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有好人,有愛如潮水——沈信宏評《樓上的好人》
(本文包含部分劇透)愛如潮水進進退退,將你我溫柔包圍你會以為這是一個陰暗的故事。畢竟卷首序言就寫了,即使逃離也無用,「你無法自我解脫」,努力全無用處。「樓上的好人」是小說中的母親美麗帶上二樓的男人、恩客,獨自養育三子的女人經營髮廊怎麼可能生存,手指技巧不只用在頭皮與髮際,也用在無數男人的身體上。三個小孩在樓下不能上來。母親為這些好人編號,在金色筆記本上紀錄特點,專業的資料管理,第一次兼職就上手。員林男人們按號碼登場,個性鮮明,財力或精力雄厚,長槍快槍大水槍。278號是小黑警察,八卦多話,「透過小黑警察的嘴巴,員林更立體」,133號是刀疤會長,愛吹牛,「一張嘴就能聚海隆山,當然都瞎扯,但似乎又很真實」。不如說這些男人都是陳思宏,把員林虛構得真實無比,像《汪達與幻視》中被汪達以魔法變出來的西景鎮喜劇影集,劇中劇,角色演出角色,小說中活靈活現的男人都像是從真實生活中召喚來的,為了將主角推到中央,細數家事鄉事天下事,也紀錄了城鎮的興衰與掩蔽在時光裡的傷痕。男人紀錄到399號,好人來來去去,孩子還小,怎麼把這些私密頻繁的交易看作日常?社會新聞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小六女生模仿母親賣淫,曾遭堂哥性侵,導師:家庭不幸造成」一切的荒謬與不幸都合情合理,新聞說的,母親賣淫,心靈山崩。我們預期會看到這些孩子的心靈像抹布被扭轉,再擰緊,一滴水不剩,行屍走肉,甚至就該像活屍一樣傳染不幸的病毒。但沒有,這是一本愛如潮水進進退退,將你我溫柔包圍的小說。光是《新天堂樂園》是作為整部小說的引線,就知道這有多浪漫。記得電影其中的一個畫面,放映師為了讓無法買票進場的觀眾也能欣賞,將電影畫面轉至民宅,最後導致高溫引起大火,燒毀整座電影院與放映師的雙眼,但觀影的快樂與感動囤在那些觀眾心裡。一個家庭的悲劇與崩毀不是結局,總有鳳凰浴火重生。樓上的好人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2/3/4小孩壞掉了,怎麼壞掉的?精神分析師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王子,卻被父母變成青蛙。」小孩壞掉了,怎麼壞掉的,陳思宏將過程寫給你看。最不受疼愛的大姊長成自卑的高中國文老師,常用人絕對不會用來形容自己的詞形容自己——白痴、老處女、無奶。言語的傷害是從上一代開始的,從母親那裡學到所有的評判標準、價值觀和道德觀,「幹,我當初把妳丟掉就好,醜死人。生下來幹什麼。幹」。痛苦不能說,自卑成灰末也沒人知道,「說了,就是真的了。沒說,或許就不存在。」有錢人家才能真心話。窮人家不追問才是放過彼此,卻從沒有放過自己。大姊雖然恨極母親,連她死了都掩不住笑,但後來簡直母親附身,愛罵人、碎嘴抱怨,貪吃炸雞與蛋糕,蒐集癖,目光追逐男人翹臀,就連破處時,都要謊稱自己是母親,才能放下羞恥,感受身體的浪潮。母親多偏心,用盡一生數落大姊,無情剪裁童年,任她心靈破碎,逼她用一整部小說自我拼湊,冥想探索,搜集回憶廢物與橡果,逼近傷痛的核心。更不用說兩個弟弟——被溺愛的大弟無人挽回,小弟神童,卻因貌美而命途多舛,「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春風當自嗟」,就這樣一張發光的臉,連男人都要入迷,蠅蟲在小說裡陸續雲聚襲來,到底是誰造成最大的傷害,陳思宏刻意不揭曉,跟著小弟時時處處自嗟自嘆,或許真該怪自己的不可方物。母親在樓上接客,小孩怎麼可能不上樓,母親美麗,男人赤裸,二樓隨時裸露最真實的秘密,小孩偷看偷聽,感官大開,小說裡太多活色生香,軟硬濕黏,繽紛口感觸感,童年變成性慾大觀園,大姊透過母親的筆記本關鍵字,開啟煙火般燦爛的感官記憶。毛茸茸的手、狂妄落腮鬍、黏糊糊體液、高潮時華麗流星雨,口腔咀嚼雪松森林,性愛是泥鰍拍打和棒棒糖溶解。感官已被徹底撐開,從此人生有如落下頷,嘴巴閉不起來,隨時吸收,含納,隨時準備無聲叫喊。不只母親,小鎮也會扭曲人的性格外貌,大家彼此認識,任意談論,話鋒隨時轉上身。小鎮一員不可與眾不同,「只要跟眾人有些許不同,無法歸類者,都是異類」,加入讀經團體,「神愛所有兄弟姊妹,大家都平等」。教書的用詞要政治正確,說錯話會被學生檢舉。所以大姊覺得兩個男人在一起是變態、「坩仔」、查某體,怎麼可以結婚。對弟弟愛男人從否認、自責、接受到正常化的過程,大姊的邊界向外擴張,從員林跳到柏林,從反同遊行走到彩虹旗下。大姊的身體適合流浪,只要離開一個地方,就習慣性以嘔吐或鼻涕排出舊地。大腿尋麻疹神奇排列出世界地圖,連身體都暗示要她離開,瘋狂一下,掙脫束縛。最後她終於領悟,女性自覺,想要就拿,不再安全保守,問自己「妳怎麼還在這裡?」終於擺脫故鄉鐵枝路,飛向天際。過去無法和解,就讓未來來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中比喻「我們處於父母狀態(Parent Ego State),行為就像父母一樣。⋯⋯可以把父母狀態想像成一個法官,他的職責是指控人,給他們定罪,接著當然就是懲罰他們。」要解除自我懲罰的困境,就要從愛自己開始。但小說裡大姊更想讓想消失在人世的小弟懂得自珍自愛,姊弟間有太多連結——睡同間房,一起吃泡麵、月見糖、看電影,被媽媽同時擺在左邊右邊,像《蘇菲亞的選擇》電影畫面那樣,被他人的抉擇決定命運。童年即使滿佈傷害,但約定仍牢牢記在彼此心裡,中間分別的時間彷彿只是木頭人的鬼回頭,斷裂的終究要接上,曾經握住的兩雙小手,還留著互相緊握的念想。就說一件事,藍色龍蝦和橘色海馬,是小說中鮮豔的象徵,是小弟在西西里,和大姊曾經約定要一起去的地方,和長得像大姊的中國女人買的,小弟每次會放錢在家門外的橘色海馬裡任路過的神秘白袍女子自取,但後來都被大姊偷偷拿走,大姊不缺錢,缺的是愛。即使對他們來說,家不在員林,也不在柏林,家,不一定指某個地方,他們都已經踏上回家的路途。小說裡的人物,一開始看起來多麽惹人厭,媽媽荒淫、大姊魯蛇、小弟孤僻,家人互相殘害、言語撕扯,男人們自以為是,精蟲衝腦,但其實真的一個個都是好人。就像小說裡頻繁出現動物,與人交替現身——lotte牧羊犬不讓人落單,狐狸眼神無懼,靈敏難捉摸,貓咪、鵜鶘和猩猩。牠們各有寓意,人世紛擾,摒除雜緒慾念,每個人心底都豢養著一隻純真動物。因此小說結尾簡直就是另一部《新天堂樂園》,配樂感人,眼淚滾滾,兒時記憶精彩溫暖,好人大團圓,祝福別在襟上,鵬程各自萬里。這是陳思宏的《夏日三部曲》壓軸之作,不禁讓人聯想到2021年播出的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劇中被心力交瘁的母親長期漠視的金志雄,自認擁有比別人更不幸的童年。長大後母親說她快死了,他依然無法原諒,只說:「妳努力活久一點,我們都可以試著重新來過,我們不要再依附別人的人生,就試著像別人一樣,過平凡的生活吧。」過去無法和解,就讓未來來,多些碰撞,激盪新的可能。《樓上的好人》也是,等待傷害的記憶與洶湧的欲望暫時平息,漂白水洗過,吸塵器集塵,吃過泡麵,之後會沒事的,沉溺的、髒污的將從水底浮起,掉毛的老處女也能張開翅膀,自由起飛。愛曾經退潮,曾讓人心碎,化作血漿與腫瘤,但走過千山萬水,在他們彼此心裡,像珍藏在電影膠卷裡的畫面,永遠是那麼美。本文作者沈信宏高雄人,現任教職、夫兼父職。清華大學台文所畢業,中正中文所博士生。曾獲國藝會與文化部創作補助、林榮三文學獎等。曾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與小說選。著有散文集《雲端的丈夫》、短篇小說集《歡迎來我家》。其中,《歡迎來我家》入圍「二○二一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書中所收〈兩個女人的故事〉由高雄文學館改編為劇本。與妻子經營臉書粉絲專頁:「我是信宏爸爸,偶爾媽媽」。
+ More看見那些「光明正大」的目標,所帶來的難堪與黑暗——黃柏威心理師讀《致命登入》
如果有人要你自殺,你會照著他的話做嗎?這聽來有點可怕,或許你會想,誰會讓自己的生命任由他人使喚?又誰有這麼大的權力,能夠教唆他人終結自己的性命?但人類歷史上,真的發生過這樣的事。1978年11月18日,南美蓋亞那(Guyana)的瓊斯鎮就發生令人震驚的集體自殺案,美國極端宗教團體「人民聖殿」(Peoples Temple)的創始者吉姆瓊斯(Jim Jones)要求信徒參與「革命自殺」的行動,他說服父母毒死自己的孩子,說服信眾服毒自盡,這樁集體自殺事件震驚全世界。有九百人聽了瓊斯的命令自殺身亡。它也是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前,美國歷史上非天災死亡人數的最高紀錄。瓊斯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特別當世人都認為「人民聖殿」就像邪教的時候,為什麼信徒仍願意繼續跟隨瓊斯?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這些信徒對「人民聖殿」有極高的認同感,一方面來自瓊斯的領袖魅力,另一方面信徒在團體中得到關愛與協助,就像活在一個有愛的大家庭裡,相較於外面世界帶給他們的傷害,這裡滿足了人們內心渴求的歸屬感。除此之外,心理學家也認為這些邪教團體用了些心理學技巧,來讓信徒買單。像是登門檻效應(Foot In The Door Effect)、從眾心理、利用認知失調後帶來的自我辯護效應等等。一、登門檻效應這是許多推銷人員常用的推銷心理,先請對方答應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再慢慢提出更大、更多的要求。例如問你能否耽誤一分鐘的時間填個表格,接著問你要不要聽聽看產品介紹,再開始探問你的購買意願,你就成為他可能的買家。當他先提出一個看起來簡單的小要求,答應後,登門檻效應就產生了,人們通常比較會繼續答應對方接下來提出的其他要求,因為人們傾向展現出自我的一致性,不想表現的不一致而內心產生矛盾感,於是可能繼續說出「Yes」,而有心人就會操弄心理,一步一步得寸進尺,來滿足需求。邪教對信徒的操控也是如此,他不會在一開始就馬上告訴你最終目的,而是利用登門檻效應,讓人一步步走入他設的目標,如果當事人界線不清楚、又不擅面對衝突、害怕拒絕,就容易陷入其中。二、自我辯護效應此效應來自認知失調理論,當我們作出自己覺得荒謬、愚蠢、不符合原本信念或違反道德信念的事,都可能產生認知失調感。而為了平撫內心產生的矛盾,有時我們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或是提高我們對所做事物的評價。例如平時省吃儉用,竟然花大錢吃了不怎麼美味的一餐,可能會引發一些自我批評:像是我怎麼這麼奢侈等負面感受,為了處理這些負面感受,我們可能會提高這頓食物的美味程度:其實它還不錯吃啦!讓自己的行為與感受趨於一致。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邪教的信徒為什麼會一直留在裡頭,不願離開?他們未必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在外人眼中顯得荒謬詭異、又不合理,但正因為他們已經做了,他們可能經歷過認知失調,也已經產生自我辯護,於是會告訴自己、告訴別人,這些行為都是有崇高意義的。由此可理解為什麼邪教常會有些古怪特殊的儀式活動,那是提高信徒認同感的方式,就算平時你覺得那些行爲怪到不行,可是一旦只要你做了,內心可能就會升起聲音告訴自己:這件事一定有所意義吧!回到教唆殺人的議題,作家吳曉樂的最新小說《致命登入》也有類似情節。故事裡有個神祕的網路社團「學校」,一般網路上的社團都有其特定主題,例如美食社團或股票社團,那「學校」呢?書裡是這麼寫著:「他們分享的是:怎麼傷害別人。」這個「學校」就像是台版的「N號房」,「學校」有各種「教室」提供「校友」不同的教材,內容都不脫性與暴力,像是裸照、或是自傷、傷人的照片和影片,而且越變態的內容,越受到歡迎。裡頭的受害者絕大多數都是女性,然而「學校」與「N號房」不同的地方是,「N號房」的受害者多是被迫而被拍攝,可是「學校」的受害者,卻像是自願的,甚至她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受害者,彷彿像被洗腦操控似的,配合主事者的要求,做出在他人眼裡視為不合理之事。就像加入邪教的信徒,把教主的話奉為圭臬,跟從教主的指示起舞。小說裡的女孩房瑞安就是這樣的受害者,在他人眼裡,她的處境十分危險,不僅被拍下不雅照片,甚至有可能在主事者(也是男朋友)的教唆下走上絕路。可是她自己卻不這樣認為,她認爲自己在做對的事,反而對想救她的人充滿敵意,卻對主事者產生認同。主事者除了使用上述提到邪教常用的心理技巧外,他還用了一些方法,讓房瑞安深陷其中。一、貶抑對方,讓對方依賴自己,並用甜言蜜語,讓對方獲得安全感。主事者是房瑞安的男朋友,她信任他,渴望對方的認同,但細看書中兩人的對話,男方時不時就會貶低攻擊她,像是「妳說這樣的妳噁不噁心?」、「妳又犯下新的錯誤了」,「妳這樣做我會很不高興」、「妳不要讓我失望」。這些語言會讓女方變很沒有自信,覺得自己老是做錯,也會擔心對方不喜歡自己,於是容易把主控權交給對方、去討好配合對方。當女方認錯討好後,男友又會說「妳這樣好可愛」、「我喜歡這樣的妳」,繼續鞏固男尊女卑的互動的模式。簡言之,男友透過「貶抑」瑞安,讓瑞安交出主權,覺得男友比自己成熟懂事,透過「親密」,讓瑞安有安全感,而離不開他。二、用似是而非的言論進行操控,讓人不易反駁。「妳要對自己誠實」男友會對瑞安這麼說,乍聽之下是件好事,但他用此來製造瑞安的罪惡感,例如瑞安對朋友陽陽有很複雜的感受,他會要求瑞安去跟陽陽表明自己討厭對方,否則就是對自己不誠實。他用這些理論控制瑞安,瑞安縱使有懷疑,但也很快被自己的罪惡感吞沒,如此一來,教唆自殺也變成可能。因為瑞安有痛苦的過去,也曾痛苦到有不想活的念頭,若是男友不斷用扭曲的言論影響她,瑞安可能就在男友的教唆下結束自己的生命。三、隔絕當事人與他人的往來,孤立當事人,來增加自己的影響力。男友會要求瑞安不可以跟別人提起他,這背後真正的目的是讓瑞安無法求救,藉此完全控制她。如果瑞安會跟他人討論男友的事,對方可能會指出當中不合理之處,這會動搖瑞安的信任感,因此他會想辦法隔絕瑞安與他人的往來。有些對象則是透過看對方手機訊息記錄或要求交代行蹤,目的都是為了控制。雖然男友曾叫瑞安去找陽陽溝通,但那並不是為了改善瑞安與陽陽的關係,相反的,他想藉此破壞兩人的連結,切斷瑞安所有的人際連結。除此之外,房瑞安的成長經驗,可能也是有心者較容易鎖定的對象。他的父親有家暴行為,受不了丈夫暴力對待的母親在她小時候離開她,留她與父親一起生活,小時難以理解的她,很可能對離開的母親產生惡意,並對父親產生認同。但又因為父親有暴力傾向,會讓她缺乏安全感,甚至容易變得討好,長期下來,她會渴望有一個拯救者出現,帶她脫離苦海,給她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然而這會容易把對方理想化,將對方視為自我生命的救世主,而這就成為有心者操控的溫床。如何避面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注意幾點:一、避免把人當成救世主,他們的話不該是權威就像邪教會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教主,在愛情中也有人會想把自己當救世主,塑造自己的權威、貶低妳的價值,讓妳覺得沒有他,人生只有黑暗;他不喜歡妳,妳就是不好的。健康的關係是平等與尊重,想要剝奪你的主權的行為,都是危險關係的警訊。二、知己知彼,辨識人際關係中的操控技術認識文中所談的心理技巧,覺察人際關係中可能的操控手段,是抵抗操控、增進自我覺察的重要步驟,當我們越能覺察與辨識,越有機會識破與脫離。三、維持人際連結瑞安的男友一直想阻斷瑞安的人際連結,但他沒算到人對人際連結的強烈渴望,就在他以為自己設下天羅地網堵住瑞安的生路時,讓瑞安的生命透出一絲亮光,正是起於一次人際連結。知道自己想離開世界的瑞安,想和一起多年玩線上遊戲的網友告別,因此約了小說主角東泉見面,這一見面,讓東泉察覺事有蹊蹺後,才展開後續的情節,這就是人際連結的力量。想要阻礙你維持原有人際連結的人,都需要小心。適時與信任的朋友討論自己的感情問題,讓自己不陷入孤立,都是讓我們避免被人操控的有效方法。四、建立尊重友善的性別平權觀念2020年爆發的「N號房事件」,震驚韓國社會,但令人遺憾的,不只是主嫌的惡行,更是反映出這社會中有一股貶抑女性、把剝削她人當為樂趣的文化、把女人視為獵物的物化文化。這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更是整個社會要反省的功課,《致命登入》也提到這個角度,透過其中一人在談到受害的女性時說道:「打從她們一出生,社會就不斷地暗示她們,她們是瑕疵品,而瑕疵品是沒有辦法靠著自己就變好的。」犯罪的溫床,不該是受害者們渴望愛的心理,是社會文化裡頭那些有意無意的剝削與壓抑。如果我們沒有正視社會中偏差的性別觀念,沒有意識當中對女性的貶低,永遠都會有新的「N號房」、永遠都會有以傷害之名開設的「學校」。「瑕疵品是沒有辦法靠著自己就變好的」,因為「瑕疵品」本來就是好的呀,她不需要再變好了,「瑕疵品」只是別人為她們貼上的標籤,並要她們也這樣以為。《致命登入》讓我們看見這些標籤帶來的殺傷力,更重要的是,它也邀請我們,撕下這些標籤,脫下有色的社會眼光,重新看見身之為人本來就有的尊貴模樣。本文作者黃柏威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碩士,初和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愛看電影、聊電影,喜歡用電影來覺察自我、思考關係,著有《影癒心事:他的電影,你的愛情,心理師陪你過關係四部曲》、《影癒心事:他的家庭,你的傷痕,心理師陪你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 More你家才是鬼地方,你樓上樓下都是鬼地方──張文薰評陳思宏「夏日三部曲」
文/台大台文所副教授兼所長張文薰(本文包含部分書中內容)二○二一,歲次辛丑的牛年年末,蕾神之鎚重擊龍的傳人,把一個以家世傳承、菁英學歷為豪的美國偶像夢擊出長長裂縫。在那個夢裡,個人的價值憑著男丁數目、長春藤蔓排序,學業成績之外的歌舞琴藝、野心慾念都是干擾家門榮光的雜音。每值日夜交替之際,只有庶民如我等鎮守網上不退,等著窺探紐約──台北豪門奇觀的夾縫隨時開啟。明明都到了美國,個人的優質與否卻仍需憑藉把拔馬麻的話語,以對家庭的貢獻度、向心力來衡量高低。這幻夢崩解令人費解又竊喜,原來偶像也是會寂寞空虛覺得冷的凡人。也是年度交替之際,陳思宏以《樓上的好人》為他的「夏日三部曲」奏出最終樂章。二○一九年底的《鬼地方》是「寫給故鄉,不存在的永靖」,小說中出身中部小鎮、在VHS影帶環繞中成長的男孩到佛羅里達繞了一圈,這回改到永靖人眼中「迷人的大都市」──員林 。員林已從鎮升格為市,颱風大水夜殺人事件的夢魘卻持續在柏林──台灣之間徘徊不去,附在阿基里斯踝邊,不斷拉扯每一個走上國際舞台、打算邁入新家庭的成員後腿。樓上的好人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2/3/4「三部曲」是台灣讀者的老朋友了。台灣文學的三部曲巨作都與國族歷史有關,發生在遠離都市與現代文明的鄉村裡,大家族在墾拓移民、抗日抗戰的時代寒夜中浮沈,家族三代成員的命運如浪淘沙般翻湧擺盪。三部曲的主角大半設定為家族中的小兒子,從懵懂稚嫩到肩挑家仇國恨,故鄉的破滅催生出亞細亞的孤兒。如果襲用朱天文《荒人手記》的名言「同性戀者無祖國」 ,陳思宏的三部曲既未以悲苦的寒夜孤燈命名,志向顯然不在建構歷史。那麼,這「夏日三部曲」裡的大家族小兒子,逃離、出走、追尋之後,將會降落在哪一座城邦呢?謎底竟然離不開「家」。三部曲分別都牽涉到一則殺人事件,「可惜他把T殺了」、「當年在佛羅里達,他殺了人」、「美麗殺人了」,每部小說都從開頭就叨絮著殺人事件已然發生,讀者在好奇人是誰殺的、觀看宛如奇觀轉播般的屠殺過程中,發現最重要的不只是殺人的與被殺的兩造之間的歸責問題,而是必須透過「殺」才能揭開的秘辛,必須透過「死」才能斷離的痛苦;還有,引發殺機、清理現場、處置善後的一干人等,都與鄉鎮中的「家」有關。家是愛恨交織、一觸即發的情緒瓦斯間,更因為位置所在、地方產業所需,時時得動用高瓦度照明控制花期,鬼地方爍亮如熱帶溫室。《鬼地方》描述永靖「午後的路面宛如爐灶,不用開瓦斯,路面上就可煎蛋炒飯燉稀飯」 ,台灣小說家以「熱」來烘托島嶼的煩悶、落後,從一九二○年代以來儼然已成系統,但陳思宏對於「熱」別有一套關於時間的詮釋:「熱啊,午後高溫讓時間轉速慢了下來」 、「夏天猛烈,電費已經快繳不出來,母親不准他們開電風扇,氣流在無窗無光的小房間裡悶死。房間沒有時鐘,家貧買不起手錶,房間不僅無光,時間也嫌熱,不肯進房。」島嶼的「熱」不只憂鬱、令人失去理性,更拉住了時間。恆常貫穿台灣文學三部曲的歷史時間,在「夏日三部曲」中不再是線性前進,而是因為貧困、因為母親的意志而留步、被喊停。通往自然風土的氣流悶死,標誌人間存有的時間「也嫌熱」,使人物永遠滯留於那一個夏天。在關於溽熱的描寫中,台灣、佛羅里達、柏林三地洲際的緯度差、時間差也幾乎消失,逃離的去向與起點在「熱」中連成一氣。《佛羅里達變形記》描寫「熱煙在他的皮膚上鑽鑿油田,深黑色原油噴發,全身黏稠」、「他想趕走頭髮裡的溽夏,拿起電動剃刀,在頭顱中央的熱帶雨林開墾出一條新路」 那種黏滯滲入骨髓的熱讓人失去自我界線,只有開顱規模的殺戮才能驅趕。在《樓上的好人》那個無光、無時間的悶熱房間中,彷彿創世神話中劫後餘生的小姊弟相倚求生。一家住在員林鐵路旁的簡陋二層樓老屋,樓下是媽媽以手藝養家的髮廊,樓上供母子四口起居,時有「好人」造訪得以維持這無父之家的生計。只會惹是生非的長男早已不見蹤影,姊弟日夜聽著火車到站離站的廣播,卻無法任意搭上車班遠走。弟弟的離開仰賴生父的援手,姊姊的離開則依靠弟弟隔著海洋的允諾;一度北上的姊姊甚至又因為母親的召喚而回鄉,弟弟雖擁有了與外國情人共組家庭的全新未來,卻與《鬼地方》的伴侶一樣頻頻產生毀棄的衝動,終究依靠那來自不堪過去的姊姊才能重新安頓尋回。當家族成員的選擇與遭遇從國族歷史脫鉤,「夏日三部曲」提醒也急著擺脫祖國魔咒的我們:「家」可能才是真正的大魔王。《樓上的好人》的員林二樓舊屋,與《鬼地方》的永靖連棟透天厝,都是標誌台灣鄉鎮文化的建物。不同於鄉村的三合院,也不同於都會的公寓大樓;住進樓房「新厝」,使一個傳承重男輕女、現實主義價值觀的家庭脫離農業鄉村的親族人際,與隔牆相鄰的住戶、提供飲食或雜貨的商家產生緊密的連結。時而結盟、時而相依、時而互相窺探批判,在無法阻擋的耳語、喊叫聲交叉環繞間,產生了夾雜在鄉村與都會之間的特殊人際倫理。《鬼地方》家族的隔壁是棺材店、再隔鄰是五金行,家族成員更替的重要時刻「生死都在同一排房子完成。什麼地方都不用去,就在這裡生,這裡死」 。《樓上的好人》的鄰居促成單親媽媽以理髮維生,但互相送暖的窮人也是互相鄙視的敵人「鄰居耳語熱烈,牆薄人情更薄」。連棟房屋更便於儲藏不為人知的秘密,《鬼地方》的地下室、《樓上的好人》的二樓,都通往殺人事件的謎底,理想家庭美夢的黑暗之心。我認為「夏日三部曲」在提煉台灣城鎮意象層次上,翻新了台灣鄉土文學的論述能量。「鄉土文學」是蘊積台灣主體意識的最重要文類,從二次鄉土文學論爭到當代的新鄉土、後鄉土之說,但其實在急速工商業化的台灣社會,與世隔絕的鄉村早已不存。更能顯示出島嶼生存樣態、島民生活意識的地方應該是城鎮──都有台鐵車站的永靖與員林,一個有全台最知名台商,一個有全台最多超跑的城鎮。流過城鎮的不是浮著白鵝的小河,也不是通往海洋的大江,而是排水溝。灌溉農田水渠匯集而成的大排水溝,也沉澱著城鎮多餘的非法的慾念,因此往往會有超跑、重機衝進其中,或誰套著塑膠袋把自己溺死。都說《佛羅里達變形記》像是〈蒼蠅王〉、〈大逃殺〉、〈驚聲尖叫〉等描寫青春之殘酷與殺戮的故事,我卻從三部曲的「夏日」主題想起朱天文〈安安的假期〉,急於長大的孩子來到親人所在之地度假,粉彩色調的〈安安的假期〉與濃艷凝滯的「夏日三部曲」都有著瘋女人、寡默的父親、輕佻的兄長這些成員組合,以及不被期待的婚外生育。在《樓上的好人》中,來到柏林度過一個夏季的姊姊,於此經歷了遲來的性啟蒙,之後得以把弟弟從自毀傾向中拯救出來。除了度假,夏日也是適合大作戰的季節,初至外地的姊姊不斷嘔吐、放屁,其不堪直如王禎和小說的角色。不同的是,王禎和的角色自認斯文進步,而陳思宏筆下的姊姊,從《鬼地方》的五個到《樓上的好人》縮編為一名,總是在說自己笨,「你知道你四姊很笨,寫信好難,我不會。我笨,笨到嫁錯人,笨死了,笨死了,笨死了,笨,就是笨」、「小弟,我懂了。你大姊就是笨,美麗說得對,我笨死了,跟人家說我大學畢業沒人相信」。即使姊姊也是大學畢業,但在神童小弟面前,「笨」必須是她(們)唯一的自我修辭,這個「笨」無涉智力,而是指責自己不諳情感幽微,屈服於自己的恐懼與父母強大的控制之下,因此無法辨識手足身上的傷痕,甚至造成傷害。有趣的是,《鬼地方》的陳天宏與《樓上的好人》的弟弟,都須依靠不辨性向、不識創傷的姊姊從「笨」中醒覺,來獲得救贖。當姊姊後來在柏林的公園裡找到逃婚的弟弟,可以說出「神童?你?拜託,連這個都不會,笨蛋」 時,弟弟才真正露出微笑。而當弟弟與大廚完婚,姊姊離開柏林之際,也一反初至的狼狽迷途,「你不要看我笨,跟你講,我現在超會自己坐車」 姊姊瀟灑拉著行李箱準備搭火車離開,宣告搶救新娘(新郎?)大作戰完成。然而,這班車並非通往員林。《鬼地方》的陳天宏在柏林犯案回到永靖,已揭示了台灣人海外夢的浮誇虛幻,以及故鄉作為傷害源頭與包容之地的兩面性。《樓上的好人》則更宣示一個高學歷的「我弟弟,在柏林」卻不是光耀門楣的說辭;姊姊的自我省察在柏林完成,可這並不是一個帶著成長結果衣錦還鄉的故事──姊姊或弟弟,沒有人在故事結束之際回到「虛構的員林」。為什麼?因為員林終究只是永靖隔壁鄰居,只是換車、買書、吃肉圓才會來的驛站嗎?或者是因為員林甚至沒有可供憑弔或胡搞觀光的百年古厝,留不住記憶與足跡呢?這是一個從小就渴望離鄉,卻以故鄉敘事研究起家的員林人,把自己的生命課題拋給隔壁鄉作家陳思宏的小小疑問。
+ More他們不再青春,畢業前殘酷長大──冬陽評楊鐵銘《借刀殺人中學》
中文世界裡,「借刀殺人」可不是具正面意義的用詞。它出現在依據《易經》編寫的兵法《三十六計》中第三計:「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後來引申為假借他人之手謀害自己欲除之後快的對象,算計之重、城府之深,光看這四個字就讓人感到黑幕重重。「這裡的每個人,都在借刀殺人。他們,也都是另一個人的棋子。」鏡文學出版,第二屆百萬影視小說大獎評審獎作品《借刀殺人中學》的書腰文案,準確描繪了既是主題也是賣點、整部作品的書寫梗概。《借刀殺人中學》楊鐵銘 著出版日期:2021/12/10故事的時空背景是2008年的澳門,彼時已超越美國拉斯維加斯成為世界第一大賭城,行業之興盛連帶影響當地年輕人的升學就業傾向,有三分之一的高中生選擇畢業後直接進賭場工作。台灣媒體前陣子才揭穿有大學打著建教合作習得技能的名號招攬外籍生入學,實際上超時工作、犧牲受教權而遭不當剝削勞力的醜聞,《借刀殺人中學》裡的聖德學校是否也在做這個見不得人的勾當?小說一開始的角色塑造與情節開展倒是相當青春洋溢,四位高三生要角之間的互動、校園生活的描寫宛如陽光般燦爛,偶爾的煩惱與爭執是不意蔽日的浮雲,耳語和祕密不過是這丁點大的圈子裡免不了的日常。但作者早早拋出不尋常的情事,像是好打抱不平、留級一年的張儒行,他的父親過去因積欠賭債而跳樓輕生一案,很可能是被聖德學校現任校長盧高勤所害;打扮時髦亮麗、被師長緊盯服儀的梁珮雯,放學後從事援交行為遭主任屈又石察覺,不料他竟想在背後染指操控,逼迫學生持續提供性服務並從中牟取金錢利益;轉學生楊思淮看似不理解新學校的種種內情,試圖和同學們親近交好,可是張儒行父親的死亡之謎就是他私下透露,並且慫恿儒行和他的同班女友黎莉一塊扳倒校長……《借刀殺人中學》一書明顯依循犯罪懸疑類型架構,但不走案件發生、展開偵查的慣常套路,而是在看似平靜清新的學生世界埋設一連串誘騙陷阱,遂行圖謀者的「借刀殺人」。從小的框架來看,角色之間積累的怨懟仇恨進而相互威脅利誘,各懷鬼胎的盤算牽一髮動全身,適切地營造情節高潮起伏;放大整部作品的視野,出生上海、小學時移居澳門、大學在台灣攻讀電影的作者楊鐵銘,則是有意識地將他所認識理解的澳門、感受認知的兩岸三地樣貌及價值觀,傾注在採三幕劇形式構成的作品裡,帶有一定程度的寫實和批判性格,同時也兼顧大眾娛樂性。角色的年紀是關鍵,懷抱青少年的懵懂踏入社會,在原以為對抗反擊的過程中逐漸成為自己討厭的模樣。復仇豈是一場能奢望全身而退的遊戲?算計不成的失控、猶疑造成的懊悔,需付出的高昂代價早已遠超出預期。那麼,大環境的變化是否也是如此?這只是一樁發生在虛構校園中的故事嗎?我似乎在文字之間讀到作者的叩問。大獎評審之一,時報出版副總編輯暨影評人嘉世強如此評價《借刀殺人中學》:「一個有良好劇本觀念發展出來的小說。」我極為同意這句讚美鼓勵的話語,卻也認為這句話同時點出了作品存在的缺陷(特別聲明,這是我個人的借用與詮釋,絕非嘉副總編的意思)。故事劇情是具高張力的,人物也立體有個性,從影視開發的角度來看確實夠水準,然而文字細膩度尚有成長空間,過快推進而略顯急躁的節奏若能用吸氣吐息的餘裕去平衡會更好,設局布線上偶有先射箭再畫靶的刻意不自然……這些是雞蛋裡挑骨頭的無理苛求嗎?不,必須說這是我對作者的期待,盼望他早日甩脫初出茅廬的青澀,交出下一部更為亮麗的精采作品。本文作者冬陽社團法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央廣「名偵探科普男」、復興電台「偵探推理俱樂部」節目主持人。長期撰寫推理小說導讀、解說、評論與推薦。編輯工作資歷17年,曾任城邦出版集團馬可孛羅文化副總編輯。歡迎搜尋臉書關注「冬陽一直推」。
+ More無論真實社會或遊戲空間,世界是一棵盤根錯節的樹——重點就在括號裡讀《致命登入》
《致命登入》有相當篇幅的描寫是以二十年前輝煌一時的MMORPG《仙境傳說》為底(我是在吳曉樂的個人臉書頁面得知),但實際一讀,她將故事裡MMORPG名稱,取作《世界樹》。世界樹,多好的一個名字,如《阿凡達》納美星人尾巴會與潘朵拉星球的那棵大樹連結,人人彼此心連心,而在吳曉樂的故事裡,串起真實世界的虛擬世界,就是一棵樹。《致命登入》吳曉樂出版日期:2021/12/31說來有點玄奇,約略兩年前,我在我的個人專頁寫吳曉樂的前作《我們沒有祕密》時,我自大地用宮部美幸來譬喻她寫故事的方式:「宮部美幸之偉大,在於她總是能讓讀者看到她用小說在種下一片森林,一個人是一棵樹,宮部美幸會用她所謂「寫到流汗」的方式,去讓讀者看到每顆樹上頭的脈絡及細節,《我們沒有祕密》給了我類似的感覺」,隔了兩年,再次拜讀新作《致命登入》,這種感覺竟然加深了不少。也許只是一種直覺,吳曉樂書寫故事的企圖心,確實神似宮部美幸(包括此次融合奇幻元素寫入「超能力」,聯想到宮部美幸的《十字火焰》),但她並不是在寫一個推理故事,只是揉合時下問題,伴隨著她曾深愛過的《仙境傳說》遊戲經歷,寫成這個故事。虛實之間,《致命登入》以這棵「世界樹」為中心,用緊湊寫法將一片森林展開來,以便讓我們在這片森林看見被她深藏在幾棵關鍵樹木的脈絡──人性的惡意,以及善意。《致命登入》以「繭居族」切題,人生路上原本一路順遂的主角陳信翰,在某個時機點,再也不踏出家門,因為他深藏一個絕對不可說的秘密。如同電影《神通鬼大》的米高福克斯,原來在一次生死交關,陳信翰得到能看見他人臨死的前兆的超能力:只要他看到「黑影」緊緊跟隨著那人,那人就注定會遭遇死劫。但在因果裡,我們全是傀儡,陳信翰只是在他人死亡最後一刻之際,突然看得到操控線的人,他無能為力,只能關閉自己視野,關上自己的心門以及房門──吳曉樂的描寫,綿密地織入陳信翰的無力感:她從陳信翰的「尋死」開始寫起。當然,尋死未果,《致命登入》故事才有延續下去的推力,不過,在開頭短短二十頁的尋死路途,除了有功能上的作用(一是讓讀者看見他的鬱悶,二是讓讀者知道陳信翰的超能力),也有讓讀者在故事開頭看見主角陳信翰的個性:離家去死之際,深夜中打開鐵門的聲響總是特別大聲,但纖細的陳信翰,知道自己內心依舊有眷戀,他在內心裡自問,「難道我希望這聲響能喚起誰來阻止自己嗎?」,加深主角絕望感的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其實他不想死。不想死,就是《致命登入》的核心。為了活下去,所以保守自己的秘密;為了活下去,所以讓自己的精神放置虛擬世界;為了活下去,所以勇敢踏出那一步。《致命登入》說穿了,就是陳信翰踏出那一步的英雄旅程──即便過程自卑又笨拙,但是擁有踏出那步的勇氣,比任何事還重要。不過,在英雄旅程之外,《致命登入》另一個重點,是惡名昭彰的PUA(Pick-Up Artist)。男性透過語言與肢體、表情等等心理暗示去吸引女性,在建立關係後,玩弄並羞辱女性情緒、慫恿對象自殘,最可怕的是,這是一種形同「洗腦」、溫水煮青蛙般的類催眠過程。情節緊湊的《致命登入》,陳信翰的英雄旅程,正是透過大量篇幅描寫原本無能為力的陳信翰,如何拯救在《世界樹》結識並與自己契合的女孩。吳曉樂在故事中後段甚至直接切換視角,讓讀者跟在「惡」的旁邊,了解他們的心態──那是甚至到小說終局陳信翰也沒能搜出的兇手視角──望見他們的心態,以及層層遞進的「為惡」。關於欲望,關於操控,原來對他們而言,不只MMORPG《世界樹》,真實世界本身就是一場如何操控他人的終極遊戲──原來生死常在一瞬間的無常真實世界,與可以隱去自己真實身份的虛擬遊戲世界,沒什麼差別,善與惡,都在其中。吳曉樂的第三本小說,寫進了MMORPG、繭居族、超能力、Manosphere與Red Pill(紅藥丸覺醒),隱隱碰觸到社會結構問題,這本主角陳信翰的成長英雄旅程《致命登入》,成為一齣擁有多方視角、情節緊湊的紙上連續劇。不過,屏除這些刺激過程,讀《致命登入》時,其實,我想到的那些年玩MMORPG的經歷。不像臉書仍需要透露一些個人訊息(儘管可以捏造),那些素昧平生的人們,在MMORPG這個本身就是一個大故事的遊戲世界裡,為了某個共同目標,電腦螢幕上組成團隊去打怪、解任務、解副本。在遊戲裡那些不經意而構成的交際,無需面孔與肢體語言,只有文字言語,那樣的「交心」究竟是真是假?這是我讀《致命登入》最有感觸的重點。在吳曉樂的幾篇文章裡,曾經讀到《仙境傳說》對她的影響,雖然我也曾經玩過《仙境傳說》,但關於MMORPG的真假虛實,我有時會回想起自己那時玩得比較入迷的《石器時代》。那時《石器時代》的經營商華義公司,曾推出一款名為「來吉卡」的蒐集卡,是結合實體商品與虛擬寶物的產品,像撲克牌般,共有52張,四種花色,集滿ACE到J、Q、K花樣,寄回公司,就能換一套遊戲裡難得的怪獸。那時與幾位要好的國中同學一起合買蒐集,最後獨缺一張花樣非常難得的來吉卡──而當時國中同學的某位網婆手上就有那張卡,因此他決定,首次不用螢幕交流,與她真實面對面,與她面交這張卡。最後發展如何,我已經忘了,但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集滿成功的那套怪獸,最後在網路上用新臺幣五千元賣掉,以及,那位國中同學再也沒有向我提起那位網婆的交際狀況。在遊戲世界裡,那位我不曾見過真面目的「網婆」,他與她,好像再也沒有連絡,我始終也沒有問他,究竟發生什麼事情,是失望嗎?還是不符期待?我們所有人都沉默。如今一想,也許在我們這段共有的MMORPG青春裡,那樣切開虛擬與真實的一次事件裡,那也許某種驚人的衝擊:超脫於文字與像素陣列組合出來的腦部幻想,一次真實碰觸得到、用耳朵實際聽到、用眼睛實際看到的感官衝擊。所以當我讀到《致命登入》裡那顆沒有形體的「世界樹」,確確實實地、不分善惡地,將所有人都拉扯連結在一起,那樣的感受,讓我感到特別熟悉。本文作者重點就在括號裡關注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akeyinbracket
+ More海平面上,赤腳攀爬玻璃階梯 ──劉揚銘讀《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
其貌不揚的少女,意外加入貴族學校,住進宿舍裡「女神的房間」,一個舉手投足都可能換來校園女王的肯定或霸凌,以致進退兩難。純真少女殘酷物語裡,平凡的女主角會像麻雀變公主幻化成女神,還是如辣妹過招終於能推翻女王暴政?《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結局兩者皆非,先賣個關子,留待讀者自己破梗。以下盡量從不劇透的角度,介紹這篇小說。《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小說設定帶有反烏托邦的科幻:由於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上升,家園慘遭淹沒的氣候難民,被政府安排前往安全的高地避難。氣候風險由高至低,土地劃分成紅、黃、綠三區,紅區即將淹沒,黃區還有僅剩時間,而綠區安全無虞,三區界線森嚴,各色身分證明不得越界。得以居住在綠區,就讀位於垂直農場大樓的頂尖學府,當然不是毫無條件──財富、美貌、健康、學業成績,各項標準若都能合格,現在能成為好學生、以後會對社會有貢獻、將來有機會孕育健康美好的下一代,那麼,綠區為你存在。貧窮、醜陋、肥胖不運動、反應緩慢,擁有的只是年輕,那請到黃區吃苦;至於衰弱病痛、身體疲病的老人,就去紅區等死吧。開場如此殘忍,但現實生活何處不殘忍?《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巫玠竺 著出版日期:2022/12/31少女算計的數字裡,不斷上升的海平面故事主角是兩位少女,她們在即將被淹沒的小島上,因為「氣候難民」保障名額被分配進入綠區垂直農場附屬學校。學生額度有限,難民占去兩個名額,意味在原本校生有兩個人被踢出去,而來自其他各區的難民,也覬覦著踢走別人,讓入校的機會屬於自己。在這裡,考試分數也影響到住宿空間的優劣,以及將被什麼樣的態度看待,兩位主角一入校就不可能有任何餘裕,唯有逼自己融入完美監獄般的考核制度。兩位少女曾經是是彼此最要好的朋友,雖然一位個性開朗成績好還是運動健將;而另一位有點畏縮、學業普通,對身材和家庭背景感到自卑。但從她們被安排到不同宿舍時,關係的變質也不是不能想像的了。正如書中提到:「當兩個少女親密地成為『我們』時,那是……最平衡的狀態。她們眼中只有彼此,……不受其他人事物所干擾;……當三位少女成群結黨時,事情就變得複雜。三是一個最容易讓少女吃醋的數字,總是有那麼一個多餘的、又不小心容易讓人忽視的存在。三等於二加一,沒人想當那個一,那個最容易被排擠的一,卻往往有人會淪落成為那個一。」少女成長故事裡,肯定有美麗又強大的反派角色(或者其實是正派呢?)在號稱「女神的房間」裡,住著君臨垂直學校的少女,挺著持續鍛鍊的完美胴體、眼角眉梢能瞬間完成算計、無論學業成績與人脈關係都牢牢掌握在手裡。兩位難民少女無論想加入或離開這個完美體系,都必須如履薄冰。而能夠從個人的點、兩人的線、到三人的面、甚至四人構成不停流動的立體關係,那些親密與恐懼,也只有少女自己才能描寫得宜。成熟大人與半熟青春「為什麼妳媽媽會比較偏愛妳姐姐,而比較不喜歡妳啊?」故事裡也討論女兒與母親、少女與女人的關係,相愛相殺,怵目驚心。學校裡,她們無時無刻都被排名,永遠不了解自己需要什麼;而回到家裡,她們也努力輾碎彼此的自信,踐踏對方之前,往往已先狠狠踐踏過自己。外人怎麼看,每個少女小團體都像邪教一般,「存在一套外人看不明白、無法理解的行為模式,比如該怎麼打扮、不能怎麼說話、可以講誰的壞話,不能講誰的壞話……」。少女是未完成品,是成熟大人的擬態,她們永遠不能理解現在的自己為何如此痛苦,等到能順利解答之時,少女早已不再是少女了。太宰治在〈女生徒〉剖析少女的青春疼痛:「我們的痛苦其實誰也不懂。等將來長大,或許可以坦然追憶,對自己說聲『真可笑』,但在長大之前這段漫長的討厭時期,到底該怎麼生活?沒人能告訴我。」以後回看,或許會認為當時自己很愚蠢,但那樣的痛,又確實是存在的,像沒有解藥的傳染病,只能自行癒合。問題是,也有人因此受了一輩子的傷,或根本失去了長大的機會。少女的成長過程,如同在海平面上赤腳攀爬玻璃階梯,每一步施力的纖毫差距,都可能踏碎腳底的玻璃,大家都踩著濺血傷口繼續前進,直到再也無法承受,被海浪吞噬殆盡。垂直農場學校只有向上競爭的空間,成績、美貌、運動表現一旦落後,就等著被步步緊逼的海平面淹沒。故事讀到中途,讀者肯定會察覺,不斷向上競爭的社會,難道沒有往水平方向掙脫、逃離體制的可能嗎?作者當然也預期到,因此提出另一個疑問:嘗試水平逃離,難道不是另一種危險嗎?反過來看,你我的現實人生何嘗不如此。《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也隱約討論了男女關係與女女關係,模模糊糊的性啟蒙出現在不同的角落,在幾乎由女性構成的故事裡,唯二出現的兩位男性角色,被安排在什麼樣的位置、具備哪些功能、是否帶來希望。把故事讀完一次,做為第二輪的切入點,似乎帶來另一種想像空間。溫柔與邪惡,甜美與謊言巫玠竺在《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連載副標寫道:「少女的勾心鬥角,有時比海水還兇殘」,讓我想起湊佳苗的《少女》,好友之間因為「你有的我也要有」嫉妒與競爭逐漸失控,引發一場命案卻比不上「你怎麼會認為我跟你很好?」的小問題。也聯想起神小風《百分之九十八的平庸少女》那些虛偽、可愛、霸凌、暗戀、犯賤的「日行小惡」;當然還有何貞儀《少女化》詩集裡溫暖卻偶爾讓人背後發寒的小情小愛──「我能說我們嗎?能的話,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整體嗎?可以的話,你願意讓我主動使整體得到快樂嗎?」「怕被看見/試圖澆熄火/或是/掩住光/但從指縫間透出的明亮/盡是埋不住的謊」。身處永無機會真正了解少女的彼岸,能透過故事來想像少女世界確實是幸福的。謹以陳又津《少女忽必烈》的一句對白收尾:「請好好照顧對世界充滿想像力的少女,別讓她對現實失望。」
+ More不只是4K畫質的MMORPG,這款遊戲舔得到真實世界的苦味——龍貓大王評《致命登入》
瑪莉弗拉納根(Mary Flanagan) 2003 年在紐約亨特學院開辦遊戲工作室 Tiltfactor 時,像這樣專注在遊戲之於社會影響力的研究機構,在紐約還是新鮮事。弗拉納根對於遊戲的思維,有別於當代對遊戲的狹隘概念。「對許多遊戲玩家來說,遊戲存在的意義就是娛樂、消磨時間、好玩就行。它們只是轉移注意力的活動、代表著休閒或分心——遊戲提供給玩家一個『下班空間』,讓他們自由地在奇幻劇情裡、驚人的遊戲特色裡、還有許多獎勵任務裡徜徉漫遊。」「但是,如果某些遊戲能給予玩家更多呢?」《致命登入》吳曉樂出版日期:2021/12/31《致命登入》看來是吳曉樂精心設計的文字遊戲,它介紹了一個以北歐神話為改編基底的大型線上多人 RPG 遊戲《世界樹》,遊戲裡頭有階級分明的公會、與需要動員公會之力才能取勝的「公會戰」,令人想起《魔獸世界》裡那些玩家必須夙興夜寐練習的大型副本——你需要 40 位精英才能對付黑龍公主;遊戲允許線下交易傳奇道具,宛如《暗黑破壞神2》與《天堂》帶動的「打寶經濟」;《世界樹》復刻著過去 20 年我們也經歷過的 MMORPG 歷史,但是,「如果某些遊戲能給予玩家更多呢?」,《致命登入》不是普通的練等打寶拼首殺遊戲小說,這裡的遊戲,需要付出性命才能登入。《世界樹》能喚醒所有 MMORPG 玩家的共通記憶,這是吳曉樂描繪事物的功力,但遊戲只是舞台,活躍在遊戲裡的玩家才是主角。在第二章正式介紹《世界樹》之前,吳曉樂只花了不到三十頁的第一章,介紹我們的魯蛇英雄陳信瀚登場。原本年輕有為的他,遇上一樁死亡車禍,受到嚴重傷勢的他倖存了下來,過去那個順風順水的「陳信瀚」卻死了。他成為一個足不出戶的家裡蹲,日子久了,父母由擔憂變為漠然、家族由關心轉為幸災樂禍。信瀚也曾想振作起來,但車禍後遺症卻有如附骨之蛆令他持續萎靡——他自此看得見某些人身上散發的奇異「訊號」,這些訊號代表著對方命不久矣,而他成為了被迫注視死亡的死神。陳信瀚成了一場詭異遊戲的單人玩家,他卻沒有選擇登出的權利,他看得到親朋好友身上的死兆,卻無力挽回這些親愛的生命逃出生天。這是一個原創的奇幻設定,不是每個玩家都能如數家珍的《魔獸世界》體驗,但是,吳曉樂在極短的篇幅裡,以明快的文字功力、與幾乎稱得上輕快的節奏,帶領讀者快速進入這個她架空幻想的奇幻世界。而更重要的是,妳看得出吳氏對筆下角色的熱愛,那種情深意重落於筆尖,化為毫無批判的同情關懷。當足不出戶的陳信瀚終於決定出門——找個不麻煩別人的地方了斷餘生,吳曉樂寫他穿鞋的這個小動作,莫名令人心頭一緊:「陳信瀚百感交集地穿上鞋子,很意外繃得不可思議,他會意過來,他發福了不少,腳底板理所當然地變寬了。」線上遊戲世界的繁複風華容易寫、線下魯蛇的逃避日常在輕小說裡也不罕見,但吳曉樂建構在 MMORPG 與奇幻架構上的《致命登入》,卻充滿著出人意外的大量真實性描寫。在許多轉生系輕小說裡,遊戲世界是另一個有別真實殘酷世界的完美天堂,在那裡有自動獻身的準老婆們等你選妃、有實力堅強卻不切實際的魔王等你征服。《致命登入》沒有朝向意淫似的結局一路狂飆,相反地,它描寫玩家們夙夜匪懈的上線準備:中午前起床先打打機械性的每日任務、傍晚不餓不睏時再挑戰高難度的大型任務。這些玩家日常,是我們在回味過去艾澤拉斯大陸或亞丁王國美好回憶時,也未必會想起的平凡小事。但這些卻是我們曾經日復一日「操練」的「班表」,是這些付出讓我們在那個世界裡得以登峰造極,而吳曉樂讓這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平凡都回來了。這種寫實筆法,才能真正體現每個曾經沉迷於線上遊戲的玩家心聲。進一步讓困在齟齬僵局裡的陳信瀚與父母,跳脫「不事生產的家裡蹲不肖兒子」與「情緒勒索的霸權父母」刻板角色形象,還原這個遭逢巨變的三個家庭成員,在承擔壓力下自行尋求各自慰藉的努力姿態。陳信瀚試著透過打寶交易賺錢,證明自己並非不事生產;母親放任兒子終日閉門不出,祈禱時間能療癒兒子身上她無法觸及的傷痛。《致命登入》似乎是一部剖析線上遊戲與家裡蹲現象的現代社會批判小說,但這些內容卻僅僅是全書十一章的《致命登入》的前兩章而已。在《世界樹》裡找到新日常的陳信瀚,意外陷入了一場黑暗的危機之中:他心儀的女性玩家,身上突然出現了象徵命在旦夕的死兆;一股神秘的力量似乎正在操控著他身邊的玩家好友們。這些前所未見的現實新困境,逼使陳信瀚必須「登出」他熟悉的線上世界,「登入」他刻意疏離的真實世界,重新進行一場全新的冒險。而現實與虛擬世界真的天差地遠嗎?在人人被手機、社群平台、ID 與表情符號圍繞的數位世界,兩者間的真實界線已經模糊難辨,無論在哪裡,我們都需要謊言與疏離來保護自己,而現實仍然永遠比 18 禁遊戲都更為獵奇無情。你的孩子未必是你的孩子,讓這些年輕孩子沉迷於電玩世界頭也不回的元兇,也不是線上遊戲。吳曉樂並無意讓《致命登入》停留在喚起玩家美好回憶的台灣線上遊戲史層次,也沒有一廂情願地站在道德高處批判遊戲玩家的沉淪生態,更令人激賞的是,她勇敢地掀開那些正潛伏在現實/虛擬世界底層的黑暗面,直視那些以青春為糧的欲望怪物們。吳氏的輕盈筆法某些地方很有村上春樹的精巧感,但是《致命登入》後半揭露惡勢力的精準,更有村上《發條鳥年代記》裡的沈重灰暗:《發條鳥年代記》裡一事無成的岡田亨,意外發現失蹤妻子身為社會精英的兄長「綿谷昇」,可能是一切不幸的元兇。岡田無錢無勢,卻執著於找回失蹤愛妻,即便已經是政壇新星的綿谷,以權勢等各種手段相逼。等同於社會魯蛇的岡田,卻依舊毫不退縮,向著人生勝利組用力地揮下球棒……在《發條鳥年代記》裡令人作嘔的人生勝利組,在《致命登入》裡也同樣出現了。這些令人想起韓國N號房事件、或日本北九州監禁殺人事件幕後的人性操控者們,披著令人稱羨的社會形象,無恥貪婪地剝削著弱勢階級,而《致命登入》同樣勇敢地向他們揮出了反擊的球棒。《致命登入》是一場「能給玩家更多」的遊戲,最終淡化了遊戲與奇幻的界線,還原出當代台灣的魔幻社會風景——你可能會在閱讀過程中,不時「感應」到某些被影射的台灣社會事件與人物。更重要的是,吳曉樂的筆觸,在娛樂性與批判勇氣之間到達了完美平衡。讓讀者在迎接結局時能夠得到滿足與衝擊。《致命登入》超過 15 萬字的內容,顯現了吳曉樂的野心與實力。也許我們可以借用遊戲界的說法:《致命登入》可以算得上是今年的「3A級」娛樂大作。本文作者龍貓大王粉絲團「龍貓大王通信」主人。龍貓大王報導你從未在意(但很有趣)的小新聞、 報導已經過時(但很有趣)的昔日事物、 報導失敗的、被嘲笑的、瘋狂的、奇怪的人們。 報導日本偶像、好萊塢動作、飛車與劫盜電影、70~90年代物。時常遺忘經營十數年的部落格【新‧龍貓森林】,目前專心在粉絲頁【龍貓大王通信】努力求生中。
+ More一著漂亮的險棋──臥斧評《八尺門的辯護人》
倘若有個出現「謀殺」情節的故事,「誰做的」、「怎麼做的」常會是故事裡的主要謎團,尤其是傳統推理故事,解開這兩個謎團就可以滿足閱聽者,結束故事。這兩者會成為主要謎團的原因,在於謀殺事件發生的當下,很可能只有凶手與被害者在場,事發之後凶手不坦承、被害者無法言語,它們就會成為偵破案件的關鍵。現實當中的謀殺大抵也是如此,只是或許不像虛構故事那麼複雜──特別是「怎麼做的」這部分,極少牽涉到精巧華麗的機關或天衣無縫的計劃。但是現實當中解開謎團並不會結束故事,還得進入司法程序,而刑罰裁量其實是更複雜的環節──除了確認凶手是誰、如何犯案,還得探詢犯案意圖、案發經過等等,才能進行裁罰,凶手與被害者的關係、社經階級,甚至是社會觀感與政治氛圍,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審判,更別提有時進入庭審程序之前,凶手身分根本還沒完全確認。由此看來,《八尺門的辯護人》走了一著險棋。《八尺門的辯護人》唐福睿 著出版日期:2021/12/10故事描述父親曾因殺人入獄的原住民公設辯護人佟寶駒,在預備轉職到薪資條件更優渥的律師事務所前夕,因故參與一樁移工殺害船長全家的滅門血案;佟寶駒原本並未太過投入、打算應付了事,卻在熱心於廢死議題的替代役男連晉平從旁推動,以及獲得來台幫傭的印尼女孩Leena協助下,開始發現案情似乎並不單純。假若將《八尺門的辯護人》視為推理小說,讀者的確可以從情節裡頭獲得推理樂趣──蒐集線索、拼湊證據,逐步重建案發現場;書中法庭攻防的橋段描寫詳細、手法巧妙,在國內的作品相當少見,作者唐福睿的律師實務經驗想來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不過,唐福睿並未將焦點完全放在營造推理趣味上頭。事件發生與當事人的個人本質有關,也與當事人之間的情感或金錢之類連結有關;放大點兒看,當事人的狀況會與成長經歷、生活樣態、家庭環境、社經位階等等有關,而這些東西又與時代背景、社會發展、經濟局勢、政治意識,甚至國際關係有關。大多數的故事情節都依附著角色前進,隨著情節開展,閱聽者會逐漸明白上述種種如何與角色的個人特質結合,並且在角色決定如何面對事件時產生催化或嚇阻作用;也就是說,雖然情節依附著角色前進,但閱聽者或多或少可以從角色的遭遇裡明瞭故事當中包括時代與社會等等情況,倘若創作者處理得當,那麼閱聽者就能獲知更全面的社會樣貌。《八尺門的辯護人》中角色分屬不同族群與社經背景:佟寶駒是一心想脫離傳統聚落與階級的原住民,連晉平是來自法學世家、也準備從事法律工作的司法新鮮人,Leena是受過高等教育但來台從事勞務工作的弱勢移工;遇害的船長一家是與佟寶駒相同聚落的原住民,受僱於漁業公司,漁業公司的勢力除了掌控原住民船員及教育程度更差的移民漁工之外,也藉由政治獻金等等管道與政府產生關聯。而政府單位就是國內的權力機構,與司法系統直接相關,加上選舉考量及輿情風向,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左右審判過程。是故,《八尺門的辯護人》主軸雖是以移工為凶嫌的滅門血案,但唐福睿描寫的不只是對一樁案件抽絲剝繭的調程經過,而是整個社會的概略全貌──因為如此社會結構產生的種種利害關係及族群之間的相互傾壓,才會釀成這樣的一樁案件;讀者應當注意的,也就不只是「誰做的」、「怎麼做的」而已,還有從角色一層層向外擴延的牽扯,甚至是來自不同國家或過往歷史的遠因。罪案常是時代與社會現象的縮影。罪行本身(例如殺人)並沒有因為時空不同而產生本質上的變化,但「怎麼做的」會與時代有關(例如得要到發明火槍之後才能用槍殺人),而「為什麼做」就更可能扣接時代與社會,反應出那個時空的特色。什麼樣的時空背景才會有什麼樣的罪案,而生活在那個時空背景當中的所有人,面對罪案時的態度或許都不該只有「把真凶找出來」這麼簡單;光是這麼做,遠遠不足以「伸張正義」。因為那個時空背景催生了罪案,所以罪案其實與所有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有關聯;思索罪案反應的各個層面,忖度不同的改善方式,釐清種種相關資訊,或者,至少不要成為將事件朝錯誤方向推擠的輿論之一──假若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制度更完善、更能維護正義的社會,這些才是面對罪案時該有的態度。這是《八尺門的辯護人》值得一讀的原因。讀者將在小說結尾得知真相,但也會因此對書中角色的應對手段是否合宜產生疑惑──這是好故事具備的特質之一,不是提出答案,而是透過故事呈現創作者觀察到的問題,提供閱聽者思考的方向。以《八尺門的辯護人》而言,還有另一層更值得讀者思考的意義──因為這個故事的背景,就發生在現在的台灣。保持了閱讀的趣味,描繪出社會樣態並刺激思索──《八尺門的辯護人》是著險棋,但唐福睿這招漂亮。
+ More人生不值得活的——李璐讀《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
——內容含大量劇透請斟酌閱讀——隨著年歲漸長,有時候我會在鏡子中看見母親的臉一閃而逝,那是一種神情,或者只是眉毛偏斜個幾度,但我確實曾在自己身上看見母親的影子,也許是說話的方式,也許是皺眉的樣子,最後我連打理家務、將瑣物歸位的方式都像是母親,我煮的料理也有母親的影子。某一任和我母親關係並不好的伴侶,曾經仔細地端詳還是少女的我,然後冷冷地說:「你和你母親真像。」我那時不太理解對方的鄙夷和怨恨為何指向我,畢竟我和母親的相似是從出生那刻,不,甚至更之前,在形成胎兒時就注定了。這種基因上的相似,讓在母親身邊成長為少女的我,也繼承了一些靈魂上的相似。我想,若我養育小孩,我可能會變得與母親更加相似吧。《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巫玠竺 著出版日期:2022/12/31《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中,這種母親與剛長成少女的女兒之間的張力被狠狠拉開來,少女們說不出自己對母親是什麼感覺,只覺得複雜——又憎恨母親,又渴望被母親認同,甚至惜愛。但對於母親們來說,少女們是一面鏡子,照出她們曾有的青春甜美,很難不去與過去的自己比較——若少女們比自己出色,很難不如看著魔鏡的皇后那樣嫉妒;若表現不夠好,母親又會恨鐵不成鋼,只是誰也沒辦法滿足母親們的要求。在《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中,只能看到少女這一面,另一面得要讀者對照自己的經驗去體會,但這也是個滿有趣的設定,從少女的光滑的鏡面望去,成人世界已經老去的少女們,其實也是複製少女時代的競逐和狩獵,只是加上了更多成人世界的規矩。少女們自成一格的生態系,總有一天會破滅的。無論這個破滅是否是成長,但這個看似玻璃水晶球的小世界,終究會受到成人世界的干涉。故事由一個「非本格少女」江鯉庭開始,她不漂亮,也沒有很發達的運動神經,不斷被神經質的母親否定,而在她與母親所居住的蕉洱島被逐漸上升的海平面淹沒時,唯一肯定她的竟然是國家體制——只是因為她是個尚稱聰明,且有能力生育的年輕女性。故事由她和朋友林鳶被送入垂直農場中的學校展開,江鯉庭沒有意識到,自己正不斷尋找著自身存在的意義,她渴望被愛﹑被認可,但她似乎總是不夠聰明、不夠美麗,不足以換到其他少女的愛。相比之下,享受這個愛與被愛的遊戲的金幼鸞,比江鯉庭要更像個主角,她是學校中的女神,有著班代馬可薇和妹妹金幼鴻兩個跟班,來襯托出她是多麼驕傲又美麗,彷彿世界圍繞著她旋轉。但若讀者們從金幼鸞的視角望去,會發現她節制飲食,永遠處於飢餓的狀態,好在母親的譏嘲中,倖存下來。每個少女都是自己生命中的倖存者。馬可薇在夾縫中尋找自己的意義,金幼鴻雖作為一個永遠的旁觀者,卻沒有辦法離開也無法享受這個遊戲,江鯉庭的內心有個空洞渴望撫平,於是她不斷偷竊,每一次偷竊都像是一場冒險,不管是否容易得手,但刺激的都在過程,而不是偷竊的物品。作者並沒有避談少女們的陰暗面,或者該說,比起少女之間的軍備競賽,一些沒有在這些競賽中的少女,她們怎樣能被接起。但通常少女們都只會繼續往下墜落。江鯉庭發現自己自始至終都不受見待,連美男子金長鴿都是在金幼鸞的刻意安排下接近她的,她的世界逐漸崩塌。在以林鳶為視角的第二部時,故事開始翻轉,江鯉庭死於紅區的大雨,沒有找到屍體。考試結束,舞會將至,少女們紛紛開始了籠絡及打扮的競賽,而林鳶被金幼鸞撩撥,兩人展開性的接觸,林鳶卻發現金幼鸞一切溫言軟語,只是為了她母親贈送給江鯉庭的貴重耳環,林鳶負氣離開,等著她的,卻是死而復生的江鯉庭。江鯉庭和盤托出她假死的真相,而林鳶感覺到某種以性為交換的,淫靡的愛,那讓林鳶和讀者內心中警報大響,但還是和江鯉庭約定了一個時間地點,她們想要得到完全的自由。林鳶在舞會上心不在焉,她只想知道那個自由的答案是什麼,她看著少女與母親各自展演她們之間愛恨交纏的羈絆,林鳶卻沒有一個這樣的對象。林鳶此時終於感覺到自己是自由的。而她決定離開這個自成一格的生態系,她不屬於這裡。林鳶和江鯉庭相會,通過種種關卡,離開監控,才發現他人給予的自由是一場騙局。江鯉庭以為自己好不容易找到安身之所時,也就是唯一瞭解她的王二董的愛時,江鯉庭在那一刻心死了。而林鳶當機立斷地脫下裙子,跳入海中,打算游泳回岸,讀者不知道林鳶是成功或失敗,但那一刻,林鳶終於擺脫一切束縛,而得以自由。《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扣問著自由是什麼,其輕科幻的背景更強化了故事中每個少女的孤獨感,一開始唯一認可自己的,是國家發配的、閃著綠光的手環;再來是其他的少女,最後是能不能得到更多的愛——不論那是來自什麼樣的人身上。作者對少女的性與愛的描摩點到為止,但又畫龍點睛,如果沒有這些在陰暗的房間、秘密的場所發生的、性與愛的交換,少女之間的遊戲便只是一場更精緻的家家酒。少女的身體是賭桌上令人垂涎的美麗籌碼,端看對方敢不敢要,沒有拒絕的道理。《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最終對於國家與體制的翻轉來得有些太急,但若無這個翻轉,大多數的設定都不會浮上水面——包括這個故事中,總是缺席晚餐的男主人。最終我們才窺見,這個看似由少女和母親主宰的世界,其實背後是由一群男性的成人在控制的,而少女並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因為這個世界的規矩,早在少女們出生之前,就已經訂定。少女與母親、少女與少女對彼此的苛酷與殘忍,其實正是反應這個世界對於她們的種種虐待。《美好少女的垂直社會》這個標題,也確實緊扣著階級與命運之間的關連,少女們不可能獨自美好,但一群美好的少女,必定會為了這世界殘酷的規則而相互廝殺,不論她們愛或不愛彼此。自由可能嗎?讀到結局,我不禁想問若是如此人生,到底值不值得活。
+ More你「登入」的,不僅是遊戲,也代指著你的人生——天地無限評《致命登入》
這是吳曉樂繼《上流兒童》、《我們沒有秘密》後的第三本長篇小說。她的作品除了常獲得影視圈的青睞外,也總能引起現象級的關注。而我則獨鐘她的精鍊文筆,能夠把扭曲糾結的情感,描繪得如此立體懾人、細膩又一針見血。口語化的對白,不需要文謅謅的意境堆砌,背後更隱含著巨大爆發力。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是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書裡與影集中都出現的那句台詞「是我拜託妳把我生下來的嗎?」,瞬間引爆了所有角色情緒,也在讀者心中造成了空腔效應。《致命登入》吳曉樂出版日期:2021/12/31衝突又吸睛的背景設定有別於前作的社會寫實調性,《致命登入》的初始設定多了些奇幻懸疑成分:因為一場車禍意外,讓主角陳信瀚能看見「將死之人」身上飄散的黑氣。只不過擁有超能力,沒能讓他成為飛天遁地的救世主,反倒因為承受不了無法拯救他人的心理壓力,寧可成為鎮日躲在房間裡的啃老族。而登入《世界樹》這款線上角色扮演遊戲,成了他打發漫漫長夜的唯一消遣。雖是逃避現實的選擇,但卻也是他與現實的連結窗口。某日,心儀已久的女戰友「夕梨」,向他表示自己即將退出這款線上遊戲,並再三央求能與他見上一面。雖然陳信瀚早想與夕梨進一步發展,但對自己外表極度缺乏自信的他,由於先前已盜用好友何青彥的照片當遊戲頭像,為了不讓第一次約會「見光死」,因此只好央請何青彥代為出席,自己則偷偷從旁看著。見面當天,夕梨如他想像地甜美可人,但令他震驚無比的是,她的身上竟飄散著不祥的黑氣,那正預示著她的死期將至……儘管夕梨發現了陳信瀚的欺瞞,從此對他不理不睬,但為了拯救遊戲裡的女神,他決定鼓起勇氣重返現實世界,面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嘗試任何能夠解救夕梨的方法!超能力?救人或是自救?本書拋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反英雄」設定,尤其是對超能力的反思。現今影視圈裡,身具異能的漫威英雄們吸引了眾多粉絲,各種先進科技、魔法、武術等令觀眾目眩神迷。而被賦予了超能力,也往往帶有接受天命的意味在裡頭,正如影迷們朗朗上口的那句「能力愈強、責任愈大」,因為有了能與強大敵人周旋的本錢,所以才能肩負守護世人、拯救世界的重責大任。但退一步想,如果這種超能力不是受人歡迎的,甚至會為日常生活帶來困擾,那天選之人又該如何自處呢?雖然陳信瀚意外獲得了預見他人死期將至的超能力,但他卻無法得知對方會於何時何地、為何而死,本身也沒有任何酷炫戰技或行頭,能拯救他人於水火之中。終究,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人步入死局,自己卻無能為力。在吳曉樂的筆下,這個看似頗為雞肋的超能力用途,並不是為了打造一個超級英雄而存在的。即使到了故事後期,陳信瀚意外地結識另一位超能力者,但兩人的能力在書中都僅起到了輔助性的功用,並非是解決危機的尚方寶劍。《致命登入》沒有採取媚俗的英雄旅程敘事手法。超能力的存在,是為了在背後推上一把,讓一位失去自信心的平凡人,能夠重返社會、解開謎團,拯救心愛的女孩。而這一段旅程的終點,則是靠自己的覺醒,來修復支離破碎的內心,以獲得自我救贖。以人際關係為核心的後座力雖然《致命登入》加入了別開生面的人設與謎團,但喜愛「吳式經典風格」的讀者們完全無須擔心,這樣的安排並非要走硬派刑偵路線,超能力也只是蛋糕上的奶油,目的是為了埋下一根懸念的鉤子與一氣呵成的節奏,好讓人翻開第一頁後,非得追看至最後一字方能罷休。而橫亙全書的最終大魔頭,依然是那座以親密人際關係所構成的危險迷宮。圍繞在陳信瀚周邊的角色,無論遠近親疏,每個人的心中都深藏著不可告人的祕秘密。當然,隨著情節推進與抽絲剝繭,愈親密的人所帶來的衝擊,也就愈讓人震撼不已。由於主題是築基在「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因此書中也牽涉了廣泛的社會議題。如主角從資優生淪為啃老族而萌生的自殺念頭、啃老族帶給親朋好友的社會壓力;又如線上遊戲世界彷如另一個現實社會,是早已存在的一種「元宇宙」型態;父母之間的感情破裂,對於心智未成熟的孩子影響之鉅;而令人驚悸不安的韓國N號房事件,一直在深層的網路下蠢蠢欲動。當然,「滿滿的後座力」也是吳曉樂的作品中,最不可或缺的特色。在《致命登入》裡,讀者們能品嚐到比長島冰茶更凜烈的後勁,掩書之後依然低迴再三。書中所涉及的議題相當豐富,但都深刻而不流於說教,總會有幾項引發讀者們生命經歷中的共鳴,沈重得需要時間來好好靜思排遣。至少每個人都得面臨終極的靈魂拷問:其實你「登入」的,不僅是遊戲,也代指著你的人生。但如果其他人的「初始點數」樣樣都比你高,那麼付出再多的努力,又有什麼意義呢?走入「紙上電影院」雖然現代人的視聽娛樂趨於多元化,比起多才多藝的智慧型手機,單一文字的閱讀體驗,很難獲得消費者青睞,所以每年總能在網路上看到「如何提升閱讀風氣」這類焦慮文章。難道大家已無法接受長篇累贖的文字形式了呢?不過有意思的是,在前陣子的王力宏與李靚蕾離婚事件中,網友們對於雙方來來往往、總在凌晨時分更新,且動輒四五千字以上的文章仍追讀得津津有味。看來大部分的人依然保有閱讀長文的耐性,重點在於內容是否感興趣罷了。對於久未接觸小說的朋友來說,如果想重拾靜心閱讀的樂趣,或是想重溫睡前故事的美好,那麼可以試著從《致命登入》來入門。這部作品兼具了純文學的文以載道與主題深度、大眾文學的流暢易讀與高娛樂性,可以讓人欲罷不能地閱讀至最後一頁,並帶來充實的滿足感。以我的《致命登入》閱讀體驗來看,與其說是看完一本小說,不如說是欣賞一部懸疑寫實的電影,會來得更為貼切些。近年由於賣書不易,許多大眾小說作家在創作時會以「IP改編」為目標,盡可能達到「高概念性」、「角色立體」與「劇情緊湊」的基本要求。《致命登入》在這方面都做得盡善盡美,因此能夠打造出「紙上電影院」的效果。比如讀者們在各大網路書店的試讀版本裡,約莫是原書的前十五頁篇幅,就會看見個性鮮明的主角,無力面對從資優生淪落至啃老族的沮喪,決定自殺一了百了,但在關鍵時刻卻因陌生人一席話而打消念頭,決定繼續苟活。而他這一舉動所帶給家裡的壓力、身邊唯一好友的支持,以及線上遊戲所帶來的致命吸引力,都在這短短的篇幅中呈現得淋漓盡致。看看如此出色的說故事能力,又怎麼讓人拒絕「登入」這般美妙的閱讀體驗呢?本文作者天地無限知名台灣推理小說家,曾獲多項全國性文學大獎與電視節目劇本獎,現任鏡文學簽約作家及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監事。著有《滯留結界的無辜者》、《第四名被害者》(Netflix影集《誰是被害者》原著)、《懸案追追追》、《達達戰爭》、《辦公室瘋雲》等作品。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