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我要儲值
我要收費
登入/註冊
我要儲值
全部作品
最新消息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首頁
最新消息
作家特寫
鏡文學記事
活動訊息
主題企劃
鏡文學出版
專業讀者
網站公告
版權銷售成果
請選擇分類
作家特寫
鏡文學記事
活動訊息
主題企劃
鏡文學出版
專業讀者
網站公告
版權銷售成果
第5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徵件啟動!《八尺門》黃金組合唐福睿 × 雷嘉汭聯手現身,攜手信義房屋共創台灣故事新篇章
第5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徵件啟動!《八尺門》黃金組合唐福睿×雷嘉汭聯手現身,攜手信義房屋共創台灣故事新篇章台灣最具指標性的原創內容盛事「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今年已來到第5屆,本次徵獎於今(2)日正式鳴槍起跑。由於過去幾屆輝煌的成績,本屆不僅延續首獎獎金新台幣100萬元的傳統,更獲得信義房屋的全力支持,讓企業ESG的精神最大化呈現。記者會也邀請到第2屆首獎得主、《八尺門的辯護人》編導唐福睿與出演本劇一戰成名的演員雷嘉汭同台,象徵每一個原創故事都有走向國際舞台的機會。圖1:第5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開跑。左至右為第2屆首獎得主金鐘編導唐福睿、信義房屋副總經理信泓浚、鏡文學董事長裴偉、演員雷嘉汭、第4屆首獎得主盧臆雯。(圖/鏡文學)「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自2018年創辦以來,已成功發掘上千件投稿作品,其中不乏具備強大影視改編潛力的優秀小說。第2屆得主唐福睿的《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成影集後,獲得金鐘獎16項提名,最終獲得7項大獎;第3屆首獎得主《套條子》也正由國際串流平台開發中;第4屆首獎得主盧臆雯的奇幻作品《海神》,則以其獨特的奇幻架構與深刻的海洋環境書寫,展現出影視改編能量,即將在明年由鏡文學出版。鏡文學董事長裴偉表示:「很高興第5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可以和11年連獲公司治理評鑑上市組排名前5%的信義房屋合作,鏡文學是說故事的公司,信義房屋是營造美好居家的公司,我們的合作反射出了『故事在哪,家就在哪』的精神,企業支持文化,就是一件最美好的事。而創作者的能量導入影視作品,影視作品有飽滿的文本,文學創作和影視產業才能創造雙贏,以後我們會在文學影視化這條路上繼續努力下去。」攜手信義房屋,共築文化永續ESG願景第5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特別獲得了信義房屋的大力支持。信義房屋展現企業實踐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承諾,信義房屋副總經理信泓浚分享:「信義房屋身為不動產業者,除了直接服務消費者、幫助客戶完成人生中的家業夢想,我們也持續透過不同方式,關懷寶島台灣的大小事,讓周圍的人與環境,因為信義而變得更好。此次有幸成為『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的獨家贊助企業,透過支持台灣文學,幫助有才華的創作者,藉由文字的力量,影響更多人關懷這片土地,共同打造永續好生活。」在信義房屋的支持下,台灣原創故事的影響力將持續擴大。鏡文學期盼藉由「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徵文活動,持續建構「故事生態系」,透過唐福睿、雷嘉汭、盧臆雯等影視與文學界的代表人物參與,向社會展現原創文字不僅是故事的起點,更是推動影像發展與文化永續的強大動能。「故事在哪,家就在哪」,故事連結著人與土地,也為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找到共鳴與歸屬。圖2:鏡文學董事長裴偉。(圖/鏡文學)《八尺門》影視能量延續!金鐘編導唐福睿與演員雷嘉汭同台,點燃全場焦點此次徵件記者會的最大亮點,莫過於邀請到曾獲金鐘獎肯定的《八尺門的辯護人》編導唐福睿,與劇中主演、新生代實力派演員雷嘉汭驚喜現身。兩人首度同台,暢談小說如何轉化為影像,以及角色創作的幕後故事。唐福睿導演笑稱,每2年一次的『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徵件記者會和頒獎典禮,都讓他感覺像是回娘家,因為和鏡文學從合作《八尺門的辯護人》到目前進行中的作品,他感覺到這是個創作者的大家庭。他也提到了此屆的核心理念「從原創到圓夢,從文字到感動」,他自己的體感經驗便是第一次看到《八尺門的辯護人》主演雷嘉汭定裝時,就像是所有路上看到的移工朋友般真實,當時寫小說的痛苦全部值回了票價。雷嘉汭則憑藉「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作品改編的《八尺門的辯護人》一舉成名,以細膩真摯的演繹讓觀眾深刻感受到移工議題背後的人性思辨,曾經入圍金鐘獎、榮獲首爾國際電影大獎「亞洲新銳演員獎」,展現出不容忽視的潛力。她回顧心路歷程時坦言,今天很高興以《八尺門的辯護人》女主角的身份站在舞台上,劇中印尼籍看護角色「莉娜」的堅韌和掙扎,讓大家從此認識了她,沒想過演員之路上有個挑戰是要成為一個印尼人還必須說服所有人,她謝謝唐福睿導演讓這個角色有了靈魂和厚度,也謝謝鏡文學和信義房屋對於故事的支持,期許自己未來有更多的機會打動觀眾。圖3:左至右為金鐘編劇唐福睿導演、演員雷嘉汭。(圖/鏡文學)第4屆首獎作品《海神》作者盧臆雯回憶:「其實我參賽前就關注『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三、四年了,因為我是個話很多的寫作者,寫短篇小說對我來說是痛苦的,以我這樣的寫作者來說,一個比賽可以寫到十五萬字,還有百萬獎金和影視化的機會,是文學的福音,也謝謝鏡文學和信義房屋對文化的支持,讓更多寫作者把故事講給大家聽。」圖4:第5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徵件正式啟動。(左至右為鏡文學董事長裴偉、信義房屋副總經理信泓浚、唐福睿導演、第4屆首獎得主盧臆雯、演員雷嘉汭)(圖/鏡文學)【第五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徵件資訊】獎項:首獎:新台幣100萬元評審獎:新台幣70萬元徵件時間:2026年1月1日-2026年4月30日徵件字數:8-12萬字徵件辦法: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1196
+ More
小說
徵件
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
影視
【徐淑卿專欄】犯罪側寫看見純粹的惡
作者/徐淑卿1940至1955年,紐約發生多起炸彈案,警方卻一無所獲。到了1956年,紐約市警察局犯罪實驗室督察霍華德·芬尼(HowardFinney)和兩名探員,決定拜訪精神科醫師詹姆斯·布魯塞爾(JamesBrussel)。芬尼將未爆炸彈的照片,毀壞現場的影像,以及炸彈客署名F.P.工整字跡信件影本,交給布魯塞爾。後者憑藉這些跡證推測這位被稱為「瘋狂炸彈客」的人物特徵,最後他說出日後成為傳奇的預言:「當你們抓到他時——我毫不懷疑你們一定會——他會穿著一套雙排扣西裝。」一個月後,警方逮捕喬治·梅特斯基(GeorgeMetesky)。當時是午夜,他身穿睡衣,警方要求他換裝。當他回來時,身上果然穿著一套雙排扣西裝。這個案例與1972年聯邦調查局成立行為科學部門(BehavioralScienceUnit)密切相關。初期核心人物霍華德·泰藤(HowardTeten)是布魯塞爾弟子,他曾說布魯塞爾的方法是他們重要的靈感來源。犯罪側寫(CriminalProfiling)以科學方法,剖析犯罪者心靈。這如同行走在人心深淵險徑產生的洞見,與小說或影視創作,有著共通的想像泉脈。因此這門學科誕生後,不但小說或影視經常以犯罪側寫師為主角;真實世界犯罪側寫師寫的作品也經常搬上螢幕,自己則成為影視的主角原型。如泰藤的門生,著名的犯罪側寫專家約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就是《沉默的羔羊》中傑克·克勞佛探員(AgentJackCrawford),與《破案神探》霍頓·福特(HoldenFord)的原型。今年12月即將來台參加鏡文學「黑鴉偵探俱樂部」大師論壇活動的權一容(另譯權日勇)也是如此。他是韓國第一位犯罪心理分析官,曾訪談超過1000名罪犯,他寫過《研究怪物的人》等書,後來被拍成影集《解讀惡之心的人們》。韓國2000年在首爾地方警察廳科學搜查系成立犯罪分析組,是因為1990年後,韓國社經環境急遽改變,產生新的犯罪型態;加上犯罪者遺留在現場的證據逐漸減少,因此需要新的調查手法。1960至70年代韓國社會犯罪,大多起源於加害者和受害者有因果關係,或明顯犯罪動機,像是仇殺、情殺、財殺;但是1986年華城連續殺人案與90年代至尊派等組織性犯罪,則是以非特定受害者隨機殺人。新型態的犯罪者在犯案前制定周密計畫,犯後澈底湮滅證據,因此現場少有物理跡證,這是韓國開始採行犯罪側寫搜查技術的原因。但讓警方明確認知犯罪側寫絕對有其必要,是在2003年連續殺人犯柳永哲出現,他在不到一年時間殺害20人。權一容在《研究怪物的人》寫道:「犯罪側寫即分析人的行為」。透過案發現場的犯罪者行為分析,犯罪側寫師進行多樣化剖繪,如犯罪者個性、職業特性、犯罪者人際關係。犯罪側寫包含許多範疇,像是「罪犯側寫」、「地緣側寫」、「連鎖側寫」等。他說,犯罪側寫師的面談和調查官審訊不同。調查官藉由問題,確認犯罪發生的原因、犯罪過程和犯罪真相。犯罪側寫師則是透過面談,掌握犯罪者的性格傾向,了解用什麼方式進行調查最有效。犯罪側寫師不會進行審訊,而是令犯罪者在面談中,不知不覺暴露自身特點,協助調查順利進行。2007年《紐約客》一篇長文〈DangerousMinds〉,作者MalcolmGladwell曾提到犯罪側寫師與推理小說偵探的不同。傳統偵探小說是從屍體開始,核心是尋找兇手的過程,隨著線索追查,網會越撒越大,重點在於「誰是兇手」(Whodunit)。犯罪側寫則是將網子「縮小」,利用犯罪現場來「界定兇手」,如布魯塞爾所言:「透過研究一個人的行為,我推斷出他是什麼樣的人。」這不是「誰是兇手」的故事,而是「他是誰」(Hedunits)的故事。「他是誰」可以比喻成深入黑暗之心的旅程。對於犯罪者心理成因掌握越多,對他的行為就有越清楚的「想像」,因此犯罪側寫師可以提出近乎直覺的洞察。。權一容參與的案件裡,最讓他難忘的是連續殺人犯鄭南奎,他造成14人死亡,19人重傷,受害者多是婦孺。最後他被判死刑,但尚未行刑即在獄中自殺。在訪談時,鄭南奎曾對他說:「因為坐牢不得不戒菸,但我戒不掉殺人的衝動,太痛苦了。」因此,雖然有人認為鄭南奎自殺是因為對死刑不安,但權一容認為,鄭南奎是控制不住殺人的慾望,最終只能對自己下手。他在接受韓國媒體《TheKoreaHerald》採訪時說,他在鄭南奎身上看到「純粹的惡」。這種透過「結合案發現場的科學跡證,犯罪者的犯罪特徵與心理痕跡」,想像犯罪者如何行為與思考,甚至有如「通靈」一般。〈DangerousMinds〉描述約翰·道格拉斯的一次經驗。有次他到地方警局,協助老婦人遭到殘忍毆打與性侵案件。他說完自己的看法後,一位探員露出微笑問他是否是通靈者?因為他說的內容和他們兩週前請來的靈媒說的幾乎一模一樣。身為聯邦調查局幹員,卻被比喻成靈媒,但道格拉斯並未反駁,反而開始思索他那難以言喻的洞察來源。於是問題隨之而來:這門被稱為「側寫」的神祕技藝究竟是什麼,又是否可靠。道格拉斯曾寫道:「我在處理一宗案件時,會吸收所有可用的證據……然後在心理和情感上把自己放進罪犯的腦袋裡。我嘗試像他那樣思考。這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我也不確定,就像多年來向我請教的小說家湯瑪斯·哈里斯(ThomasHarris)一樣,他也無法準確說出自己的角色是如何栩栩如生地誕生的。如果這其中有某種靈感成分,我不會否認。」不過,犯罪側寫多少依賴「靈光乍現」,這門學科的準確性,也經常遭受懷疑。就像布魯塞爾雖然說出讓他聲名大噪的「雙排扣西裝」,但「瘋狂炸彈客」真正破案關鍵,是有人從對「康愛迪生」公司的人事檔案中,找出線索。在約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與羅伯特·雷斯勒(RobertRessler)訪談36名連環殺手時,來自波士頓市立醫院的安·柏吉斯(AnnBurgess),成為這個小組的顧問,她引入新的研究方法,並規範訪談進行的方式,製作57頁訪談指南。去年《衛報》有篇文章《’Theycouldn’tstopthemselves’:whatdowereallyknowaboutserialkillers?》,訪問了安·柏吉斯。她的故事也被拍成紀錄片《Mastermind:ToThinkLikeaKiller》。之前道格拉斯和雷斯勒訪談連環殺手時,採用的方法是,讓他們說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但是柏吉斯反問:「你們怎麼知道他們說的是真的?」柏吉斯之前曾和波士頓學院社會學家琳達·萊特爾·霍姆斯特倫(LyndaLytleHolmstrom)做過146位強暴受害者訪談,也共同發表一篇論文,主張強暴的本質是基於權力和控制,而不是性。「但是連環殺手研究,意味著受害者無法與你交談。那麼,他們可以從受害者學(victimology)中學到什麼?」她想尋求新的模式,讓一般探員在進入現場時,也能從側寫的角度判斷現場發生什麼:「這個人的性別是什麼?種族是什麼?年齡多大?他有工作嗎?他有朋友嗎?還是已婚?所有這類問題都是你建立側寫所需要的。」在累積多年研究後,柏吉斯對連環殺手的形成有一個看法:「我們基本上發現,一切都從年輕時的某種經歷開始。我們非常關注童年問題。人們一直說這些男人都有專橫的母親;但我們發現的是,他們有一個缺席的父親。這些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母親同時扮演雙親的角色,所以,沒錯,在他們看來母親可能很專斷,但她必須一肩挑起。他以誰為榜樣?他向誰學習如何成長為一個男性?」她經常問犯罪者,你的犯罪手法如此高超,究竟是什麼讓它奏效,得以逍遙法外?「而他們會說,警方或其他人有多少次錯過——他們本該抓到他,他本該更早被阻止。另一個重要的事是:他們無法停止自己。」「他們無法停止自己」,犯罪側寫師相信,連續殺人犯不被逮捕,他們行為就不會停止,甚至還會升級,因為殺人的快感已不足夠。權一容在訪談連續殺人兇手柳永哲時,也有類似經驗。柳永哲埋完屍體後,會做只有他知道的標記。「因為我會繼續殺人,後面還要埋很多屍體,總不能埋在同一地方吧?所以做了標記。」2017年權一容雖未達法定退休年齡仍決定退休,原因就是:「我不是害怕他人評價我所做出的側寫結果,而是怕我的分析出錯,導致警方誤判,未能及時逮捕犯人,出現下一個受害者。而這份恐懼長久以來侵蝕我的身心。」對於犯罪側寫師來說,幫助探員及早抓到兇手,阻斷未來可能的繼續犯罪,是最重要的事。雖然,長期與這些危險心靈相處,犯罪側寫師難免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那些記憶會長時間揮之不去」,權一容曾引述尼采的話:「與怪物戰鬥的人,要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台灣目前沒有犯罪側寫師這個職位。一方面是台灣治安相對穩定,隨機重大刑案較少,尚不足支撐設立此編制。台灣警察系統也更強調物證與科學鑑識,雖有測謊等,但不是以犯罪心理學來運作,犯罪剖繪通常作為學術研究題目。此外,犯罪側寫帶有推測性,側寫內容是幫助調查,無法成為法庭證據,可能也是被視為不急之務的原因。但是犯罪心理學,永遠是小說與影視靈感的泉源。甚至無關犯罪,透過一個人的行為,洞悉他的內心,是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的事。了解人心越多,對世界的覺察就會越不同。韓國首位犯罪側寫師權一容(另名權日勇),即將於12月來台參加鏡文學「黑鴉偵探俱樂部」大師論壇。他也是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圖/顏一立瞭解更多【黑鴉偵探俱樂部】: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1193
+ More
犯罪
人性
蔡康永
韓國
黑鴉偵探俱樂部
心理
犯罪側寫
與惡對話
權一容
惡
論壇
大師論壇
台灣
第五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徵件公告
一人獨得,首獎獎金100萬!得獎作品享有出書及影視化優先權動筆吧!2026/1/1開始收件!■目的:為挖掘更多適合影視改編的華文創作,並開發具國際市場性的IP,【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在評選階段特別注重參賽作品具備的影視化特質,以挖掘華文地區具備影視化市場潛力的長篇小說。■獎項:首獎一名,獎金100萬元,獎座一座、鏡文學簽約作品資格評審獎一名,獎金70萬元,獎座一座、鏡文學簽約作品資格人氣獎三名,獎金1萬元。人氣獎詳細辦法請見【人氣獎票選辦法】說明。一、得獎者可獲得鏡文學簽約作品資格與獎金(得獎簽約作品實際簽約內容由鏡文學與得獎人雙方合議)。若得獎者放棄簽約作品資格即視同放棄獎金。二、得獎作品可獲得鏡文學簽約作品影視化優先權及作品全版權推廣銷售優先。三、參賽作品如未達水準,得獎名單可從缺;評審團有權視實際投稿狀況,調整獎項數目與獎金分配。四、獎金提撥時間:完成作品簽約後之90天內支付。主辦單位將依中華民國政府相關法令及規定辦理稅金代扣,海外得獎者亦同。得獎者需於獎項揭曉後10個工作天內繳納個人與匯款帳戶資料■報名系統開放時間:2026/1/1(四)~2026/4/30(四)23:59台北標準時間(GMT+8)■報名辦法:一、請至第五屆百萬影視小說大獎線上報名系統(網址待補)(開放報名後開啟)完整填寫個人資料和作品資料,並上傳完整作品檔案(須以鏡文學會員登入)。二、上傳報名作品時,必須提供:作品名稱1,000字以內之故事大綱作品試閱內容20%(約1.5萬~2.5萬字)。完整作品檔案(8~12萬字,需以word檔格式上傳至報名系統)三、完成報名後,參賽者可於報名期間登入報名系統確認報名狀況:顯示待審核者代表已完成報名作品上傳,請等待主辦單位審核。顯示審核通過者代表已成功完成報名,但若在通過審核後重新上傳作品(包含作品大綱及完整作品)則須等待主辦單位再次審核。顯示審核未通過者,請見報名系統內未通過審核原因說明,或至報名聯絡信箱查看未通過審核原因。四、如遇無法上傳作品檔案之情形,請洽詢E-mail:millionnovel@mirrorfiction.com五、報名系統將於2026/5/1(五)00:00關閉報名功能,屆時將無法針對報名作品進行任何修改。請儘早完成作品報名審核流程,避免無法於報名功能關閉前完成報名作品修正或補件,影響自身參賽權益。六、本活動一律以報名系統最終上傳作品版本為準,請勿寄送紙本作品。■參賽資格:一、所有華文文學創作者(不限地區、不限國籍,惟需註冊為鏡文學平台會員)。二、作品類型與字數:類型舉凡愛情、動作、推理、奇幻、驚悚、科幻、寓言皆可,以易於改編成影視作品,例如角色及場景設定、故事情節等主軸明確清晰者,為評分的重要依據,字數8萬至12萬字(以Microsoftword軟體字數統計為準,含標點符號,可含正負1,000字之誤差)。三、參賽作品限個人獨立創作,不接受2人或以上共同創作的作品。四、限未曾與任何實體或虛擬媒體或平台締約、授權、出版、銷售的作品,方能參賽。五、參賽作品不得或曾經在網路平台(網站、部落格、BBS)或平面媒體發表達全文50%以上以上字數之篇幅。所有參賽者需擁有參賽作品完整著作權及其他形式之相關著作、衍生著作、系列作之完整著作權,不得侵害他人相關權益。六、參賽者須保證參賽作品自報名成功後至最終得獎名單公布前,不得參加任何形式(包含但不限於世界各地機關團體、公益或非公益性質、有償或無償等)之補助、獎勵或競賽。亦不得以任何其他形式進行參賽作品之衍生利用。七、若參賽作品報名前已存在其他形式之相關著作(包含但不限於短篇小說、劇本、短長綱等)及衍生著作(包含但不限於漫畫等)、系列作(包含但不限於同世界觀架構創作、番外篇等),報名後視為參賽者同意以參賽作品及前述相關著作全數權利參加競賽(惟相關著作不列入計分),且獎金包含參賽作品及前述相關著作全數權利之專屬授權。八、參賽作品在進入初審階段,皆需參與「人氣獎」票選,並揭露作品名稱、作品書封、作品大綱、作品試閱內容20%,和參賽者的鏡文學會員暱稱、簡介等鏡文學作者頁資訊。九、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全體員工不得報名本屆活動。■參賽報名即視為同意下列事項:一、投稿參賽得獎作品(包含上述「參賽資格」第七點所述之其他形式之相關著作及衍生著作)之著作財產權:得獎者同意永久專屬授權鏡文學,包含但不限於重製、改作、公開傳輸、編輯、出版、公開展示、公開上映、公開播送、數位化或其他商業用途等目的利用,不須另行支付任何費用,除書籍出版版稅由雙方另行協議。二、所有上傳之參賽作品(包含文字、圖檔等)請確保著作權為參賽者所有,若有發現剽竊他人作品之爭議,主辦單位有權將參賽作品刪除。此外,若如因參賽者參賽作品侵害第三人權利或違反法令,致本公司受第三人追償或主管機關處分時,參賽者應賠償本公司所產生之一切損失及費用。三、參賽作品若違反或不符本次徵件相關規定,或於本次徵件得獎名單公佈前全文公開或出版、授權等,或曾於其他任何活動獲獎,經舉發確認有其事實,主辦單位有權立刻取消參賽資格,且若為得獎作品,主辦單位有權取消獲獎資格並追回已提撥之獎金。以下作品將視為違反或不符本徵件相關規定:包含性、殘忍描寫的作品,卻未標註為18禁侵犯第三者著作權或其他權利、利益,又或者有侵犯第三者著作權或其他權利、利益的作品(包含戲仿、模仿、二創形式)之虞的作品毀謗中傷其他特定他人或作品者使用AI工具進行創作的作品違反本次徵件活動辦法的作品四、於參賽期間(自報名成功後至最終得獎名單公布前)參賽者不得將參賽作品為全文公開,且不得將參賽作品及包含「參賽資格」第七點所述之其他形式之相關著作及衍生著作為授權、出版、銷售或其他利用等。五、參賽作品經初審通過後,即成為「人氣獎」票選活動候選名單,報名提供之參賽作品名稱、作品書封、大綱和作品20%內容(約1.5萬~2.5萬字)由主辦單位上傳至鏡文學官方網站及鏡文學APP,參賽者的鏡文學會員暱稱、會員簡介等作者頁資訊亦會與作品頁同步露出,以供會員讀者進行閱讀和投票。六、鏡文學提供獎金概以得獎者提供之資料為準,若有任何之錯誤或更改致無法送達或領取,視同放棄得獎權益,並自負損失之責,與鏡文學無涉。七、參賽者於報名完成,成功、正確回覆個人資訊後,視同已了解並同意本次徵件各項辦法及同意鏡文學蒐集其個人資料。八、經報名徵件成功,即表示同意本活動辦法之所有規定。九、因本次徵件活動各項辦法所生之任何爭議,雙方同意以台灣台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並以本公司所在地之法律為準據法。■評選辦法:一、評審作業:由鏡文學團隊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組成各階段評審團,分資格審、初審、複審、決審進行評選。二、主辦單位隨時保留解釋及修訂比賽規則的權利,並對比賽結果擁有最終決定權。■「人氣獎」票選辦法:一、候選作品:通過本屆初審的作品,將自動納入候選名單。二、投票期間:初審名單出爐後開放網路票選,預計2026年8月~9月。主辦單位有權依徵件情況調整時程。三、投票辦法:需為鏡文學註冊會員,登入會員方能進行投票。會員需保證註冊資料正確,以利後續得獎通知,後續活動獎將個別Email通知得獎人,五個日曆天內未回覆者,視同放棄。每位會員每日登入可獲得五張票,每個作品每日只能投一票,當日取票數如未使用完畢即於隔日失效。活動期間得票數最高前3名為人氣獎得獎作品,每位可獲得獎金1萬元。為保持本活動的公正性,如有發現不當灌票之情形,經查屬實,主辦單位有權對該作品參賽資格、票數統計進行處置。嚴禁參賽者在投票期間以各種利益交換形式、圖利會員以拉抬票數,如有違反,主辦單位有權逕行取消其候選資格。四、人氣獎的舉辦與【第五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評選結果無關。■得獎名單揭曉與頒獎:一、得獎名單揭曉:評選結果將於2026/12月底前在鏡文學官網公告。二、頒獎典禮:2026/12月底前頒獎。主辦單位有權依徵件情況調整時程。■本次徵件活動各項辦法若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有權隨時修正,並公佈於鏡文學官方網站和鏡文學APP。活動如因故無法進行時,主辦單位保有修改、變更或暫停活動之權利。■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洽詢E-mail:millionnovel@mirrorfiction.com■主辦單位: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冠名贊助:信義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 More
徵文
徵件
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
【徐淑卿專欄】台灣美術新熱潮
作者/徐淑卿2020年底在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會場,眼前作品讓我目眩神迷,在感動中夾雜著陷溺時光之流的恍惚:「這些藝術家,這些作品中出現的人物、景象,在台灣的某一刻是真實存在的啊。」我在陳植棋作品「桌上靜物」前,反覆看著他的一句話:「以赤誠的藝術力量讓島上人的生活溫暖起來。」對照他二十幾歲就去世的生命,這句話如火焰般,在將近一百年後,在觀者心裡又重新點燃。近幾年來,台灣美術史似乎成為新的文化風潮。不僅相關書籍出版與展覽層出不窮,甚而也成為正在籌製的影視拍攝題材。這個現象自有不同因素促成。但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林曼麗擔任總策劃的《不朽的青春》展覽應是關鍵,甚至可說是台灣美術與社會大眾接軌的重要里程碑。過去,關於台灣美術的研究,在學者專家努力下,雖已有星星之火,但可能局限在學院、藝術界以及少數美術館與博物館。但這在疫情稍歇時舉行的展覽,在社群媒體的大量轉介下,卻突破過去喜歡台灣美術的圈子,進入到更多人的生活。據統計,3個月展覽期間,有4.5萬參觀人次,展覽畫冊售罄後,在募資平台集資四百多萬,得以再刷。這種盛況可能連主辦方都始料未及,但與其說是偶然,不如說是因緣具足而有爆發的能量。一方面是策展團隊長期研究的成果;一方面藝文界人士也廣為宣傳,如顏擇雅在展覽初期即在臉書發文,點出這次展覽很多作品來自畫家後代或私人收藏,平時難得一見的珍稀性。最重要的是台灣社會已經累積的渴望了解台灣過去的情感。就如這次展覽靈魂人物顏娟英老師,在出版《臺灣美術兩百年》接受採訪所說:「美術作品是文化記憶中很核心的一部分,臺灣美術史的建構必須來自民眾對於臺灣文化的自我認同。」這次成功引發後續許多效應。一來讓其他美術館對近現代台灣美術的策展更有信心,之後相關展覽接續不斷;展覽中最受矚目的作品之一是黃土水「少女」胸像,也促成了黃土水另一讓台灣美術史研究者翹首期盼的作品「甘露水」重現。《不朽的青春》讓喜歡台灣美術的圈子因而擴大。很多人看了這個展之後,不斷再去看其他台灣美術的展覽。還有另一個可見指標是出版的熱度。顏娟英老師主編的《風景心境》已絕版二十年,今年衛城出版重出,先在嘖嘖募資,兩個月就有1951人集資,籌得近八百萬元。這套書不是圖錄,而是系統的整理日治時期美術文獻的專書,驚人的集資成績,顯見讀者群已擴展到近年培養出的台灣美術新興觀眾。也標誌台灣近代美術論述已走入社會大眾,成為台灣集體記憶與文化論述積累的一部分。過去大眾熟悉的美術展覽,可能是西洋藝術,或是故宮展品,即使關於台灣美術也可能偏向當代。但是台灣各公立美術館不是沒有台灣近現代美術的收藏,只是作為策展主軸還是少見。像是曾任臺南市立美術館長林育淳在擔任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組長期間,就典藏不少台灣近現代美術作品,2015年推出《台灣製造‧製造台灣: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展》。也因為有這些作品與研究,所以接續《不朽的青春》年初展覽結束,北美館在2021年底,推出《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不過,這些美術品的收藏一如學者的研究,依恃的是各自努力,但在沒有受到足夠關注的前提下,只能零星進入公眾視野。如此意味著我們可能熟悉西洋美術,熟悉故宮館藏,但我們對台灣僅僅是一百年前的文化記憶都是模糊破碎的。因此如何統合成一個體系或知識架構,讓台灣民眾對台灣文化有更多了解,就成為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文化部努力的目標。那一年蔡英文提出「厚植文化力,打造臺灣文藝復興新時代」的政策主張,2017年行政院通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在此政策下啟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當時的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張惠君說,所謂的「重建」並不是沒有,而是當時台灣藝術史仍在「斷裂」中,沒有被系統化的知識建構。台灣的美術館,也缺乏系統性典藏與研究計畫,有些經典作品則散落民間,隨著時間劣化損壞。大眾對台灣早期藝術家也所知有限,還出現主播播報新聞時以為陳澄波還在人世的口誤,民眾對過去的不了解,猶如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所說的「我們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卻像一個故鄉的異鄉人」。當時她拜訪了許多畫家家屬後代,他們固然擔心自己能否將畫作保存完善,但也擔心一旦捐給國家館藏,畫作是不是就不見天日?如果展覽機會很少,他們連看見的機會都沒有。經過多次溝通後,畫家家屬也認知到政府的決心,態度有所改變。順天美術館典藏回歸是重要指標。順天堂藥廠創辦人許鴻源收藏台灣藝術家畫作,總共有六百多件,作品從日治到當代。他在生前留下遺囑,要家人將館藏保存完整,不可分散,等台灣成為民主國家時,把這批作品捐給國家。2018年文化部長鄭麗君飛到加州帶回這些藝術品,之後也成為國立臺灣美術館的重要典藏。順天美術館藏回歸台灣,與黃土水作品「甘露水」的重現與捐贈,都是非常具有戲劇性的「故事」。對許多人來說,畫作鑑賞或研究分析需要門檻,但故事卻能打動更多人。文化部將「重建臺灣藝術史」列為施政理念的方向之一,再透過政策工具,以法律與預算得以落實。台灣美術在「重建臺灣藝術史1.0」階段(2018-2024),在「典藏,研究,推廣」已有成果。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從2018年到2023年完成八百餘件重要藝術品購藏,並於2024年舉辦「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重建臺灣藝術史2.0」也於今年啟動。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適時出現,讓已經被點燃的台灣美術史熱潮可以持續旺盛燃燒。這股熱潮中,有個不可忽略的現象是,過去在美術館常被視為邊緣,也鮮少人力配置的「修復」,現在得到重視。在「甘露水」出土紀錄片中,從開箱的情況到可以展出的樣貌,讓許多人意識到作品在長時期的保存後仍需經過修復的過程,甚至「修復」本身也可以是策展的主題。2023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曾發表林玉山畫作《黃牛》的修復成果,並且製作紀錄片。同年臺南美術館也舉辦「藝術品·.診療事:翁崑德的藝術與作品修復展」。2024年國美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也包含這幾年修復成果。還有近日開展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文物默默.歷史MURMUR—典藏臺灣美術作品修護展」。此外,台灣近現代美術作品本身也成爲典範,給予台灣藝術家再創造的靈感。比如石川欽一郎在1909年奉命踏查タッタカ(現在南投台大山地實驗農場境內)一帶隘勇線,沿途以寫生紀錄風景,撰寫成〈タッタカ的回憶〉。2019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就委託藝術家蘇育賢團隊重走石川欽一郎的路線,再創同名作品。或如2020「高雄獎」首獎得主之一,簡佑任的作品〈臺灣山海屏風—木靈〉,挪用了日治時期在台畫家鄉原古統的創作,卻將水墨材質轉換成水泥、砂石;原作蔥鬱的原始生命力因之被反轉成凋零、衰敗的嶄新意義。台灣近現代美術過去長期被冷落,無疑與政治權力的轉移,以及以此塑造的史觀和美學標準有關。在《不朽的青春》陳進作品「山中人物」的説明中,顏娟英老師寫道:「隨著國民政府來臺,五0年代傳統水墨畫復興,重新定位為『國畫』,代表中華文化的典範。陳進在日本畫壇辛苦經營的成果,此時面臨無情的挑戰、否定,甚至羞辱,被指為殖民地奴化政策的表現。」因此所謂「重建」,也意味打破舊有的藩籬,而必須從當代的視野重新審視過去。從開放、游移、離散的全球框架來看,台灣應該涵蓋殖民與移民的歷史漸層。不論是日治時期到台灣的日籍教師與畫家,或是1949年之後,從中國到台灣,或之後再到海外的畫家,也自當在台灣美術史中有其相應位置。其實在日治時期,台灣在文化上就不是孤島,而與世界有所連結。在二十世紀初,西方思潮與西方藝術已經來到台灣。而當時台灣藝術家的足跡,如陳澄波就曾分別在日本與中國居住過。現在我們透過對台灣早期美術作品的發現、典藏與研究,不但是充實台灣文化的肌理,也是豐富我們的記憶。每一幅畫作背後都是時代的切片,同時也是畫家創造的美感,直到現在依然向我們發出信號。這樣的成果甚至是具有走向世界意義的,今年在國外就有兩個大學舉行台灣美術的研討會。或許在我們不斷挖掘我們的過去時,我們不但更知道我們是誰,也會更容易告訴別人,我們是誰。《不朽的青春》展覽,可說是台灣美術與社會大眾接軌的重要里程碑。黃土水「少女」胸像,是展覽中最受喜愛的作品之一。圖/顏一立
+ More
【鏡文學出版】小黑狗重生記
小黑狗重生記小妖著.「小狗轉生為少女」設定,結合奇幻與現實議題青春成長、社會邊緣經驗與人性掙扎,題材兼具新鮮感與情感厚度。.深入描繪女性從小到大身體與性別的困境,直面問題真誠不迴避以前世的「動物直覺」反觀人類情感與慾望,形成既殘酷又帶黑色幽默的反差。.故事主軸以「家」與「被接納」為主題,帶出療癒與希望雖然一開始主角就失去了家,但故事推進間和結尾都給予讀者溫暖與希望。令人又哭又笑,扎心又溫暖的成長小說在你跌落時,輕輕接住你。沒有人替幼小的心建築安全的堡壘,孩子只好自己替自己蓋城堡,蓋得歪七扭八,長成外強內弱的小孩。那些不經意的成長痕跡,一點一滴拼湊出他們青春年華的模樣天真可愛的小黑狗,轉生為天然呆學霸少女她要攻克多少人間難題,才能成為真正的人?前世,她是一隻名叫小黑的土狗,陪著單親媽媽許錦琳,見證小主人貝貝的出生。某天,許錦琳外出工作時意外喪命,六歲的貝貝與小黑被困在家中餓死——卻在下一刻,小黑重生在貝貝的身體裡。作為人類的「第二次生命」,她被送進春風育幼院的太陽家。重生後的許小黑仍保有狗狗的記憶與直覺,她用單純與幽默收穫兩位成長的好夥伴。三人從小學到高中,一同成長,分享各自的生活,也互相扶持走出困境。就在大家逐漸決定好自己未來前進方向的同時,育幼院中新來一位少年——同樣是小狗轉生者——揭開了一個與許錦琳有關的祕密,開啟了許小黑的尋根之旅……。這是屬於她的課題。她的人生只屬於她自己。她必須為自己做決定,然後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就像沒有人可以強迫她來到這裡,也沒有人可以阻止她走進這扇門。作者簡介:小妖常發呆,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出門容易被各種東西吸引,然後莫名其妙走丟。喜歡紅茶、巧克力、狗;討厭蟑螂、樓梯、塞車。國文常考不及格,卻愛上寫小說,是個充滿矛盾的怪傢伙。著有《絕對占有欲》(城邦原創)、《花開之時》(城邦原創)、《迷路天堂》(城邦原創)、《厲害了!我的戀愛★悟空Sir!》(長鴻)、《這次,我們一定要幸福》(鏡文學)、《但願還有來年秋天》(鏡文學)網路連載小說:《幫主的玩具愛人》、《使壞的男人》、《劣女被愛》、《奈奈不哭》、《偽童話》、《手牽手一起變老》、《可不可以再愛一場》、《趁我們還未成年》(鏡文學)、《捧在手心上》(鏡文學)購書連結:《小黑狗重生記》■博客來∣https://bookstw.link/86jbgv■誠品∣https://pse.is/86jrj6■金石堂∣https://pse.is/86jblv■讀冊∣https://pse.is/86jbm4■MOMO∣https://pse.is/86jbmf■鏡文學官網∣https://www.mirrorfiction.com/book/41371
+ More
鏡文學【黑鴉偵探俱樂部】,全新品牌活動今年12月即將展開!
秘密、死亡、真相,邀你直視人性的「惡」。懸疑X心理X推理鏡文學全新活動品牌活動【黑鴉偵探俱樂部】,今年12月限定入會!▌12/7國際級大師論壇:權一容專題演講、權一容X蔡康永大師對談▌12/20-21犯罪調查現場課程:四大專業講師帶領抽絲剝繭破案°。°。°。°。°。°。°。°。°。°。°。°。°。°。°。°。°。°。°。°。°。°。°。°。𓅩什麼是【黑鴉偵探俱樂部】?黑鴉偵探俱樂部是鏡文學旗下的故事IP品牌以真實案件、推理犯罪作品IP與跨領域專業知識為核心結合鑑識科學、犯罪心理學、法醫學與社會學等專家,打造的跨界品牌𓅩我們的品牌故事黑鴉象徵秘密、死亡和真相提醒我們所有故事都隱藏著更深的訊息我們相信「犯罪不只是惡,它是人性最深的提問」也是映照時代與社會的鏡子黑鴉偵探俱樂部,在這樣的信念中誕生將犯罪背後的暗影化為對話與知識邀請你一同成為偵探,追尋謎團,直視真相!𓅩核心理念:與惡對話X惡的剖析剖析犯罪背後複雜的人性與時代面貌,培養大眾對社會案件的獨立思辨能力並建立對身邊犯罪的基礎理解與主動提問精神我們相信,理解與思辨能轉化為行動,知識能讓我們看見真相也能在現實中成為彼此的支撐,並賦予每個人保護自己,以及幫助他人的力量黑鴉偵探俱樂部邀請你提問、懷疑、探究一起剖析犯罪,思考何謂正義、何謂真相動手推理,親手破解「惡」的疑雲!°。°。°。°。°。°。°。°。°。°。°。°。°。°。°。°。°。°。°。°。°。°。°。°。▌12/7國際級大師論壇:權一容專題演講、權一容X蔡康永大師對談韓國首席#犯罪心理側寫師aka韓劇《#Signal信號》李帝勳角色職業原型⎯權一容권일용老師首度來台!以及你可能沒想過,原來他也擅長談「惡」的知名作家aka社會文化觀察家⎯蔡康永兩位重量級講者第一次合作,相互提問,直視人性的底層真相!論壇將探討台灣、韓國兩地的重大犯罪殺人案例、韓劇《Signal信號》中的「京畿道殺人事件」,以及愛和創傷、暴力之間的關係由惡的起點認識惡,從犯罪者心理、人性和社會制度層面,深入剖析理解惡。▌12/20-21犯罪調查現場課程:專業講師帶領抽絲剝繭破案心理X鑑識X法醫,理論與實務一次滿足!喜歡看《CSI犯罪現場》、《夏洛克·福爾摩斯》等犯罪懸疑故事喜歡觀察人事物的細微變化,享受爬梳線索與推理真相的快感嗎?這是一堂為期兩天的課程,不只教你理論,更有豐富的實作!四位頂尖師資傾囊教授,從犯罪心理、現場勘察、指紋採集鑑定、血跡初篩到法醫相驗解剖與法醫毒物學,帶領你進行全方位犯罪案件調查體驗,建立推理的能力🔍學習在科學實證的基礎下,識讀犯罪事件和故事°。°。°。°。°。°。°。°。°。°。°。°。°。°。°。°。°。°。°。°。°。°。°。°。𓅩活動時間與地點▌國際級大師論壇▌權一容專題演講、權一容X蔡康永大師對談📍時間:2025/12/7(日)📍地點:政大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2樓)▌犯罪調查現場課程▌四大專業講師帶領抽絲剝繭破案📍時間:2025/12/20(六)-12/21(日)📍地點:政大公企中心A646、A645(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6樓)早鳥票即將啟售,敬請鎖定鏡文學官網公告!°。°。°。°。°。°。°。°。°。°。°。°。°。°。°。°。°。°。°。°。°。°。°。°。●本次活動各項辦法若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有權隨時修正,並公佈於鏡文學官方網站和社群。●活動如因故無法進行時,主辦單位保有修改、變更或暫停活動之權利。●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洽詢E-mail: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主辦單位: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贊助單位:中華電信
+ More
犯罪
推理
懸疑
蔡康永
黑鴉偵探俱樂部
心理
犯罪側寫
與惡對話
惡的剖析
權一容
韓劇信號
Signal信號
超人氣台漫集合!謝東霖五部經典漫畫限時特價 9 折
鏡文學官網儲值銀幣線上看「謝東霖經典台漫」單本$188起,限時特價9折至10/7《誰怕誰》原價:$250,優惠價:9折,$225《神明便利商店1》原價:$209,優惠價:9折,$188《神明便利商店2》原價:$231,優惠價:9折,$208《我在詐騙公司上班》原價:$238,優惠價:9折,$214《流氓書店》原價:$280,優惠價:9折,$252《殺手的戀愛相談(上)》原價:$224,優惠價:9折,$202《殺手的戀愛相談(下)》原價:$224,優惠價:9折,$202⭐購書線上看:點選下方「繼續閱讀」➡︎「整本購買」
+ More
我在詐騙公司上班
謝東霖
漫畫
殺手的戀愛相談
誰怕誰
神明便利商店
流氓書店
優惠
小妖《小黑狗重生記》試讀心得獎金徵文
鏡文學將於2025/10/3出版小妖的小說作品《小黑狗重生記》,歡迎讀者報名試讀活動!還有機會得到獎金以及贈書乙本。報名時間:即日起~2025/09/26(五)中午12:00止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k7FjQMswJiCXvSeY6【新書介紹】「小狗轉生為少女」設定,結合奇幻與現實議題青春成長、社會邊緣經驗與人性掙扎,題材兼具新鮮感與情感厚度。深入描繪女性從小到大身體與性別的困境,直面問題真誠不迴避以前世的「動物直覺」反觀人類情感與慾望,形成既殘酷又帶黑色幽默的反差。故事主軸以「家」與「被接納」為主題,帶出療癒與希望雖然一開始主角就失去了家,但故事推進間和結尾都給予讀者溫暖與希望。令人又哭又笑,扎心又溫暖的成長小說在你跌落時,輕輕接住你。沒有人替幼小的心建築安全的堡壘,孩子只好自己替自己蓋城堡,蓋得歪七扭八,長成外強內弱的小孩。那些不經意的成長痕跡,一點一滴拼湊出他們青春年華的模樣天真可愛的小黑狗,轉生為天然呆學霸少女她要攻克多少人間難題,才能成為真正的人?前世,她是一隻名叫小黑的土狗,陪著單親媽媽許錦琳,見證小主人貝貝的出生。某天,許錦琳外出工作時意外喪命,六歲的貝貝與小黑被困在家中餓死——卻在下一刻,小黑重生在貝貝的身體裡。作為人類的「第二次生命」,她被送進春風育幼院的太陽家。重生後的許小黑仍保有狗狗的記憶與直覺,她用單純與幽默收穫兩位成長的好夥伴。三人從小學到高中,一同成長,分享各自的生活,也互相扶持走出困境。就在大家逐漸決定好自己未來前進方向的同時,育幼院中新來一位少年——同樣是小狗轉生者——揭開了一個與許錦琳有關的祕密,開啟了許小黑的尋根之旅……。這是屬於她的課題。她的人生只屬於她自己。她必須為自己做決定,然後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就像沒有人可以強迫她來到這裡,也沒有人可以阻止她走進這扇門。【關於作者】小妖常發呆,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出門容易被各種東西吸引,然後莫名其妙走丟。喜歡紅茶、巧克力、狗;討厭蟑螂、樓梯、塞車。國文常考不及格,卻愛上寫小說,是個充滿矛盾的怪傢伙。著有《絕對占有欲》(城邦原創)、《花開之時》(城邦原創)、《迷路天堂》(城邦原創)、《厲害了!我的戀愛★悟空Sir!》(長鴻)、《這次,我們一定要幸福》(鏡文學)、《但願還有來年秋天》(鏡文學)網路連載小說:《幫主的玩具愛人》、《使壞的男人》、《劣女被愛》、《奈奈不哭》、《偽童話》、《手牽手一起變老》、《可不可以再愛一場》、《趁我們還未成年》(鏡文學)、《捧在手心上》(鏡文學)【活動參加方式】開放報名:即日起至2025/09/26(五)中午12:00止填寫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k7FjQMswJiCXvSeY6寄出試讀電子檔:2025/09/26(五)18:00前,統一寄至報名者信箱心得繳交期限:2025/10/17(五)23:59前,將200-1000字心得寄至指定信箱,並完成以下三步驟:1.試讀心得需分享於個人社群上(FB、IG、YT、Blog等),不限任何形式(限時動態、貼文、直播、影片皆可),並不限公開或私人帳號,截圖證明即可。2.至《小黑狗重生記》博客來網頁中留下試讀心得。3.完成上面步驟,並將分享連結或畫面,及試讀心得寄至電子信箱:weichenlan@mirrorfiction.com,主旨註明:「繳交《小黑狗重生記》試讀心得_【報名者姓名或暱稱】」。鏡文學將於2025/10/28(二)公布得獎名單!【獎項說明】●第一名/獎金1000元+《小黑狗重生記》贈書一本●第二名/獎金800元+《小黑狗重生記》贈書一本●第三名/獎金500元+《小黑狗重生記》贈書一本●佳作(兩名)/《小黑狗重生記》贈書一本【活動注意事項】1.請勿抄襲他人作品,若發現有抄襲行為,一經查證屬實,將取消試讀資格。如有違反著作權之法律責任則須自行負責,與主辦單位無關。2.參加者需同意將試讀心得授權予鏡文學及書店行銷使用,主辦單位有權將文章刊載或運用於所有《小黑狗重生記》相關行銷文宣。3.若報名人數超出限額,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參加試讀的人選。4.該活動僅限於居住於臺、澎、金、馬地區的網友。5.如未完成試讀活動的所有步驟,將無法獲得試讀贈書。所有已提交的文章均同意授權予鏡文學行銷使用。6.鏡文學保留相關活動內容變動的權利。※如有任何問題,歡迎E-mail至weichenlan@mirrorfiction.com詢問。
+ More
文學鏡行式/旅讀城市——找尋正義的真相——基隆八尺門的族群、殺戮與認同
重溫窺探八尺門的感動!經典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旅讀活動要重啟啦~唐福睿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是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的首獎作品,成功從小說影視化,並在第59屆金鐘獎大放異彩,入圍16項獎項,獲得7個大獎,成為該屆最大贏家!不論你是從小說還是影集愛上它的,這次我們要來場深度體驗一日遊,帶你重回當時心情跟著劇情起伏的感動,一同踩點八尺門的經典場景!鏡文學打造專屬遊程,帶你探訪「八尺門辯護人」的故事場景,走訪基隆原民聚落;並邀請導演唐福睿親身分享幕後祕辛。快閃出團,報名要快!手刀填寫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6KMEZ1j8YtkfeijN9專場禮包★參加就送實體書3選1:《八尺門的辯護人》實體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原著劇本、劇照及導演後記》《八尺門的辯護人》有聲書★再送「鏡好聽」30天免費訂閱資格活動時間✅日期:2025/10/18(六)✅文學走讀:09:30-15:00✅特色午餐:12:00-13:00✅唐福睿座談:13:00-14:00→回程由巴士送至基隆火車站集合時間地點★基隆火車站南站出口平台|9:30集合費用✅名額:20名✅行程價格:1300元★費用包含:導覽解說講師費導覽團隊工作費公共責任意外險當地特色午餐講座場地費巴士交通接駁活動贈書鏡好聽30天免費訂閱🔴報名辦法:1.即日起至2025/10/14(二)中午12:00前填寫表單報名,主辦方將發送報名通知信。2.請於收到報名通知信的隔日15:00前,依照信件提供之帳戶匯款新台幣1300元報名費,並回覆該通知信,回傳匯款帳號末5碼或匯款單,以便查詢報名情況,完成後即報名成功!3.2025/10/17(五)發送「報到通知信」,請留意報到時間與集合地點,團隊行動切勿遲到、脫隊。4.6歲(含)以上皆為收費參與者,為維護體驗品質以及維護所有參與者權益,不接受「未繳費跟隨一起走」,所有符合收費之參與者皆需付費。5.本活動為全程步行活動,請斟酌個人或孩童體力,如有特殊需求,可自行攜帶兒童推車或個人行動輔助參與活動走讀路徑基隆火車站南站(集合點)→車遊基隆聽故事(經愛一路至要塞司令部)→正濱漁港/彩色屋觀景台→阿根納造船廠→海濱國宅(奇浩部落)踩點《八尺門的辯護人》拍攝場景→五分車隧道→原民文化會館(欣賞演出與海景)→特色午餐→唐福睿分享講座→賦歸🔴注意事項:2025/10/12(日)中午12:00前,私訊鏡文學粉專取消報名者,可全額退還報名費(轉帳手續費需自行負擔)。逾時取消則不退。集體導覽活動請勿遲到,影響自己與其他同團朋友的權益商品不包含:個人消費及自費遊程、個人加購保險等。若預定出發日因人數不足無法出團、或是因自然、疫情、天氣等不可抗拒因素而無法出發,旅客得選擇全額退費。請旅客自行前往集合點出發,解散亦依據遊程規劃地點解散,本遊程不負擔出發前及解散後之保險及安排。行程全程步行,請著輕便衣著,注意防曬與防蚊及補充水分。以上若有疑問歡迎私訊鏡文學粉專,或寄信至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手刀填寫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6KMEZ1j8YtkfeijN9導讀人唐福睿在臺灣取得法律碩士學位,並以律師為業五年後,獲得教育部公費獎學金,赴美國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攻讀藝術創作碩士,主修電影導演。以成為編導並重的創作者為目標,得益於法學訓練及訴訟經驗,擅長以寫實手法描繪法律制度下的人性困境。劇本創作《童話世界》榮獲多個獎項,隨後順利執導筒開拍,於2022年上映。小說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獲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百萬首獎,成書後陸續斬獲2022年台灣文學獎蓓蕾獎、2022年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等三項文學大獎,隨後親自編導同名影集,於2023年上線。文本簡介《八尺門的辯護人》──本書榮獲──2022年台灣文學獎蓓蕾獎2022年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百萬首獎──本書已授權──日語、韓語及越南語等外語版權──────────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待證事實是什麼?」審判長問。「我們有充分理由認為當晚死者遇害前有撥打電話給某人,那個人或許能解答殺人背後的真相。」佟寶駒說。基隆八尺門,「平春16號」阿美族船長一家滅門命案,所有罪證均指向該船一名逃逸的印尼籍漁工,罪證確鑿,但疑雲卻重重密布。出身八尺門的阿美族公設辯護人佟寶駒,遠離部落多年,卻被迫重回老家,面對充滿敵意的族人。在有限的時間內,他必須與鄰居的印尼籍看護工,以及即將成為法官的替代役男合作,跨越種族、語言的隔閡,憑著蛛絲馬跡找出被隱蓋的真相……組織龐大的遠洋漁業與國家利益盤根錯節,左右官司走向的不是正義與公平,而是各方勢力檯面下的通力盤整與無聲合作;死刑執行與否的權力,是否還掌握在蒙眼的正義女神之手?──本書特色──★榮獲台灣四項文學類書籍大獎,已授權日、韓、越南等多國語言★2023年最受矚目律政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原著小說★作者/導演/編劇均為同一人,台灣IP影視化的最超前示範★以法學訓練為基底,寫實呈現少數族群、移工在法律制度中的掙扎與社會處境,深刻描繪出階級下的人性實相
+ More
唐福睿
八尺門的辯護人
旅讀
【徐淑卿專欄】想像一個海外華文市場的形成
作者/徐淑卿去年12月《衛報》刊出一篇文章《’Asenseoffreedom’:China’ssmallbookshopsrelocateacrosstheworld》,開篇敘述英國諾丁漢大學副教授包宏偉在荷蘭「飛地書店」,朗讀他寫的詩〈白紙〉。包宏偉到荷蘭飛地是為了發表他的英文詩集《ThePassionoftheRabbitGod》(兔兒神之生死愛慾)。他無法想像這本書能在中國發售,一方面這是用英文寫成,另一方面內容涉及酷兒等政治、社會議題。但是飛地書店讓他可以直接面對華文讀者。近幾年,中國、香港「潤」(Run)潮方興未艾。這些離開的人,在不同城市感受中文書籍之需要,聚會交流之「第三空間」的需要,於是不約而同在所居地開設書店等空間。目前粗估全球約有2、30家。中國著名的季風書園,2018年在上海結束營業後,去年也在美國華盛頓地區重新開張。這些散布在全球的空間,意味著背後有一個「離散」社群。他們就像相濡以沫的文化據點,既能容納旅居的華人,也能以活動,吸引該地居民參與。假若這些空間集結,是不是可能形成一個「全球海外中文市場」網絡?過去提到華文出版,區分中國,台灣,香港,新馬等市場,現在因為「潤潮」足跡所至之處,隱約浮現一個前所未有的全球海外中文市場的輪廓。藉由這個全球網絡,不僅可增加書籍的銷售流通,也可以擴大活動規模。飛地書店創辦人張潔平說,她所想像的願景就是如此。「希望有一個獨立於任何政府力量之外的海外中文市場。有一個獨立的『民間』存在」。不論華人在世界哪個角落,你想聽這個人的講座,想買這個人的書,想看這個人的話劇,都能有合法管道,這個作品不是盜版的,而是你付出相應費用,讓提供者得到相應收入。張潔平是資深媒體人也是創業者。她曾是「端傳媒」共同創辦人暨首任總編輯,也創辦了去中心化的內容創作和公共討論平台「Matters」。在創業時,她學到一個詞「MVP」(MinimumViableProduct),最小可執行的產品。創業導師經常舉例,如果要做一輛跑車,你不能先投入很多錢去開發輪胎、發動機、車門、車身。你應該先用最小的人力做一輛自行車。因為人們的需求是跑,是帥氣而快速的移動。所以先用最小的人力把一個自行車做起來,然後用這個自行車逐漸迭代。在迭代的過程中,你可能發現人們的需求並不是跑車,而是「帥氣而快速的移動」。也許有別的東西可以更精準的符合他的需求。在這個案例裡,MVP就是那輛自行車。在做MVP過程中她不斷被打槍,然後意識到MVP思路的根本,就是你確實想做一件事時,要全身心理解市場最核心的、不可替代的需求到底是什麼。2021年,當台北飛地的前身「意念書店」結束時,她看到大家的不捨與需求如此強烈,她自己也是移民,也感受同樣的需要,於是覺得值得一試。那時甚至都沒有一個宏觀的創業想法,只是先發現需求,然後意識到這是一個MVP。但這是什麼的MVP?還不是很清楚。那個「什麼」是後來才被定義出來的。首先,這是一個移民的公共空間的MVP,若把「移民」去掉,這是一個公共空間的MVP,這是一個海外華人市場的MVP,甚至這是一個公民社會的MVP,前面的「什麼」可以不斷擴展。這個MVP的好處是它如此之小,成本不高。固然開書店不會被認為是一件很有錢才能做的事,但飛地的成本遠遠低於很多人想像。一間書店就是一個小店面的租金再加兩個同事左右,收入就是賣書。這是一個非常清楚的商業模式。這種清楚的結構讓她很安心,知道應該在哪裡使力,在哪裡發現問題和改進。知道這個書店做得好跟不好,和你的活動做得好不好,社群感好不好,在FB和IG上的形象好不好,選書好不好,都直接關係到你每天的收入。這個MVP的思路讓她有一個努力的方向。這既是一個商業模型,也是一個觀察移民社群的田野窗口,可以透過這個窗口去觀察它背後更多的需求。台北飛地是2022年開的,2023年疫情停歇,她開始恢復旅行,也接到國外演講邀約。當時正值「潤」的潮流,來聽她演講的大多是世界各地華人社區,他們的問題都很相似。大部分的人都是剛出來一兩年,都在自問能做點什麼。很多人出來時很不甘心,這些人並不是走投無路的難民,很多人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離開,在中國或香港都還有很多未盡的理想,不管是商業上的還是社會價值上的。所以他們到新的地方重新開始也不是一窮二白,大部分人還是有一點點資本,不管這是知識的資本,還是存款。她以自己的例子分享在台灣開書店的啟發時,幾乎每次演講後都會有人私下問她,有沒有想過在我們這個城市開書店?我們也很需要一個這樣的社群。因為被詢問的次數多了,她意識到這個需求同樣很強烈。所以在清邁,她第一次跟當地夥伴說,那要不然你們開,我幫你們。這個話說出口後,她才去整理到底能幫什麼?張潔平說,如果自己還在做媒體,她的思路可能是我們來選書,我們來企畫活動,我們來找講者,就是那種中心化的,我們知道好內容是什麼,我們提供內容給你。而在經歷了好幾年的互聯網創業以後,她的思路變成你來選書,你來找內容,你來找講者,因為你最知道你那個地方的社群需要什麼。我看看我能為你們做什麼?這個思考與之後的整理,奠基了飛地未來往外擴展的能力。她嘗試把飛地書店變成一個基礎設施——包括開書店從0到1需要解決的問題,建立後台,共用一套POS系統,共用進出貨通路,建立團隊協作模式。書店各地每天的營收報告,每個月財報都可以彼此分享。儘量讓各地想做內容的人好好以書店為平台,做他想做的內容,選書,辦活動。至於書店的基礎設施,中台和後台,就由飛地負責。清邁之後,陸續在東京、荷蘭、紐西蘭開店,現在還是有很多詢問者。在這個過程中,她是先被外界需求推著走的。而後才開始整理飛地這個品牌,需要中心控制的是什麼?是什麼決定這是飛地書店而不是其他書店?她說各地店長有很大自主空間。飛地品牌只會強調幾件事:一是,各地書店選書和活動是本地店長去主導策畫,但在飛地提供勾選的千種書單裡,有一塊是華人移民跟離散的經驗書寫,這是哪家店都會有的。這也是飛地在全球希望延續的品牌特色。二是,核心定位。飛地所服務的社群,雖然使用同一種語言,但彼此的政治、身分認同有很大差異,甚至有很多衝突。飛地作為一個公共空間,她說,她期許這是一個讓人們能在有餘裕時傾聽、對話、看見多樣性,沒有餘裕時則可以安放難過的空間,並不是一個「立刻歸邊站隊」的地方。總結來說,要控制的主要是品牌形象,以及離散和移民的主軸,其他就是各店說了算。因為是由下往上的思路,所以一開始她的期待只是,每個店能符合當地華人的需求,可以養活自己。比如第二年可以打平,之後能持續營運。不管是藉由做活動或音樂會或賣書。但當這些點串在一起時,她開始想像這個網絡還可以做什麼?而且不僅是飛地,還有其他中文書店。在共好互利的前提下,有什麼事情可以更有效率地整合起來,大家不需要重複做同樣的事?全球海外中文市場的構想,不僅是開拓一個新市場的可行性。對於亟欲讓文化走向世界的台灣來說,如果這個網絡可以確立,就有更多的事情可在世界各地發生。比如張潔平曾構想每年在固定的時間,同時在幾個城市舉辦台灣文學月,邀請居住在附近區域的台灣作家在書店舉行活動。這不僅是實體的讀書會,也許一直局限在台灣市場急需突破的電子書和有聲書,也可以藉由這些點,進入當地更廣闊的華人視野。在一場《在世界盡頭遇見松茸》的讀書會中,張潔平曾分享一張PPT:「個體是由關係構成的,而非被集體吞沒的。這樣的社會網絡不是強制一致,而是容納多樣節點的弱結合。」也許是過度延伸,但我很好奇張潔平是否思考過,她試圖打造的海外全球中文市場網絡的「脆弱性」?在她的回覆裡,有個問題也許是現在海外中文書店共同面臨的,就是「信任」。張潔平說,中文是高度政治化的語言,她清楚地認知到,賣中文書本身就非常敏感。中國會介意你有沒有賣「禁書」,你的目的是什麼。台灣人則可能會疑慮你是不是中共的大外宣,因為你也賣一些簡體書,背後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力量?她說:「信任本身也有其脆弱性。」她說自己最希望呈現的,是在不受審查的狀態下,華文原本就有、也應有的內在豐富性、多樣性、異質性。理想的狀況就是,在有自由的地方,能讓受困於國界族群藩籬的創作者,可以基於共同的主題、共同的關懷,深刻交流。在書架上,很簡單,就是同一主題,不分語言地放在一起——像是近期香港譚蕙芸《家鎖》,馬來西亞林雪虹《林門鄭氏》,台灣張慧慈的《長女病》應該放在一個書架上,呈現東亞的女兒書寫。但即使是這樣的說法,她也苦惱被媒體採訪時,重點只剩下「賣不賣禁書」。「所以,身為這個海外市場網絡的一個點,你必須比這些給你的壓力多承擔一點,讓它過去,否則也很容易斷掉。」不過張潔平說,但是韌性也在於它是一個有機的網絡,而不是機器,機器一個點卡住整個就轉不了。網絡的好處是,一個點斷了,還有其他的點,也蠻容易修復的,要把網絡全部都打斷,也沒有那麼容易。新冠疫情後,離開中國與香港的人,在旅居的世界各地開設中文書店與交流空間,目前粗估約有30家左右。這些空間是否能彼此合作形成一個新的海外華文市場網絡?飛地書店創辦人張潔平說,她所想像的願景就是如此。「希望有一個獨立於任何政府力量之外的海外中文市場。有一個獨立的『民間』存在」。圖/顏一立
+ More
書店
華文市場
潤潮
1
2
3
…
110
探索
最新消息
作者一覽
關於
關於我們
公司簡介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幫助
常見問題
合作洽詢
聯絡我們
追蹤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