剑翔的PTSD让单位长官对他批判嘲笑,但面对任务失败的压力与懊悔,也许正是他重视职务的表现。杨颖露因为哥哥意外身亡的关系,决定进入警界服务,消弭更多不该发生的犯罪。然而她最先遇到的,却是服务单位里面,同侪的出言不逊,甚至侵犯隐私,以及要求粉饰太平的不公平态度。在男性居多的职场里面,这才是她最先面对的恶行。即使是看似守护公理的集合,也是些藏污纳垢的地方。他们的遭遇,也隐隐呼应了他们所要调查的案件,原本看似单纯易解的“丰原区一家三口焚尸惨案”,在系统的计算下,竟然和数个辅案有所关联。乍看之下只不过是个因为发现小三而导致的情杀事件,神略计画的系统精密运算下,却发现远远不止于此。不论是案件记载的凶器或动机,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原以为只要待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脑、分析案情,透过超强大的系统辅助轻松破解,在查案过程中竟也搞得两个主角伤痕累累。毕竟他们也是个没有配枪、徒有科技的行政单位,想要调度警力出动,也需要透过层层上报的繁琐程序。但即使没有可动用的资源,他们的勤于奔走与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事思维,反而挖出了许多权力之下,隐藏的污秽地带。作者对于两位主角面对恶徒的对战描写十分精彩,每个生死瞬间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仿佛看见一场枪火不断的纸上电影,是一开始在阅读这本主题是AI大数据运算犯罪的神略计画时始料未及的事。李剑翔与杨颖露心中的创伤与对于现实的无力,乍看宛若冷硬派主角,没想到读著读著竟画风一变,根本险象环生的动作片。事实上,透过追查这好几个牵连极深的案情,也带出各种包罗万象的当代问题,环环相扣的案件转折,让人目不暇给。在丰原区主案中,嫌疑犯被指控因为迷信新兴宗教而误信教义,由于心灵的疲惫寻求慰藉带来不幸。这起案件因为受到媒体重视,却仿佛有看不见的黑手在操纵舆论,影响了警察与嫌疑犯亲人之间的信任,致使对方误信诈骗。另一方面,害死杨颖露哥哥的凶手家属,假借赎罪而靠著YouTube影片赚取暴利,也直指自媒体的言论自由问题。整个故事里面提及的问题丰富而尖锐,但最重要的议题在于,如果透过神略计画的系统能够提前预测犯罪,那么我们是不是真的要运用这套系统呢?藉著强大的资料数位化的程度与系统运算分析,就能快速锁定过去的案件、现在的想法以及未来可能的犯罪。这些资讯的呈现与整理,可能都是在侵犯隐私的情况下获得。监视系统的完备,数位足迹的掌控,在当代社会要不留一点痕迹,除非隐居山林自给自足,不然基本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人们真的想要这样吗?在没有留意的情况下,这些资讯就被政府记录下来,每个人都是犯罪的预备军。但人的恶念并不会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消灭,以前的人可能只是一时冲动拿刀砍人,现代人反而有更多方式来制造各种有意无意的恶行。电话诈欺、新兴宗教、媒体霸凌等事件,过去可能都不会轻易发生。时代在进步,人心的破败却没有跟著消弭与缝补,反而有更多可乘之机。新型态的社会便有新型态的犯罪,新型态的侦查工具出现也是指日可待。神略计画的系统或许终有一天会出现在你我的眼前,算出每个人犯罪的或然率。如果在恶念的火种点燃之前就能扑灭,到底我们要不要用科技去探索人心呢?只是,人心变幻莫测,又有谁能保证用系统算出来的机率真实可信。天南星也如同李剑翔、杨颖露一般,因为自己的际遇,有著打倒犯罪的重要信念,和政府合作的神略计画,正是他意志的实践。但科技与工具的应用,是好是坏都在一念之间,或许天南星的坚持,以及他找上李剑翔、杨颖露的合作,就是某种可行的答案。那么,你我的答案又会是什么呢?本文作者刊文字工作者,致力推广各类形式的推理。部落格:https://twinsyang.net/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twinsyangblog/
+ More神意与神爱,带你走一段和解路——林彻俐评《开着福音车征庙公》
读浮果新书《开著福音车征庙公》,最初被书名吸引,不禁有个疑问:“为什么会开著福音车去征求庙公呢?”,而书名其实也正暗示了书中的两种宗教的共融。整本小说分成十九章节,前半段写主角萧伟诚的日常与家庭,后半段是漫长的西部进香旅程,每一个章节环环相扣,并层层推进剧情。初进入情节就会知道主角萧伟诚有一个破碎的家庭,父母总是吵架,也吵宫庙的事,因而离异,父母亲各自拥有一个孩子的抚养权,对萧伟诚来说,他是被母亲抛下,然后开宫庙的父亲,喝酒、赌博、跑路,一事无成,对孩子来说是个大麻烦。即便萧伟诚的原生家庭破碎,但他却拥有另一个看似完美的“伪家庭”——他和同性伴侣陈亦辉、以及亲生儿子小平。《开著福音车征庙公》浮果 著出版日期:2022/10/28小说中萧伟诚与前妻结婚和离婚是因为单纯想要小孩,并非性向认同的关系,他看似一个平凡的单亲爸爸,只不过刚好是一位同性恋者,并且从小在宫庙长大。将单亲爸爸、同性恋、宫庙这三个元素融合在主角身上,既独特又大胆,也使得萧伟诚这个角色更加丰富而鲜明。就同志书写的面向来看,小说中延伸出的是宗教对同性恋的思考与认同,伴侣陈亦辉来自基督教家庭,父亲是牧师,好不容易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后,以爱包容儿子,于是脱离原本的教会,另辟聚会所,但对于儿子的男朋友是不同宗教,又持反对意见。而萧伟诚的父亲作为宫庙主,更不能接受自己儿子是同性恋,甚至怕孙子被遗传或带坏,但主祀的池府王爷似乎有所感应,处处暗示男男这件事,萧伟诚也一直相信池王爷是知道的,看起来神比人更加接受。两种宗教与两个神职父亲,对于儿子是同性恋都各有看法与坚持,而神似乎是最没有意见的,显现出神比人更宽容。对应到社会上宗教教徒对于同性恋的争议,在小说中我们也许能从神的暗示中,无论是“神爱世人”的口号或签诗,都引领人找到神的答案。萧伟诚成长后积极想脱离宫庙与父亲,却因神人联手,一个宫庙需要找新宫主的理由,让他走上了一段意外的进香旅途,为了这段旅途,连基督徒的伴侣都加入进香团,和他一起扛辇轿,儿子小平则成为敲锣前导,组成伪一家三口的进香旅行团。进香旅途像一张西部宫庙地图,福音车上伴著卡啦OK机流泄出台语金曲或千禧年流行曲,三人一神,仿佛公路冒险。窗外流逝而过的是台湾西半边中南部的公路风景,每停留一处便能知晓地方的风土物景;每进到一座庙宇就能清楚庙宇神祇的历史,沿途所遇见的人,无不热心、亲切,进香旅行展现的不仅是风景,更多的是参与宫庙的人们,他们对神的虔诚、庙宇的眷恋,还有对同样是宫庙背景人们的关怀。近年来因为宫庙的“闹热”引起的争议上新闻,在制造脏乱、吵闹和保存文化间似乎很难取得平衡,而《开著福音车征庙公》细致刻画了宫庙的大小细节,不避讳坏的那面,像是主角父亲萧明基就因为公私帐不分,加上欠债,欺骗信徒将盖新庙,而获取更多香油钱,不过从另一面也能发现,萧明基对于池府王爷的虔诚,很难一言以蔽之宫庙与庙宇主人的功过好坏。小说里进香抵达的每间庙、神,更多的是人,热心协助进庙或寻找住处的宫庙人,都以最美的样貌留存下来,这是台湾宫庙最美的风景。当然也呈现了另一种宗教共融,如同小说里陈亦辉所说,认为神在天上祂们都是认识的,因此基督徒的他居然能看见池府王爷,更在南鲲鯓代天府被抓生乩,甚至在选新宫主的掷筊杯大赛中,得到高分。现实来说确实不可思议,但小说里这段情节却充满惊奇,展现了另一种宗教和谐。这一趟进香,它的意义并不单纯是宗教,而是一段和解过程,萧伟诚在旅途中终于在电话中对母亲说出内心话,也在对在池府王爷原生庙守候他到来的父亲渐释怀,伴侣陈亦辉,也得到老陈牧师认可两人关系,小平也认同了一家三口,接受有两个父亲的事实,同时改口称陈亦辉为“爸爸”。即使这是一趟漫长而辛苦的进香,但却别具意义,不仅是一家三口的初次旅行,也达成了萧伟诚与原生家庭的和解,而他与伴侣陈亦辉也跨越不同宗教的阻碍,迈向爱情的另一个层次——婚姻。小说中基督的主与道教的池府王爷,各自展现了祂们的神意与神爱,因为神意指引了进香旅途,因为神爱所以让旅途成为和解之路,也让主不计较基督徒去扛轿、进香,甚至差点当上新宫主,让所有的爱都如池府进香时入庙一样畅行无阻。虽然萧明基曾对基督徒的陈亦辉说:“我们的神不像你的神那么博爱。”但显然池府也是跟主基督一样大爱,不只接受同性恋,也让异教徒亲近祂,或许这一趟旅途,是池府王爷和主基督在天上联手促成的,所有的不同都不是阻碍,爱才是最大的神意,也正是因为那些不同让小说里的“家”从破碎走向完满,宗教没有距离,当然,爱与家也没有。本文作者林彻俐东海大学中文所硕士毕,现就读于中正大学中文所博士班。作品曾荣获府城文学、紫荆文学奖、怀恩文学奖、打狗凤邑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国艺会补助等。著有散文集《附神:我那借身给神明的父亲》。
+ More世界中心呼喊爱的野兽——陈柏青读骆以军《大疫》
骆以军小说《大疫》中有两个明显的叙事指向,一端动辄拉升到“全人类”、“代”,族裔或种之兴亡感叹,至大至高。一端是极小极细,对“当代生活”、“个人感觉”的深掘与命名,素描了个体心灵震颤一瞬。读《大疫》时不有刺激感,在于心念电转间,见小说家笔尖作大怒神甩,转瞬可由全人类的尺度、文明的兴衰起灭瞬移至生活中忽微“心内弹琵琶”、颈后细毛皆为之縠𫗧颤栗因为他描述而有共感的日常度量横。这是骆以军小说中隐在的张力,或曰之戏剧感的由来。《大疫》骆以军 著出版日期:2022/8/5但我是想问,在那中间呢?在这极端的两造,在“全人类”尺度和个人微感觉之间,那本来就什么都没有吗?有什么作为缓冲、铺垫、渐层色或转场?或者,有一个什么是联系并策动这小大与轻重之对比,实乃是小说家真正欲言的?借《大疫》中小说家自语可能是,“这是个什么都没了的小说”。但分明那么美那么美,怎么会“什么都没了呢?”,骆以军‘大疫’里头,琉璃珠串那样成串成拨,灵动的比喻,小丑鱼一拨尾巴,无数海葵触须刷刷变颜色换脸的长短句法,读《大疫》本身确实像一种热疾,一种上瘾。但又脏掉了。从“事件”之后,读骆以军变得艰难。从此以后,你看骆以军,他写大疫,写疾病,你横著数著看,你觉得那说得不只是疾病,不只是一场改变人类的大疫。就老实说吧,所有读《大疫》的人,都想知道,他是不是幸存了?他的伤害平复了吗?他被毁掉了吗?他会用这本书回应一切吗?读者总在找上文那个“中间的什么”、“真正想说的”恰如《大疫》中作为对话的潜文本之一的《红楼梦》,荣宁二府兴衰是由甄士隐和贾语村引出,故事到底是“真事隐”、“假语存”,恐怕,这只是我设想,《大疫》中驱动书写冲动的关怀面相或说核心已被先天的(不直接说,藏在小说其他叙事里),或者后天(变成书的过程中直接删除了。),形成一个巨大的空缺,小说家的原始叙事冲动,兴或我们已经不可而知了。可有一个声音是实实在在,删不掉的,作为一段病毒的螺旋码,也是《大疫》的内在基因序列,每隔几章你无法不听到一段旋律,他反复,他不停浮现,如这一段:他说:“我找了许多可以转译成基因序的人类语言,譬如披头四的歌,譬如春江花月夜….但那些单股DNA,在寄主细胞内的反转录,箝上,既使控制了宿主细胞,但那个图片的周期太短了,几乎可以说两三天就成为乱码…..你知道最后成功的曲子是什么吗?”他用粤语邝美云版的柔美唱腔,轻轻唱著:“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的眼泪忽然一直流一直流。“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那是心经。小说中心经缮写了何止一遍。这便成大疫的奇观。一方面,小说家的笔无物不可写,无事不可说,时作雄辩滔滔,时有柔情哀婉,写什么都明白晓畅,说什么都美不可方物,“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他心通,天眼通,说到口干舌噪,说到来日大难。他甚至能召唤人类的文明全景啊,他能写你个人纤毛那样微细的感觉。但另一方面,有些事情连这样文字都无法,或不能去述说,只能归结到心经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在那样意义被无穷尽悬置的音节性咒语里被安放。读者只能不时听到小说中说故事的人叹息:“太苦了太苦了。”但到底痛苦的核心是什么?填充在全人类和个体,在至大之群和至小的个人感觉,在历史与当代之间,我却们只听到心经回荡。小说中角色所言不免让人多做联想:“太苦了,真的太苦了,怎么能轻盈灵性,愿意原谅,好声好气的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何还愿意坐下来,那么柔慈的说:“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词。”?”心经、真言由原始语文翻译成中文而剩下字音,字面上毫无意义,却也蕴含一切意义。虚空藏,他只能被压缩,却无法还原。《大疫》是故事会,是大伙凑在一起说故事。但所有人的故事,听起来都是同一个声音,那就是痛苦。他可以被压缩,但无法解压缩。你看到至大(以人类为单位元的)与至小(个人的发散),却无从知道连结。他充满碎片,但本体和必然大于原始。仿佛什么都说了,但到底“什么都没有了。”这一个疫的奇观。关于痛苦的本质性展演。通透,却透明。可以言明,不能明说。群体的瘟疫《大疫》中明面以现实疫病为时间线索,半真半假敷演一个人类灭亡之世。但在小说里还有一个断代可作为“疫”降临的时间轴。我们可以注意到世代的体现。《大疫》中有诸多对世代的思考:“我们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经历过,感觉的塞满,过剩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然后忽然间什么都没有了,唯一有这样经历的几个人”、“ 因为网路的发明,人们后来活在一个,每天为单位,数百倍于古人的经验的,万花筒、繁殖簇放,所有情境讯息全爆炸,兜览进‘你’这个感受者的大脑”,亦即,网路之高度覆盖作为世代的断代点,骆以军要说的是资讯爆炸、时间感知比以往更快速,人们的思维、群聚方式、人际关系都因此产生改变。小说家因此也对网路世代的孩子做出侧写,“这些年轻人自主运动的液态群体移动,可以形成全新的大故事,但同时似乎在自己只是其中一个小光点,”“全部单子位但又聚集成一大群。” 与此对比,小说中还有一些人“是网路世代之前的”、“一个比较宽松、渺小个人或被剥削,但不至于全部脑力和激情,全上缴一个云端”、“比较废”的世代。小说家自己是属于这代的。所以,世代的差异是存在的吗?这无法否认。但我不觉得骆以军频繁提起世代──年轻VS老。老头子VS网路新世代──做的是操作世代对立,事实是,一个理想之境应该是《大疫》中所引用的赫尔曼.布洛赫之〈梦游人〉片段:“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属于不同世纪的人,可他们却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甚至是同时代人,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们为何那么不稳定,难以合理地理解彼此,异乎寻常的是,尽管如此,还是存在著一种人与人的团结一致,一种横跨岁月的理解。”一种团结与相守。跨越世代之间彼此的传承,互相扶持。那不也是小说家透过山谷中彼此接力说故事体现出来的人类劫馀之境?但这样一个人类科技与文明兴盛终于能“让自己舒服”的伊甸园、科技天堂,也带来阴影。那是什么?那就是网路罢凌的出现。或说者,罢凌背后要讲的是,“群之暴力”如何在网路媒介上体现:“‘庞大数量的人群,突然变异成蝗群,单一反应模式’,但其实搞不清楚自己只是躲在庞大的群体里,猥亵的窥淫者。这种集团性理直壮。”“下个标题,人们就全疯了扑向那‘最坏最邪恶的渗透者”、‘妖怪’、‘病源’”那是《大疫》中“病毒”的另一个象征所在。小说家设想,“这次的大瘟疫或许也正是我们人类这三十年附著在其上,建立起来的网路新世界。超快速流动的庞大人数、金流、欲望、故事、短叙事,好像本就在搭建一个让人类自我简化,以合乎传输规格的庞大风月宝鉴的镜像投影。”说起来网路环境所能趋致的暴力和人类世构成的瘟疫何其相像。而小说中说故事的人是谁呢?无论是说故事的是他,或是她,那人总是那被“群”所伤害者。“她如果内在有一天平的秤坨,那就是‘人不该无意义的羞辱他人’。 “她的感想是,人非常软弱,比一般想像的要恐惧群体的霸凌 ”群体为何可以变成暴力?小说家在《大疫》中追溯了台湾历史,中国近代史中的群之暴力。族群如何被化约成群,早年台湾开发之械斗、中国文革的暴力,而在此刻让小说中人可感的是网路上,“新网络、 新故事具有极大的排他性。 ”张爱玲“惘惘的威胁”在《大疫》中成了“网网”的威胁。但何不将这解读成,对于群之暴力的疲倦和厌斥。那是在自杜斯妥也夫斯《地下室手记》的遥远回音,“我是一个,他们是全部。” 小说家体现的地下室是,群,或是代,他们是一群,是一代,但我是一个。我是之外。我是那多出来的。小说里的山谷容纳文明剩下来的人。小说中人则发现山谷中不停冒出“多出来的人”与其说增生,多出来,但何尝不是,零馀。从这里我也很不敬的想问,你大爷骆以军真的关心现实中瘟疫这个问题吗?在我看来,“山谷外大家都死了”和“大家都活著”其实是同一个意思。瘟疫之外,一种暴力早杀死人无数次。群的暴力。网路暴力。而他是群之外的人。被伤害者。被孤立者。我辈孤雏。之外之外在此有三个维度。一者,事关大疫的写作策略,和书写者对小说、故事的认识。所以,成为小说家意味著什么?那么古典的,我们又回到爱伦‧坡小说《在人群中的人》,或班雅明论波特莱尔,“在人群之中,却又像在人群之外”。在《大疫》中,小说家使用了科学性的“观测者”这个词汇,““这些变态、异化,或说小小的变态,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有一个和他们一样隐匿于撩乱人群中的观测者,其实已盯上了他们。”、“那些不会知道自己可能只是因生存、夹混在那偷拐抢骗、吹奏弹唱的形貌、嘴脸,被一旁一个观测者记录下来”照他的说法,小说就是“第二次”、“如那个女作家写的:‘滚烫冒烟的热水冲进白瓷壶里,那些枯萎干燥的菊花又一朵朵重新绽放,第二次活过来。’”,而“‘第二次’才能体会‘结构之所在’”小说家这些论述,这一方面说明故事的权柄,透过说故事,经验得以被流传,情感被传递,人类证明自己活著,“你又再活了一次。”一方面也侧面说明了小说的契约--“在阅读小说时,我们有一个默契,那是一个‘风月宝鉴’,镜中倒影.......他们都只是‘戏’、‘故事’摇晃摆弄的傀儡。现代小说的出版,被书店、出版社、购买者、学院交叉 确认那是‘一本小说’,而非社会版新闻或狗仔偷拍。”小说不是新闻,不是八卦,不是纪实,不能照单全收……《大疫》回到“一群人在山谷中说故事”这样简单的,古典的构想上,小说家展示了各种说故事的奇技淫巧,骆以军是说故事的人,我以为他更侧重在“说”之上。说起来,不满足于故事,那不就是“小说”的诞生吗?小说不只是故事。《大疫》是骆以军技术的的奇观,述说痛苦由来的核心被凿空(或打散),但技术的硬核面,撑持一切的小说术钢筋却裸露了。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他小说观的建立、对小说的理解和关怀所在。“坦白从宽”,却在那样狭窄逼仄的山谷,和险峻环境下(小说与现实中都是),我们看到“(骆以军)文明的大楼是怎么盖起来(或留下来)”《大疫》作为故事的容器,也是留刑地,这个山谷不只是病毒的培养皿,也是故事在养蛊,穿插各种体例,错乱时态,颠倒梦想,那就是骆以军的拿手好戏。也就是《妻梦狗》以来,“时间之屋”的策略。在时间之屋中,不同时段、生命状态的人被压缩在一起,挤在同一个屋檐下,小说的行进就是时光之屋中房间的漫游,而故事到了最后,故事彼此破窗,破格,在某个不可能接口连接上。“这个小说中的人物,像破碎的漂流物,或不同人之间的梦境之序,竟然可以穿透框架,跑到别人的回忆里”“从一个二维世界挣脱冒出…..然后又窜进另一幅画中”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桥段,被收容山谷的小说家说起自己的故事,是关于香港女孩安。在安的丈夫过世后,小说家照顾他,对安说故事。乃至安有一天跟他说,自己梦见亡夫了:“他就在一片绿光充盈的山谷中”。小说家忽然有此一念,“我们之所以在此相聚.....全是她那良善的念头,一顺之光幻造出来的这绿光盈满的山谷”这是一个故事的回圈,连还套,站在“之外”说故事的小说家发现,他在对方身上植入一个念,而这个念催动了梦,自己竟可能是被装在这个过了两手制造出来的梦/故事“之内”,最外与最内此时成了莫比斯环相连,那在现实中不可能,却在小说中成为奇观。这说故事的策略该也涉及他的关怀。小说家之书写一直有一种敏锐,他笔下总写日常的伤害不停发生,“但只有我知道”。那意味的是,秘密的诞生。从此,我跟人不一样了。秘密带来的是(说故事的)权力,却也伴随痛苦。是诅咒。无人知晓。这似乎也是骆以军从出登场文坛后问出的著名问题———最里面的房间到底有什么?《降生十二星座》告诉我们,最里面的房间并不在正中央。而在于封闭性。那是无法进去的,直子之心。而小说家则在小说中制造不可能的奇观,奇迹,试图寻找、破译那个秘密──进入最里面的房间。而进入终究是不能的吧。可在那歪歪倒倒的终究徒劳的途径之中,我们看到的是,你那么努力了啊,那就是爱之诞生。慈悲之诞生。悲悯之诞生。人性之诞生。“之外”的第二个层面,从(小说)“之外”来言,也就是和现实的关系,《大疫》中不无指涉的多次指出,“我想许多他的读者,也会习惯性的把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混淆了他小说中那些怪异变态的思想模型”、“惯性把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混淆他小说中那些怪异变态的思想模型,替他多打开一个超乎正常逻辑之外的抽屉”,我倾向把这视为一个辩解,《大疫》外的小说家也正经历大疫,不,小说该一直就是他的疫,早在更早之前,人们就不停的比附,查核,检查他的作为,核实他的政治倾向和思想,确认现实与小说的重合否,那和他的小说术有关,但作为小说家,他本来该在小说这个装置“之外”,却因此被卷入小说之中。甚至,小说里的他可能比小说外还让人感到存在强烈,小说外的骆以军变得无比影薄,“之外”被“之内”卷入了,现实和小说破开一个口,他的现实被自己的虚构覆写,只要他写作和阅读的行为存在,这个黑洞就不会消失。我不知道是小说摹写了现实,还是现实模仿了小说。我以为那才是奇观。综合上述两个层面,“之外”延伸出第三个层次,那吊诡显示,当我们说“之外”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在小说“之外”。《大疫》中透过小说中人提到:“小姐说二先生说 ‘我绝不会和他们一样’,但后来二先生又说‘我终于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了。’”当然这句话可以完全在小说文本层面解读。但如果对照上述的“之外”层次之二,“事件”的影响效力如此强力,虽然小说中直面真实世界的“事件”本身空缺了,但是不是正因为小说“之外”的强效,他的催哭/摧枯拉朽,才更巩固上述小说家坚信叙事伦理和小说家位置作为一种“之外”,所以在《大疫》中我们看到故事群、故事聚落、故事的核爆,“并不是疫情来了,我们只好说故事”,而恰恰是“疫情来了,我们因此必须更说故事”,故事本身作为一种隐在的抗衡,上述“之外”的小说伦理作为书写者自身奉行的第一道德圭臬。它的力量,一种道的理念反而更坚定了。但另一方面而言,小说家又担心,面对“事件”,他是不是终究变成“我终于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了”,我也坏掉了吗?面对暴力,金刚怒目?便又回到那句老话,凝视深渊,深渊也凝视著你。爱的瘟疫据说《大疫》在前期书名是《爱在瘟疫蔓延时》,成书之时,“爱”不见了。但“爱”又没有不见,小说家在《大疫》中喜言爱。小说里,这个自称“北北”,这个被社交媒体和政治正确所规训,必须在小说中不停自承自己是“异性恋直男癌”、“充满男性荷尔蒙之意淫”的小说家,没羞没噪的提起爱。但骆以军又岂会不知道,从十九世纪以来,爱已经被资本主义,被戏剧被电影被小说被各种鸡汤文乃致你我的脸书,消磨的差不多了。爱本身甚至比他贯穿全本小说的心经,更像咒语,更像是迷面。只剩下字面的意思,像是心经一般。终究,“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被耗尽了。连小说中人物都跳出来说“爱也被属于他的抽象维度之病毒感染”,“爱”被他一直说,却越说越稀薄。《大疫》中这一页在谈爱,翻过一面小说家就搞起了未亡人你看,又来了。想必所有读者都这样拍额头),“他想爱她”、“但在某种意义上,是他强暴了她”,在他笔下,性是近乎理解所以身心灵交融,却又无比暴力。小说中男性小说家与安的身体推拒还迎之舞以各种变型散落在《大疫》各事件中,也进出小说家毕生小说中,他总刻意跨过那条线,在伦常、理性、人我关系、社会性眼光之间反复跳跃,辩证,不停自怜又自恨、自问。侠以武犯禁,骆以小说犯禁,犯罪,更犯贱。小说家在《大疫》中举夏目,举川端,举井上靖举三岛、纳博柯夫等作品为例,那是他年少膜拜的小说,在这些前辈过激作品中(烧了金阁、强暴、坚硬鞋尖踢像肚腹),小说家自承那令他目眩想抵达的是“那非关色境,而是一种‘对美疯魔, 推到极致,停在那火柴棒之火苗将熄未熄之瞬’”正因为爱被耗尽了──这场大疫也是爱被感染的瘟疫──小说家必须用烧红的铁钳,用磨利的刀尖,或是湿漉漉的臭鸡鸡。他耍宝,他不惜作贱自己,他毁三观,“不可以色色”,他搞变态,既“过激”、“超常”,甚至要去“上未亡人”、“像强暴”、“我丈夫死了,从此我就是人尽可夫的女人”,但在这些情节的展示中,无法预测,不能预料,却又言之成理,在发动的瞬间,包括但不限于,等于更超出,他试图以此重新电极,或发明“爱”这个词汇。说起来,政治正确一定轻松多了,或仅仅把“爱”字照本宣科念出来。“可那不是我的忍道。”就算经历那么多,无比痛苦。穷声哀号。就算被人视为野兽。小说家闷头就是要干,要去干,他总想用小说体现‘停在那火柴棒之火苗将熄未熄之瞬’”。小说家就是世界中心呼喊爱的野兽吧。电影《老男孩》里说:“就算我是野兽,野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而骆以军再一次用小说趋近“火苗将熄未熄之瞬”,纵然从什么时候开始,现实之肉身已经成了火柴棒。
+ More如何挽回这大意失去的世界——廖伟棠评《大疫》
《大疫》面世的时候,久未在脸书露面的骆以军发布了一段短短的打书文,以他一贯的玩笑话开始,他说告知妻儿《大疫》出版的消息,小儿子说:“是关于粗心大意的故事吗?”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一场惊世大疫,很可能真的出自某个人的粗心大意。但粗心大意不是偶然的,人类文明/反文明的发展也来自一连串停不下来的粗心大意,殊不知这都是人性注定的,或曰灵感或曰疏漏,或曰求生意志或曰自毁欲望,都是硬币两面,硬币如何落下便有不同的结局。《大疫》骆以军 著出版日期:2022/8/5骆以军无疑深解此理,因此他建立《大疫》里人歌人哭的末日后桃花源时,一边是穷尽心力巧夺天工(他在文字上下的功夫对应了溪谷主人在制陶和冶园的“变态”执迷),但另一边是率性繁衍,听凭造化之力对“文明”变形、锤锻,小说结构和线索之类的破坏来乱一如书中回溯的“疫前”世界,充满无来由的暴力、恶意与荒诞。根本不需要什么大疫,我们一直是这个世界的病毒,精妙非常,暴虐非常。写下“人歌人哭”,我是想到了杜牧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这样一种对文明盛衰的泰然任之,略带悲悯,很东方,相对于《十日谈》的辛辣肉感。可以说《大疫》是一部杜牧执笔的《十日谈》,这并不矛盾,别忘了杜牧还有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轻狂艳丽,那也是《大疫》叙事者稍不能忘的三生前事。但作为受益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代,骆以军没有忘记西方正典邪典给他的馈赠。作为故事的其中一个潜文本,常常被提及的是伯格曼的电影《第七封印》和《芬妮和亚历山大》——后者结尾念白那句斯特林堡之“万事皆可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之下,想象如纺线交织着新的图案”完全可以看作骆以军一以贯之的创作追求。我们的文青营养剂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步——小说中万物凋零、文明寂灭前夕——爆发衍生,成为救赎。骆以军对这类救赎,半推半就。他可以决绝:“我们早就不是人类了。只是一些无限打开窗口的幻影,没有东西不能被羞辱、传输、修改、说谎、冒用。这是真的发生了。‘我们只是一个很烂的剧作家写的,面孔模糊,滴哆走著就融化的角色’。不,连‘角色’都不是,是一种‘人类’已不在了,但在空气中无所不在,如烟飘散的‘戏’。这时我们很久没有稍停顿一瞬,愣想一下:什么是戏? ”“什么是戏?”——虚无增值一万倍,也依然是虚无,反过来说,文明削弱一万倍,也依然是文明的幽光。可以揣测造就骆以军动笔《大疫》的其中一幕,和同样震撼我的一幕相似:那就是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地中海数国在瘟疫大爆发时的迅速沦陷,义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地的死亡数字几何级增长之际,梵蒂冈教宗方济各在傍晚雨中来到圣伯多禄大殿前,独自祈祷求主垂怜饱受痛苦的人类。那一刻,方济各与伯格曼的骑士形象恍惚重合,他其实是在跟死神对弈,以求苟延文明。骆以军举的例子,是卢梭的画《入睡的吉普赛女郎》“很久以来,(那已经十几年了)我都挂在网路上,快速翻跳朝生暮死的讯息,但那个停住的时刻,那么静谧、幸福、哀伤,纯粹就是那幅画的美。可能就是那一年,人类的悲惨,或那近乎一百年全白贵的,如同回到一战前的,对他人的大括弧之贬低、羞辱、仇恨,这应当深深伤了我这一代,曾经被‘世界’的文明、艺术、思想启发,追梦者的心。 ”作为文明之子,骆以军不甘,因此无论溪谷主人和老和尚等多么“出世”,他终究是入世而非厌世,执著而非虚无的,在小说后半段痛斥历史时他简直是愤世的。同时,骆以军向著他小说里的人物、故事,绝不轻易放过一个人的命运任其流落虚空,均浓墨重彩渲染之,大有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勇猛与悲壮,但地狱在乎一念,这一念何来?《大疫》一发,其启万端,若只取一,那就是香港——香港来的那个女子“安”——那个香港的小寡妇。这当然不是我自己的偏心,这也是骆以军的偏心,这个女子(我怀疑我认识她的本体)曾出现过在他其他叙事里面,但这一次最为痛彻心扉。是因为加上了香港本身的悲剧吗?他们相识的十年前的香港,如今不但在政治的角力,在若即若离的异乡人的生命错位中也败坏下去了。然后的香港未亡人,难道可以作为隐喻理解吗?无论如何,她成为这部小说的最沉重的钥匙。“她是这溪谷中的‘故事之夜’中,意外成了所有故事的女王⋯⋯就像是深海中无数艘沉没的船只,她就是那艘让人唏嘘、慨叹的铁达尼号。她似乎裹胁了大多人世本来的美好梦想、一只一只冒出银光大气泡下沉的铁箱、一层又一层的失落之物 ”不,铁达尼号?这难道不是珍宝海鲜舫?或者鲸落——“我们之所以能在此有缘相聚,或是,我能如坠五里雾、螺旋锥下跌,进入这‘馀生’,全是她那良善的念头,一瞬之光幻造出来的这绿光盈满之溪谷? ”——或者这是安(不安)的方舟,还是末日馀光之中哭笑前行的疯人船?骆以军的耿耿于怀是一回事,而“D-DAY 来临,全部人类的大写时间全终结之时,香港曾发生过的那一切,并来不及给一个公义、人类之光、救赎、甚或神之判决的什么。”则写出了我的耿耿于怀。世界会因为对一个人的辜负而报应万物吗?神会因为我们对一座城市的辜负而报应世界吗?骆以军安排了安的死亡是身处疫情最严重时期的西班牙,把个人的耿耿和文明的绝灭牵手了,给出的答案是世界之神不会,但小说之神可以。小说之神,可大可小,在《大疫》里他毫不掩饰自己就是一个万能的、所向披靡的病毒这一狂想。这是狂想,也是狂悲。“他要把她,不,和她的美丽年轻裸体拥抱在一起的这衰老的自己,这一段画面,封印、隔绝、藏匿在他的‘在一切之外的房间’”——悲哀莫过于执迷,“他便已预知了这个分崩离析的时光之歌的无情,不,不是她无情,而是这样的向量,四面八方、里面外面,每一个延伸出去的触突,都被打开了基因开关,像迷宫回廊成千上万依序排列的小小胎儿,突然都开了眼。”——但这无数缘起缘灭,惊心动魄又如何?“你在那个时刻,给了那女孩一个绵绵、像雨季、湿润山林雾气的、扑朔迷离、上万只音叉共振的‘情’:‘女孩别怕,我们都在这里。’这是所有听故事者,给那些因生命的凹洞、悲剧、不能承受的遭遇,而隐约将形成‘故事’者,最大的安慰。”除了小说里的女子,我还感谢骆以军为张紫妍们、林昭们抱冤,这不仅仅是一个贾宝玉情结,也是对文学最大的信任、冀望。“我想说的是‘爱’。是的,‘爱在瘟疫时’里的那个,像人子耶稣凌波走在水上,在一切空洞、死灭、下沉的全景上,奇迹似走动的那个字,‘爱’。”很难想像这样传教者式的话从魔鬼骆以军笔下写出。但正是这爱与瘟疫的螺旋式交配,衍生了人类之舞,一如叶慈《在学童中间》里所写的:果树啊,根柢雄壮的花魁花宝,你是叶子吗,花朵吗,还是株干?随音乐摇曳的身体啊,灼亮的眼神!我们怎能区分舞蹈与跳舞人?小说走向结束前,因为现实世界里疫情得到控制,以及始终悬宕在本岛上空的战争的阴晴变幻,使得本来是末日小说的《大疫》,意外变成了架空历史小说。结尾又从架空小说猛然一跃进入某种元科幻的境地,以恍兮惚兮的身分迷失去反思整个宇宙的存在,实际上是本体论式的哲学沈思的图像化。骆以军的想像力驾驭这一切绰绰有馀,他又一次挑战了他的假想敌刘慈欣。不过他的悲悯决定了他和刘慈欣是两个世界的人。就在他把病毒角色分享给每一个值得同情、值得珍惜的人(甚至有一章给予大家都不屑再写的老兵)的时候,这场大疫就注定和现实的大疫不同,它实际上是大翼、大忆、大义、大熠等等混合而成的一场“大呓”,它只属于那个在六十年代台北仓皇的微光中走失的孩子,他要用数十年的书写去把自己的、文明的本来面目寻回。
+ More周刊社长的特有种食谱 食谱,散文,回忆录?或以上皆是——洪爱珠评《裴社长厨房手记2》
《裴社长厨房手记2》是《镜周刊》裴伟社长的第二本食谱。作为忠实读者,从专栏到成书一路读来,深感这本厨房手记,是食谱中的“特有种”。这么说吧,作者身为新闻周刊的资深社长,首本著作非是回忆录,而是食谱,且连出两册。身分与内容皆特殊,是历来食谱书生态里的“特有种”。此前,周刊社长出书写食事的,有黎智英的《肥佬黎食遍天下》,亦是见多识广,不过文章内容是单纯的食记,不若《裴社长厨房手记》,是写菜兼写回忆录,偶尔还写进了新闻内幕。《裴社长厨房手记2:那些水手的浪游时光、动摇国本的报导幕后,以及超美味料理的人情故事》裴伟著8/17 正式上市这即是另一种“特有种”。数篇文章紧扣时事、弊案与政商要人。事件本身辛辣非常,社长写来倒举重若轻。读者随情节跌宕,有时呼吸一紧,感到作者下笔“特别有种”的惊心动魄。最鲜明一篇,是以“关东煮”写李前总统的国安密帐案。从记者启动调查,到与国安局交涉,后来周刊办公室遭到搜索,紧急在印刷前调虎离山,终于顺利出刊,售三十二万册,创下《壹周刊》有史以来最高销量。整起事件,压缩成四千馀字文章,精彩极了,分明是影视改编的绝佳材料,却是国家级的真人实事。事后,三天三夜未眠的资深记者谢忠良和裴社长,到开封街上的添财日本料理,吃关东煮喝点小酒,谢忠良说:“只有动摇国本的新闻才是好新闻。”世人读周刊,当作八卦读本的不少,时常忽略其正经新闻亦做得深刻入里。这本食谱于是透露一点故事,与从业人员的内面角度,使读者一窥堂奥。不过,食谱中“动摇国本”的仅是部分内容。裴社长经历特殊,年轻时在糖浆船上担任实习水手,陆上岁月,全在媒体业。先任记者,后担任台湾《壹周刊》社长,在传统纸媒衰退阶段,再创《镜周刊》。日常生活中,社长种花、养鸟、篆刻、写诗、听戏。是古典音乐发烧友,此外,还是家庭男人,亲自陪太太裁布做衣服,为小孩温习功课。一个人活成寻常人几辈子的分量,文章也写进这些,成为饶富情趣的看点。《裴社长厨房手记2》书分五辑,从“水手时光”开章,再及“记者生涯”,延续上一册的“名菜重现”,一路讲到“日常食事”与“记忆滋味”。我爱读裴社长写普通人物,写家人,更胜达官显要。除去周刊社长身分,裴社长私下那份对亲友的长情,过得有滋有味的日子,都好看。他写水手小裴阶段,在船上遇到的香港厨师老叶、资深船员阿宝,神情姿态活灵活现。最动人的,则是写父亲的炸酱面、栗子烧鸡,或老同学林智一的龙虾三明治。裴社长的经历,是社会里的极少数。如此人物,一般有他的玄虚,然而见社长文字,平易直率,好些故事,乃至于糗事,私下听社长谈笑间提及,后来成了文章,细节也历历写下。比如写英国的一篇:社长回台后,到统一西服店做西装,师傅量身后在笔记上注记“奶胸大腹平屁股”几个字。闻话当下我撑大了眼,忍俊不禁,觉得社长真没包袱,写成文章,就更是了。前文几乎全在说故事好看,不过,本书终究是本食谱,食事才是要紧事。我是第一册厨房手记的忠实读者,按书中提点,做出了美味极了的台塑牛小排,将家庭版本的菜脯蛋精进成餐馆水平,因此对裴社长做菜的功底信心充分。社长虽自谦不是美食家,只是爱吃、爱做菜的人,不过票友厉害起来,有时候较专业工作者更无拘束,灵活慧心。《裴社长厨房手记2》的菜色,较第一册疆域更广,风格更多元。比如随著水手阶段停泊各大港口,增添不少异国菜色,因此收录了墨西哥的“巧克力辣酱鸡”,巴黎卢昂的“奶油扇贝海鲜锅”等菜,看上去皆很涎人。除了餐馆饭店的大菜,本册厨房手记,还增添不少家庭小食,如“打卤面”、“蛋包饭”、“蒜泥鲜蚵”等。其中,拿最简单的一道菜“白玉凉笋”来说,与上一册的菜脯蛋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都包含社长和高手问来的一点诀,若依法炮制,风味硬是提升一个阶段,大家不妨随书一试。并祝福各位,快乐饮食之馀,和我一样享受这么一本游历大千,不易归类的食谱、好看散文,与华丽的回忆录。 购书连结博客来(一般版):https://reurl.cc/RXXZg6诚品:https://bit.ly/3ORFWMM金石堂:https://bit.ly/3bo0PkZMomo:https://bit.ly/3Sh86Un【电子书、有声书】博客来:https://reurl.cc/O4jbXyReadmoo:http://moo.im/a/8htQSThami:https://reurl.cc/m30doM读册:https://reurl.cc/xQ6DQ4台湾漫读:https://reurl.cc/yM6yM8博客来有声书:https://bit.ly/3vxK8ue镜好听有声书:https://bit.ly/3cNCHsg
+ More一半江湖一半煮,稍一回顾已成路——蔡康永评《裴社长厨房手记2》
1我们仍然对活著有热情吗?开始的那段日子,应该是很容易热情的。然后就难说了。活著活著,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如果不持续学习的话,能经历的事,会越来越有限,然后就感到厌倦疲惫了。所以,且不说成不成功,赚不赚钱,只要能一直对活著有热情,活得兴味盎然,那就是最幸运的,最棒的人生了。裴伟先生的做菜文章,最令我叹服且羡慕的,就是他对生活的热情。有人的热情是逐年耗损的,有人的热情是突然挂掉的,有人其实一直没有热情,他们的热情都像床上的高潮一样,是基于人际应酬装出来的。人各有命,这也都是没办法硬撑的事。我看到这些人热情消失以后的生活方式,既感伤,又警惕。当我在裴伟的文字里,看到洋溢在字句间的热情时,我觉得感动,因为美食之外,这书能振奋人心:“这位仁兄做那么多事,仍有如此热情,哗啦哗啦地回想著往事,哗啦哗啦地翻著旧帐、算著新帐,哗啦哗啦加上锵锵哐哐的刀光翻滚火光四射中,把菜一道一道做出来。他的生活因为这么多的讲究,而有了层次、有了场面,他的屋子温暖,炉火多么敞亮。你看,人生可以因热情而丰盛。”《裴社长厨房手记2:那些水手的浪游时光、动摇国本的报导幕后,以及超美味料理的人情故事》裴伟著8/17 正式上市2聊往事但不叹气,细节多但不烦人,这使得裴伟的书读来充满生趣,古往今来的回忆录,通常会漫溢出“过去完成式”的沧桑,但制作美食是“现在进行式”以及“未来式”,是“今天晚上就做这道菜吧”或“下次一定要吃吃看”。裴伟文章中散发出这种对生活的期待,消去了回忆录的沧桑。没有谁是不会被忘记的,天大的事都会过去,伟人铜像日日伫立街头,无人多看一眼,绝大多数的纪念馆,只有学生在户外教学时,被逼著去逛一圈。生活啊,“我吃故我在”,只有在美食入口的那一瞬,人确知自己活著,或者,感谢自己活著。裴伟把回忆这种注定会越来越虚的东西,绑殖在扎实的稻粱鱼肉之中,只要有人做了这道鱼,吃了那碗面,这些回忆就会像被某人想起的星星一样,在夜色中再闪一下。回忆本来就是虚实交错,它的真实或虚假,判断的标准,只在于我们对它依赖的程度——我们需要它是真的时,它就是真的。说来微妙,裴伟先生经营媒体的工作,常常就是揭去各种外壳、拔去一大堆的毛、削去一大堆的皮,血肉模糊之馀,找出什么是真的,而且广而告之。烹制美食也是这样,不可能无中生有,只能一步一步探索、试错、出刀子、放火,该煎的煎,该炸的炸。真相不会自动从天上掉到我们桌上,美食也是。只有耐心与纪律,能让人把本来是图自己开心的嗜好,变成能慑人的技艺。3每次我听人在感叹,说羡慕鸟儿在空中、鱼儿在水中,多么悠游自在,我都会在心里翻白眼,想说光是叫你照它们那样夹沙夹屎地连著吃几顿活虫子,就立刻求饶变回人类了吧?人类因为尝得出滋味,享受了多少动物不会懂的乐趣,又付出了多少动物不必付的代价?裴伟先生的每一篇“一半江湖一半煮”的奇文,都令我想著这件事。占了文章一半的“江湖”,全是因为人类体会过了名声、富贵、权力,或者幸福、正义、理想,这各种滋味之后,再也无法割舍,于是在接下来的人生,付出各种代价,只求再尝尝那美好的味道。如果我们辨不出香臭,尝不出甜咸,本分得像其他动物那样,从没有体会过真相或正义,自尊或知识,那么,我们就既不会有“江湖”、也不会有“煮”。人生不同于鸟生、鱼生,人生就是一场我们人类自己搞出来的,生死以之的游戏,越麻烦才越有趣,越费劲才越满足,少了裴伟这种动辄全力以赴的热情,很难会长时间觉得好玩。4我参加过各式各样的聚餐,有些非常豪华,但主人冷淡;有些非常简单,但主人热情。事后我会回味的,永远是主人热情的那几顿。菜有多好吃,酒有多考究,那就跟麻将桌上你胡到大牌一样,当下欢喜震撼,几分钟后就成过眼云烟。但饭桌上的谈话不一样,一场丰盛的谈话,有时足以顿开茅塞,沁人心脾。裴伟的这些奇文,就是一位热情博学又耐烦的主人,在厨房中饭桌上的敞怀畅谈,他如果照这风格开一家餐厅,来听故事的恐怕更多过来吃的。因为全世界好吃的餐厅可就多了,但能这样讲故事的厨师,能有几位?裴伟做的这些菜,我们吃到吃不到,各有缘分,无所谓。但裴伟这书散发的热情,愿诸君与我,都能尝出真滋味,在遭遇美食,却终究碗空盘尽之时,蓦然发现胸怀间又已充满对下一段生活的美好向往。 购书连结博客来(一般版):https://reurl.cc/RXXZg6诚品:https://bit.ly/3ORFWMM金石堂:https://bit.ly/3bo0PkZMomo:https://bit.ly/3Sh86Un【电子书、有声书】博客来电子书独家预购(8/7-8/21):https://bit.ly/3oTE2AE博客来有声书:https://bit.ly/3vxK8ue镜好听有声书:https://bit.ly/3cNCHsg
+ More披露“圆山大饭店”的前世今生——蔡锦堂评李桐豪《红房子》
“红房子”,指的是圆山大饭店,因为圆山大饭店里外通红,特别是大红柱子,它的红,有所谓“圆山红”的称呼。本书并不是以圆山大饭店当场景,撰写出来的虚构言情小说或电影剧本,而是根据实际资料的搜寻整理,以及对圆山饭店各部门的资深员工进行口述访谈,加上作者妙笔穿插所建构出来的Nonfiction,具有历史小说的深度与趣味,也有报导文学的可读性。《红房子:圆山大饭店的当时与此刻》李桐豪 著出版日期:2022.07.01 但是,二○一二与二○一六年圆山大饭店已经出版了两册有关该饭店的精致书籍:《圆山故事:圆山大饭店一甲子风云》、《圆通无碍,山高水长:圆山故事2》。这两册几乎全彩印刷、装帧出色的“圆山故事”,可以说是圆山饭店“官方版”的宣传书,将圆山饭店一九五二年创立以迄二○一六年,国际、国内政经社会名流、甚至影剧艺术大家,在曾为世界十大饭店之一的圆山饭店住宿、举办活动的各种纪录,汇整披露于世,堪称是圆山大饭店的“官方历史”。如果说这就是一部以“圆山大饭店”视角书写的部分“中华民国战后史”,或许也不为过。 既然如此,那么“镜文学”还有必要在六年之后的二○二二年,出版这一本《红房子:圆山饭店的当时与此刻》吗?答案是:“YES”。前述“官方版”的两册书籍,虽然作为时代见证,钜细靡遗地描绘出政经社会、艺术文化的名人交流史,关于圆山饭店华丽的建筑、装潢、国宴餐饮,甚至也借由就业员工的记忆和现身说法,来突显该饭店的特殊沿革。如果本书能够借由搜寻相关资料或口访,抽丝剥茧地进一步找寻出圆山大饭店更深一层的正面甚至负面的故事,特别是圆山当时的特权或有趣插曲,那么在二○二二年出版的本书就有它的“被接受的价值”。 “总经理现身红房子,人群如摩西出红海一样,让出一条通道,什么董事长理监事都往旁边站,她顶头上司只有一个蒋夫人。”总经理就是人称孔二的孔令伟。作者李桐豪在序章〈龙宫〉中即让圆山饭店最具有“特权”的孔二现身,在本书中也多次谈论孔二总经理,并且立了一章〈焉能辨我是雌雄〉专论孔二,具体呈现孔二与蒋夫人的面貌。在序章的后段写著“红房子每隔三五天都有派对,各国的国庆庆典、外交使节的圣诞舞会……欢笑声、歌声毫不间断,白色恐怖初期,处处禁舞禁唱,唯有此处夜夜笙歌……大使与贵妇随著音乐翩翩起舞,直到天明。”作者借由资料耙梳与访谈所铺陈的影像,像极了日本近代初期,明治新政府为了欧化与修改不平等条约,特地花了大笔经费建造“鹿鸣馆”建筑(鹿鸣取自诗经,意谓天子飨宴诸臣),以夜夜笙歌和西式舞蹈会,招待政府高官与外国使节,民间舆论却大为讽刺“鹿鸣馆夜会烛光冲天,却照不透因重税陷于饿鬼道的苍生”。圆山大饭店是不是二战之后台湾版的“鹿鸣馆”呢?作者又在后面写道:“烈焰之中,欢迎来到红房子和它的辉煌年代。”作者似乎也以他的巧笔,借用美国大导演詹姆斯‧卡麦隆执导的《铁达尼号》,拍摄船上豪华舞会开始的手法,来开场介绍圆山大饭店。 本书以十五章来分别探析与圆山饭店有关的过往,有比较为人所熟悉的美国总统艾森豪来访、中美断交时的克里斯多福下榻圆山、民进党在圆山创党时的故事,也有如张学良、陈立夫在圆山的寿宴;连战与方瑀、洪文栋与杨丽花的婚宴故事,但也穿插以耸动标题〈圆山杀人事件〉,叙说宿泊圆山饭店的陈纳德民航队高雄技师安诺德,杀妻后自杀的故事;以及以〈一个警察之死〉描述有“天下第一分局”之称的台北市警局第三分局长赵品玉,因取缔圆山大饭店违建被拔官,因为圆山饭店“背后是孔二,孔二背后是宋美龄和蒋介石,但谁也不能说”,“高层的情绪就是律法”。另外,第五章叙说〈胶卷中的红房子〉,以一九五九年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的第一部彩色片《空中小姐》在圆山饭店拍摄的情境,并论及当时相当轰动的“电懋”公司老板陆运涛飞机失事的空难未解之谜。这些章节的故事叙说,是圆山饭店官方版书籍所未能提供给现今好奇读者群的部分,虽不免因作者引用当时新闻记者的资料,而带有些微“腥膻”的味道,但这也确实都是“表面”圆山饭店之外的“里边”故事。 这本书另外可以给予好评价的是,作者对圆山饭店的十多位资深员工进行口述访谈,从他们口述中了解圆山饭店的另一种真实面貌。特别是因为时空的变化,他们多少已不用太过“限制”自己的讲法,说词较能贴近现今非具有特权或特殊身分者的“平民”立场,也让吾人能够看到较为真实、而非虚伪做作的圆山故事。“注视的是老大哥的后脑勺”,替蒋经国、李登辉甚至美国副总统詹森理过头发的圆山饭店理发师的“证言”是如此,“全台湾第一只黄金右手”──总统一下车伸出右手去护著他的脑袋、至少摸过二十个总统头的房务生的“趣谈”也是如此。当这些资深员工的访谈故事愈发公诸于世,圆山大饭店的“神秘色彩”就会逐渐褪去,愈庶民化,它就能逐渐远离“特权”的称号。 不过,本书想与圆山大饭店之前所出版的两册圆山故事切入角度或叙事手法有所区隔,特别列出第一章“神社”,来叙说圆山饭店战前的前身“台湾神社(宫)”简史,可惜叙述得不够翔实。尤其关于神秘性堪与圆山饭店东西两密道相比拟,可用来作为观光行销卖点、且目前仍存在于“圆山联谊会”旁边山洞内的“地下神殿”,完全未置一词,相当的可惜。“地下神殿”是战争期设计作为敌机空袭时,疏散台湾神宫神体与灵代之用的防空避难“储殿”,目前却沦为联谊会锅盘碗瓢与单据杂物的堆存场所,非常暴殄天物。另外,战后初期台湾神宫为台湾省政府交通处所接收,而其辖下的“台湾旅行社”于一九四九年设立圆山大饭店真正的前身“台湾大饭店”(战后台湾的第一所国际饭店),并于一九五二年五月十日,一夕间被命令转隶尚无正式立案的“财团法人台湾省敦睦联谊会”,并改为“圆山大饭店”(隶属敦睦联谊会)。这一段神秘缘由,书中虽有稍作叙述,但还可更深层探究。期待这些都在日后得到弥补,使圆山大饭店较完整的前世今生故事能够被披露出来,不再夹带秘辛。本文作者蔡锦堂 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 More陈雪七宗罪 ——陈柏青读《你不能再死一次》
《摩天大楼》后,陈雪开始一个人的攻顶。“二○一五年出版《摩天大楼》之后,感觉自己好像走到了一个陌生而孤独的地方。”之于这位文学中的恶女,社群媒体上读者信赖的爱情导师而言,接下来的路,像一个人爬一○一,三年三本长篇,绑架,杀人,谋杀,悬疑推理,那是往上飞升还是朝下跌落,他把脸书当树洞一样写:“我在黑暗中摸索著,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可是很难对他人说明,我感觉自己逐渐远离熟悉的路,我甚至担心自己的转变会让我的朋友们感到不解或失望。到了五十岁才放弃熟悉且擅长的,我面对的是无止尽的挫折,有时我会怀疑自己,这样走下去,会不会两头空,会不会后悔,我是不是走错了路,我为什么非得挑战不可能?很多疑问会在睡前浮现,令我辗转难眠。”另一篇:“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感到怀疑,我也怀疑自己所为何来,我很早就成名,有满满的作品在身,一个五十岁的人,在这时要转变路线,书写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题材与类型,这时重头学起,是为了什么?”杀人不能回头。写作也是。二○二二年,《你不能再死一次》出版了。小说中镇子似若存在诅咒,间隔十数年,美少女透明若无物的身体横陈大树下,增加的死亡人数叠加成虐杀三联图。这一回,谋杀地图幅员更大。手法更残。死者人数更多。已经回不去了。不做好女孩,就成了恶女。不作以前大家熟悉那个纯文学作家,那陈雪会不会成为罪人?固然“你不能再死一次”,但陈雪可以在写作生涯里坏上几回?《你不能再死一次》 陈雪 著出版日期:2022/6/10一、看陈雪作了什么,不如看陈雪不作什么。陈雪当然犯了罪。他最大的罪,不是背离所谓的纯文学──“逐渐远离熟悉的路”、“甚至担心自己的转变会让我的朋友们感到不解或失望”──但我以为他真正的罪在于,他并非踏上通俗之路,他跨界,但杀的不只是纯文学,在《你不能再死一次》中,他也同时把刀伸向类型。终究,“展示,不要讲述”成了现代所有写作教科书的共同信条,SHOW,DON’T TELL。岂止纯文学,我以为这句话更是成为驱动整个通俗文类的火车头,让单纯的叙述句铺开来成一段又一段的情节和画面像火车车厢轰隆朝读者驶来。《你不能再死一次》却在这里大刀阔斧和类型走向相反之处。试摘《你不能再死一次》段落:铁雄跟宋东年让陈茶跟万老大等人都先回去候传,勒令他们暂时不许离开桃花镇。铁雄把皮夹交给鉴识组,就和宋东年直接去文化路找宋老板要相机,董老板把相机交给他,可惜检查之后发现里面没有照片。六句话,六个标点。放在别的小说里,从铁雄、宋东年、陈茶、万老大乃至董老板表现各自人物描写和性格,过场来往互动试探交心对手戏全交代,没五千字跑不掉。陈雪三行就完事了。干净俐落。这样的简洁线条构成《你不能再死一次》中大部分办案的篇幅。陈雪不作,他不作通盘的“展示”,他反过来“讲述”,案件流程与次要人物的来往被大幅度缩减,小说被陈雪压的很紧,很实。细究之,通俗文本需要的“展示”意味的是什么?照字面所示,方向上是影像的(读者看小说仿佛看实境秀、新闻、YouTube影片、关键时刻、刑案实录),他让你感觉到真实,叙述者隐退了,什么都由某个角色代言,那产生一种拟真的幻觉。而在实质意义上,不如说,“展示”事关资讯。通俗文本的进化在于,如何包装资讯。不只是要让读者接收情节推动的必要资讯,更让这份接收变得富于乐趣。所以展示所谓“SHOW”是否具有另一个双关:通俗文本,无论戏剧或是小说,此刻变成一个秀。如今,一个成熟的通俗文本不会只是写“女孩死去了,尸体被发现了”,他更可能写的是,“X年Y月Z号下午,OOO发现了尸体。这将永远改变OOO的人生。”书写者更倾向于推出一个角色,给了他名字OOO,长出脸,甚至有了背景和家庭,精熟于此道者还要赋予OOO人生背景。叶子藏在树林里。资讯藏在膨胀的桥段中。故事长出更多故事来。无可厚非的,通俗文本越来越无非可厚的了。此刻的类型纵然被粗分为犯罪/推理/悬疑/神秘/科幻,但其实开展出的情节包罗万象,因为与其说它是类型,不如说,类型成了载体,读者不只是要接收到作者预设的必要资讯,这必要资讯可以延伸为极短篇。单独摘出,都有阅读的乐趣。陈雪能做得到吗?事实是他做得很好。前作《亲爱的共犯》写豪门谋杀案,贵胄大户隐于深巷内,却成为小说里所有角色目光焦点,打扫阿婆、邻居欧巴桑,大家都在抬头望,一个人一种叙述,多一道声音就多带出一条线索,小说家是老狐狸,《亲爱的共犯》中不只把豪门和上流世界看得通透,也昭示他对通俗小说结构和技术知根知底。要我说,那就是陈雪完全知道通俗小说的操作,知道怎样用小说的公设骗地板面积,你花了钱,未必用得到,或只能用一次,但能看到也是爽。但在《你不能再死一次》里,小说家住回去老公寓了。实打实。非常省。一坪是一坪。那使得《你不能再死一次》和坊间类型或说一般通俗文类切割开来。此刻的通俗文本著重渲染,不停延伸枝节,并可以将每个讯息膨胀成情节,陈雪却极力收减,我发现陈雪“TELL”的部份尤其在于侦查的推动和连环杀人案繁琐的推演中。这可能来源于,陈雪未必真的那么知道办案程序或是推理小说中作者和读者的阅读契约,那何不就简化他。我不知道。我尽量少说。陈雪不作。但这份不作的策略是聪明的,首先,它省力。叙述带来的简洁也可以是次要情节的留白,反正你已经知道发生什么,这每一句被叙述的话语,都可以在未来被解压缩,留待读者以想像力或是后继影像改编者和编剧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开展它。其二,陈雪的“讲述”带来一种速度感。他制造一种动感,更形成动线。让杀人事件进度飞快,也让阅读变成非常爽快的事情。和案情有关的部份都被压缩了,不妨碍理解,更多时候带来透明,乃至通透的效果。但这不表示陈雪就完全不“展示”。《你不能再死一次》中所有的“SHOW”留给了小说里的男女主角,严格说起来是冲突──主要是在于男女主角彼此的对手戏,以及女主角之于嫌疑犯的回忆和交锋上。这样的“SHOW”是有意义的,总是以情感为主,人性贪瞋痴于往来之中被摧火被点燃引线。于是我们看到陈雪的叙述策略,“TELL”叙述拉出事件的骨干,而“SHOW”展示著重于主要人物的情感面。TELL, and SHOW,理与情,次与主,骨干与内容,《你不能再死一次》不是纯文学,但陈雪也未必走类型的路,不如说,他不接受类型订制的分类,乍看归类为犯罪/推理/悬疑,但他真正想展示的,是人的心──所谓的爱,及爱之恶,他知道自已在干嘛,重写了地图,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二、陈雪控制了“展示”的楼地板面积。这里便出现陈雪之于通俗文本的第二宗罪。我们一直在讨论“展示”,但“展示”的单位到底是什么?《你不能再死一次》的开端,有人死了。然后男女主角登场了。陈雪为我们讲述主角的过去和悲剧成因。这个女孩认识小镇的第一位死者,父亲还被认证为凶手,女孩因此整了型,换张脸便以为可以换掉过去。杀人案悬而未决,小说里没人知道女主角过去的脸,但读者却从小说第一章开始便对主角的过去一目了然。这样的开场在本质上就和此刻演进中的通俗岔开来了。在“SHOW”的影像世代里,通俗文本的中主人公们,是永远的现在进行式,主角不是没有过去,而在于,揭露主角的过去,也是一次戏剧化的“展示”。它不能免费给你,它是一枚重要的代币,在最关键的时刻丢进去才能产生777连线的效果。这么说吧,国王死了,然后皇后死了是故事。国王死了,然后皇后伤心而死是情节。而“皇后死了,为什么呢?因为国王死了,皇后为此伤心而死。”则是现代通俗的语法。什么时候告诉我们真相,比什么是真相更重要。是以通俗文本中的角色不只是角色,也是舞台上机关的一部分。而真正的主角,是阅读的读者或萤幕前的观众──我们阅读或观影追剧时经历的这一切,像参观迪士尼古堡或是八卦山大佛里壁画,是导览似的,重点在于“感受的是受众”,而不是主角。所以资讯必须接受严格控管,连“揭露过去”也是引发“感受”的一环。但陈雪不作,他不玩这套,他要制造的,不是这样一个适当时机告诉我们答案造成翻转或恍然大悟的翻转效果。(另一个形容,这其实和恐怖片里的惊吓效果同样原理。适当时机跳出来吓你。)你可以说《你不能再死一次》是古典的,但毋宁说,小说家陈雪本质上依然还是挺纯文学的──他顶著是老派经典那种“人被丢到一个情境里,看他发生什么事情?”陈雪不作,他不用碎片化的情节去强行制造悬疑,不是用翻转好借由瞬间震慑或感动强行过关的。陈雪建立两个好立体的人,给你身世,捏了脸,放在舞台上。接下来是看这些人物如何坏掉,或是获得拯救。当然,这不表示通俗文本中没有立体的人物。我想强调的是,通俗小说有一个方便法门是永远展示“现在式”,是寻找何时放出“资讯”的最佳时机,但陈雪舍近求远,他想展示的是“人”,是未来藏在过去里,是人在世界经历各种试炼的天路历程,他们都在“展示”,但“展示”的单位不一样了。三、不一样。题材与写法上的不纯,和技术上的不俗,让上世纪的恶女变成新世纪的恶人。已为人妻,但不从良,持续作恶中。他怕吗?当然怕。怕被读者丢掉,怕让自己失望。怕走错路,非常怕。可很奇怪,在写作之前,很怕,陈雪还是一直写。《无父之城》、《亲爱的共犯》、《你不能再死一次》。邪教。怪奇杀人。密室。诡计。绑架。警察程序。所以,恶为什么吸引人?这问题在陈雪的身上引出另一个提问是,明明担惊受怕,创作为什么吸引他,让他停不下来?(七夜怪谈西洋版里贞子说:我知道我在伤害人。但我停下来。)我的答案是,因为写作和犯罪一样,是一种附魔。在所有我认识的写作者里,陈雪是最接近杀人者的那一种。他有一种无情。自我规训,“我写到下午就会去运动。每天作一百下深蹲”,他会这样告诉你,然后站在书桌前开始蹲下又站起,腰腿发达,意志坚定,身体只是具忠实执行工作的机器,能吃苦,好好维护,写作同时是杀人大业。那种狂热与意志力的反复槌打。冷静而富于执行力。百折不悔。预先查探路线,穿著雨衣伏身被害人家楼下,一次又一次回到书桌前把草稿废弃重写,又一个题材完结掉好像名侦探柯南里黑衣人只露出笑容把笔记本上又一个名字划掉。我有幸目睹《你不能再死一次》最初的初稿。在那个不停杀人换脸的故事里──计画越来越精巧了,事件越是曲折,但有一个核心始终未曾改变。那就是杀人犯的自白。他为她做了那么多啊,那些漫长的等待,那些无止尽的自弃,那些巧妙安排的杀戮……他等待著她苏醒,然后就要把多年前没有亲口告诉她的话一次说尽……那时他就知道自己恐怕还是没有能力对她表白,他期待这一天太久了,他无法接受另一次地拒绝,倘若她又拒绝他,他只能将她杀死,没有其他办法,可是 他不想要她死,倘若她死了,他恐怕就没有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你可以把句子中的“他”换成陈雪,而把“他”换作“写作”、或是“小说”,那杀人犯的自白便成为陈雪的自白。“陈雪为小说做了那么多啊,那些漫长的等待,那些无止尽的自弃,那些巧妙安排的杀戮。”、“陈雪只能将小说杀死,没有其他办法,可是他不想要小说死,倘若小说死了,他恐怕就没有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纯文学必须死。类型必须死。但他们又不会死。陈雪去杀纯文学,去杀类型,小说在他笔下继续活出新的模样,是属于陈雪模样的小说。他不作别人作的,他做他想做的,而这样一个新小说的诞生,是等著被来日的陈雪再杀一次,继续杀,继续写。陈雪热爱小说。陈雪热爱描写恶。而过度狂热的爱是有罪的。陈雪依然是那个,如他自己小说所描述的,恶魔的女儿。恶魔的女儿才能创造迷宫中的恋人。迷宫是人的心,恶魔的女儿在里头杀戮与救赎。爱的时候有文字,创造与死亡,一次完成。本文作者陈柏青1983年台中生。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毕业。曾获全球华人青年文学奖、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台湾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等。作品曾入选《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对照台湾文学选集》、《两岸新锐作家精品集》,并多次入选《九歌年度散文选》。获《联合文学》杂志誉为“台湾四十岁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说家”。另曾以笔名叶覆鹿出版小说《小城市》,以此获九歌两百万文学奖荣誉奖、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银奖。另出版有散文集《Mr. Adult大人先生》、小说《尖叫连线》。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