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者一無所獲——林慶祥談新小說《焰口》
林慶祥的《刑警教父》是鏡文學第一部售出影視版權的作品。買方原子映像拍過《血觀音》,當時監製在臉書上看到《刑警教父》專訪,連夜上鏡文學平台把小說讀完,還表示過去一直想拍真實的台灣警察與黑道故事,編劇卻總是寫不出來。看似走運,其實在此之前林慶祥懷抱文學夢投稿卻處處碰壁,本來想自己花二十萬印書分送親友,了卻此生夢想,怎知一出書就售出影視版權,激勵他立刻著手寫下一本《焰口》。《刑警教父》裡,林慶祥用記者之筆寫活了江湖中人捉對廝殺,殺到見骨,身不由己,《焰口》則病理切片式的帶讀者重歷八九零年代台灣——噴發的年代,金錢,權力,欲望,像油井的火,燃起黑色的煙。 焰口 林慶祥 著 出版日期:2020/3/27採訪時正逢疫情,沿街冷清,與《焰口》寫的井噴年代大相徑庭。《焰口》描述台中刑警隊組長孫啟賢搭上道上角頭李金生,本該如貓捉老鼠的警察與黑道變成患難兄弟,兩人聯手竟也步步高升。然而隨李金生當選議員,微妙的制衡關係失衡,這時是老鼠反咬,還是做貓的恢復本色之時?側記燃燒的年代《焰口》寫警察與黑道作伙,是當時台灣獨有的現象,也側寫了那個時代。林慶祥經歷過那個年代,不過已是「北風北」要結束時。「台灣八九零年是華人世界第一次經歷繁榮,像集體吸了興奮劑。很多人都懷念那時候,卻忘了那不是常態,而是台灣經歷那麼多年壓抑——無論政治還是社會經濟——才有的一次性爆發。」書名《焰口》用佛經裡餓鬼貪心不足,入口終成火團,因此永無飽足的典故,指的便是那個年代,「嘴巴燒起來也要吃,整個八九零年像大型祭典,餓鬼出籠,人人是餓鬼,也是祭品。」問題是,你是吃的一方,還是被吃的?那也是浮沉的年代,有人往上爬就有人跌下,更多的是不滿足的人,錢財來了又去。林慶祥形容,「真的是興奮劑,因為來得快去得也快。」那時他剛當記者跑警察線,常常聽老警察帶怨嘆又緬懷的口吻說:「啊,你是沒遇到,當時我們一個月賺多少錢,那時候哪有在靠薪水過日子的,喝一攤就花去半個月薪水。」「當時我們攏嘛先衝再說,搜索票?哈哈!我抽屜十幾張,全部檢察官蓋好印章,隨時可以填上日期。」那是警察跟黑道比黑,也是黑道漂白,黑金政治竄起之時。林慶祥說,現在台灣政治很多病徵都可在那時找到源頭。一談到警察,林慶祥便有很多小故事,比如有一次記者室打掃,原是警察辦公室的記者室天花板掉出一包毒品,「你以為是誰的?當然是警察的。但藏來不是自己用,是拿來當誘餌,給那些毒蟲線民,讓他們出賣別人。警察要養毒蟲,死薪水哪夠?只好搜查毒品時暗藏幾包。」或是當年南下支援的維安特警不大會執法,常常任務結束後讓老巡佐帶著跑去酒店尋歡,喝一喝一把MP5衝鋒槍掉下來,旁人也只淡定的說:「大欸,東西掉了。」在酒店馬桶撿到槍,也時有所聞。這些事聽來荒唐,林慶祥則不斷提醒,「要回到那個年代看。」就像小說主角孫啟賢,「你說他是壞警察嗎?不是,他就是那個時候警察的樣子,只是比較敢。現在的好警察,放到那年代也是那樣。」若說《刑警教父》告訴我們沒有非黑即白,《焰口》則道破背後原因,「誰不想當好人,都是被逼到了才當禽獸。」於是我們看著孫啟賢一步步走入灰色地帶,林慶祥說,「不是他想要,而是拒絕不了。」▲繼《刑警教父》後,林慶祥《焰口》再度以警察為主角,問他還會繼續寫警察嗎?林慶祥說寫到第三本就差不多了,「警察很多值得寫,但不值得寫一輩子。」(圖/鏡文學)寫人物避免影射小說主角孫啟賢有個設定——警大四十五期畢業。林慶祥說他有去查當年台中警界沒有四十五期畢業的刑事組長。現今警政署署長陳家欽跟新北市長侯友宜都是四十五期畢業的,是怕有人對號入座嗎?林慶祥說,也不是,只怕小說變成現實的改寫,藝術剪裁不好。但是否也暗示前面所說的,「好警察」在那個年代就是那樣子?至於李金生,林慶祥說這人物融合很多由黑漂白的政治人物,又不像鄭太吉、粘仲仁這些人,「我不想影射人,就要想出他的特色——奸詐,而且容易得意忘形。」於是我們看到李金生成為議員,幫國民黨在市議會「打天下」,有權有錢,最後還是落馬被整肅。然而李金生的下場,不是正義使然,「我沒想要告訴讀者什麼是正義。」林慶祥說。《焰口》如果讀來令人喪氣,一方面或因如此,另一方面也因為它暗示在那個時代,我們都只能成為灰色的人。小說後半,貓捉老鼠遊戲即將結束,回首兄弟情誼,敢衝敢拚的警察與八面玲瓏的角頭,也有相對無言的時刻。林慶祥說,海明威有本小說叫《勝利者一無所獲》,《焰口》就是如此,「好像做了很多選擇,但其實都不是自己的選擇。」相較於《刑警教父》是林慶祥把十多年記者經歷發為小說,反映跑警察線所見所聞,《焰口》則是想像加工居多。林慶祥說很多內容都是約老警察好友,喝幾杯問到的,「寫《刑警教父》沒有大綱,且戰且走,所以寫得很痛苦,寫《焰口》之前便有前半大綱,腦中構思的會比在寫的多一兩步。」與警察相混多年,林慶祥看起來海派,隨便一掐就是有頭有尾的地方警察故事。其實他大學就得過文學獎,退伍後在《台灣日報》當記者十多年,一度轉任高雄新聞局機要秘書,2011年才回歸媒體圈,幾經輾轉,後到鏡週刊社會組擔任資深記者。既有文學夢,又是現役記者,怎樣邊跑新聞邊寫作?林慶祥說他以十天為單位,每十天寫五千字,就這樣花了一年寫了二十萬字。「現在有即時新聞,還要弄影音,工作量越來越大,找時間寫東西很難。」不過也是有從酒店回來,突然文思泉湧時,「酒沒喝幾口,小說倒是想到很多,」林慶祥曾從兩點寫到早上七點,寫了五千多字。在新聞看似貶值的今天,問他寫小說還是寫報導有成就感?林慶祥沒有猶豫太久說,「兩個都有,前提是那個報導是你想做的。」只是寫報導要動起來追,還可能跟丟或沒下文,不像小說,想寫的永遠在腦中。▲採訪前,林慶祥說,「有點不大習慣,以前都躲在攝影師後面,自己是採訪者。」我好奇他認識警察這麼深,還愛看警匪片嗎?他神色一亮道,「愛看啊!」儘管很多都拍得不到位。他自己最推荐鄭文堂的《眼淚》跟《菜鳥》,直說是他看過描寫最深刻的台灣警察電影。(圖/鏡文學)經整肅才能清明從《刑警教父》到《焰口》,黑白兩道一樣黑,不過林慶祥卻在序中引用2017年台灣民意基金會「台灣人對政府官員的感覺」全國民調,其中對警察好感度高達百分之七十四,是所有政府官員裡好感最高的。林慶祥說道理很簡單,因為只有警界經過一次次清洗淘汰。1996年台北警界爆發「周人蔘案」,眾多高階警官被辦;此前台中發生同樣是電玩弊案的第四第五分局案,八十多名員警遭起訴;2001年高雄「儂儂案」多達三十四名警察、官員涉包庇色情遭起訴判刑;2010年翁奇楠命案暴露台中警紀問題。此外,刑事訴訟法修改,改為「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警察得出庭作證,也讓警察辦法手法「不得不」清明。因此,林慶祥說,「當檢察官、法官與調查局被整理一輪,這國家才能真正行政中立。」至於什麼時候才能發生?「再政黨輪替兩次,互相清洗之後。因為很多我們看到的政治進步其實來自權力的恐怖平衡。」一如《焰口》揭示的,正義並不存在,它只是需求。如何達到?各憑本事。跑警察線那麼多年,是不是改變了他對正義的想法?「我看見底層結構的因素,很多時候人不是壞,是窮。」這結構不只是犯罪人口,也包括警察。我想起著名警察小說家麥伊・荷瓦兒、培爾・法勒寫的《大笑的警察》稱「警察是一種必要之惡。」小說透過一位清白的警察說道:「每個人,就連職業犯罪都知道,他們可能突然陷入只有警方能幫上忙的情況之中。當夜賊半夜醒來,聽見地下室有怪聲音的時候,他該怎麼辦?當然是打電話叫警察,但只有這種情況不出現,大部分人在警方干擾他們的生活、讓他們不安的時候,都會有恐懼或輕蔑的反應。」當他的同仁說:「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必要之惡,那不就完了?」清白的警察回道:「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一種自相矛盾的事實。做警察的人需要頂尖的智慧和出眾的心理、生理及道德品質;然而實際上,這個職業完全無法吸引擁有以上條件的人。」所以許多時候警察不是染黑,只是回到了他最初的樣子,是怎樣條件的人。林慶祥說,「好警察只是心有忌憚。」寫在1968年的《大笑的警察》於是有了來自林慶祥的呵呵笑聲回音。《焰口》寫一個島嶼的年代,餓的祭典,飽嘗了一切的食傷。輸家一無所有,贏的人卻一無所獲。
+ More【主題企劃】鏡文學開演|小說活了起來 ,故事站上舞台!
【鏡文學 X 剝皮寮】 連假期間,文學開演!文字靈魂注入光影脈動小說活了起來故事站上舞台 清明、兒童節連假期間,與家人掃墓祭祖之餘,想要跟著鏡文學的腳步,一睹具備改編影視潛力的精彩好故事嗎? 這一次,我們特別精選出15部作品,讀好讀滿,連假再也不孤單! 除此之外,4/4(四)—4/6(六)鏡文學更與「剝皮寮歷史街區」合作,將放映兩部鏡文學簽約作品改編短片:林秀赫《冰箱》、王天寬《對講機》,並邀請原著作者參與映後座談,歡迎讀者蒞臨參與! 剝剝看電影|鏡框之外的延伸:尋著光影的脈絡,探索鏡頭下的故事 ☆【活動資訊】活動地點|視聽室(萬華區康定路173巷5號)日期時間|4/4(四)—4/6(六) 14:00、16:00參加方式|開演前30分鐘開放排隊入場,座位有限,額滿為止注意事項|視聽室內禁止飲食,敬請配合主辦單位|剝皮寮歷史街區(詳情請上活動頁查詢) ☆【節目資訊】🔴 4/4 (四) 14:00 《兒子的大玩偶:數位修復版》The Sandwich Man 臺灣│1983│108min│普遍級1983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男配角、童星入圍1984德國曼海姆影展改編自作家黃春明的《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和《蘋果的滋味》短篇小說,此部電影為台灣新電影接續《光陰的故事》的力作。青年為了妻小,學日本雜誌上的三明治人背看板宣傳電影;業務員下鄉推銷日本進口快鍋卻差點賠上命;貧民窟工人撞上美國車,咬下蘋果的那一刻才知最諷刺的現實。政治是虛假的,社會才是真實的,百看不厭的老經典告訴我們,這句話一點也不錯。🔴 4/5(五) 14:00 《冰箱》Minus (立刻看原著小說)2018年金馬學院作品一間舊公寓,一台破冰箱,三個瘋婆娘,在颱風過後的夜晚,地濕、漏水、心不寧,房裏突然傳出神秘的噪音聲,一個魔幻的夜晚就這樣開始了。★與談人:金馬學院學員、原著作者 林秀赫🔴 4/6(六) 14:00 《對講機》Upstairs, Downstairs (立刻看原著小說)2018年金馬學院作品公寓樓下的門鈴對講機壞了,真真找人修理後,拿著對講機的屍體在樓宇間展開收錢之旅。有的鄰居爽快分攤,有的鄰居嫌棄真真愛管閒事。真真多次按下蔡先生的門鈴都無人應門,但屋內卻頻頻傳來不尋常的狗吠聲……★與談人:金馬學院學員、原著作者 王天寬 🔴 4/6 (六) 16:00 《推拿》Blind Massage 中國, 法國│2014│彩色│114 min│限制級2014柏林影展最佳攝影銀熊獎2014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新演員、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效改編自畢飛宇同名小說,看見那些看不見的,導演婁燁以各式模糊畫面、黑幕、失焦逼近失明的世界,又啟用視障人士參與演出,鏡頭極端貼近,細膩收音下,腳步與動作都戰戰兢兢,眼睛看了,也彷彿耳朵聽了,目茫,耳聰,不是視覺奇觀,而是體感的奇妙湧現,那時,愛是什麼模樣?慾望是什麼形狀?失了影,更接近真。 ▼ 鏡文學─改編影視 小說推薦 ▼ ☆【 改編影視起跑 】一間舊公寓,一台破冰箱,兔子與瘋婆娘,一個隨機殺人事件後的夜晚 聿珊下班後差點搭上發生隨機殺人事件的捷運列車,雖然躲過一劫,她卻開始耳鳴。尋找耳鳴原因的過程中,不斷與室友們產生摩擦。最後她懷疑耳鳴的來源,是門口的一臺冰箱…… 駱以軍:「我覺得這位小說家是很會調情的,是性感的說故事的人,具有某種說故事人的氣氛與天分。」 我沒有告訴他,我感到被冒犯, 尤其當我試著紀錄我的生活,卻總是無法寫完整,時序總是錯亂,對話總是從這個人口中連到那個人嘴裡, 他那種唾手可得的平鋪直敘行文,對我而言有多麼反諷。我也沒有告訴他一直用「原來」其實顯得敘述者很笨。 我沒有告訴他我的真相。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吳曉樂新作! 大人虛榮的生死鬥,小孩無辜的大冒險。陳勻嫻一心力爭上游,原本期待嫁入豪門後可入住台北精華地段,享盡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不料夫家財力衰耗,無可揮霍的她只得回歸職場。儘管她想給兒子楊培宸最好的一切,也不得不屈服於經濟壓力的磨輾。直到那天,命運華麗地轉身,她遇見願意出資讓兒子就讀貴族學校的老闆Ted與其太太梁家綺。下午茶、貴婦交流、名牌包、米其林大廚私房課程讓她目眩神迷,但背後默默運作的一切,卻幾乎將陳勻嫻一家捲入風暴之中...... 流轉在乘客間的求婚戒指,成就一場不平凡的際遇。 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弄丟最重要的物品,本來應是完美求婚的計畫,最後會成為悲劇嗎?今天,奕之準備了一連串求婚的驚喜,卻在前往求婚地點時戒指掉在捷運上。戒指在捷運上經手幾人後被電台主持人帶回公司,在廣播上公開此事,戒指最終如何輾轉回到奕之手上?中間那些經手的人,又有什麼意想不到的連結? 譜出禁忌戀曲─劉以豪、郭雪芙領銜主演 在婚姻關係正式生效前,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從未婚到即將結婚,是一段愛情最脆弱的時刻。那些曾經錯過的、有緣無份的、來不及了解卻相互吸引的.....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冒出來,或有意無意撩撥你的心,或掀起一陣風暴,然後即將結婚的你搞不懂了,愛情究竟是什麼? 可是呀,教堂的鐘聲已經響起。 這個故事裡沒有好人壞人,只有三個想回家的人。 刑事小隊長陳江,縱橫黑白兩道,長官器重他的江湖威望,容忍他遊走法律邊緣發大財,就在他快退休的年紀,與黑道大亨陳志雄「博鋩角」,私下縱放誤殺酒店小姐的小瑞,小瑞消失後被黑道藏鏡人收編,成為頭號槍擊要犯。大腕刑警與頭號殺手被迫正面交鋒,兩人進無路、退無步,陳江該如何解決這個危機? 台灣司法史上纏訟最久 白色恐怖時期最曲折離奇的冤獄案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起命案揭開台灣司法史上曲折離奇的冤獄。武漢大旅社是台北當時最豪華的旅館,生意興隆,卻因員工吊死,演變成匪諜案。白色恐怖下最黑暗的「配合政策需要」被導演慘劇於焉產生,案件牽連情治單位、司法機關、甚至最高當局……到底是謀財害命還是匪諜殺人?轉型正義的當下,真相尚在層層黑幕之中。
+ More【鏡文學出版】刑警教父
《刑警教父》出版日期:2017/11/13這部小說裡幾乎沒有好人,也沒有誰是真正的壞人。只有三個想回家的人正邪不兩立的黑白雙雄,暗地裡同流合污,當警察靠黑道破案,得已申張的,是真正的正義,還是自甘墮落?陳江,警察體制下最基層的小主管──刑事小隊長,卻縱橫黑白兩道,長官器重他的江湖威望,容忍他遊走法律邊緣發大財,酒色財氣,無一不沾。然而,就在陳江快退休之際,與想要金盆洗手的黑道大亨陳志雄「博鋩角」,私下縱放誤殺酒店小姐的小瑞。小瑞原本只是個大哥旁邊的小弟,卻因為一時錯手,鋌而走險步步錯。小瑞被放走後被黑道藏鏡人收編,成為頭號槍擊要犯。陳江最想的是安全下莊退休養老,陳志雄想海撈一筆拍拍屁股走人,小瑞想回家侍奉雙親。他們各懷鬼胎,也各有不為人知的苦衷;並非黑道就是十惡不赦,警察更不是純白的正義代表。大腕刑警與頭號殺手被迫正面交鋒,藏鏡人呼之欲出,三方進無路、退無步,陳江該如何化解這個危機?刑事小隊長 VS. 黑道大亨 VS. 槍擊要犯真實!生猛!暢快!台灣第一部「正港」警察小說★ 影視化決定!《血觀音》金馬獎製作團隊原子映象全力打造台灣種警匪經典 • 2018驚爆登場!★ 作者為社會組資深記者,與警察朝夕相處十五年,小說呈現台灣警察與黑道最真實的一面。★ 台灣第一部正港警察小說。名人推薦吳祥輝(作家)、高大成(法醫)、劉蔚然(監製) 各界嘩然推薦!作者長達十五年與警察朝夕相處,上至參與警察追查通緝犯的過程,下至警局生活作息與習性,出筆真實、深具臨場感。──法醫 高大成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林慶祥一九六九年出生於宜蘭,中興大學歷史系畢業。服兵役時曾獲陸軍文藝金獅獎第三名、國軍文藝金像將小說組佳作、大學時代獲得中興大學「中興湖文學獎」新詩組佳作。台灣日報警政線十年經驗,轉任新聞局局長機要祕書,二○一一年回歸媒體圈,進入壹週刊社會組四年,再度轉換跑道桃捷經理,幾度來回,最後到鏡週刊社會組擔任資深記者,算是「歸隊」,一生隨波逐流,長達十五年與警察朝夕相處,以記者之眼,寫出台灣第一部警察小說。新書專頁聯結:https://event.mirrorfiction.com/2017/iwannagohome/購書聯結:博客來 https://goo.gl/te3K4C金石堂 https://goo.gl/cP3jTb誠品 https://goo.gl/Tdrvf2讀冊 https://goo.gl/7Av8P2
+ More【作家特寫】林慶祥:我只是寫了三個想回家的人
【書評】 現實一種,台灣警察小說的現形/翟翱「小弟是妳的,伊是恁張簡家的孤子,對志雄來說,伊小弟幾百個,不差這一個,阿瑞仔也不是會幫公司賺錢的幹部,講卡歹聽,恁小弟生雞蛋的無,放雞屎的有,減一個沒差,飼太多擱呷了米。若對我來說,偷偷放小瑞走,是犯法的,會害我嘸頭路,妳隨便到警政署檢舉,我就下課了,尚蓋好是恁小弟乎黑道的殺手打死,嘿嘿!攏無證據,我就安全了,但為何我要告訴你這些?因為人是有感情的,要講義氣,我陳江在江湖上站得起,不只靠警察身份,是我敢相挺、有原則,志雄有伊作老大的氣魄,我嘛不輸他,阮攏是愛伊好、驚伊死」。 他最後再補一記回馬槍:「阿妹仔,我今天跟你講的話,妳去跟志雄講嘛嘸要緊,但是,未來的代誌安怎變化,無人知道,我勸妳對任何人攏要有所保留,聽聽就好,對我、對志雄攏仝款(同樣),妳尚好連我嘛莫全部相信,妳自己判斷,但別忘了,如果妳覺得需要我這個老大的時陣,可以來找我,我是警察,有法律約束跟立場,我不是流氓,不需要靠殺手恐嚇擄肉(綁票)來賺錢」。 短短兩段敘述,或可稍稍拼湊出故事的樣貌:對話者一男一女,女方的弟弟小瑞是黑道老大志雄的小弟;發話的男方是個刑警,在此無法判斷官階,主要目標是小瑞;而女方因弟弟的關係成了夾心餅,誰都信,也誰都不信。 這只是林慶祥首部長篇小說《刑警教父》中的一個場景,但已足夠讓人嗅到這部小說當中的氣味:警察、黑道、江湖、義氣、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與不得已。 沒有英雄的世界 林慶祥的小說裡沒有俊男美女。他筆下的警察們,沒有誰是可以一次打十個的不死英雄,也沒有出入槍林彈雨還能一臉痞樣談笑風生的最佳男主角。在《刑警教父》裡,無論是警界的刑事小隊長陳江、黑道大亨陳志雄,或是雙方因著不同目的共同鎖定的頭號槍擊要犯小瑞,沒有一個是英挺偉岸的角色(在聊到若作品改拍成影視劇該由誰來演出時,林慶祥針對小瑞一角還特別強調:不能是帥哥)。卻也因此,書中情節的種種描述,都不再是螢幕/銀幕那端的雲端想像,而是拳拳到肉、黑白兩道的血淋淋人生。在當代為數不多的台灣犯罪小說中,《刑警教父》的出現,無疑為社會寫實路數的類型作品添了一枚生力軍。 警政線跑了十多年的林慶祥,說老還不至於,但早也累積了一大資料庫的故事等著倒出。「我想寫這部小說想了很多年。應該說,從我知道這些事,就一直想把它寫成小說。」搖筆桿的人,多半抱著寫小說的夢,何以拖沓到年近半百才以新人之姿出道?「年輕時有很多時間可以寫。那時還沒結婚,那個年代在日報工作,壓力也不像現在這麼大。但說真的,那個年紀,寫小說哪有比去酒店喝酒、比跟黑道、業者、警察混在一起好玩?怎麼可能下班乖乖回家寫小說?當然是朋友喊了就走啊。」林慶祥說話豪爽,直率且坦白,「尤其那時警紀風氣很差,我只要打三通電話,一定會有人正在酒店喝酒,叫你趕快過去。你還會回家寫小說嗎?時間就這樣蹉跎了。」 在高雄市政府任職,每天與媒體打交道,與記者兄弟聚餐,那時喝酒也比寫小說重要。初入行的記者,人脈重於文筆,「剛開始忙著建立自己的名聲,擔心認識的人不夠多。」記者最計較自己的聯絡資源夠不夠廣,遇到刑案知不知道要問誰、能不能問到對的人?為什麼別人問得到自己問不到?為什麼這個分局的隊長會把訊息透露給誰,就是不告訴你?凡此種種,都關係著記者生涯的光明順暢與否。「所以你會把很多心力花在這裡,一方面是工作需要,一方面也是自己愛玩。」畢竟沒有人就沒有線、沒有來源。「所以年輕時的確過得比較……紙醉金迷吧。」他乾笑,流露出一點尷尬。「但寫小說的念頭一直在,午夜夢迴時會很愧對,幹,自己怎麼這麼不認真、這麼鬼混。也想過要先寫點短篇小說,但都沒想到什麼好的idea……」講沒兩句他又大手一揮:「啊其實都只是想想而已啦,還不就是懶。」他放棄替自己洗白了。 不看好也要完成 2011年前後,林慶祥幫高雄市長陳菊打完選戰後離開市府。「當時在家連續糜爛了好多天,每天都跑出去喝酒。突然某天一個念頭闖進來:幹,我如果再不寫,這輩子永遠都不會動手了。於是電腦打開,想了開頭,就寫了。」他頓了一下,不無擔心地問了一句:「所以開頭很弱喔?」 還來不及回答他弱或不弱,他又喃喃地自白,「寫到一半時無以為繼,不知道怎麼寫,中間停了好久。寫到後來甚至會覺得:它值得寫嗎?我寫得完嗎?這麼爛,值得再寫下去嗎?」每一章寫罷,林慶祥都沒有多邁進一步的喜悅,而是從自己的寫作能力到技巧,各種自我質疑反覆不斷。「一直到後半我才有點自信要把它寫完。」但不是終於認為自己寫得好,「那時想的是:即使真的很爛,總也要把一件事情完成。」是這樣的信念推著《刑警教父》走向結局。「我自己從頭到尾都沒有很看好它。」他說。 每一個想動筆寫小說的人,心裡一定有你關心的事。警察就是我所關心的。 「會寫不下去的另一個原因是,最初我只有隱約的想法和人物,沒有先想好大綱,也沒有結局,那種『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的情況真的很痛苦。而且我太耽溺於自己對警界生態的瞭解,光是開頭的監聽我就寫了一大堆。這都不是好事。」對自己寫作上的缺失,林慶祥看得比誰都清楚;而「第二本一定要把大綱都弄好再動筆」這句話,在整場訪談中大概出現了八百次,足見這種「邊演邊生劇本」是多麼折磨。 善惡無關黑白 然也因為林慶祥對警界生態的瞭若指掌,讓《刑警教父》擁有難以摧折的堅實骨架。他在台灣警紀風氣由濁轉清的關鍵時期進入新聞圈,那段警察比黑道還囂張的年代,他雖未能躬逢其盛,卻也耳聞不少。警政新聞的長期磨練,讓他懂得什麼時候可以適當探究,什麼時候可以硬起來翻桌;什麼時候該放軟打聲招呼,而什麼時候該閉上嘴。這些都滲入了小說裡,成了血肉。「寫警察,這是我最熟悉的題材,我和這些人也是有感情的。」 「我對警察很熟,一直想寫的也是警察的故事。每一個想動筆寫小說的人,心裡一定有你關心的事。警察就是我所關心的。」 在林慶祥的小說裡,無論是遊走黑白兩道的刑事小隊長陳江、試圖金盆洗手的黑道老大陳志雄,或亡命天涯的小瑞,都有雙手染血的時分,也有顯露人性光輝的瞬間。「這部小說裡幾乎沒有好人,也沒有誰是真正的壞人。只有三個想回家的人。」陳江想安全下莊退休養老,志雄想海撈一筆拍拍屁股走人,小瑞想回到故鄉侍奉雙親。他們各懷鬼胎,也各有心軟。黑道不全為惡,警察更不是永遠的正義代表。在林慶祥所認識的警察中,不乏陳江這樣一手犯著某些惡行,轉過身面對本業又兢兢業業者。「貪汙索賄、智勇雙全,都可能並存在同一個人身上。很多英勇殉職的警察也是很黑啊,平常違法的事情一件都沒少幹過,碰上要拚命的時候,熱血一沸騰也是往前衝。所以你要怎麼論定一個人?」 所以又回到陳江對小瑞胞姊講的話:「……人是有感情的,要講義氣,我陳江在江湖上站得起,不只靠警察身份,是我敢相挺、有原則,志雄有伊作老大的氣魄,我嘛不輸他,阮攏是愛伊好、驚伊死」。置身白道,卻與黑道相互比擬、爭一口氣,刑事教父比誰都要更懂得翻雲覆雨;善惡之間,或許連一線之隔,都稱不上。 資深記者談記者:關於合法傷害他人的權力 年輕時的他,在馬祖服役留影,當年為了放假回台灣,寫違心之論的小說,還真的放了兩航次的返台假。在和林慶祥聊他的工作經歷時,他先講結論: 「我這輩子只幹過兩個工作,一個就是記者,一個就是應付記者的人。」 林慶祥是宜蘭孩子。中興大學歷史系畢業後,覺得在家鄉不好求職,就跑到台北找工作,找了兩個月還是沒著落。某天一個朋友邀他到台中家裡喝酒過夜,次日一早兩人買了份報紙坐到麥當勞看台中的地方徵才廣告,發現有家《震撼》雜誌在徵記者,就去了,自此踏上新聞路。「我從沒想過要當記者,一生隨波逐流。」他笑。 從泡茶聊天到公事公辦 在《震撼》雜誌待了一個多月,老闆跑了;1996年年底輾轉到彼時剛復刊的《台灣日報》,從環保、區里新聞開始跑,之後轉到警政線,一待近10年,累積了他絕大多數的資源與人脈。2006年《台灣日報》收山後,他到《民眾日報》沾了一下,隨後進入公部門任職,成為他口中的「應付記者的人」。過幾年撤出公部門,重新披上記者戰袍,回到新聞現場。 20年前當記者,和現在幾乎是完全不同的生態。「小時候多可憐啊,(為了新聞)每天晚上都要去陪警察泡茶,還帶宵夜去請他們吃,坐到三更半夜。」警政線的記者與警察關係亦敵亦友,有親密換帖的時刻,也很容易因立場相對而起衝突。和警察日夜「搏諾」(台語,意指建立交情),不只是為了不知哪天會到來的大新聞做準備,更是彼此之間的信任感。「當然我們和警察還是會互譙:『幹,條子都靠不住』、『媽的,這些記者,說變臉就變臉』,但信任感都還是在。」然現在的年輕記者與警察,大家都成了行禮如儀的上班族,少了互動,也省了獨家。一切都由秘書室發新聞稿,或用LINE發群組。公事公辦,不需攀附談交情,但也缺了衝激的火花。 「現在的記者,坦白說,比較沒有實力。想(用報導)修理人,也不知道從何下筆,修理不到痛處,人家也不會怕你。這個社會很現實,很多東西都是交換來的,你有實力人家就會尊重你。警察也是。」 即時當道,技藝不再 伏案桌前,以十五年來與警察朝夕相處的經驗,寫下精采絕倫的《刑警教父》所以現在記者比較好當嗎?「難。」林慶祥簡單吐出一個字。老鳥如他,也同樣面臨著即時新聞的壓力。「現在報社重視即時,比重視一般新聞更甚,很多新聞專業就這樣被犧牲掉了。」已經不是先求有再求好,而是有了就好。「你不能否認新聞它是一門技藝。從題目為何產生、怎麼寫、怎麼瞭解事情的輪廓、怎麼表現,都是技藝所在。」但現在這門技藝的原則和工法,為了搶時效、充版面,往往被迫省略。「就像做鞋。一雙好的鞋,該怎麼縫、該縫幾針,要做到才穿得耐久。假如隨便縫一縫,只求有個鞋樣,當然穿不到幾天就壞了。」林慶祥搖搖頭,噴出一口煙,不知是替年輕同業嘆息,還是替自己。 說起鄉民最常嘲弄的那句話「少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林慶祥還是搖頭。「記者這個行業,入行門檻很低,而且是愈來愈低。但無論時代怎麼變,要當個好的記者,永遠是那麼難。」感覺上這個職業一直被貶低,「但你會發現,社會上有三種人,只要一提起,大家都沒好話,可是一出事,又很希望自己有這樣的朋友,就是民代、警察、記者。為什麼?因為這三種人有合法傷害他人的權力。」簡單幾句,帶出記者令人又愛又恨的原罪。林慶祥把手上的菸彈熄,不再多說。再問他,那怎樣是好記者?他沉默好半晌。 「沒有結論。」
+ More【主題企劃】犯罪的召喚:人性是最大的謎團
犯罪的召喚─推理月登場! 在看似平靜的生活之下,命案的發生,就像是一把割破日常的兇器,將人性攤在陽光下供人檢視。 集結島田莊司獎首獎得主、醫生作家、百萬小說獎首獎得主、王牌編劇、推理界新星及林榮三文學獎得主。六把兇器,六具屍體,六種死法,和零碎的蛛絲馬跡...... 問題是,兇手是誰? https://event.mirrorfiction.com/2017/05/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