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僻小說家與他的青春致幻物語 ——賈彞倫談新作《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鏡文學

孤僻小說家與他的青春致幻物語 ——賈彞倫談新作《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
文|翟翱 2021-03-23


「我寫作就是為了取悅讀者,看他們爽我就爽。」賈彞倫說。


賈彞倫以肉文出道,出道原因頗有當文字肉身菩薩的況味。2008年左右,他常逛的男同志情色文學論壇遭警察以違反「刑法235條」掃蕩(註1),許多創作者嚇到不敢寫,網站收攤,便索性下海,「我發現台灣人寫的東西變很少,就想不如我來寫吧。」也因此,賈彞倫的小說從情慾禁忌到青春校園、家庭想像,還多了一份「台灣味」。




《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

賈彞倫 著




台灣同志情慾文學第一品牌


2015年,賈彞倫出版《Twins-我和他》,寫一對成長於南台灣、天差地別的雙胞胎,陰錯陽差在台北重逢後相互吸引。遊走在亂倫犯禁邊緣固然引人側目,更稀奇的是,賈彞倫在小說中使用台語文,還堅持用台語文「正字」。此外,他將主角設定為平埔族,談性說愛之餘,也鋪展台灣文化。


「後來編輯要我把主角的衣服穿回去,這讓我很掙扎。我沒有要以作家這名號跟人自我介紹,也沒想在文壇混,為何不能成為台灣同志情慾文學第一品牌?」

話雖如此,16年賈彞倫出版《迴家/17.34.51》,故事畢竟有了更多向度,開始臨摹家的可能。其後自行出版《夜行列車》,依然是「穿起衣服比不穿衣服多的故事」。對此,賈彞倫說,「我發現我可以讓讀者的大頭小頭都感動到。」


小說風格從肉慾到清水,讀者不會反彈嗎?「如果有人不爽,那我就再寫肉文給他們看,然而,讀者其實是會跟作者一起成長的。」賈彞倫表示,很多老讀者像他的朋友,「我大概知道一百多個讀者的年紀,所以知道他們真的跟著我一起變老,人生也漸漸有不同的煩腦。」



新作像青春同志版《孤味》


新作《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正是集結賈彞倫拿手的青春校園與家庭變奏的大成之作。小說以住在社子島的「李勤」自述他熱鬧又混亂的大家庭開場。李家男弱女強,從阿嬤到李勤母親都是雖然傳統但強悍的女性,此外還有兩個姊姊兩個妹妹。小說一開始,李勤母親正懷著最小的妹妹,大姊卻也未婚懷孕——一場家庭風暴正要上演,李勤則誤打誤撞進入學校棒球隊。


李家人仰馬翻之際,青春蒸騰的熱氣與色氣也到來,李勤發現他有一個神祕仰慕者,隊上其他男孩也與他產生似夥伴又若情人的遐想。因此,《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既是同志故事,也是成長小說。尤其,李家突然冒出一位多年不見的「黃姓阿公」,則讓《李姓人家》變成對家庭想像更前衛的同志版《孤味》。


社子島是小說舞台,也讓《李姓人家》有了些許階級與同志的矛盾。賈彞倫說小說主角原型來自他的一位讀者。「幾年前我到台北辦讀者見面會,有一個身形瘦小面容清秀的大學生到現場。我們聊了一下,知道他住在社子島,就請他帶到我社子島晃。社子島不同於台北市其他地區,因為禁止開發,是一個只有遷出沒有遷入的地方,所以人跟人之間很緊密,鄉里的氛圍可能更像中南部鄉村,隨便就會撞上親戚。到了之後,他急忙要我走小巷,因為很怕被親戚或鄰居看到。」


「畢竟一個不認識的大叔配大學生,看起來很醒目。」賈彞倫開玩笑說。


小說以住在社子島的男同志切入,讓主角李勤成為邊緣中的邊緣;他之於其他同學,就像社子島之於台北市,表面上一樣,內裡卻不同。然而,李勤的階級出身小說中僅點到為止。賈彞倫表示,球隊的向心力與制服其實會弭平彼此的差異,「不過對李勤來說,社子島這個故鄉多少有點像『原罪』,讓他缺乏自信,也綁住了他。」


面對喜歡的人,李勤糾結這樣的出身讓他跟不上別人的生命節奏,同時自嘆「別人生來就是要跑、要逃,要飛翔的,而我卻無法切斷與家庭、土地之間緊密的關係。」故土、家庭是羈絆也是牽繩,帶給人自信與自卑,使《李姓人家》的男男校園情有了更複雜的討論——當愛情讓人飛翔,卻有可能選擇留在原地。




(圖/鏡文學)



返還家族女性被遺忘的能量


《李姓人家》寫盡家族、土地與人之間的複雜情感,賈彞倫其實來自小家庭,「我家只有三個人,所以常常想像大家庭會是怎樣。這也讓我體會到人生就是有得有失,孤僻也有好處,我就是比較孤僻的人。」因此,「寫這本小說多少也是我嚮往那樣熱鬧的家吧。」


至於《李姓人家》女強男弱,賈彞倫的原生家庭卻是以父親為主。「去年我母親過世,我回南部的家,發現少了母親,變得一團亂。過年我花了好幾天整理,半個月後再回家,又是一團亂。」


「這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們家是靠我媽撐起的。女性其實是很強大的力量,只是我們通常太過習慣而忽視,只是很多時候她們都被男人綁住了。她們之於丈夫乃至家庭,就像一個結與另一個結,相互拉扯。尤其我媽那一輩的女性更辛苦,於上她們面對的是再傳統不過、過去靠威權管教的長輩,於下又要面對可能已不甩規則的新世代。」


「她們就像夾在不同材質的板塊間,不斷被擠壓,同時動彈不得。」賈彞倫結論。



寫著寫著也把自己織進小說


我本以為《李姓人家》看似過分青春浪漫的同志愛情是幻想,怎知小說的家庭模樣其實也是——來自賈彞倫撐開自身現實的逼仄。


賈彞倫透露母親生前常常為父親煩惱,甚至得恐慌症,後來才知道父親可能有亞斯伯格傾向,「我爸跟我媽就像兩個不同星球的人,無法溝通,然而直到她過世前幾個月,她才發現這件事。」言談間,稱不上為母親抱屈,而是看透世事的語氣。因為賈彞倫發現自己跟父親與母親越來越像。


「我爸是理工宅男,當年我要讀歷史,他出動全家人阻止我。以前我總覺得我們南轅北轍,連政黨傾向都完全不同。他買很多書,家裡有一整排電子工程書籍,我也買很多書,有哲學有文學的。這兩三年我才驚覺,我跟我爸其實很像,只是各在兩端。我們都愛買書,也都很固執。我媽生前常把『歹勢』、『失禮』掛嘴邊,很怕麻煩人,我現在的口頭禪也是『歹勢』、『麻煩你了』。到頭來,我們常常複製父母的樣子,只是我們一直不願意相信。」


這或許解釋了《李姓人家》中李勤感到被家庭綁住的無奈。飛行,對習慣走在地上的人來說,仍是想像。


訪談間,賈彞倫透露自己是投手,帶領一個業餘野球隊,「真的是『野球』,因為我們都不是專業出身,而我莫名成了類似教練的角色,還負責投球。」


「這讓我想,為何我筆下的主角通常很沒主見?是不是因為現實中的我是控制狂?然而,那些看似很有主見的自信,是不是為了遮掩我內在的不自信?」從實到虛,又從虛到實;小說是人生的幻影,人生也是小說的一部分。


訪問最後,我好奇賈彞倫擅長什麼球路?他回答「快速球」,不知為何他天生投球就是比一般人快。因此,賈彞倫是三振型投手,靠直球解決打者。我問,這樣不會很耗球數,很容易受傷嗎?「會啊,但就是爽。」


投手丘的直球與小說裡彎彎曲曲的生命折射,都是賈彞倫。寫小說既是逃避也是直球對決自己的人生。




註1:「刑法235條」是警察取締所謂「猥褻」圖文、影像之法源。民國95年大法官釋憲「釋字第617號」,認定具「適當安全隔絕措施」者,如加封套、警告標示等,可使「一般人無法得以見聞」便不在此法範圍。此後,法院在實務判決上才納入是否具「適當安全隔絕措施」衡量。如成人網站的「你是否達18歲」、「是否知悉網站內容是給成人看的」等設計,可作為「適當安全隔絕措施」,因此不成立犯罪。


好書讀起來  

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
延平北路十段再進去的李姓人家 賈彝倫

【購書連結】: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讀冊   MOMO【電子書連結】:Readmoo【鏡好聽有聲書購買連結】:https://www.mirrorvoice.com.tw/audiobooks/244BL X棒球X成長X鄉土家庭的混種青春喜劇-----------------------------------------------------------------------------------------------------------【盛讚推薦】不是練好守備才能上場接球而是因為在場上遇上了變化球才學會守備人生不就是一趟應萬變的旅程如果現在的你需要一點拋開顧忌的勇氣那麼一定要來看看這個被遺忘在Google Maps上的故事——瞿友寧導演曾在社子租屋的我,彷彿能從角色視角感受一切,青春啊!——又仁彷彿回到上課偷看小說的時光,翻開就想閱讀到最後。——夫夫之道 阿凱 里歐-----------------------------------------------------------------------------------------------------------【故事簡介】延平北路哪來十段?真的啦!十段再進去有個裡頭社,是我們李家歡樂的所在——我叫李勤,今年高一,家中唯一男丁的我綽號竟是班花。媽媽跟姊姊同時懷孕,我則收到來源不明的情人節巧克力以為進球隊是打雜經理,卻被抓上場熱血球賽?!我住在社子島最裡頭的「裡頭社」。那是個位處台北,卻像被都市遺忘的所在,居民雖然沒和時代脫節,但也保留著十足的人情味。我家有著許多另類的地方:媽媽是摺紙界的「紙蓮花女王」、爸爸覺得帶大家到天母吃飯就能培養氣質,妹妹卻長成了跆拳道暴力少女。我為了將來而通勤到遠得要命高中同時,兩個姊姊則繼承了某些「家族傳統」。我在班上的綽號是「班花」——絕對跟我的身高和娃娃臉沒有關係——卻從沒想過會在男校收到匿名的情人節巧克力。當莫名其妙的暗戀與告白襲來,我同時被騙進棒球隊,更從花漾球隊經理變成正式上場的臭汗球員,最後還得負責調教準王牌?學校副本狂開,我家發生的事情也相當精采:大姊跟著媽媽懷孕,姊夫竟然是國中同學;多年前離家的風流阿公突然有了消息,家中和阿嬤的關係因此緊張起來;二姊則學我談起了祕密戀愛。──原來我的青春不是轉瞬為風,是一天一風向的亂流狂風啊──

繼續閱讀
花橋男孩
花橋男孩 賈彝倫

國立大學資工研究所畢業的韓樞哲在科技業的工作壓力之下,選擇孤身前往中國,投靠定居上海的姊夫。因叫外送認識了小鐵。平日斯文的韓樞哲也不知道哪來的玩性,竟然強迫小哥跟他交換微信,否則不給五星好評。沒想到是,外送小哥竟然回覆了他的訊息,互相開始越來越熟悉,成為了朋友。 一次,韓樞哲忘了帶鑰匙,為求過夜,便去小鐵位於花橋的租屋處。洗澡時,兩人對彼此產生了反應,並同擠一張床舖,感情逐漸升溫,維持著若有似無的情分。在幾天與小鐵的親密接觸裡,韓樞哲對這個山裡來的男孩越來越了解,卻也越來越疑惑…… 

繼續閱讀
小禹,小禹
小禹,小禹 賈彝倫

李敬禹是個流浪教師,小時候大家都叫他「小禹」,這學期他帶的班級裡,也有個獨特的孩子,名叫曾光禹,大家也叫他「小禹」。敬禹不久之後就要返回台北,在朋友開的補習班當老師,沒想到這個小禹,卻成了他人生揮之不去(O)難以割捨(X)的家人。家人,不一定要有血緣關係,有時就是緣份使然,讓許多人,有了許多羈絆,成為了一家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