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家結合文學開發和影視製作的全版權公司「鏡文學」,18日舉辦第四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頒獎典禮」及「2025品牌暨影視計畫發布會」,除了宣布第三部自製劇《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即將開播,並啟動多項品牌與影視製作計畫。希望接續今年《八尺門的辯護人》影集奪下7項金鐘大獎的氣勢,與鏡文學深耕「故事生態系」的努力,從出版到影視,從國內到國際,讓更多好故事被看見,推動內容的多元商機。
包含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總經理莊勝鴻,以及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院長盧俊偉以及許多出版、影視產業界貴賓皆蒞臨現場,一同見證頒獎典禮及鏡文學品牌暨影視製作計畫發布。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這個比賽不只是題材多元,作者也來自各行各業,所以寫出來的東西才能跨越邊界,到了我們不熟悉又很日常的地方去。」
從故事IP的開發、紙電聲出版,到後續的影視製作,鏡文學積極建立對創作者、對文化產業有利的「故事生態系」。鏡文學總經理兼總編輯董成瑜表示:「鏡文學重視擁有本地特色、文化內涵的臺灣原創內容,並建立良性機制,持續支持有才華的創作者,讓作家擁有更好的創作條件,包含作家月薪制、田調資源提供及編輯的陪伴;在作品完成後,鏡文學更積極推動跨媒介與跨國界的授權機會,希望把優質的臺灣作品帶到更多讀者、觀眾的面前。」
在影視製作方面,除了《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在2025年初即將開播,鏡文學也將持續開發臺灣史上最大司法醜聞的復仇劇《野火》(原名《銀行員之死》),及2024年金馬創投「司法劇集獎」得獎企畫《她殺之罪》,並啟動跨國親情電影《阿婆》、美食紀實影集《味道》和兩部人氣小說《獻給殺人魔的居家清潔指南》、《最後的魔術家族》影視改編企畫。
其中,影集《野火》與親情喜劇電影《阿婆》皆由《八尺門的辯護人》金鐘編劇唐福睿執導;紀實影集《味道》改編鏡文學董事長裴偉暢銷作《裴社長廚房手記》,由金馬獎導演鍾孟宏執導;《獻給殺人魔的居家清潔指南》為鏡文學作家崑崙的人氣小說,將改編為電影,《最後的魔術家族》則是作家吳威邑獲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評審獎的得獎作,將開發為影集。
圖:鏡文學總經理董成瑜介紹2025鏡文學新展望(鏡文學提供)
在故事開發方面,鏡文學也推出明年的【十大作家進行式】、【作品英譯】、【由作者定價,將創作變現】網站收費新制等新計畫,藉由完善的「故事生態系」,支持作者創作優質原創作品,與作者一起讓作品走得更好、更遠。
鏡文學「十大作家進行式」包含多年來持續合作的陳思宏、崑崙、吳威邑、林慶祥、Nakao Eki Pacidal、波西米鴨、Ami亞海等,以及新加入的作家譚端、陳慧與張嘉祥,將與鏡文學一同創作新故事,明年將陸續出版的包括陳思宏《社頭三姐妹》、吳威邑《最後的魔術家族》前傳漫畫、Ami亞海《這不是火箭科學,是青春啊》等,類型囊括推理懸疑、歷史、愛情等,期待推出兼顧文學性與娛樂性的好故事。作家陳思宏表示,「展望2025年,除了出版全新小說《社頭三姐妹》,阮劇團改編的《鬼地方》舞台劇也將繼續演出,身為簽約作者,希望鏡文學團隊能持續陪伴作者們,開心健康的走下去。」
圖:鏡文學總經理董成瑜介紹鏡文學十大作者進行式,背景為作者張嘉祥(鏡文學提供)
長期經營華文閱讀平台的鏡文學,也將藉由網站改版,推出「由作者定價,將創作變現」新制度,讓在平台上創作的作者們得到更多額外收益。網站改版後,作者除了上架自己的作品,還可申請「作品收益」,自己為作品定價,累積收益達新台幣1,000元即可提領;讀者只要註冊成為鏡文學會員,即可購買「銀幣」,用於閱讀付費的作品章節,以行動支持喜歡的作品與作者,一起為臺灣的好故事努力。
鏡文學的出版品近年也在外譯推廣上獲得佳績,作家陳思宏的小說《鬼地方》已售出日、韓、英、德、義、法、捷等13種外語版權,不只入選美國《紐約時報》秋季書單、《書目雜誌》,也登上法國《世界報》文學評論版。為增加好作品藉由外譯走向國際的機會,鏡文學將啟動「英譯募資計畫」,向國內各大企業募資,募得的款項將用於英譯具國際授權潛力的鏡文學作品,目標每年翻譯三到五部。希望徵求跨產業的企業支持,將資金挹注於文化推廣與產業永續發展,達到文化ESG的目標。
鏡文學以主動開發、作者提案和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徵文等管道尋找優質IP,目前平台擁有1.5萬位創作者與2.2萬部作品,經由讀者的市場考驗,開發多元題材的原創內容,完善故事生態系,讓臺灣的原創好故事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