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文學出版】Ring of the Day
《Ringoftheday》作者:賴以威出版日期:2020/12/04★HBOAsia第一部都會愛情喜劇影集《戒指流浪記》原著小說★HBOAsia第一部都會愛情喜劇影集《戒指流浪記》原著小說★影視化劇集由宥勝、林予晞領銜主演,金鐘獎入圍導演北村豐晴執導★知名暢銷數學作家賴以威,全新戀愛小說創作心動降臨!★特邀旅日插畫家ShihoSo繪製輕都會清新視覺!你把愛想得太簡單?還是把結婚想得太難?【HBOGO2020年12月13日線上首播】《戒指流浪記》的故事從一只被遺落在捷運車廂裡的訂婚戒指開始,原本應該是奕之(宥勝飾)向麗莎(林予晞飾)求婚的浪漫日子,但戒指卻被奕之弄丟了,求婚計畫可能因而被打亂,尋回戒指的過程中,他們開始重新審視愛情對彼此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另一方面,這枚戒指也開始流浪在這個城市中,隨著捷運匆匆穿梭,經過一站又一站,也串起一段又一段的愛情故事。這枚戒指,就像你我心中的「愛」,在城市裡不停流竄……○○○○○一決勝負的求婚日當天,最重要的戒指,竟然掉在捷運上了?!★影視化決定★億萬票房團隊傾力打造浪漫都會劇集>>>開往真愛的列車即將進站>>>「我東西掉在捷運上!你幹嘛攔住我!」「先生,門要關了,這樣很危險的。」「那是我的戒指,求婚戒指!」奕之祕密籌劃了一場盛大的求婚驚喜,求婚當天卻把最重要的主角「戒指」弄丟了!這枚在捷運上流浪的戒指,竟意外讓幾位互不相識的經手乘客產生了交集,而他們最終又會把戒指帶向何處?◤日復一日,人與人的緣分在列車上交會又錯過,於是總有這麼一天,生活的偶然成了巧合──在捷運上邂逅真愛的機率到底有多少?◢【捷運上的孔雀】每日在捷運車廂準時開屏的孔雀,到底在向誰求偶?又是誰出手相助把孔雀推向了幸福?【MeetYouintheLine】坐車無聊偷看隔壁男生聊LINE,聊天對象竟和自己同名同姓!一個人的偶然是否能成為兩個人的巧合?【護身符】分手前一起求的御守,變成了零錢包……前男友留下的究竟是救急的硬幣,還是難以割捨的回憶?【好久不見】和當初拋棄自己的前男友在捷運上重逢,對方竟然變成鬼?!而他的遺願,難道就只是超商集點的航海王杯子?名人推薦導演|葉天倫詩人|林婉瑜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豬大爺作家|溫如生劇作家|陳曉唯詩人|宋尚緯作家|個人意見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詩人、作家|林達陽──心動推薦作者簡介:作者|賴以威數學作家,創作愛情故事就像設計浪漫的數學題目,人物的關係是方程式,巧遇的背後有機率,結局是待解的未知數x。師大附中,臺大電機畢業。現為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數學推廣平台「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曾榮獲第五屆中國菠蘿科學獎數學獎,並獲選關鍵評論網2017未來大人物。文章散見於《聯合報》、《國語日報》、《科學少年》等。著譯有《超展開數學教室》、《超展開數學約會》、《再見,爸爸》、《葉丙成的機率驚豔》、《平面國》等作品。歡迎追蹤:「賴以威」個人臉書|www.facebook.com/iweilai0924生活數學交流平台「數感實驗室」粉專|www.facebook.com/numeracylab插畫者|ShihoSo插畫家。1990年出生於日本橫濱,國立高雄大學畢業。目前於日本任職插畫家,隸屬於highlights設計公司。喜歡描繪80年代漫畫風格以及有空氣感的人物與景色,擔任音樂專輯、雜誌小說、網頁、音樂影像等插畫設計。ZINE作品:幽靈圖鑑(2016/09)音樂圖鑑(2017/02)夜晚東京圖鑑(2017/10)音樂圖鑑SUMMER!(2018/05)展示活動:日本東京|ondo企劃聯展「えがく展vol.4」(2017)日本大阪|個展「今日の君もサマーブルー」(2018)個人網站:http://soshiho.tumblr.com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bit.ly/2Xv8X6v誠品https://bit.ly/2IzYtj8金石堂https://bit.ly/2Dp4vyA讀冊https://bit.ly/2DsqHb4
+ More
【鏡文學出版】我曾經想要死去(電子書)
《我曾經想要死去》衍藍著出版日期:2020/11/30★鏡文學讀者推薦人氣作品!探討時代文明病「憂鬱症」暖心之作,細膩描寫輕鬱症患者的真實心聲,情感真摯動人。★奇幻色彩結合灰色幽默,追尋輕鬱症患者自我探索與突破心理困境之寫實療癒小品。請原諒我寫下這些話──我只是快撐不住了,我有時候會想死。對不起。看不見的傷口最難治癒,練習和「輕鬱症」的自己相處。「妳看到的自己是什麼顏色?」她在桌上拿了面桌鏡給我,我看著鏡中的自己緩慢地說出:「灰色。」23歲的李思恩是個平凡的社會新鮮人,每天規律上下班,個性溫和不高調,生活乍看平淡無奇,但她總覺得自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也從沒跟身邊的人說過──自從至親的外婆去世後,她便時常在腦中經歷各種死亡方式。火車輾斃、高樓跳下、石頭砸人、利器劃開胸口、美工刀割腕……當自殺的念頭不斷湧出,內心的負面想法日漸擴大,生命的重力似乎越來越輕,已經無法再像過去一樣正常生活,層層堆疊的低落心情,逐漸變成慢性的輕度憂鬱,也讓「灰灰」找上門。「灰灰說他不是故意賴在妳身上,他只是想要幫助妳,所以才跟著妳。」「那他會一直跟著我嗎?」「他說他總有一天會離開,只是還不會那麼快,我希望在灰灰離開之前,妳可以試著慢慢接受他。」為了告別「灰灰」、為了找回身上的顏色,李思恩踏上跌跌撞撞的自我探索之路,學習與「灰灰」共處的生存之道。作者簡介衍藍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畢業。高中零星埋了幾篇未完結的短篇小說,寫最多的是因太愛《獵人》而產生的穿越同人文。在很久以後的某個低潮期,開始寫了第一篇長篇小說《我曾經想要死去》。想當一個柔軟的人,寫一些柔軟的故事。購書連結Hami:https://reurl.cc/D6krK5Readmoo:http://moo.im/a/16ltDM台灣漫讀:https://reurl.cc/q8AWKn博客來:https://reurl.cc/v1ORKy讀冊:https://reurl.cc/2gGRar
+ More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1/18 - 11/24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貓記憶的21天》TOP2《我們的社交》TOP3《發條之森》TOP4《我與我的同志老公》TOP5《執筆之途》
+ More
謝東霖新書粉絲見面會——【殺手的戀愛養成班】北.中.南巡迴開課啦!
身為一個職業殺手,談戀愛已經很困難,居然還要成為朋友口中的戀愛大師?!\\\全台最頂尖的殺手學校開課啦!///精準結合工作和愛情,讓你在事業上得意,愛情路上也沒煩惱!北、中、南三場實體活動來拉!【台北場】殺手的戀愛相談x二三喜劇俱樂部聯名合作二三喜劇邀請了殺手們來為脫口秀演員做戀愛相談,到底脫口秀演員們有什麼戀愛上的問題,殺手能夠給出好的建議嗎?脫口秀x即興秀x現場coser互動三種內容一次滿足🔫演員陣容變愛級殺手:春春、莉莉、小靜脫口秀演員:微笑丹尼、大鵰博士、城寶、馬克吐司🕗時間:12/19(六)19:30入場,20:00開始📌地點:二三喜劇俱樂部(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286號B1)💰費用:$500(不含飲料)【購票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1091757345748320390【台中場】酸酸甜甜就是戀愛的滋味!和謝東霖一起做充滿戀愛滋味的檸檬餅乾!練就廚藝絕對好處多多,愛心料理不但可以讓自我魅力指數瞬間提升200%,也可以應用在當對方某天不幸背叛時,在料理中加入致命毒物,保證可以立刻讓渣男退散!🕥時間:1/9(六)10:30-13:30📌地點:Home焙小日子(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161號,中友百貨B棟12樓)📝報名:請關注謝東霖粉絲團>>>謝東霖HsiehTungLin【高雄場】精準狙擊對方的心!敢不敢和頂尖殺手們來場真正的對決?舉起手槍、扣下板機、瞄準目標,砰!和謝東霖來場刺激又冒險的雷射槍戰吧!🕝時間:1/10(日)14:30-15:30📌地點:高雄夢時代傑克玩樂園Jack'sPark(高雄夢時代,高雄市前鎮區中華五路789號B2)📝報名:請關注謝東霖粉絲團>>>謝東霖HsiehTungLin
+ More
【鏡文學出版】殺手的戀愛相談
殺手的戀愛相談謝東霖著出版日期:2020/11/27★鏡文學最快攀升點擊、收藏冠軍、臉書熱烈分享★殺手女團X青春戀愛的反差萌幽默喜劇★名人都愛看!藍勾勾留言笑爆的超人氣漫畫好想談場普通的戀愛像ATM領把槍一樣普通的戀愛——一點都不普通啊!「謝東霖的百變漫畫風格是屬於台灣人的真幽默。」——黃豪平「搞笑、無厘頭的神邏輯、超級紓壓!看完我的疲倦都一掃而空了!希望女主角也能用她的專業幫幫我啊(不論是戀愛專業還是殺手專業XD)!」——SKimmy你的網路閨蜜上下冊一次推出,收錄獨家番外大結局!春春是殺手姊妹中的戀愛大師,總一句話唬得缺乏感情對象與經驗的同伴們一愣一愣的。然而,這形象來自春春時常講話膝反射暴衝的個性,她不敢坦承自己沒有談過戀愛,還正因為誇下海口兩個月內找到新男友給大家看的承諾而煩惱著。為了怕牛皮吹破,她不得不開始尋覓一個「交差情人」。沒想到不論是網路上或現實世界,竟充滿各式各樣的怪咖奇葩,連殺手學校畢業,價值觀與一般人大不相同的春春都招架不住,懷疑起人生——要談場普通的戀愛怎麼會那麼難?總是一擊斃命的我,卻無法打中他的心可惡!愛情果然是盲目的啊!正當約定的時間越來越接近,春春意外認識了少一根筋的斜槓快遞男阿偉,她動起歪腦筋想和阿偉簽訂「放閃外包契約」,不但要假扮恩愛情侶,還得一起擔任愛情顧問,編寫春春姊妹的約會劇本……作者簡介謝東霖漫畫家,廣告文案出身,曾出版過多本小說、漫畫,作品於LINEWEBTOON、鏡文學簽約連載。出版漫畫《西遊面紙》、《入伍吧!魔法少女》、《我在詐騙公司上班》,後兩者雙雙入選2020法國安古蘭漫畫節臺灣館推薦選書。除漫畫創作外,也受LINEWEBTOON與臺灣漫畫基地等單位邀請,進行編劇教學。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reurl.cc/Oqo51D誠品:https://reurl.cc/k0WgOL金石堂:https://reurl.cc/WLoAD7讀冊:https://reurl.cc/8nV8XXMomo:https://reurl.cc/Y6o4Eo蝦皮:https://sho.pe/38kp6m
+ More
【書評】失婚男人何去何從? 吳娟瑜評《拼裝家庭》
拿到「拼裝家庭」小說時,看到封面的兩個男人各自牽著女兒的手,誤以為這不就是所謂多元家庭的組合之一嗎?兩個相愛的爸爸組成一個溫暖真情的家庭,然後受到家人阻隢、社會異樣眼光,結果愛情大崩壞……錯、錯、錯……我錯得離譜!拼裝家庭Ami亞海著出版日期:2020/10/30抓住社會脈絡嘆服作家Ami亞海的神來妙筆,她不走溫馨大團圓的劇碼,她抓住了社會尖端議題──和同一女人離婚後的兩個男人,為了各自女兒的幸福,努力協調彼此的價值觀、工作型態、上下課接送,以及家事分工等。Ami亞海不走老路,也不走岔路,她老老實實記錄兩個最早互看不順眼的前夫,為了女兒的「姊妹情」,繼而彼此容忍,同時經歷最新潮流的各式各樣議題。例如:裴承飛曾是個「媽寶」、何篤行斯文到「沒存在感」、淇淇在學校被「霸凌」、繆繆自編自導「綁架」,另外,單親媽於美君的兒子「對爸爸過敏」、裴母誤認「兩個男人住在一起就是同性戀」,以及何篤行經手「青銀共居」提案,等等。總總這些都是讀者熟悉的字眼,不料,加諸於兩個單親爸身上,卻組合了波濤起伏,情何以堪的糾結人生。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社會變遷瞬息萬變,十年、二十年前,女人失婚是一件難以啟齒之事,不但遮遮掩掩,還需含辛茹苦,拉拔兒女長大。如今,風水輪流轉,拜女性受高等教育、職場女性吃香,以及經濟自主之賜,婚姻中的女人不再低聲下氣,不再委屈求全。一個踉蹌下,許多年輕男人如同何篤行和裴承飛竟然成了孤立無援的單親爸,關鍵點──這些失婚男人尚未察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就被老婆Fire了。失婚男人的悲歡誠如名導瞿友寧的際遇,他拍電影大賣,老婆卻要求離婚。當時,他說了句全天下失婚男人的心聲:「前一天還好好的,怎麼隔天突然說要離婚?」接著,他補了一句:「她可能想了很久,但我都沒察覺」。這就是現今社會一個非常微妙的變化,Ami亞海卻抓對脈絡了,她看出失婚男人的悲歌。「拼裝家庭」裡,兩位男主角鼓起勇氣出席「共同前妻」蘇馥純的再婚喜宴,讀者除了會心一笑,也佩服Ami亞海的巧思鋪陳。後來,蘇馥純準備退回兩位前夫的禮金而約了裴承飛,兩人終於有機會心平氣和地對話。「裴承飛聽著前妻訴說自己被產後憂鬱反覆折磨,向母親求援卻得不到幫助,還曾經想要殺死自己的孩子……他不敢相信前妻在經歷這些事情時,自己就在她的身邊。」我說Ami亞海「抓對脈絡」,特別指裴承飛講出了「自己就在她的身邊」這句話。我是長期關注家庭結構演變,和性別趨勢的社會觀察者,我發現許多在婚姻浮沈的妻子早已發出警訊,提出建議方案,但是忙於工作、忙於應酬、忙於打遊戲的老公卻「有聽沒有到」,甚至認為老婆是無理取鬧,胡吵亂吵,結果拒絕溝通,以至錯失良機,讓失望的老婆轉身離去。失婚者無罪,沒有人故意讓孩子在兩邊家庭奔波,也沒有大人故意讓孩子在暗夜哭泣,但是真的走不下去時,不放手,又能怎麼樣呢?裴承飛認錯,向前妻說「對不起」,承認自己不夠格做爸爸,蘇馥純也坦言自己不夠格做媽媽。很少離異夫妻還能如此opentalk,多數是帶著誤會和怨懟,從此一輩子不再往來。至於,另一位男主角何篤行,他沒有裴承飛幸運,得以和前妻話說從前,形象懦弱的他仍心繫蘇馥純,卻考慮和另一位單親媽於美君重組家庭,然而,裴承飛反對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好意,也各有思量,命運會怎麼走,大家都不明白哩!至少,書裡的兩位失婚男人,Ami亞海筆下留情,讓他們有很好的反省,讓他們把失婚的隱痛藏住,認真地把女兒的幸福擺在第一位,在無意中組成的「拼裝家庭」裡互相支持。誰是藏鏡人?建議讀者們看這本書時,不妨把著眼點放在前妻蘇馥純身上,畢竟她是整個「拼裝家庭」的藏鏡人,她掙脫家庭後,展翅高飛,成為亮麗的TopSales,是業務冠軍,是第三任老公阿智的心上人。蘇馥純遠離婆媳困境,從媽媽角色脫逃,又力爭上游,站上自己人生的舞台,做為第一女主角,她在想什麼?她在要什麼?21世紀的女性是有聲音、有形象,也有行動力的人,離婚前的何篤行和裴承飛應該無法理解前妻的心思起伏,一定也難以認同「做一個媽媽怎可能不要女兒,寧可離婚」的決定。但是,事實發生了,這個世代的男人已不是活在爺爺、爸爸的古老神話裡,要女人三從四德,要老婆守著神主牌、守著家庭、守著兒女,要老婆做一個不出聲音的影子,這,怎麼可能呢?不可能了,這就是多元世代的多樣家庭樣貌,要阻止,要拒絕也難以達成。「拼裝家庭」讓我們在兩個爸爸、兩個女兒、一個前妻的主軸裡,慢慢咀嚼,慢慢吸收,慢慢理解。失婚男人如何走出一片天地?在Ami亞海精準拿捏和生花妙筆下,絕對掀開了你我尚未釐清的人生際遇,非常值得讀者們一窺其中曼妙哦!本文作者吳娟瑜國際演說家/兩性專家
+ More
愛上旁觀他人之痛苦——禾又丹談《直播中:殺死青春》
《直播中:殺死青春》以少女佇立在斜陽餘暉之中開場。四周靜謐,少女卻顯得格格不入。因著身上的鮮血,與少女的心聲——「在死之前,她會先畢業的。」校園何以成煉獄?青春的甜膩與死亡的氣息糾纏。這是禾又丹新小說最初給人的一記重擊。校園霸凌題材當道的今天,《直播中:殺死青春》還能翻出新意,因為它加入了「鏡頭」。《直播中:殺死青春》禾又丹著小說敘述住在偏鄉的女主角「俞智恩」本過著全校僅有四名學生的靜謐生活,新學期學校實行城鄉交流計畫,因而多出了七位新生。新來的同學中自帶明星光環的「洪琦玉」意外與智恩變成好友,讓智恩被其他人妒嫉,遭到排擠。洪琦玉遭遇教師性騷擾,申訴無門還成為誣告者。一連串事件自此引爆。有人離開學校,也有新成員加入,以及,隱藏攝影機。這時,我們才知道智恩所處的學校被真人實境秀《霎時青春》選中,成為絕佳舞台——只是不是所有舞台上的人都知道自己正在被觀看。透過觀察貼近角色禾又丹出版過小說《她的他》、《在地平線盡頭,再見》,此前多寫愛情故事。三十多歲的她經歷豐富,不過自稱「沒事業心,所以才什麼都沾一點」,當過直排輪教練、設計師、補習班導師,在演藝經紀公司上班,還曾到英國、澳洲打工。做過這麼多職業,對寫作有幫助嗎?「寫東西要替很多人設定職業、個性、思考模式,如果生活太單一,很難寫出真實感。這些工作經歷讓我寫角色時更真實。如果沒有這些,我覺得自己無法貼近角色。」例如小說中有許多參與《霎時青春》的小演員,都因想紅而做出誇張行徑,影響整部秀的走向。禾又丹表示,這其實跟她在演藝經紀公司的經驗有關。她待的是負責臨演的小型公司,所以看到很多努力想被看見,懷有明星夢的人,「有人把一堆很小的演出都寫上去,但你知道他也只能演到這樣了。」要貼近角色就得貼近活生生的人,禾又丹喜歡觀察人。「我會思考別人這樣做的原因,他們是不是遭遇過什麼,這樣或許更能有體諒的心,對寫作也許有幫助吧。」關鍵或許在於,看見人的層次。禾又丹說,「比如今天罵你或惹你的人,其實沒你看見的那麼壞,也許他的壞是一種武裝。」觀察人之於寫作有益,但禾又丹不認為這是什麼特殊能力,「只是有的人生活中不需要時時刻刻觀察人,不用想到別人也可以活得很好。只是我剛好不是這樣的人。」「每個人有他的生活經驗,可以一路自我的活過來是因為幸運。反之,能幫助你早點成熟,也是。不同的遭遇造就今天的自己。壞事發生在身上,而我有能力去思考『為什麼』,就可以讓心情變好,即使無法解決事情。」「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這是禾又丹因為喜歡觀察人,而帶給自己的最大美意了。▲禾又丹求知慾旺盛。國小讀言情小說,成為她的閱讀啟蒙。有時她也會讀百科全書或字典。然而,閱讀只是滿足她求知慾的一種手段,更多時候她用生活經驗填補,所以換過很多工作。看似漂泊,實則是自我實踐。(圖/鏡文學)真人秀有多真實?善於觀察人,所以才寫一部主角都成為被看者的小說嗎?禾又丹表示,當初只想寫霸凌故事,「因為我常看韓國綜藝節目,大部分都有真人秀,前陣子許多韓國女藝人因為網路霸凌自殺,讓我開始想,所謂的真人秀有多真實?」「即使沒有腳本,節目仍可以透過剪輯『呈現』一個人,而不是那個人本來的樣子,就算拍的只是簡單的做菜或出遊,觀眾也會被引導,想像節目中人就應該是『那個樣子』。」不遠的血淋淋例子是,今年五月Netflix與日本富士電視台合作的《雙層公寓》,因為其中成員不堪網路霸凌自殺而告停。後來傳出該成員在螢幕上的表現,其實是製作單位要求的「表演」。「真人秀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實,而是被剪輯包裝的產物。再者,當一個人知道自己要被拍時,所表現的就不是最真實的他了。」禾又丹點出了重點。因此,禾又丹將平凡的校園化身《楚門的世界》,當真實與作戲混為一談,作戲的卻又比真正的人物「認真」,最後便是受害者、加害者,以及旁觀者三位一體,各人沾染各人的鮮血。沒有無辜的旁觀者為什麼想寫霸凌故事?禾又丹表示,因為自己曾是霸凌的旁觀者。「學生時代班上有兩個同學得罪人。有天放學後班上同學要我快點走,說有事發生,整個教室忽然清空,鐘聲一響,我聽見奔跑的聲音,一群人衝進來打他們,又『轟』的一聲散去,只剩下兩個鼻青臉腫的人。然而,我那時只覺得他們可能真的惹錯人活該。」因此,《直播中:殺死青春》最終探討的,或許是旁觀者的角色。在小說中,有幾重旁觀者:首先,是在事發現場默不做聲的;再者,是參與實境秀,知道一切是演戲的;最後,是螢幕外那些看好戲,或單純看,或上網留言添柴火的鄉民。最後一種旁觀者看似無害,卻可能最張狂。禾又丹說,「我們不知道攝影機開機前及喊卡後,發生了什麼事。每集都收看節目,也讓觀眾錯覺自己從頭到尾都有參與,所以站在上帝視角用很簡單的語言去評論一件很複雜的事。」然而,這很危險。小說裡,旁觀者中最後出手介入的都是女性。原因為何?禾又丹一愣,表示自己其實沒注意到這件事,「可能我下意識把女生的共感放進小說裡了。我自己的成長經驗中,女生比較容易對小事件有感,無論是喜歡想接近人,或是覺得別人對她有敵意。那是一種既親暱又脆弱的關係。」他人投射而來無所不在的注意力,像一張網,把你撈住,漸漸收緊,最後讓你窒息。禾又丹試著理解這件事,「或許她們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只能透過這種方式很激烈的尋求。不過我個人太愛自由了,所以都會遠離。」她是站在最遠的旁觀者,得以看清,同時最安全。「看到很熱衷評論名人的網友,我都會想他們是不是生活太無聊。」禾又丹說。當我們旁觀他人的痛苦尋求娛樂,更遠處還有人在旁觀,那些我們看似不為惡的惡行。
+ More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1/11 - 11/17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鬥志貿易公司》TOP2《發條之森》TOP3《我們的社交》TOP4《趁我們還未成年》TOP5《公司冗員清除驚喜包》
+ More
偉大的代價是責任——Let me sing you a waltz評《瞬間正義》
若論目前為止所讀到的華文小說,游善鈞的科幻推理小說《瞬間正義》大概會是適合直接改編成影視作品的首選之一,有愛情,有懸疑,有親情,也有動作場面,就連故事中的人物都已隨著文字敘述自動於腦海中配對好合適的演員人選,鮮明的角色形象、生動的言行描繪、未來感的人工智慧,再加上張力十足、峰迴路轉的緝凶與辦案過程,讓人讀起是欲罷不能。《瞬間正義》游善鈞著(圖/Letmesingyouawaltz提供)過去關於警察執法過當的社會新聞層出不窮,也許就是作者提筆《瞬間正義》的靈感來源,就像電影《關鍵報告》、丹布朗《起源》等無數電影或小說的題材,警察在明,犯人在暗,有時人腦難以於千鈞一髮之際做出最恰當或是最正確的判斷,未來勢必只能仰賴電腦改善人性本質上的缺陷,此部小說便著眼於兩害相衡取其輕的辦案考量,科偵中心設計出一套名為「Finocchio」的人工智慧,在每位同意參與此項計畫的員警身上植入晶片,交出扣下板機的身體自主權,一場名為「瞬間正義」的計畫默默啟動,從此以後,是由電腦而非人腦決定開槍方式與用槍時機,避免傷及無辜,防患於未然,甚至為「正義」下定義,卻也極有可能走向所謂的「必要之惡」。故事圍繞在幾名要角身上,生來就有英雄命的話題核心員警薛博澤,同時具備了大眾喜愛的戲劇性與悲劇性,一手打造出人工智慧的高材生蕭苡麟博士,以及參與此項計畫的警界與媒體界相關人士。隨著一場超商搶劫的失控意外,這個秘密行動因此攤在陽光下,過程中輿論風向不停擺盪,受各種陰謀論左右,曾經一面倒將人工智慧捧上天,又在彈指之間把賦予「正義」標準答案的新技術拉下神壇,畢竟那同時也可以是警察卸責的藉口。「身為一名警察,必須對自己開的每一槍負責,那才是真正的正義。」「他的意思是:難道知道不是『自己』,而是『系統』讓自己開的槍以後,那份殺了人的感覺就會不一樣嗎?」正因如此,蕭苡麟博士解釋系統時會說「物種的進化是競爭,至於社會的進化,則是妥協」就在於,物種進化是技術層面,而社會進化則在於道德層面。可想而知,Finocchio也將為警方惹來不少未知麻煩,從令人費解的開槍時機開始,參與此項計畫的員警依序身亡,一起又一起命案引發社會譁然,再加上先射箭再畫靶的牽強模擬影片,讓人不禁懷疑人工智慧的可信度,甚至相信有其他看不見的手在背後主導一切。科技始終源自於人性,但就如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蕭苡麟而言,在在證明瑪麗雪萊所說,人的經驗往往是盲目的。我們追求拓展智力,渴望探索未知,將人工智慧賦予最接近人類的形態,最終卻無法明白自己一手創造出了何種危機,如此局面其實在無數科幻作品中並不新奇,然而接著看見的不出多少惡始於善,多少錯誤始於正義。基於諸如此類的原因,迫使人們不得不自省,於科技日新月異的過程中,舉凡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各類領域,都必須回歸根本正視一個終極倫理問題:邱吉爾提醒世人,偉大的代價是責任──那我們的責任究竟在哪?不難看出丹布朗對游善鈞撰寫此本小說的影響,透過社群、媒體各類元素,具有普世性的思維模式、科技現況、恐懼根本建構出潛在危機,選在充滿未知與不確定的時刻,滿是騷動與混亂的年代,巧妙將虛構情節對應到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以流暢易懂的筆法堆疊一個說服力十足的精彩故事。闔上書本後,大多數人應該都會抱持類似的疑問,到底於科技和人性之間,未來的人們該如何取得平衡?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正義,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不幸,設法尋求一個標準答案的同時,也許該回歸《起源》中的一段話:「願我們的哲學跟上我們的科技,願我們的同情心跟上我們的力量,也願愛而非恐懼成為改變的動力。」
+ More
天作之合的定義可以很寬廣——elish評《拼裝家庭》
說來微妙,那怕向來有聲音主張這是足以摧毀社會良善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雖然不曉得要怎麼辦到,想像力就是超能力?),但一夫一妻以外的家庭形式向來受大眾娛樂創作的青睞。有像電影三個奶爸一個娃或伊坂幸太郎小說《OH!FATHER》這樣「爸爸太多了」的歡樂路線。也有像電影《親密關係》或《他不笨,他是我爸爸》這樣的催淚系故事,整體而言是無需統計的多。只是我有時還是會思考,一個平實的台灣多元成家模式可能是什麼樣子,會有怎樣的煩惱,能否成為托爾斯泰筆下那種所謂都是一樣的幸福家庭?拼裝家庭Ami亞海著出版日期:2020/10/30那樣的家庭可能是由台北兩個男人的合作開始,他們一個叫裴承飛一個叫何篤行,都曾曾同一位女人結婚但最終分開。婚姻各留給他們一個女兒,然後因為許多現實因素,最後變成一起照顧她們,對,一起照顧。在同個屋簷底下,淇淇和繆繆這對同母異父的姊妹有一個爸爸和另一個爸爸(通常是叫他叔叔)。兩個爸爸常被誤會是情侶可其實不是,嗯,好吧,結果這個事實好像反而讓這個家的成分看起來更離奇。比如奶奶就一直表示,你們不去登記嗎?這樣沒有保障欸!大概是對這類作品多少有點刻版印象吧,我剛開始總忍不住期待,故事會不會出現一些猛爆喜劇式或者驚人的韓劇式展開,不過再讀下去就會發現,這本小說的重點就是平實。爸爸都得乖乖上班,一個公務員一個結構技師,也不是什麼華麗的職業,小孩更沒有超能力(不,那個,其實我沒有期待小孩有超能力啦,真的)。兩個爸爸一樣會帶小孩搭捷運、吃麥當勞,她們的女兒會去學跳舞和珠算,在學校要小考,也會和男生吵架,作業字寫太醜只好一直改。為了學區租來的房子就算空間不足,女兒也還是要有自己的床,但爸爸就……睡同一張床也不會死,再說有何不可?嗯,這樣很好啊,有何不可,真希望我也在那裡!(不,所以說在那裡幹嘛?呃,討論他們有多寵女兒?)但也正是這些細碎的家庭瑣事,可以反過來讓人察覺到很多事情發生之前難以想像,但真碰上了才會意識到那原來也是不錯的選項。雖說沒有精巧笑點與誇張情節,可相對的也讓讀者感受到一個特殊家庭日常中的溫馨與美好。我想閱讀Ami亞海的這個故事時,最有意思的點莫過於在台灣城市裡看著角色經歷自己熟悉的生活。但同時他們又因為自己的特別與平凡,經歷了不同的風霜與一樣的喜悅。畢竟《拼裝家庭》的成分和其他家很不一樣,可關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部分卻又如此類同。到頭來讀者總會意識到,不管成份如何,每個家都一樣特殊也一樣不特殊,許多看似平凡的家庭也都有自己的問題與壓力,而標籤的存在大可不必。只要彼此重視、互助,也願意為了對方變得更好,這樣的關係自然可以成就一個家,就像天作之合的定義也可以很寬廣一樣。身為讀者我總理直氣壯的在心裡想著,這個家明明這麼好,為什麼總是被另眼相待?但其實我知道為什麼會被另眼相待,正因為同樣活在台灣,才更知道這樣的家庭可能會受到怎樣的批評。當看見小說裡確實出現歧視時,無論那是來自鄰居還是師長,在感覺不平的同時(可以把O老師鞭數十驅之別院嗎?),又可以鮮明的想像那種態度與嘴臉。就算對象不是自己,但這樣的歧視向來不令人陌生,更別提《拼裝家庭》還比一般的特殊家庭更奇妙。這種奇妙可能會成為力量,但更多時候、至少在徹底磨合並變得堅韌前,異質往往仍是負擔。旁人的目光耳語,來自所謂正常的歧視,都可能讓人類在不自覺間把污名內化到自己心中。即使在主線正式展開的當下這家人看起來已磨合得很好,可實際上人和人之間永遠存在著衝突和意見不合,也無法不去思考自己的現狀究否為最佳解,又該不該持續下去。兩個已經太習慣正常的父親,儘管一邊教導女兒正常的定義可以很寬廣,卻又總是不自覺的反過來肯認自己的異常。他們暗暗想著這種奇怪的狀況不可能持久,甚至想找方法來加以治癒,那怕出現在眼前的是個爛方法也可以。但該怎麼說呢?有時沒經受困境反而無法形塑更堅韌的自我,也無法察覺到真正重要也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所謂幸福家庭更非沒有衝突的理想小天地,而是一個不斷互相摸索試探持續追求最佳解的命運共同體。《拼裝家庭》正是以平實的劇情,在緩緩述說一個奇妙家庭如何經歷考驗的過程。它讓讀者循序漸進的去感受問題在那裡、他們如何拿出愛、創意與堅定的心努力克服,又有那些問題本不應該是問題。當然家庭之外,我也喜歡作者對故事中那位前妻的溫柔,她不是妖女也沒有異於常人的強悍,她只是個試著好好活下去的同時,變得無法顧及其他更多事甚至瀕臨崩潰的普通人。小說中那段和解,以及她再度勇敢追求幸福的嘗試都讓我淺淺微笑。孩子可能帶來幸福,但也有些人的幸福無法包括孩子,而每種選擇都該被尊重。總歸來說核心家庭其實是非常近代的發明,早在現代社會成形之前的原始部落時期,一大群人彼此幫忙照顧非出於己的孩子的習慣,反倒才是人類在物種延續上的優勢。沒錯,那畢竟是很久以前的事,我們都是現代人了。但也正因如此,在這個環境已經異於古早年代的現在,我們都該試著接受更多元化的家庭結構,讓人們憑需要與機緣採用而無需擔心外界排斥。於是本書看到最後我的想法也從一開始的「有什麼不可以」或者老套的「這樣也很好」,慢慢變成為何這不能是另一種無需多言的理所當然。我很期望有天更多元的家庭結構能在台灣成為理所當然的存在,而一本好小說向來能夠去除偏見並開拓人們心中的可能性,比方說《拼裝家庭》的故事。本文作者elish偶爾產生期待自己是業餘上班族妄想的寫作者,習慣閱讀、觀影、寫小說和心得,正在追尋更多有趣故事的人生旅途中。
+ More
160103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