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登入/註冊
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首頁
最新消息
作家特寫
鏡文學記事
活動訊息
主題企劃
鏡文學出版
專業讀者
網站公告
版權銷售成果
請選擇分類
作家特寫
鏡文學記事
活動訊息
主題企劃
鏡文學出版
專業讀者
網站公告
版權銷售成果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5/12 - 5/18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盛夏依舊》TOP2《海道:紫氣東來》TOP3《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TOP4《疑案剪接師》TOP5《同類》
+ More
推薦
推薦排行榜
盛夏依舊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5/5 - 5/11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海道:紫氣東來》TOP2《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TOP3《新世界倒數第二部:蛇之血與淨土病》TOP4《引渡人》TOP5《發條之森》
+ More
推薦
推薦排行榜
海道:紫氣東來
【鏡文學出版】鐵百合(電子書)
《鐵百合》陳瑤華著出版日期:2021年5月★小說版《蘆葦之歌》,一個優雅老婦的救贖之旅,揭開封印半世紀的懊悔與不堪。★以日治末期與光復初期為時空,觀看動盪時代下,知識女性的柔軟與堅韌、驕傲與不甘。★致原生的純潔與堅強,淚流不止的療癒與感動!作者陳瑤華曾獲多項小說獎項。所有的「我為你好」,都可能成為惡夢。在時代洪流之下,我們的青春如何開花?無論在自己還是旁人眼中,林燕里從來是成功女人的典範。作為日治時期的地主千金,燕里考上高女、品學兼優,卻因為戰爭關係、家道中落,無法遂願留學日本成為醫生。而戰後蕭條的經濟讓燕里百般無奈,只能嫁給自己並不喜歡的人成為醫師娘,卻也在時代的磨難下,意外開啟了自己的旗袍事業。與此同時,燕里偶遇了過去情同姊妹的侍女阿昭。當年在燕里的鼓勵下,阿昭前往南洋參加女子挺身隊,如今返國,還與一名台灣兵生下一子。燕里顧及舊情收留阿昭,卻發現過去單純開朗的她如今臉色晦暗、菸不離手。而後在白色恐怖的壓迫下,阿昭一家意外被牽連家破人亡,燕里只得收留阿昭的兒子為養子,撫養成人。半世紀過去,燕里成為一位信仰虔誠、事業成功的優雅貴婦,為人爽朗、受人信賴,養子孝順又有出息。如此人生圓滿的她,卻意外在一次慰安婦抗爭活動中,看到神似當年阿昭的照片,於是一連串不願面對的疑問,衝擊了她自以為是的順遂人生。養子的身世之謎、自己的無知善意、難以釋懷的感情……卷縮心底的回憶,緩緩如百合綻放,卻聞不見芬芳。作者簡介陳瑤華十歲立志當小說家,酷愛文學和歷史。曾任職《藝術家》雜誌編輯、市立台北教育大學講師。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出版《藍色玩具店》、《夏日,在他方》、《十六歲的結業式》、《蒼蠅情書》、《惡女流域》等多部實體書,並在皇冠雜誌連載小說《塵世珠惘》。目前專事小說寫作,鏡文學簽約作家,已發表《浪花》、《錯身1998》等作品,希望到了七十歲,還有寫不完的故事。購書連結Hami:https://reurl.cc/WEnA7DReadmoo:http://moo.im/a/hqsSTV台灣漫讀:https://reurl.cc/o9jV6D博客來:https://reurl.cc/WE54v9讀冊:https://reurl.cc/9Zl6qn
+ More
母愛有陰晴圓缺,望周知──吳曉樂評《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
直到第三十六頁,由丈夫口中吐出主角的名字杏芬,我才暫時從故事裡的「我」掙脫出,爭取到喝茶喘氣的餘裕。太驚人了,第一人稱單數果然最是魔幻,尤其是從一肚子壞心眼的人物發動,就彷彿是附魂在別人的身體上,目睹一切,卻又倖免於難。讀小說,有時就圖這酣暢痛快。四絃是近年內我看過最慎重看待「母愛」二字的作家,因為慎重,才可以挑出過往世俗母愛文本裡充斥的自欺、破綻與前後矛盾。《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四絃著出版日期:2021/4/30大學修習了一門社工系開設、關乎家庭的課程,教授屢屢提醒我們在家庭關係裡「定性」的重要,因我們常藉由名詞來赦免、縱容某些人的責任,而讓表面上的加害者,實為結構上的弱者承受全數罪責,藉此捉小放大,也為悲劇背後的偌大結構擦脂抹粉。循此觀點,切入《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第一部〈授乳〉,應能觀察出「妯娌不合」之外的端倪。敘事者杏芬婚後,她遷入夫家,屋簷下有需人看照的公公,慣於為老家背書的長子,備受母親溺愛的次子,偏心且重男輕女的婆婆。背景一字陳列,隱約可窺底下浮現出一把手槍的輪廓,你心有預感,大事不妙。很快地,次子之妻芯妮腹中胎兒性別揭曉,是婆婆夢寐以求的金孫,杏芬受命腆著肚子伺候芯妮。日後,杏芬生產,她與誕下的二女兒備受婆婆冷落,打從病房等級、補湯來源至月子天數,無一不是明目張膽告知杏芬「她跟她的女兒是次級品」。一連串的奚落、嘲諷和差別待遇,讀者都彷彿目睹了子彈一發,緊接著一發填入彈巢的膛室,危險等級正在攀升,過程中,不是沒有誰試著介入、減緩張力,然而杏芬早已深陷歇斯底里,她一路接受到的善意過於稀薄,人生早已淪成修羅場。四絃非常善於創造故事衝突,觀眾無止盡地為人物的命運提心吊膽,每翻一頁你都能清楚感受到杏芬又被逼往絕境一步。她每個身分的價值被壓榨至一滴不剩,做妻子的,做媳婦的,做母親的……甚至辛苦擠出的乳水都被婆婆擅自挪用為金孫的營養補充,當槍聲響起,厄運降臨,你回頭審視若干情節,發現每一步驟環環相扣,緊湊周密得彷彿是天註定。杏芬有罪,誰又能侈談自己無辜?弔詭的是,這一家人倒也說不上有誰多邪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必要仔仔細細地看進結構,因結構會借力使力,借刀殺人。杏芬是把被借的刀。沒收了一把,還會有第二把,處決了杏芬,也會有第二個杏芬,只要我們不揪出那隻無形的手,血是流不完的。況且,杏芬還告訴了你,她從來不想步上母親後塵,她極想做個好媽媽。杏芬不只是杏芬。〈女孩與陰道〉,四絃描繪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女孩失樂園,兩位要角林郁涵跟徐小雯於條件上是雲泥之別,容貌姣好又知書達禮的林郁涵佔盡人情義理的無限便宜,所有人都愛她,而貌不驚人、出身貧戶的徐小雯只能看人臉色。讓她們產生交集的是「性」,徐小雯無意間撞見林郁涵被家教老師給「誘姦」,易言之,她意識到這位同學有了「性」的麻煩,然而,她亦自身難保,先是被文具店老闆給侵犯?後來找她做愛的男同學,以各種形式賤斥她的肉身。四絃既寫出了,不問美醜,妳,身為女子,一輩子,都無可避免要遇上幾次「性」的麻煩;另一方面,她又顧及了,林郁涵的哀愁跟徐小雯的哀愁,終究是有那麼一點不同,畢竟,身為「第二性」,每個人,被形塑為女人的經過——自然也是有別。這兩項看似有些矛盾的認知,在四絃筆下交織得恰如其分,她賦予了徐小雯生命,也沒有藐視林郁涵的靈魂。兩名女子連自己被奪走了什麼都無從辨識,有些傷害是內在的核爆,當下沒事,一段時日才從裡而外地翻開潰爛,你深諳局外人並不無辜,但也分說不清罪咎為何,再一次地,你感應到故事底下的脈動:人物所身處的社會讓人相互殘殺得理所當然。第三部〈高塔上的公主〉不僅把「母愛」做了更細緻的梳繹,細讀又能意識到延續著〈授乳〉、〈女孩與陰道〉的脈絡:每一個女人,都行過「習得性無助」的幽谷,此一理論模型來自一九六○年代MartinSeligman所執行的動物實驗:在籠子裡反覆遭到電擊的狗,只要聽到電擊的信號音,即使這一回籠門開啟,他們也只會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而不是逃離籠子。因他們已從過往的經驗學習到「自己的掙扎不會改變任何結果」。敘事者周佳嘉的世界,在母親的規劃下,只有母女二人。周佳嘉做了許多嘗試想撤退至「安全距離」,母親卻也利用成人的優勢跟世人的漠視,消解了女兒的努力,最終周佳嘉墜入強大的自我欺騙,深信終有一日白馬王子會來拯救她。此篇跟前面〈授乳〉、〈女孩與陰道〉有殊途同歸之效,受暴的女子不信任自己可循正常管道解決人生的疑難,因「公義」始終站在反方,為此,他們採取了對世界也對自己最粗暴的手法畫上句點。最末〈輪迴〉交代了這些角色背後共享的宇宙,把前面所埋藏的伏筆做了完整且別出心裁的收束,同時透過二十幾年後的徐小雯與芯妮,道出整本書的命題:「母愛的多義性」。近年,許多論者指出「聖母形象」是把雙面刃,母愛必須無私,為兒女傾盡所有,母愛日益被形容為陽光般燦爛且無微不至的暖明,人子因此恆常失落於身後巨大的陰影,有苦難言,受了傷也不被社會所承認。二○一八年,日本發生人倫慘案,女子桐生希望殺害了母親並將其分屍,經過深入調查,方知至少九年的時光,桐生希望活在母親「考上醫學系」的執念,母親沒收了她的手機,還要求共浴來掌握女兒一舉一動,桐生希望曾以自殺、離家出走、打工自食其力來閃避母親的控制,卻又在母親報警協尋之後被迫返家。桐生希望竟是在入獄後,才從他人口中逐漸確認到,自己將近十年形同軟禁的生活,也能被稱為虐待,意即,她也不自覺地背負著「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枷鎖,不敢輕率質疑母親施加於自己身上的措施,她不斷忍耐,直到忍無可忍的最後一天。若世人能夠坦率直面,母愛是人性的一環,有陰晴圓缺,亦有雜質、私慾等暗面,我們才有可能終止對母愛的無盡執著與等待,把人的主體性還給母親,也把相同的禮物饋贈給自己,進一步掙脫施暴與受暴的循環,如故事裡的徐小雯,在幽暗的真相之中,搖搖晃晃地拼湊出活路。本文作者吳曉樂台大法律系畢業,現職作家與家庭教師,目前為鏡文學重點簽約作家。代表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探討因升學主義而扭曲的親子關係,公視改編為電視電影,發布之後引發熱烈話題。《上流兒童》探討M型社會帶來的教養壓力,上市四個月即創下銷售超過萬本佳績,目前已確定影視化。新作《我們沒有祕密》創下尚未出版便已售出影視版權的驚人紀錄。
+ More
四絃
吳曉樂
專業讀者
書評
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
【鏡文學出版】接觸感應(二):遺失的高跟鞋(電子書)
《接觸感應(二):遺失的高跟鞋》滅著出版日期:2021年3月★「接觸感應」加「人體測謊機」,破案力爆表無極限。★懸疑x奇幻兩大元素,《會讀心術的那小子》混合《皮諾丘》輕刑偵推理小說。前一起模仿作連續殺人凶手至今還逍遙法外,另一樁高跟鞋連續殺人案卻有三個人同時自首?!擁有特殊能力的兩人,是否能突破重重謊言,將凶手繩之以法?擁有接觸感應能力的任則戎,和有人體測謊功能的俞航,誤打誤撞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因俞航的牽線,任則戎到法醫室擔任實習生,並開始學習使用特殊能力,與俞航一起偵破十年前的懸案,但為懸案復仇而開始連續殺人模仿犯至今還逍遙法外……而最新一起高跟鞋連續殺人案,竟讓俞航自身難保……暗處裡的行李箱,屍體上各有一隻高跟鞋,連續兩起箱屍案指向同一個凶手,行李箱上的密碼「2701」成唯一的線索,直指當地知名夜店,同時也是黑白兩道通吃,家大勢大的俞航家族事業範圍之一。還來不及弄清死者與俞航家族之間的關係,此時又有三個人同時向警方自首?每一位都堅稱自己是唯一凶手,且都搶著被抓去關?俞航利用自身的測謊能力,分別向三人偵訊,但案情愈來愈不對勁。任則戎也到案發現場,碰觸囚禁被害者的鐵櫃,發現案件凶手至少有兩人──三名嫌疑人都在說謊,案件的真凶是否真的藏在三人之中?作者簡介滅專職文字工作者,擅長小說創作與文字編校業務,有多年商業出版及個人出版經歷,目前為各大知名文學網站駐站作家,並經營文字委託業務的個人網路工作室。曾獲《2016POPO華文創作大賞幻想組》首獎。著有:《極南之星》、《星際萌寵飼養準則》、《一個人的捉迷藏》、《完美龍妻調教守則》、《迷.戀》、《默堤斯之書》、《御鬼師》。粉絲專頁:滅與他的小怪獸們工作室:阿滅的文字委託工坊購書連結Hami:https://reurl.cc/KxYaepReadmoo:http://moo.im/a/29jtuA台灣漫讀:https://reurl.cc/Q7AvR2博客來:https://reurl.cc/qmAlV3讀冊:https://reurl.cc/OX3yrR
+ More
刑警
接觸感應
超能力
法醫
懸案
測謊
連續殺人兇手
人體測謊機
缺席的男人,互相磨傷的女人──林靜儀評《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
《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是一部帶來很多衝擊的作品。不僅僅是書名,內容更是沈痛赤裸的衝擊。但是,討厭自己的孩子為什麼要道歉?每一個透過女人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在懷孕過程改變了母體的免疫反應、帶來荷爾蒙的不適、壓迫骨盆、推擠腸胃、彎曲脊椎、壓縮胸腔;順利的,擠開膀胱與直腸,把陰道擴張到難以想像的尺寸、撕裂會陰部的組織與皮膚,導致持續幾天的會陰腫脹、排尿困難,甚或終生的漏尿與脫垂的生殖器,迎來一個不斷需索乳汁與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關照的生命;不順利的,在先進醫療的年代,由利刃割開皮膚、劃開脂肪、撕裂腹腔筋膜、扯開肌肉與腹膜、切開子宮,掏出那個用疼痛折磨了女人幾十小時的小生命,而若在缺乏醫療的年代,則很可能直接把那女人一起帶進死亡。《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四絃著出版日期:2021/4/30為什麼對於一個撕扯自己內臟、改變自己身體、佔據自己生活的另一個人,必須充滿愛?因為那是母親,以及她所孕育帶來的生命嗎?而母親這個身分,不就是成立在那個折磨與改變她人生的生命,呼吸了第一口空氣的那一刻嗎?或許在知識、教育、經濟支持與避孕和計劃生育的年代,我們可以假設多數的女人是在充分認知與規劃的情況下,心甘情願讓那個影響她身心一生的生命,成為她終生的責任與牽掛,但是,難道就沒有許多女人,是在不明究理之下、無從選擇的,迎來了影響她一輩子的那個生命嗎?這樣,她們有具備了什麼特殊生理與精神機轉,讓她們依然心悅誠服嗎?依然滿懷愉悅嗎?保持無怨無悔嗎?我並非要說生孩子有多可怕、多負面,而是,我們的社會與文化美化了多少母職的想像,而不願意承認進入母職的女性有多少衝突與矛盾,和無奈或困惑?以色列性別與社會學研究學者OrnaDonath的著作《RegrettingMotherhood》(《後悔當媽媽》,光現出版,2016)訪談了不同年齡、婚姻狀態與階級的婦女,讓她們說出對於自己擔任母職(motherhood)的感受,尤其她們「是否後悔」;這樣的研究與訪談為何讓人感到恐懼或焦慮?一旦女人全面承認擔任母職是負面的、感到失落的、後悔的,那不就打破了數百年來對於女性先天愛孩子、有耐心、願意犧牲奉獻的假設了嗎?後面沒說的是,「如果她們不再願意擔任母職,怎麼辦?」「如果她們不再提供無限量的親職服務與關愛陪伴,可怎麼辦才好?」「如果她們也像醫療照護、高齡照護,專業化且計價,那還得了?」不是要斤斤計較母親對於孩子的陪伴變成論件計酬或小時計費,而是當多數勞務與照護工作都被視為有償的職務分工時,母職卻永遠停留在只有母親節的時候被稱讚「感謝母親無私的付出」,這從未被視為一種剝削或者勒索。承認「母職」是充滿挫折、是犧牲許多自我、壓縮自己需求的,是否就會帶來女性的全然「叛變」?──我認為不會。但是那才能讓社會與家庭願意承認和重新看待,應該給予擔任母職者多少支援、多少協助、多少實質的誘因,不論經濟上或是制度上,以及,與擔任母職者討論,這工作的暫停與終止時程。我的書《診間裡的女人1、2》(鏡文學出版)出版之後,獲得許多女人對於生育壓力與生殖角色的共鳴;我相信《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也會讓非常多女性想起自己或身邊的親友,曾經歷過對於性、懷孕分娩、生育壓力以及對女性的各種性別不平等的感受;尤其在本書中,無論是青春期女孩對性的探索與其所受的污名、對未成年懷孕的無助與其所受的責難,還有進入婚姻擔任母職的壓力、禁錮與互相爭奪資源,以及亙古以來重男輕女觀念之下的悲劇,都有非常深刻的描述,這些描述,字裡行間都讓人感到非常疼痛。但是男性在生殖議題上,彷彿總是個缺席角色,或是個隱身的幽靈。所有女性的生殖,男性都是必要角色,即使科技協助下,或許不再透過身體交媾的行為,但也必須有來自男性的生殖細胞;而台灣的人工生殖法規定,要接受人工協助生殖技術,必須是合法夫妻,也就是說,不論是透過自然或人工,「被接受」的懷孕,必須在「男性合法的參與」之下。不論是人工協助生殖技術允許施術者的「合法男性」,或是台灣普遍對於男女結婚生育用「修成正果」的形容,其實都證實了《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書中青少女非預期懷孕所承受的指責壓力,因為那不是「被允許」發生關係之下的產物。我們的社會非常支持與肯定「以生殖為前提」的性,但是這個性被允許發生的前提,是年齡、身分和時間都受社會與家庭所認證;我在參加婚宴時常常覺得很有趣,眾人不分老少,聚在一起祝福一對男女「早生貴子」,說穿了不就是公眾在儀式中一同允許他們在當晚之後進行「以生殖為前提的交媾」嗎?尤其具有已婚身分之後的女性,周邊的人赤裸而且充滿「善意」的「關懷」她:「有沒有好消息了?」「是不是有什麼困難?」「要不要去檢查看看?」說起來,是直接探問她在私領域的性交行為,如此直接且公開的對於某些樣態條件下,性交頻率的確認。老實說我無從得知,男性在他的群體中,是否會這樣不禮貌地被探詢、被假設、或被要求,但男性在性事的積極主動,是被允許的,甚至連「難以克制衝動」都被認為「需要體諒」;青少年的性探索之後的生育問題、婚姻中生育責任的壓力,男性似乎比較容易逃脫、可以躲避。《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的女人,不論是非預期懷孕的青少女,或是婚姻中進入生育責任的已婚成年女性,承擔的巨大壓力、甚至羞辱,我相信女性讀者多數能夠感受,因為那幾乎刻畫在台灣女性的生命經驗中。但是男性呢?書中的男性,不論是探索與掠奪身體的男性,或是自己的妻子在窄小家庭關係中折磨與痛苦的男性,彷彿沒有受到一絲壓力,不需承擔一些責任,與他們沒有一點關係,只要最後與「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就可以作結。我相信本書不是故意塑造出缺席無聲的男人們,而是我們的社會中,允許男性在性與生殖責任中滑溜的躲開。如果我們在讀完這部赤裸沈重的作品之後,覺得有所共鳴或憤慨,我認為我們都必須開始讓男性在生殖責任與討論中,出現他們的身影,而不再是個透明的幽靈,看著在由他們建構起的制度中,上演所謂女人與女人之間的彼此折磨。本文作者林靜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一隻傲嬌長毛臘腸的媽,眼睛已經老花的年紀。大學之前讀《紅樓夢》、打毛線縫香包,大學之後讀醫學期刊、掏內臟縫人肉。沒立過什麼不得了的人生目標,結果做了些沒有想過的事:第九屆不分區立法委員、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公務機關和地方政府的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幾個專業團體的理監事,得了疾管署的金馨獎,喝了幾個月南太平洋的雨水和吃了不少北印度的風沙。相信人是在有限的選擇中做選擇,幸運要感謝老天,困境該檢討自己。人生觀受村上春樹的書影響極大(意思是若有偏差都怪他)。不論在哪一行都拚命工作,能夠睡到自然醒然後煮杯咖啡來喝,就算幸福了。
+ More
林靜儀
專業讀者
書評
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4/28 - 5/4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發條之森》TOP2《主婦的祈禱》TOP3《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TOP4《天天空襲》TOP5《受刑人》
+ More
推薦
推薦排行榜
發條之森
【鏡文學出版】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
《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四絃著出版日期:2021/4/30★一個從未被發現真相的案件,牽動著四個女人的命運。她們既是母親也是女兒,命運如套娃娃般一層牽動一層,直逼母女關係核心的故事,虛擬中又逼近真實,擊碎關於母性神聖的想像。一樁震驚全國的殺嬰案,以及四個女人的獨白。「我也是母愛的受害者,從一個受傷的孩子變成千瘡百孔的大人。」///母女之間的矛盾心結成為線索,為何她們的命運,都成了違背人性的母愛神話中的獻祭品?///「婆婆偏心小嬸剛出生的兒子,但我的第二胎依然是個女兒……」「我又胖又醜,老是被取笑,但只有我知道班上最不可告人的祕密……還有,廁所馬桶裡有個從我身體裡掉下來、沖不走的肉塊……」「同事都在背後稱我『公主』,因為我還在穿有蕾絲花邊的洋裝,綁著麻花辮,中午吃著媽媽準備的便當,每天都在母親眼皮子底下活著……」「我每天幫女兒準備早餐,每晚都陪她睡,我如此愛護她的原因別無其他,是因為……」長期受到婆婆言語霸凌與受到丈夫忽視的她,讓警方毫不懷疑就是她殺死自己襁褓中的女兒與侄子,心理師前去會面,卻意外發現嫌犯的臉孔像極了以前的國中同學──一個家庭背景良好、氣質出眾,如明星般的女同學。一樁現行犯當場被拘捕的殺嬰案,犯案動機卻深埋在「母愛」之中:女人以「母愛」為名,違背了人性,捨棄了自己的慾望與恐懼,來愛一個除了自己以外的生命。所有的母親,都會用生命愛著自己的孩子──不是嗎?誠摯推薦/林靜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專文推薦吳曉樂作家專文推薦洪仲清臨床心理師陳曉唯作家海德薇作家張寗演員子迂的蠹酸齋文化觀察家世人能夠坦率直面,母愛是人性的一環,有陰晴圓缺,亦有雜質、私慾等暗面,我們才有可能終止對母愛的無盡執著與等待,把人的主體性還給母親,也把相同的禮物饋贈給自己。──吳曉樂作家承認「母職」是充滿挫折、是犧牲許多自我、壓縮自己需求的,是否就會帶來女性的全然「叛變」?──我認為不會。但是那才能讓社會與家庭願意承認和重新看待,應該給予擔任母職者多少支援與實質的誘因,不論經濟上或是制度上。──林靜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這是每個女人都曾擦肩而過的不幸。──子迂的蠹酸齋文化觀察家作者簡介四絃1983年生,桃園人,曾出版多部BL和愛情小說,對人心幽微處有細膩觀察與描寫,不畏顛覆主流價值。作品《我與Mr.Angel》獲第四屆尖端浮文字新人獎藍月組佳作,《其實你沒多難忘》第二屆馥林都會小說獎決選。出版作品《我與Mr.Angel》、《其實你沒多難忘》、《詠歌行》、《舔舔親愛的經紀人》、《一定是我問神的姿勢不對》;電子書《青貧時代》、《歡迎光臨分手事務所》。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reurl.cc/V3v7W6誠品:https://reurl.cc/xgjoKN金石堂:https://reurl.cc/mqj7pYMOMO:https://reurl.cc/DvQexN讀冊:https://reurl.cc/5oyVX7
+ More
母愛
產後憂鬱
母性神話
女兒
未婚生子
婆媳問題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4/21 - 4/27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港都通靈人I〉決心》TOP2《鬼仔溪》TOP3《凱撒大帝與牠的子民》TOP4《暫代孩子》TOP5《志願者》
+ More
推薦
推薦排行榜
港都通靈人I決心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4/14 - 4/20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鬼仔溪》TOP2《〈港都通靈人I〉決心》TOP3《主婦的祈禱》TOP4《書店少女與殭屍》TOP5《受刑人》
+ More
推薦
推薦排行榜
鬼仔溪
1
…
52
…
101
探索
最新消息
作者一覽
關於
關於我們
公司簡介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幫助
常見問題
合作洽詢
聯絡我們
追蹤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