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登入/註冊
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首頁
最新消息
作家特寫
鏡文學記事
活動訊息
主題企劃
鏡文學出版
專業讀者
網站公告
版權銷售成果
請選擇分類
作家特寫
鏡文學記事
活動訊息
主題企劃
鏡文學出版
專業讀者
網站公告
版權銷售成果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2/10 - 2/16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新世界倒數第二部:蛇之血與淨土病》TOP2《朱千歲與虎爺公的日常》TOP3《如果有來生,我想》TOP4《戀慾》TOP5《腦科學事件簿》
+ More
推薦
推薦排行榜
新世界倒數 第二部:蛇之血與淨土病
新世界倒數
愛的有罪論──蔣亞妮讀《親愛的共犯》
米蘭·昆德拉(MilanKundera)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裡,寫下:「我們在沒有被忘記之前,就會變成一種媚俗,媚俗是存在與忘卻之間的中途停歇點。」陳雪的新作《親愛的共犯》逼近的核心,與它相近。與其說,這是一部懸疑小說、推理小說,其實它更是藉著一場綁架失蹤案、借道小說中住在「白樓」裡外的眾人,將視線投向「媚俗」世間。像是以燈探照,什麼是好、什麼是愛,你的心真的為此震動嗎?《親愛的共犯》陳雪著出版日期:2021/1/29與前作《無父之城》相同,故事始於一場失蹤。這一回,住在「白樓」裡顯貴的張家三代,二子張鎮東忽然被綁架,刑警周小詠展開調查。嫌疑者有財富、有愛情,當然也有妒恨,人類究竟會被什麼驅動?當我們關心一個社會案件、當我們為了家人與愛情付出、傷痛、流下眼淚時,要怎麼看待每一滴眼淚?眼淚,總有兩種,第一種眼淚,是出於自己與對方的關係;第二種眼淚,卻是因為彷彿能和「所有的人類」在一起,同悲憫共感動,如此美好豐沛,流下的淚。兩種眼淚,都是愛,或以為是愛。這也是米蘭·昆德拉告訴我們的:「地球上人的博愛將只可能以媚俗作態為基礎。」如果可能,請把這本小說裡所有的眼淚與選擇,看作第二種。只因為,這個世界目前的眼淚,都更貼靠後者。複調之式神陳雪的小說總像是課堂裡沒教的文學核心。奇技淫巧與理論形式,那些可以被書明、曾經被論述的典籍,先變作了小說作品(work),再變成我們所見真正的文本(text)。從作品到文本的逸變,是一種精神視線,作品是可見的,文本是不可見、不可被計算與評價的;作品會佔據空間,文本則是一座方法場,我們只有透過創作過程,才能檢驗文本。曾有個被單一化到極致的人物,那位像是一生只說了一句「作者已死」的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其實他所知更多:「文本不只是符碼、可見的物件,更是烏托邦、不可見及一個可流動的過程。」如此看向陳雪小說的軸心,尤其到了《摩天大樓》與《無父之城》後,更能理整出她小說的特長之處,課本裡、理論上、簡而化之的一個名詞:「複調小說」。西方世界,從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Dostoyevsky)、威廉·福克納(WilliamCuthbertFaulkner)的小說到《冰與火之歌》;東方與之相對,亦有《羅生門》及上溯至《紅樓夢》、近身如湊佳苗小說般的複調藍本。於陳雪的小說中,不管是此本《親愛的共犯》裡,間次地以失蹤者張鎮東身邊之人開章分述,從引夢辦案的刑警周小詠、生於微處的張鎮東妻子崔牧芸、張鎮東的大哥大嫂,到白樓裡的管家陳嫂、外傭阿蒂⋯⋯全都成了陳雪指點江山的各種樂音。一如她在《附魔者》裡,似以魂力捻出燭繩般,點燃所有在愛中的不同傷者與叛者⋯⋯直至《親愛的共犯》,讀者終於可以篤定知曉,小說家完全自知她與她的小說之技,有著如陰陽師與式神般最強大的契約術法,不論是複調、懸疑與人性,她都握於掌、曉於心。大象灰色的夢遊者小說和愛情總是相近,最近之處,是明明知道所有的道理、做好一切準備,卻還是寫不好一本小說、談不好一場戀愛。這便是「複調小說」一詞,在課堂外的核心,在陳雪手中的別樣,更是陳雪在經過了幾年的文學高強度寫作計畫(字母會)後,意外地,將她的自我與小說濃淡度調低,從墨黑漂成了大象灰。小說中幾次以顏色寓階級,先是「白樓」那難以言說的白之綜合:「只見得一片雪白、粉白、霧白,紛紛落落地營造出一種濛濛的光暈,陽光底下看起來,眼睛都要閃痛了。」再來便是「大象灰」,「這世上竟然有某些顏色是昂貴的⋯⋯大象灰,聽起來不起眼的名字,那灰色若不是使用高級皮革,並且透過特殊的調製鞣製印染,不可能呈現出來,沒有經過複雜的工法,最後只會變成老鼠灰。」陳雪的小說便似那法國最奢靡的皮革名店,凡俗者總被滿櫃的時裝或前頭的金工珠寶所誘,可那以Madame小牛皮、Epsom牛皮精巧鞣制而成的大象灰或班鳩灰,穩當地收在暗架,必得等候暗語、確認眼神,才能成為那識貨人。它才是每個名字後的一生歷練,如玉髓、岩腦與樹之琥珀。這本《親愛的共犯》可被視為影像的衍生空間,另一部獨立於陳雪「空間三部曲」中「大樓」(《摩天大樓》)、「小鎮」(《無父之城》)、「海島」(尚未出版)寫作版圖外的作品。雖然,小說也極大程度的貼著「文明街四十五巷」那座白色大宅的空間伸展枝枒。但陳雪大幅地縮砍獨白與囈語般的文字句式,把枝枒留給顏色、形貌、建築與故事情節,這使得它的文字也變得近似一座建築。透過指令、聽聞線索,讀者便成為了觀眾,小說中長出樓宅、看見人影,影視化的野心由此可見。沒有野心的書寫,難以成就偉大的作品與作家。每當作家一開始寫作,作品就脫離了他自身,從陳雪的寫作段落中,偶爾剝離如降靈般的感受,比如寫夢論夢,醒覺而別緻。小說中能以夢探案的刑警周小詠,這麼說起她的夢:「如今的夢,都像是白天工作的延續。」、「她知道這不是託夢或什麼神奇能力,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她思念父親、努力破案,兩者合一,就成了夢裡辦案的情節,但這就是她想要的。」在這裡,夢不是神諭,夢是野心。小說家和刑警和世人相同,自以為通透如解夢者,皆為夢遊者。正如寫出《他們》的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喬伊斯·卡羅爾·歐茨(JoyceCarolOates),這樣定義作家與夢的關係:「我們也許沉溺於夢境,但絕對不是出於對現實的恐懼或者篾視。我們寫作的原因與做夢如出一轍,我們沒法不做夢。寫作的人是嚴肅的做夢者。」這是一部推理小說,小說理所當然的推向了犯罪者的謎底,卻提供了另一個思考與暗號:「有罪等於可恨嗎?」同時,這也不只是一部推理小說,因為它不斷給予提示,幾近心理暗示。翻開書頁,小說之前,你首先會看到「天空是白的,但雲是黑的。」這是出自經典法國電影《新橋戀人》裡的一段台詞——它更是確認彼此相愛的密語,雖然大多數的愛情,總是危顫、瘋癲與不公平的。愛這件事,果然與小說很像,可能罪惡,卻不一定可恨。本文作者蔣亞妮1987年生,台灣台中人。摩羯座,狗派女子。無信仰但願意信仰文字。東海大學中文系、中興大學中文所畢,目前就讀成功大學中文博士班。曾獲台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文化部年度藝術新秀、國藝會創作補助等獎項。2015年出版首部散文《請登入遊戲》(九歌),2017年出版《寫你》(印刻),2020年出版《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悅知)。
+ More
專業讀者
書評
蔣雅妮
親愛的共犯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27 - 2/2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親愛的共犯》TOP2《無線人生》TOP3《見鬼的法醫事件簿》TOP4《不能讓老師發現的霸凌日記》TOP5《乩童警探:死亡的深度》
+ More
推薦
推薦排行榜
親愛的共犯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20 - 1/26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親愛的共犯》TOP2《貓記憶的21天》TOP3《渡書師:後日》TOP4《台北故事》TOP5《渡書師》
+ More
推薦
推薦排行榜
親愛的共犯
無以為家的人——專訪陳雪《親愛的共犯》
陳雪一直在浪頭上。從90年代開始,她是弄潮兒也是酷兒,時代迎面而來,便理所當然的用盡生命書寫。我問陳雪,「現在還有人用『酷兒文學』稱呼你嗎?」她回答,「很久沒聽到了,大概很少人知道那是什麼。」2019年陳雪隨同婚法制化結婚成家。看起來,90年代那個披酷兒文學先鋒標誌上陣的陳雪已遠。然而要到新作《親愛的共犯》,我們才發現成家後的她成了潛行者,矗立一座家,悄悄從內引爆。「如果沒有原生家庭,只能自己去尋找家的話,這個可能性是什麼?」陳雪說。這或許可從她在小說前引用的電影《新橋戀人》台詞「天空是白的/但雲是黑的」看出端倪。盲女與流浪漢在廢棄的橋上相遇,不見於社會的愛只能在不是家也非一般人棲身之所的橋上滋長。當愛始自荒蕪,家的意義便同步塌縮。《親愛的共犯》陳雪著出版日期:2021/1/29亮麗的家埋藏著什麼過去陳雪創作出一個個罷家女孩(藉逃離原生家庭,反省親密關係),現在她一手寫戀愛課散文,一手搭起《摩天大樓》,具象化社會結構與受困其中的人;再來她搭建《無父之城》,搬演終極的暴力——白色恐怖。《親愛的共犯》以一樁富二代綁架案開始,自幼失父的女警「周小詠」進入豪門調查,卻發現侯門似海之外,受害者與加害者的位置也開始混淆不清,最終成為《白夜行》式愛與惡的辯證。我們到最後才明瞭愛是救贖,也是諉過。陳雪在《親愛的共犯》裡搭建一個整潔美滿又安康的家,裡頭的人卻不幸福。再明亮宜人的家對不幸的人來說,也只是有屋頂的天葬。《親愛的共犯》觸及不同階級對家的想像,來自陳雪過去對家的不滿及憧憬,「小時候我很討厭家裡的巧拼跟三層櫃,心想為何大人都買這種東西。後來我認識一對夫妻,他們家充滿廉價家具,毫無美感可言,我卻感到家的感覺。漸漸的,我發現你去很高級的地方,即使像飯店美好,但你不會稱為家。」「現在大家常常談斷捨離,想要乾淨清爽的家,更好的生活,然而裡面的人的狀態是什麼?當我們期望乾淨整齊的美感,就很容易不自覺的高人一等。使用美的東西,其實不會讓人心裡變美,更多時候是為了隔開混亂與骯髒,同時畫地自限。」因此,《親愛的共犯》開篇便是富豪「張大安」蓋的「白樓」。陳雪這樣描述:「一棟白色的建築在夕陽映照中,呈現出幾近金色的光輝,倘若有一雙眼睛從空中俯瞰,將會看到那一棟市區巷弄裡的獨棟樓房,在一片灰色樂高玩具堆起的矮矮樓房中,站立著白色的龐然大物。」▲「我一直想寫育幼院,思考這題材可以放什麼東西。有次在台北市逛街,小小的巷弄有一個工地,正在蓋一個獨棟的樓。不久再去,發現是一個獨棟的豪宅,跟週遭格格不入。我就想:這樣的人為何不去住帝寶?家這個殼會給人帶來什麼?」(圖/鏡文學)在不成家的地方守望陳雪寫家,是顛覆,同時也小心呵護另一種家的可能。《親愛的共犯》另一個重要場景是育幼院。陳雪說她一直對育幼院很感興趣,小時候常覺得自己會被送到那,「因為我父母曾經分開,我始終有種不安全感。那時候《小甜甜》正紅,我跟小甜甜一樣有雀斑,大家就叫我小甜甜。可是卡通裡小甜甜待的孤兒院很溫馨,我的家卻不成家了。」「我對特定空間著迷,總想著這裡面住著怎樣的人?」從《摩天大樓》到《無父之城》,陳雪在封閉的空間中試驗人性。在《親愛的共犯》裡,人物則被放到兩個極端——白樓與育幼院。育幼院培育沒有家的人,那些人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會是犯罪者的面貌嗎?答案當然絕非如此簡單。這便碰觸到小說另一個主題——愛與惡的等值。「愛一個人何時會變成惡或罪?」陳雪問道。《親愛的共犯》以綁架案開篇,然而陳雪志不在寫複雜的犯罪,「我不是寫推理,小說裡的殺人都來自人性,而非一個哏,只是想讓人猜不到。」《親愛的共犯》之前,她其實想改寫真實刑案,但發現這些案件原因看起來都很簡單,「可是人是這麼複雜,這些簡單或許有他們無法言說的部分,我想知道人在怎樣的情形下會殺人。」「透過小說,我補足真實案件我看不到的複雜面,更千絲萬縷的看待犯罪,試著找出一個人的生命在何時產生分歧。」因此,《親愛的共犯》看似是偵案故事,到頭來卻展示——陳雪習慣用「展示」描述小說裡的道德困境——令人怵目驚心的悲劇,「我們總以為自己可以改變,活得很小心,往往還是被命運拉了過去。你想擺脫過去的惡,可是掙扎的同時也沾染了惡。」▲《親愛的共犯》延續陳雪前面幾本小說的犯罪題材,不過陳雪說她關注的其實是暴行,以及暴行施加於人後如何與為何不能逃脫。儘管《親愛的共犯》呈現不同的暴行,仍是非常溫柔的小說。或許是陳雪對「家」擁有更多不同想像的自信了吧。(圖/鏡文學)當暴力散發甜膩滋味如何書寫惡,涉及陳雪近年關注的議題——暴行。「這幾年,我一直想寫暴行,施加於人卻無形的暴力,例如控制與剝奪。弔詭的是,這其中有個反覆的模式,傷害之後又呵護。施暴者都有一套說詞,『我是為你好』、『連你都不相信我』等。我想展示這種暴力的形成,以及它如何黏著人。」大至國家機器,小至親密關係。暴力深入脊髓,甚至散發甜膩的滋味,教人錯覺是愛。《親愛的共犯》裡的許多人物正是透過家這個結構,用愛去實行錯。陳雪透露,她曾經歷一段有言語暴力的親密關係,「對方一下貶低自己,一下貶低我,讓我處在是非對錯難分的處境。我一直不願相信自己是受害者,直到對方動手。」「很多時候,愛是只有一個信徒的邪教,對方成為你的教主。」過去陳雪小說常出現青春女孩獻祭的模式——女孩受了傷,用自身的不幸見證社會的殘酷。然而陳雪說,「這一次我的小說人物的愛沒有荒蕪,還有能力並努力去愛。」「不健全的生命,不會去愛。然而我們從小到大會受到各種傷害,因此我們怎樣通過傷害反過來肯定自己,而不是懷著負罪感。」《親愛的共犯》一方面毀家廢婚,一方面展現了最純淨的愛。陳雪寫戀愛課散文,幫助讀者經營親密關係,自認寫散文跟寫小說的人格不同,我好奇兩者差在哪?「寫散文比較接近我自己,寫小說的『我』很淡;寫小說比較能把人放到極端,寫散文是中間值。」不過《親愛的共犯》最後其實帶著異常溫柔的質地。對此,陳雪說或許是自己有了家庭後,對家的想像更有自信。「我發現家未必要在一個房子裡,也可以有照顧與歸屬感。」《親愛的共犯》是橋上的孩子長大了,曾經無以為家的人回頭探望現在無以為家的人。
+ More
翟翱
陳雪
作家特寫
親愛的共犯
【鏡文學出版】親愛的共犯
親愛的共犯陳雪著出版日期:2021/1/29當摯愛雙手染血,你是否願意奮不顧身成為共犯?我覺得悲傷也覺得幸福,世上還有人願意陪我走進地獄裡,地獄成了我們可以重逢的地方……豪宅裡、山腳下,時隔多年的兩個黑夜,怎麼改變了兩個「家」?一棟純白無瑕的豪宅,卻有著黑不見底的苦難?知名財團二公子、名餐廳老闆張鎮東遭綁架,重案組女刑警周小詠在各界壓力下,必須儘快偵破案子救回肉票。隨著深入調查,發現豪宅「白樓」裡外藏匿重重汙穢:張家商場對手心有怨懟、餐廳合夥人行跡可疑、張家大哥大嫂因爭奪接班心生忌憚、傭人們各懷心事,張鎮東的妻子崔牧芸則心神恍惚……一間山腳下的育幼院,竟成破案的關鍵?蒐證途中,多年前一樁見不得天日的虐童案件赫然曝光,然而當是非與證據漸漸浮現,周小詠卻無法突破眾人心防、也說服不了自己的心。難題接踵而來,周小詠只能依靠直覺與夢境,摸索案件輪廓──當一個靠夢境解案的刑警,面對一群在惡夢中找光的同謀,為什麼刑與罰擺在眼前,卻仍暗自希望他們無罪?作者簡介陳雪小說家。著有小說:《無父之城》(鏡文學出版)、《摩天大樓》、《迷宮中的戀人》、《附魔者》、《無人知曉的我》、《陳春天》、《橋上的孩子》、《愛情酒店》、《惡魔的女兒》、《蝴蝶》、《惡女書》等;另有散文集:《不是所有親密關係都叫做愛情》、《同婚十年:我們靜靜的生活》、《當我成為我們:愛與關係的三十六種可能》、《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戀愛課》、《台妹時光》、《人妻日記》等。陳雪臉書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chenxue1970陳雪臉書|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660030768陳雪IG|chenxue1970購書連結:博客來【首批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6acLAT誠品【首批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61B2cx金石堂https://bit.ly/39UIZkZmomohttps://bit.ly/3qO74R3
+ More
【鏡文學出版】乩童警探 3 :死亡的深度
乩童警探3:死亡的深度張國立著出版日期:2021/1/29張國立全新三部曲犯罪小說《乩童警探》死與糾纏的第三彈:「凡是人,必有可殺之處,找到可殺之處,就找到凶手。挺殘酷的工作基本原則,但他媽的就是原則!」求生的平安符成了死亡的簽名,求死的人等待誰給他一線生機當乩童召喚碟仙,疑案謎情誰才說得清?刑事局建立了實驗性的凶手心理模擬小組:從心理學、鑑識學、犯罪學等領域延攬學者共組歷年殺人犯資料庫,再由刑警模擬凶手的心態與行為模式。刑警羅蟄曾為乩童,又參與過刑事局副局長齊富主持的數起凶案專案小組,理所當然成為「凶模組」的首批模擬者之一。他的首宗案件是女警朱予娟失蹤事件,調查時發現朱予娟失蹤前曾參加過網路舉辦的碟仙會。女刑警飛鳥接到埋在水泥中九年的分屍案,屍體被抹去了可供辨識的身體特徵,卻有一枚平安符和屍塊包在一起。隨後,平安符在不同死法的案件中出現,死者間卻沒有更多關聯。當案情陷入膠著時,傳來了羅蟄在碟仙會場出事的消息……羅蟄成了假仙組初號機,又踩到女警飛鳥偵辦的線,舊怨新仇加舊屍新案,自己竟也成了調查對象?「老大,我不喜歡和乩童一起工作,你知道的。」「嗯,那改成你做他的筆錄。」——是誰說的?辦案不難,搞定人心而已?作者簡介張國立知名作家/美食、旅遊達人/擅長推理小說、歷史小說等。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曾任《時報周刊》總編輯,得過國內各大文學獎項與金鼎獎,文筆既可詼諧亦可正經,作品涵蓋文學、軍事、歷史、劇本、遊記等各類題材。近期作品:《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乩童警探:雙重謀殺》、《炒飯狙擊手》、《金陵福史上第二偉大的魔術師》、《海龍改改》、《一口咬掉人生》、《戰爭之外》、《鄭成功密碼》、《張大千與張學良的晚宴》、《棄業偵探:不會死的人,一直在逃亡的億萬富翁》、《棄業偵探01:沒有嘴巴的貓,拒絕脫罪的嫌疑犯》、《偷眼淚的天使》……等,小說《炒飯狙擊手》已售出北美、尼德蘭(荷蘭)等國外版權。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bit.ly/3qu4j7t誠品:https://bit.ly/2KqN2MY金石堂:https://bit.ly/3o0c4Aemomo:https://bit.ly/2M4otWwreadmoo:https://bit.ly/3qPqB3y《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乩童警探系列第一集)獨家特殊優惠$99元一次購買乩童警探系列三本電子書,電子書優惠總價66折
+ More
華文聲音內容的Netflix 「鏡好聽」全面升級正式開台要你好聽
耳朵經濟正夯,鏡文學旗下的聲音內容平台《鏡好聽》,自2019年起即看準市場需求和商機,著手布局有聲內容開發,今(19)日舉辦開台記者會,除規劃上線十大類別、上百個全新Podcast節目外,更攜手全台超過10家出版社,成立鏡好聽學院培養聲音主播,一次性推出了上百本有聲書,並加入海外流行多年的有聲書訂閱模式,以豐富體驗和海量內容,完整呈現華人的聲音創作能量!▲鏡文學旗下聲音內容平台「鏡好聽」舉行開台記者會,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右三)蒞臨指導,鏡文學總經理董成瑜(左三)、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沈雲驄(左二)、Podcast診間裡的女人主持人林靜儀醫師(右二)、暢銷書作家林立青(右一)、鏡文學聲音內容部總監徐淑卿(左一)一同開台。(圖/鏡好聽)鏡文學旗下的聲音平台「鏡好聽」1月19日舉辦開台記者會,宣示將成為最豐富的華文聲音內容平台、最優質的有聲書產製中心、最精華的新聞、知識與創作集散地。「鏡好聽」開台上線全新聲音內容網站和應用程式APP,規劃了上百個獨家自製Podcast聲音節目將陸續推出,超過百本的全國各大出版社有聲書一次性上架,未來更會每月定期更新,2020年成立的鏡好聽學院所培育的聲音主播也齊聚亮相,現場活力十足!全新上線的聲音內容網站更加入海外流行已久,如美國亞馬遜的Audible與Audiobooks的有聲書訂閱模式,打造華文聲音內容的Netflix,讓閱聽讀者可以輕鬆愉快,隨點隨聽豐富的華人聲音創作!鏡文學總經理董成瑜在記者會表示,如今的時代,讀書習慣改變,吸收知識的時間變少,但需求卻有增無減,現代人沒有辦法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必須透過耳朵去吸收更多的知識,2019年鏡文學已經看到未來不可檔的聲音趨勢,在鏡文學董事長裴偉的支持下,決定成立「鏡好聽」聲音平台,與出版社、各類學者專家合作,創立多種節目,持續經營聲音內容的時代。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也強調,鏡文學從媒體到新聞到創作、文學出版,進一步在今天成立聲音內容平台,代表了產業化起頭的力量,將創作內容當成事業來經營,累積成長久的道路,而文策院成立目的也是在協助內容創作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讓消費者持續聽到好的內容▲Podcast診間裡的女人主持人、中山醫婦產部林靜儀醫師。(圖/鏡好聽)而與會貴賓,也是「鏡好聽」全新Podcast節目《診間裡的女人》主持人.中山醫婦產部醫師林靜儀現場分享,聲音的展演是非常專業的技術,產業需要文化,文化需要產業,這是一個新的產業與文化模式,包含環境的處理、資料整理與專業技術的應用,甚至打破過去生理上對閱讀的限制。暢銷書《做工的人》作家林立青因有聲版本的推出,也深刻期盼新的聲音內容平台,讓創作不再只是以文字的方式留下,它能把文字演繹出來,讓大眾思考,內容的存在可以有多種形式,這是很值得的事情。▲暢銷書《做工的人》作家林立青。(圖/鏡好聽)最後鏡文學聲音內容部總監徐淑卿總結,「鏡好聽」是要創建一個展現台灣當代理念和文化內容的聲音平台,要做到知識普及、觀念溝通、社會探照的意義。不僅規劃超過一百檔Podcast節目,同時也希望呈現台灣的出版活力,將在地豐富的創作錄製成有聲書,並將聯合其他出版相關業者,一起把聲音內容市場規模做大。將台灣優秀的創作帶給廣大的華人社會,體現台灣的價值與優勢所在。為慶祝全新開站上線,鏡好聽線推出訂閱優惠方案,只要在2021.01.19-2020.02.28期間至鏡好聽官網註冊並成為MIRRORVOICEPLUS會員,即可以月繳NTD$99或年繳NTD$999的優惠價格,享受一整年豐富的聲音內容!現在就上官網https://mirrorvoice.com.tw
+ More
鏡好聽
鏡好聽APP
開台
【人氣作品,不看嗎?】讀者推薦排行榜 1/13 - 1/19
鏡文學簽約作品每週【推薦排行榜】♕TOP1《流燈》TOP2《惡魔告解室》TOP3《買命錢》TOP4《叩叩》TOP5《魔手神醫》
+ More
推薦
推薦排行榜
流燈
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 最新公告
「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於2019年底開跑,報名截止共收到383件作品,收件數量為第一屆2倍以上,報名踴躍!為催生原創好故事,也因徵件作品數量龐大,為求謹慎,鏡文學本次延長初審、複審時間,避免遺珠之憾。因審查作業時間橫跨農曆年節,得獎名單延至2021年3月底公布,獎項與獎金不變,首獎一人獨得100萬元、評審獎獎金30萬元,得獎作品可獲出版與影視化優先權。感謝喜愛創作的朋友們熱情參與,最新訊息敬請關注鏡文學官網(https://www.mirrorfiction.com/)及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irrorfiction/)。
+ More
公告
百萬影視小說大獎
1
…
56
…
102
探索
最新消息
作者一覽
關於
關於我們
公司簡介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幫助
常見問題
合作洽詢
聯絡我們
追蹤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