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融合台湾宫庙文化与玄幻元素的冷硬派 — 提子墨评《乩童警探》-鏡文學

【书评】融合台湾宫庙文化与玄幻元素的冷硬派 — 提子墨评《乩童警探》
文|提子墨 2020-05-07

提到《乩童警探》,不得不提到书中的灵魂人物—罗蛰,他十七岁前是神明代言人,十七岁后报考警校,成为刑警界的鲁蛇。

喜欢冷硬派小说的读者,不难从《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端倪到充满针砭世态的写实主义叙事,以及许多冷硬派小说的经典元素。本文邀请作家、书评人提子墨老师,为读者回顾历史上经典冷硬派小说与导读本书。




我在阅读张国立老师的前作《炒饭狙击手》时,就非常赞赏他能将推理小说的布局以台湾作为起始,一路随着剧情铺陈跨越到一万公里之外的罗马,令读者在阅读时除了感受到欧洲的异国风情,彷佛也看见了许多东方与西方所撞击出的火花!


在得知他的前作成功售出荷兰版权后,我早已敲着碗期待他的新作上市!心中还思索着,这一次国立老师又会挖出哪些题材让它们互相「撞击」?可能是我「心想事成」的念力够强大,竟然有幸在他的新作《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上市前收到书稿!就在花了四、五天阅读完那一份书稿后,阖上电子书阅读器的那一剎那,我露出了心满意足的佩服笑容!


光是看到编辑对本书的介绍:「罗蛰,惊蛰的蛰。十七岁前是神明代言人,十七岁后报考警校,成为刑警界的鲁蛇」,就足以令读者眼球发亮想要一探究竟,甚至开始疑惑这到底会是一部奇幻小说?或是警探推理小说?


《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张国立 着


喜欢冷硬派小说的读者,不难从《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端倪到充满针砭世态的写实主义叙事,以及许多冷硬派小说的经典元素──外冷内热的警探、亦邪亦正的艳妇、桀骜不驯的妙龄女子、后知后觉的警局长官、道貌岸然的性侵加害者、疑团莫释的灭门血案,以及性、金钱、谎言与局中局。


国立老师在写实主义与冷硬派之中,巧妙地融入台湾特有的宫庙文化与玄幻色彩,在多次回溯少年罗蛰成为温府千岁乩身的始末,或最终卸下乩童之职回归社会,以及那些不时出现在梦境中的奇幻景象,都隐藏着他性格上的转变与手足之间反目成仇的真相,还有人生中那些对过去与未来,所无法自我省思与参透的寓意。


小说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人际关系,在底层也暗藏着千丝万缕的复杂情绪,无论是乩童与神明、兄长与弟弟、继父与继女、女儿与母亲、母亲与第三者、警探与幸存者、死刑犯与嫌疑人……每一个人都有着无法说出的怨怼、仰慕或秘密。那些沉潜于主线与支线底下的角色情绪,对应上灭门血案主轴中,一幕幕令人宛若置身于真实社会新闻,与枪决过程的冷硬派场面,更增添了些许身不由己的淡淡忧伤,也如暗流般缓缓汇流,将剧情推至最高潮。


冷硬派小说(Hard-boiled)崛起于二○年代末期,通常是连载于美国廉价杂志(the Pulps)上的短篇侦探连作,它在三○年代逐渐崭露头角,直到五○年代起更成为侦探小说的主流类型之一!那么到底又是怎么样的时代背景,酝酿出如此冷冽与硬汉的小说文体?其实一九二○年至一九三三年为美国禁酒令时期,全国上下禁止酿造、运输或销售含酒精饮料,肇因此前酗酒、家暴和在酒馆打群架的乱象层出不穷,而引起许多宗教卫道人士的不满。美国政府在众多团体的施压下,进而祭出酒精禁令的法律条文,企图藉此改善当时社会的暴戾风气。


在长达十三年又十个月,无酒精、反暴力与改造问题社会的氛围下,美国廉价杂志的连载中,也有一种小说类型悄悄异军突起,满足着许多血气方刚的男性读者们,内心底层那一股正义感、英雄感与对抗黑社会势力的使命感!那一种类型的侦探犯罪小说被称为冷硬派小说,而男主角通常会被设定为孤僻冷傲、智勇双全、出生入死的狠角色,这类型的人设后来也通称为「冷硬派侦探」(Hard-boiled Detective)!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冷硬派小说,为卡罗尔.约翰.戴利(Carroll John Daly)刊登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号《黑面具》(Black Mask)杂志上的短篇小说〈假冒伯顿.康布斯〉(The False Burton Combs)。该小说是以当时经典的第一人称叙事探案,男主角是一名业余私家侦探,接受了某位男子的委托必须化名为伯顿.康布斯,造访位于麻州近海的南塔克特岛。这位性格冷峻的汉子,在岛上以假冒的身分周旋于外表鸡皮鹤发的邪恶老妇,与另一名蛇蝎美女之间,他的到来也伴随着一起起冷血的谋杀案接连发生……戴利笔下阴晦悬疑的探案风格,霎时令许多廉价杂志的读者双眼为之一亮,尤其是男主角特立独行的铁汉性格,也满足了禁酒令时期男性读者内心波涛汹涌的英雄气概!


如果戴利是美国冷硬派小说的先行者,那么达许.汉密特(Dashiell Hammett)就是终其一生将之发扬光大的冷硬派实践者。一九二三年,汉密特的短篇小说也开始被《黑面具》杂志录用,并于十月号开始连续发表了数篇「大陆侦探社」(The Continental Op)系列的短篇小说,他毫不讳言自己是戴利小说风格的追随者,


在往后的三十年内,汉密特所撰写过的几个系列小说与短篇集中,至少出现过四位冷硬派的男主角,除了「大陆侦探社」系列中,周旋于金钱、美女与黑社会之间中年发福的无名侦探,还有《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中经典款的冷硬派私家侦探山姆.史培德(Sam Spade)、《玻璃钥匙》(The Glass Key)中赌性坚强且花天酒地的奈德.波孟特(Ned Beaumont),与汉密特最后一部小说《瘦人》(The Thin Man),铁汉娇娃探案夫妻档的尼克和诺拉.查尔斯(Nick & Nora Charles)!


虽然,汉密特的小说写作生涯因政治理想而中断,出版品的数量也远不如同期作家充沛,却曾引领冷硬派侦探小说进入百花齐放的年代,他所创作的多部小说与探案主角,至今仍是许多冷硬派爱好者所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他的作品紧凑、悬疑与冷冽的风格,也启发了后进作家雷蒙.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


钱德勒同样也是发迹于《黑面具》杂志,在一九三三年以短篇小说〈勒索者不开枪〉(Blackmailers Don't Shoot)出道,他的侦探小说虽然也偏向冷硬派风格,但是行文风格上却饶富趣味,常以独特的文字功力借物借景,来形容某个物体、情境或场景,令他的小说阅读起来非常生动且充满了想象空间,也因此被冠以「钱德勒式」文风。


他笔下最知名的私家侦探角色当属菲力普.马罗(Philip Marlowe)!马罗是一名外表高大健壮的私家侦探,每次赴约见客户时绝对西装笔挺、潇洒体面,展现自己身为侦探的专业形象。钱德勒在马罗冷硬派侦探的设定下,也赋予了他不随波逐流的执拗性格,他原本是洛杉矶检调单位的调查员,却因叛逆与不服从而丢了饭碗,进而成为一名接案的私家侦探,并擅长在附庸风雅的交际圈探得内线消息。


钱德勒的小说多次被搬上荧光幕与大银幕,无论是一九四八年由杰拉德.穆尔 (Gerald Mohr)所主演的电视剧《菲力普.马罗的冒险》(The Adventures of Philip Marlowe),或一九八三年由鲍尔斯.布思(Powers Boothe)挂帅的HBO影集《私家侦探菲力普.马罗》(Philip Marlowe, Private Eye),都曾满足大批热爱「钱德勒式」冷硬派侦探的男性读者,也令许多女性观众认识了那位风流倜傥的侦探马罗!


《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中的罗蛰,因为年少时异于常人的神职,以及某种原因回归普罗大众,投考警校成为了一名刑警。但是,在他内心所隐隐作痛的那份内疚,也造就了他成为表面上对长官鞠躬哈腰,隐藏真实自我的罗蛰。他对外人的内敛与冷漠,与前述六位美国冷硬派小说的探案男主角,其实有着非常相似的特质──他们都是心中有故事的冷峻男子!


这一部充满台湾宫庙文化与特殊起乩场面,又带着点玄幻色彩的探案题材,再次成功地以乩童与冷硬派警探,撞击出无与伦比的精采火花,也确信这将会是欧美读者非常有兴趣的另类警探小说,甚至可以预期亚洲读者会有极高的意愿,期待观赏到罗蛰警探卖出影视IP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



本文作者|提子墨


作家、书评人与翻译,台湾首位拥有「英国犯罪作家协会」与「加拿大犯罪作家协会」双重会员之作者。第四届「金车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决选、「台湾推理作家协会」理事、「博客来侦探社」选书人、ETtoday与OKAPI签约专栏作家。2018年以旅情小说《幸福到站,叫醒我》,荣获TiBE遴选为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台湾主题馆参展小说之一,小说作品亦获美国「旧金山市立图书馆」典藏入馆近六十册。


脸书/推特/微博/IG:提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