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为家的人——专访陈雪《亲爱的共犯》

无以为家的人——专访陈雪《亲爱的共犯》

陈雪一直在浪头上。从90年代开始,她是弄潮儿也是酷儿,时代迎面而来,便理所当然的用尽生命书写。我问陈雪,“现在还有人用‘酷儿文学’称呼你吗?”她回答,“很久没听到了,大概很少人知道那是什么。”2019年陈雪随同婚法制化结婚成家。看起来,90年代那个披酷儿文学先锋标志上阵的陈雪已远。然而要到新作《亲爱的共犯》,我们才发现成家后的她成了潜行者,矗立一座家,悄悄从内引爆。“如果没有原生家庭,只能自己去寻找家的话,这个可能性是什么?”陈雪说。这或许可从她在小说前引用的电影《新桥恋人》台词“天空是白的/但云是黑的”看出端倪。盲女与流浪汉在废弃的桥上相遇,不见于社会的爱只能在不是家也非一般人栖身之所的桥上滋长。当爱始自荒芜,家的意义便同步塌缩。亮丽的家埋藏著什么过去陈雪创作出一个个罢家女孩(藉逃离原生家庭,反省亲密关系),现在她一手写恋爱课散文,一手搭起《摩天大楼》,具象化社会结构与受困其中的人;再来她搭建《无父之城》,搬演终极的暴力——白色恐怖。《亲爱的共犯》以一桩富二代绑架案开始,自幼失父的女警“周小咏”进入豪门调查,却发现侯门似海之外,受害者与加害者的位置也开始混淆不清,最终成为《白夜行》式爱与恶的辩证。我们到最后才明了爱是救赎,也是诿过。陈雪在《亲爱的共犯》里搭建一个整洁美满又安康的家,里头的人却不幸福。再明亮宜人的家对不幸的人来说,也只是有屋顶的天葬。《亲爱的共犯》触及不同阶级对家的想像,来自陈雪过去对家的不满及憧憬,“小时候我很讨厌家里的巧拼跟三层柜,心想为何大人都买这种东西。后来我认识一对夫妻,他们家充满廉价家具,毫无美感可言,我却感到家的感觉。渐渐的,我发现你去很高级的地方,即使像饭店美好,但你不会称为家。”“现在大家常常谈断舍离,想要干净清爽的家,更好的生活,然而里面的人的状态是什么?当我们期望干净整齐的美感,就很容易不自觉的高人一等。使用美的东西,其实不会让人心里变美,更多时候是为了隔开混乱与肮脏,同时画地自限。”因此,《亲爱的共犯》开篇便是富豪“张大安”盖的“白楼”。陈雪这样描述:“一栋白色的建筑在夕阳映照中,呈现出几近金色的光辉,倘若有一双眼睛从空中俯瞰,将会看到那一栋市区巷弄里的独栋楼房,在一片灰色乐高玩具堆起的矮矮楼房中,站立著白色的庞然大物。”在不成家的地方守望陈雪写家,是颠覆,同时也小心呵护另一种家的可能。《亲爱的共犯》另一个重要场景是育幼院。陈雪说她一直对育幼院很感兴趣,小时候常觉得自己会被送到那,“因为我父母曾经分开,我始终有种不安全感。那时候《小甜甜》正红,我跟小甜甜一样有雀斑,大家就叫我小甜甜。可是卡通里小甜甜待的孤儿院很温馨,我的家却不成家了。”“我对特定空间著迷,总想著这里面住著怎样的人?”从《摩天大楼》到《无父之城》,陈雪在封闭的空间中试验人性。在《亲爱的共犯》里,人物则被放到两个极端——白楼与育幼院。育幼院培育没有家的人,那些人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会是犯罪者的面貌吗?答案当然绝非如此简单。这便碰触到小说另一个主题——爱与恶的等值。“爱一个人何时会变成恶或罪?”陈雪问道。《亲爱的共犯》以绑架案开篇,然而陈雪志不在写复杂的犯罪,“我不是写推理,小说里的杀人都来自人性,而非一个哏,只是想让人猜不到。”《亲爱的共犯》之前,她其实想改写真实刑案,但发现这些案件原因看起来都很简单,“可是人是这么复杂,这些简单或许有他们无法言说的部分,我想知道人在怎样的情形下会杀人。”“透过小说,我补足真实案件我看不到的复杂面,更千丝万缕的看待犯罪,试著找出一个人的生命在何时产生分歧。”因此,《亲爱的共犯》看似是侦案故事,到头来却展示——陈雪习惯用“展示”描述小说里的道德困境——令人怵目惊心的悲剧,“我们总以为自己可以改变,活得很小心,往往还是被命运拉了过去。你想摆脱过去的恶,可是挣扎的同时也沾染了恶。”当暴力散发甜腻滋味如何书写恶,涉及陈雪近年关注的议题——暴行。“这几年,我一直想写暴行,施加于人却无形的暴力,例如控制与剥夺。吊诡的是,这其中有个反复的模式,伤害之后又呵护。施暴者都有一套说词,‘我是为你好’、‘连你都不相信我’等。我想展示这种暴力的形成,以及它如何黏著人。”大至国家机器,小至亲密关系。暴力深入脊髓,甚至散发甜腻的滋味,教人错觉是爱。《亲爱的共犯》里的许多人物正是透过家这个结构,用爱去实行错。陈雪透露,她曾经历一段有言语暴力的亲密关系,“对方一下贬低自己,一下贬低我,让我处在是非对错难分的处境。我一直不愿相信自己是受害者,直到对方动手。”“很多时候,爱是只有一个信徒的邪教,对方成为你的教主。”过去陈雪小说常出现青春女孩献祭的模式——女孩受了伤,用自身的不幸见证社会的残酷。然而陈雪说,“这一次我的小说人物的爱没有荒芜,还有能力并努力去爱。”“不健全的生命,不会去爱。然而我们从小到大会受到各种伤害,因此我们怎样通过伤害反过来肯定自己,而不是怀著负罪感。”《亲爱的共犯》一方面毁家废婚,一方面展现了最纯净的爱。陈雪写恋爱课散文,帮助读者经营亲密关系,自认写散文跟写小说的人格不同,我好奇两者差在哪?“写散文比较接近我自己,写小说的‘我’很淡;写小说比较能把人放到极端,写散文是中间值。”不过《亲爱的共犯》最后其实带著异常温柔的质地。对此,陈雪说或许是自己有了家庭后,对家的想像更有自信。“我发现家未必要在一个房子里,也可以有照顾与归属感。”《亲爱的共犯》是桥上的孩子长大了,曾经无以为家的人回头探望现在无以为家的人。

+ More
陈雪《无父之城》、骆以军《明朝》 入围202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陈雪《无父之城》、骆以军《明朝》 入围202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镜文学出版作品再受肯定! 202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22日公布入围名单,陈雪所著《无父之城》及骆以军所著《明朝》获选,为镜文学作品再添佳绩。台北国际书展为表彰华文作品耀眼成就,特别设立“书展大奖”,今年已迈入第十三届,“小说奖”有79件报名,“非小说奖”有293件,“儿童及青少年奖”有198件报名,第一阶段各选出入围书籍10本,“编辑奖”则从55组报名中,第一阶段选出入围编辑5名。镜文学出版《无父之城》、《明朝》获得评审青睐,双双入围“小说奖”,见证镜文学作品实质优异,成绩亮眼。陈雪所著《无父之城》是寻父之旅,也是对“父”的探问。用缺席、死亡、或痛失孩子的三个世代的各种父亲,试著去替每一个父亲,以及受到父亲阴影遮盖的每个人,赎回属于自己的名字。骆以军的《明朝》,则是用科幻小说的世界观作为外框架,承载标志性的骆以军小说文体。“未来─现在─过去”三种小说时空的视野在行文的过程中刻意地彼此交叠,织出那个曾经栩栩如生存在过 ,黑暗、变态、幻美,层层缠缚又渴望自由的文明——名为“明朝”之星球。

+ More
【书评】彷佛喟叹,但也是祈愿:谈陈雪《无父之城》

【书评】彷佛喟叹,但也是祈愿:谈陈雪《无父之城》

 《无父之城》是寻父之旅,也是对「父」的探问。当我们有电视剧《俗女养成记》中的阿嬷陈李月英在死前自白,说她除了陈太太、医生娘、头家娘的种种身分之外,也想找回只被称作「李月英」的自己,而让一大票观众哭得心有戚戚焉的同时,《无父之城》彷佛也是用了缺席、死亡、或痛失孩子的三个世代的各种父亲,试着去替每一个父亲,以及受到父亲阴影遮盖的每个人,赎回属于自己的名字。 以「无父之城」的概念为中心,这本小说有五条主要叙事线:海山镇少女邱芷珊的失踪案、负责查案的男主角陈绍刚、女主角汪梦兰的人生遭遇、汪梦兰为小镇虚构的小说故事,以及已过世的老先生林俊才的白色恐怖经验。 在错综复杂的叙事线中,邱芷珊的失踪案是推动故事的表面驱动力,而在背后推动故事的秘密齿轮,则是汪梦兰父亲的自杀事件。汪梦兰不停在脑中重建父亲走进海里的现场,彷佛能藉此明白父亲求死的决心,最后却发现自己的作为根本不是想理解父亲;她只是执溺于内心的空缺,而放弃了属于自己的创作及声音。她和少女邱芷珊是一体两面:两人都因为父亲的死╱失职,看不到自己的模样,反而透过恋父情结,去男人身上寻找答案,于是因此遭遇了毁灭性的下场。 但其实,若我们深究下去,她们认定自己「无父」的根源,是在执着于某种理想父亲形象却未可得的同时,因而渐渐陷入「无我」的状态。而故事的最大张力,就在于两人在穿越这样「无父」的迷雾之际,能否从「无我」过度到「有我」,因而注定了她们俩不同的结局。 当然,在父系社会中,父亲在家庭中是有优势的,但有趣的是,透过白色恐怖这个漂浮在故事后方的背景,《无父之城》巧妙地将原本该跟父权体系挂勾在一起的「父亲」身分,跟他身为男人的自我拆解开来。在海山镇,汪梦兰受托为餐厅老板林永风的父亲写故事,他要她去挖掘父亲被政府抓去关的往事,并希望藉此理解他缺席十年所代表的意义。林永风想理解的,是身为父亲的林俊才,最后透过汪梦兰的探访,认识到的却是在国家的压迫下,为了不牵连家庭,所以始终秘密隐瞒着自己理想的林俊才(关于他的理想,就跟邱芷珊失踪案的结局一样,其实还有很多可说呀,但破太多哏就不好了)。于是在这样的结构里,家庭成为国家权力的共谋,个人渴望只要不符合国家期待,就会遭到放逐。 而在此时,原本乘载于「名字」当中,属于一个人的各种复杂可能性,都被简化为国家眼中的不合时宜,以及自己眼中「理想」的绝对体现。在不够自由的处境中,理想没有百分比的问题,你要不没问题,要不有问题。当林俊才受到拷问,要他交出其他「罪犯」的名字时,他透过汪梦兰的笔是这么说的:  那些在在要考验你的不只是你相信什么,知道什么,可以吐露什么,愿意承担什么,更在于即使你知道有人说出了你的名字,你依然无法只是心存报复地想着, 那我也说出谁吧,你气愤于某某人牵连于你,你却无法轻易地牵连出谁,每一个名字都那么沉重,越是在肃杀、严刑拷打之中,在那些讪笑、叫骂、恐吓、威胁、 利诱中,你越发觉得那些存留于你脑中的名字的贵重,他们不但要你承认你并没有犯下的罪,最终,他们还要你真正去犯罪,去做出你不愿意做的事。 但其实,名字的贵重,在于能以自己之名高举理想,却又不需要为此付出十年人生,同时还能剔透地看见其中那些生活的、平凡的,个人小历史当中的微光或裂隙。如果说邱芷珊是汪梦兰的一体两面,林俊才就是汪梦兰父亲的一体两面。汪梦兰执着的失去,其实是父亲在家庭板块中,被拔除之后留下的空格,但其实父亲做出自死的决定,还有更多身为「父亲」以外的个人执念、犹豫、软弱,或者是不甘心。正如林俊才怕连累家人,只敢在心底紧紧怀抱着那个属于自己的秘密,然而一旦真相大白,他的家人在认识了林俊才的理想后,反而更能理解他透过「缺席」呈现出的丰盛意涵。 当然,关于男人被「父亲」这个身分剔除掉的种种,很多小说都写过了,男性作家为自己发言的作品也不少。但陈雪透过汪梦兰这个作家,意外挑开了血缘、家庭、身分造就的种种父权限制。书中最掌握话语权的是汪梦兰这位女性,她不只为自己找回了身分,也成为那些男人找回身分的最主要触媒。就连在我们读到那些男人的故事时,也有大半都是透过汪梦兰的观点。因此,相对于之前创作中常见的同性恋情主题,就算陈雪这次写的是异性恋结构下的故事,也并不会显得相对保守。 而汪梦兰除了透过语言替这些男人找回自我,也透过身体。汪梦兰是受过伤,也因此一次次崩毁,却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欲望,甚至一点一点靠着自我的力量,去找回了一名女性实践欲望的正直:我曾以为自己受到剥夺,但其实没有,我知道我仍能给,而且是不带空缺的给。而正是这样的正直,让陈绍刚这样一位因为失去妻儿,而成为「被剥夺掉父亲角色」的一位「非父亲」,得以接受自己的痛苦。他们的情欲不靠结合而完美,而是将彼此的完整各自还回去。这几乎像是《迷宫中的恋人》的结局,但那样为了接近而后退的一步,这次却是更受到陈雪自己的祝福。 因此,「无父之城」像是一句感伤的喟叹,但其实也是祈愿:你不用靠父亲来写自己的历史。汪梦兰的小说家身分当然也可以视为一个隐喻,她利用从海山镇得到的素材,去写出来的虚构小说片段,更彰显了她得以去做「自己的史官」的能力。 不过,我必须承认,初读故事时,我尽管认为书中的每一条叙事线都好看,却不觉得彼此之间融合得非常有机。可是从《迷宫中的恋人》、《摩天大厦》再一路读到《无父之城》,我意识到,如果说陈雪曾如同童伟格评论《迷》时所言,「他(指陈雪)只接受生命给定他,要他牢牢关注的特定写作主题,而回避那些并不源于内心体验的空想」,走到潘怡帆评《摩》时所说的,「读者只能根据作者给出的有限碎片去拚制大楼的模样,并在空缺的窟窿处自行安插、弥补不足的情节」,那么,《无父之城》就是陈雪作为一个小说家,慢慢走出了所谓「私小说」的舒适圈,而且不再害怕将眼光投向外在世界,去为那些虚构之他人的故事空缺处,写下属于陈雪的定义及答案。于是,这几条叙事线产生的摩擦,正是陈雪同时望向自我及外在,并尝试完成一个彻彻底底,属于小说家陈雪的全貌过程中,产生的某种冲撞,但却也因此点亮了新的火花。 所以不只汪梦兰成为了自己的史官,我感觉这也是陈雪身为一位长跑的小说家,在自己的写作生涯中踏出了熟练的新步伐。过程中或许不是一路平顺,可是展现出的全新可能性,或许比《无父之城》中的精彩解谜,更令人感到兴奋不已。   本文作者 | 叶佳怡台北木栅人,曾为杂志编辑,现为专职译者。★ 【知音如此】不一样的陈雪 X 骆以军★【作家特写】缩小一座岛屿的可能性:陈雪谈《无父之城》  

+ More
打造迷雾之城,写出台湾当今迷惘景况──陈雪《无父之城》

打造迷雾之城,写出台湾当今迷惘景况──陈雪《无父之城》

立刻阅读:《无父之城》  (原文刊载于《The Affairs 周刊编集》10 September 2019) 人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来点出小说的魅力再恰当不过,因为无论是哪一种角色,在小说里面都是待续的,至死你都无法为那人拍板定案,如此才是判断一本小说优劣的标准。 因为人在他人眼中会被误读,他对自己本身的处境也必有死角,除非你藉由小说这文体来爬梳深掘,像挖矿似的不放弃,那人的人生才会像砂砾中的金子缓缓发光。如莎翁的《理查德二世》就是一个表面暴君的未解之谜,但如此看待人,才能还给那人真实的尊严,像梳理过他充满沧桑的容貌,让他重新回到生命的黑森林里,继续勇敢面对误解。   由各种谎言反映真相 而陈雪这本《无父之城》就有这样的魅力。我一向喜欢她的长篇小说,如《摩天大楼》,因为她擅长用场景来描述人心,如摩天大楼在她书中原本就是影射人类在这种建物中是连动且渺小的,因此故事才能在我们结构中发酵。而这次则在一个雾气缭绕的海山镇,由一个少女邱芷珊的失踪案,来对照她周遭的大人盘根错节的利益,以及同学们如同一社会缩影。 每一个人经由述说她,反而显露的是自身的真相,而非邱芷珊的。这失踪的美少女,家庭背景财势雄厚,「她」却像是每个人的镜子,反射了每个人的命题,那些人的谎言都在诉说着真相,而那环绕着他们的海山镇则是一个出不去的镜像世界。 以实像世界来展现抽象人心,陈雪这次等于同时用肉眼来对照人心视角所看到的差异。  当代中年人的失落  有趣的是,陈雪以细描的方式描述了私家侦探居住的日租套房,那近如一墙之隔的比邻而居,如同蜂窝密集的套房,门一关起来,彼此却如此遥远陌生。她以这样的居住地与身无长物来描述侦探陈绍刚的社会孤立感。 你完全可以理解一个都市中年人的内心一旦荒败起来,「家」会是多么抽象的想象,他跟另外一个主线人物作家汪梦兰一样都是到了中年跌倒的人物。你看着他们勉力支撑自己的稀松身影,像是如果不抓住什么,就会归零一样的消失。 《无父之城》这故事以两种「消失」来描述人生的跌宕,一种是形同「消失」,难以承受一再失去的中年人的「消失」。这种「消失」是循序渐进的,彷佛元气与理想被掏空了一般,一个是曾经备受瞩目的新锐作家却灵感枯竭、一个是曾经风光的警察却保不住家人,看似闲常遭遇,中年这条路的一时风光,却不知会跌在哪一个低谷处。陈雪写中年人的失落时笔调轻缓日常,因为没有人真有闲裕为中年人掉泪,中年是一个自己要爬起来的阶段,多么吻合于这个世道,景气暮色深、世代转换快,陈雪真写出了台湾的「黄昏流星群」,是不动声色的悲伤。 失去中心价值  书中的另一种「消失」则是属于青春世代的,除了贯穿故事的邱芷珊真的失踪外,她青梅竹马的林柏钧、羡慕又忌妒她美貌家世的同性朋友、暗恋她的男同学,除了林柏钧,每个说起芷珊的人都像是雾里看花,彷佛她没出事前就「消失」了。没人真的了解她,旁人憧憬与爱慕让她像个幻影,而林柏钧因家族恩怨又与她渐行渐远。这镇上的青少年以芷珊为圆周的中心,并藉她不断提醒自己的「匮乏」、校园里较劲的冷暴力,还有那小镇上的青年更被凸显的家族与政治势力,没有背景,就离不开这没落的海山镇。那种深怕「消失」的存在,在年轻一代中如此像碎浪拍礁岩,集体找不到这城镇的价值,一如找不到海山镇大人沉迷于异教、政治桩脚势力的无根无着,难怪这本书叫《无父之城》,如同老者无依一般,这镇是迷失了中心价值的地方,无论大人或小孩都得各自摸索的地方。 封闭的小镇描写 但看似集体迷惘的「海山镇」为何又被陈雪写为有几分愈疗的力量?是两个主轴人物找回「重生」力量的地方。一是这里曾繁华过,曾经是商人活跃之处,也曾有几大家族文风古貌的地方。作家汪梦兰住在一个曾经传说闹鬼的古宅旅馆里,翻阅与听闻着当地耆老诉说着往年风光,以及当时读书人曾遭遇过的白色恐怖,从日记与子孙口传,汪梦兰爬梳着当时大学生聚会就被逮捕的恐怖气氛,那里的历史如当地的雾气与深山一样沉默多年,吸引着汪梦兰想再次动笔。 不仅于呼应着台湾早年风貌与斑斑血泪,让这两个失落中年人留在那镇上的仍是那位少女的失踪案,为何看似风云人物的她,失踪后却没人真心找寻她,愈探询愈离奇,这两个都市人对于这镇与她家人看似热心实则漠然的状态产生疑惑,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少女想要做废掉自己?这里点出台湾边乡学校毒品泛滥的问题,少女疑似逃家下落不明,对照了这两个中年人失去亲人的失落,似乎必须要把「少女」找出来,才能够弥补自己前半生生命的缺憾。 可以说,他们在「邱芷珊」身上找到失落的本身,为何从小优等生的她,一路放弃自己,即使发出了求救讯号,也无法得到了解呢?对照着两个中年人曾经的自我封闭,他们更想代替少女伸出求救的手。这本书特别的是,许多人物早年都丧失了父亲,或是父亲因忙于政商关系而疏忽家庭,汪梦兰那文艺中年父亲的投河自杀、少年林柏钧父亲因人酒驾而身亡,在描述失去父亲的部分,看似是书写着失去至亲的悲哀,读来更像是在理出台湾早年因白色恐怖死去的男性,一路到台湾发迹后投机主义盛行的父权迷失等。  从书中来看,所谓「父亲」更像是根源,更像是认同。必须回头看历史,并面对现在的「失根」状态。这个岛如海山镇,是个繁华后失忆的地方,在钱潮过去后,我们台湾也像书中的城镇,存在着本质上无从依归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人们总喜欢将某些人神格化来找寻归属的迷思。如同海山镇的人总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该去何方。 给目前纷乱台湾的情书 「邱芷珊」只是一个引线或象征,代表这多年来茫然与盲从的牺牲品。 而陈雪给了一个收尾很有意义,在主角梦兰整理被白色恐怖迫害者的资料后,才似乎明了当时她父亲寻死的原因难以言说。书中一段「真相并非真实,真相不只包含事实,还包含其中被捏造、虚构、说谎的部分,所谓的真相存在人心,真正的意义在它作用在人生命里的方式,以及它对相关人士的影响。」 她笔下那层层迭迭的真相,似真亦假,那像蝴蝶花纹的难以厘清,必须了解当时人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环境下的选择,选择未必正确,但理由是藏在时间的尘灰里的,必须拂拭,再去理解,从而理解我们究竟是什么人,能放下什么,才知能追求什么。 这是一本陈雪对台湾的情书,在这纷乱之际,让我们知道如何去爱这「无父之城」。  本文作者 | 马欣作家、影评人★ 【知音如此】不一样的陈雪 X 骆以军 ★【作家特写】缩小一座岛屿的可能性:陈雪谈《无父之城》  

+ More
【采访后记】从波拉尼奥到脸书 从无人知晓的九零年代赖活到现在

【采访后记】从波拉尼奥到脸书 从无人知晓的九零年代赖活到现在

 骆以军与陈雪像台湾文坛的苦行僧,拿笔写作是自我鞭笞。尽管文学起点不同——骆以军自颓丧奇谲的现代中文迷宫降生,陈雪则以敢于暴露异端的酷儿姿态露面——两人横跨世纪末,自热闹又荒芜的九零年代写到现在,有份相濡以沫的情谊。他们三十多岁认识,算算已二十年。 2008年陈雪忧郁症发,打电话给骆以军求助,要他给她一个活下去的理由。骆以军说:「难道你不想看看我们六十岁写的小说吗?」六十岁还没到,两人前后交出重磅新长篇──骆以军的《明朝》与陈雪的《无父之城》。 同时出书,又是好麻吉,便理所当然的想将两人兜起来受访。采访时,骆以军话多,陈雪话少。然而,陈雪总知道骆以军下一句要说什么,体贴的帮他接话。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骆以军说话像天女散花。正确接落,靠的是绝佳默契。两人碰头,陈雪便对骆以军说:「我觉得你的文笔变了,变雅了。」骆以军问她:「你有看出哪里是大赶稿时期写的吗?」彷佛对彼此作品都心照不宣,哪里好哪里欠了一点。 骆以军与陈雪今年同时交出重磅长篇小说——《明朝》与《无父之城》。两人碰头,陈雪便对骆以军说:「我觉得你的文笔变了,变雅了。」骆以军问她:「你有看出哪里是大赶稿时期写的吗?」彷佛对彼此作品都心照不宣,哪里好哪里欠了一点。 采访一开始,谈到两人花费多年心力的字母会创作计划。骆以军语带感概的说,写到「B巴洛克」的时候,大家还元气十足,写到「S精神分裂」就泄气了,「但陈雪还是很有干劲。」 「这六年很像拿剃刀在刮我的脑袋,把所有思绪都刮下来,其实是很不舒服的极限运动,但又是很顶尖的作为。至于写长篇,是很私人的事,很幸运我们可以写这么厚。」骆以军说。 采访最教我印象深刻的,是谈到网络脸书对他们的影响。两人的身分除了职业作家,更身兼无给职网红──因为作家很难有业配。骆以军同辈作家曾被黄锦树称为「内向世代」,深受电视视觉文化影响。进入网络世界后,内向世代是否转向了?陈雪说她以前关在家里写作,很少朋友,成为网红以后,脸友的只言词组常常带给她温暖。会不会妨碍创作?陈雪说:「只要我控制时间追剧就好。」 骆以军更极端,「2002年以前我是原始人,不会打字,没经过MSN、部落格、网志等,34岁以前我是脸书的局外人。但沾上脸书后,刚开始还好,现在真的像中毒。」他的经验跟陈雪很像,「前脸书的我跟陈雪都是怪怪的宅男宅女,很害羞有人群焦虑,很容易被很小的事件击垮,爆掉。」  「以前我们想成为乔伊斯、卡夫卡、杜斯妥也夫斯基,但除非能有童伟格那样的意志,不然等待我们的命运就是爆掉。可是我意外沾上脸书这几年,太怪了,前几年我被长辈斥责说堕落了,现在则有人说我是被小说耽误的喜剧演员。很奇怪的部分是,我就像违建的大教堂,脸书上的留言哈拉像钢索,多少个晚上我忧郁症发作,想上吊,是他们支撑了我。然而他们不会知道自己的留言形成奇异的支撑线。」爆掉,是骆以军采访时常用的字眼。照他的说法,写小说的人都是在吸收核废料。 陌生的慰藉,除了脸书,还有来自智利的作家──波拉尼奥。骆以军跟陈雪都爱波拉尼奥。骆以军七月时身体很差,却发生了一件他口中很幸福的事,「我在杂乱的书柜发现四本波拉尼奥的《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应该是陈雪送我一本,黄崇凯送我一本,我自己本来有一本,然后某个中国文青又送我一本。之前我一遍都没看,拿到小旅馆翻,结果好得不得了。前阵子我家冷气坏掉,工人来修,需要书桌站。我清理脏得要命,有烟灰、放很久的蜜饯,甚至死蟑螂的书桌,又发现一本波拉尼奥的《遥远的星辰》。」 在旁的陈雪听了,直嚷嚷:「齁这本我没有,你看完借我。」接着,两人开始细数近来的阅读,骆以军说他读到大江健三郎、鲁西迪、帕慕克便停滞了(陈雪帮他补充还有韦勒贝克),直到遇见波拉尼奥的《2666》。「这就像你以为自己是纵欲过度的浪子,已了却凡心,却发现感官的触须还能整个炸开。」骆以军说。 陈雪与骆以军三十多岁认识,算算已二十年。在创作的路上,彼此照亮也彼此照料。采访尾声,骆以军说:「我们真的可以组一个团体出道。」 波拉尼奥的小说是遥远的星辰,照亮了一万八千公里外小岛上的作家。一辈子写流浪、失意者的波拉尼奥地下有知,也会感到慰藉吧?小说家与小说家,恒星与恒星,彼此照料也彼此照亮。 「我们真的可以组一个团体出道。」骆以军对陈雪说。 

+ More
【作家特写】缩小一座岛屿的可能性:陈雪谈《无父之城》

【作家特写】缩小一座岛屿的可能性:陈雪谈《无父之城》

  立刻阅读:《无父之城》  陈雪笔下的女孩像易碎品。看上去有种颤颤巍巍的美,却会扎人。 过去,我们看过那些很酷又易碎的陈雪女孩,纪大伟口中的罢家者——藉逃离原生家庭,重新协商最亲密又最具杀伤力的人与人的关系。女孩往往来自很奇怪的家,她们出走、抗拒父母,与陌生人建立新关系,让读者在九零年代认识真正的破碎之心,也可能是美好的。 到了新作《无父之城》,陈雪女孩有了更迷离的面貌。女孩是罗生门,是恶的培养皿,《无父之城》便是封存一整个台湾的浅浅的器皿。  女孩到哪去了 《无父之城》是陈雪第十本长篇小说,以一宗小镇少女失踪案,寻人者与失踪者间的对位,带出一代人的创伤,其中有国家难以言说的白色恐怖,也有小我不被爱的缺口。前者是巨大的题目,陈雪却如精巧的裁缝般将之藏在谎言与证词,虚构与真实交织的故事中。 听起来有点残忍的作者正坐在我对面,近三个月前她与伴侣早餐人的合照因为同婚法制化登上了各大报。照片里,陈雪笑盈盈的,理所当然的散发喜气,让我不由得幻想「陈雪女孩」都到哪去了?从罢家到成家,陈雪用小说与自己的生命历程见证台湾的同志史。 读了《无父之城》,我才理解陈雪目光转移到更巨大的地方。关于写作,她也更有自信。「我想写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小说。」陈雪说。 「这是很奢侈的愿望,但年纪大了,作品多了,我想自己可以这样做,让类型元素丰富说故事的可能。写《摩天大楼》时这个技艺还不熟练,这一次则是全力以赴。」 陈雪口中的类型元素是犯罪题材。自上一本《摩天大楼》起,她便藉由犯罪元素,形塑更复杂的情节与深沉的人物。文本排列成恶的迷宫,逼迫读者走到最后。陈雪说这个技法来自很寻常的一件事——看剧。 「有一天,骆以军推荐我看《CSI犯罪现场》,我就坠入美剧世界。犯罪类型是一个方法,能让纯文学小说产生动能,这是过去我用现代主义无法达到的,同时增加可读性与影视感。解谜过程帮助读者进入,我则偷渡一些很难的议题。这是我熬夜看剧的心得。」 活体般的小镇 采访陈雪时,推她入坑的骆以军在旁。问到是否看过彼此的小说,骆以军说《无父之城》让他看到陈雪把想象变成了「活体」,不止是抽象层次的哲学概念,而是呈现活体的移动与视野。 陈雪谈新作有股女主人欢迎入住的自信。趁访谈空档,她问我:「怎么样?(小说)好不好看?」我当然(同时诚心的)说:「好看好看。」历经《摩天大楼》与字母会,陈雪的小说长出了独有的脸庞,不怕读者来挑战。 何以言活体?因为陈雪彷佛千万触须的摄影镜头,动态捕捉整个小镇。小镇的耳语、秘密与谎言,在小说里成为多声部的存在,「陈雪在有限的空间内,用巴洛克式的暴动把所有人类个体的故事悬念串起。」骆以军炫丽地点明《无父之城》的过人之处。 「有限」与「所有」,两个完全相悖的概念,却存在同一部小说。《无父之城》显然是陈雪继《摩天大楼》舒展拳脚后,尝试犯罪类型的练成之作。 《无父之城》构思三年,早在《摩天大楼》前便有雏形,几次易稿,抛弃六万字,终成现在的版本。《无父之城》写作期间与字母会计划重迭,陈雪坦言,字母会藉小说试验各种哲学概念,不无影响她的长篇小说,读者当可在里头寻得踪迹。同时,字母会计划让陈雪厘清自己的小说路,「我没有复杂的哲学与学识,我的路就是说故事吸引人。写字母会时,我发现写某些故事会比较过瘾。」 《无父之城》的背景在虚设的中南部小镇,何以是小镇?小镇在台湾文学上其来有自,日治时期龙瑛宗写有〈植有木瓜树的小镇〉,将停滞的小镇及主角与熟成美好,又隐隐带腐败气息的木瓜勾连;现代主义狂飙年代,则有七等生的问题小镇,道德在此暧昧难解;此外,郑清文、陈雨航皆用小镇铺叙人情,搬演淡而不寡的日常。 陈雪说,她想用一栋大楼、一座小镇去观察这座岛屿,前者便是《摩天大楼》,至于后者,「当小镇已有质变,外来人进入封闭小镇,会引发怎样的连锁事件?」在此,小镇是异样的乡愁——里面的人想逃离,逃离后又怀念,也是台湾的缩影,同时像推理小说常见的暴风雪山庄舞台,死的,活的,困在同一个空间,还有凶手。 被爱摧毁的人 当所有人都被困住,本来就脆弱的人际关系更形紧绷。《无父之城》由是产生各种欲望的变体,包括父亲投水自尽的代笔作家兼叙述者汪梦兰,与一生都在寻求父爱代替品的失踪少女,她俩都与不同男子建立关系。 「我最想写的是汪梦兰与侦探陈绍刚之间若有似无,又带给彼此转机的关系。这是各种形式对爱的渴望与变形,以及这渴望与变形造成的问题。你能不能承受有人爱你?如果没有人爱你,你会变成怎样?被爱遗弃或糟蹋,你又会变成怎样?」 「里面的人多多少少都受到爱的摧毁。」陈雪总结。 此时,陈雪彷佛转换写《恋爱课》、《人妻日记》的感情专家陈雪老师。陈雪不讳言这个身分带给她很大的慰藉,「脸书上的『陈雪老师』,让我可以见到很多年轻人,这温暖了我。以前我过得很苦,关在套房写作,很少朋友,也不喜欢拍照,脸书让我面向粉丝或读者。有时我常常看脸书,错觉自己跟某人很熟,这算拓展吗?或许算吧。另一个层面,或许是同温层的局限。」 陈雪的回答颇让我意外。因为我访问过不少创作者,大多抱持远离脸书,以策创作生命安全的论点。陈雪却反其道而行的说,最大的缺点只是让她时间变少。 陈雪开始写作的时代,正是网络发展之际。网络消泯国家边界,缩短人与人的距离,虽是陈腔滥调,但对以感知触觉世界的小说家而言,从无到有,事关重大。 「网络让我到了这年纪还是非常有创造力,以前我觉得只能写自己的生命经验,不过可能是我追了太多剧,现在给我一个设定,再找数据,就可以写个八分。这跟以前读书不同。我觉得我可以形塑没有见过的人。网络媒体是我的军火库,以前会担心被影响变媚俗,但现在发现网络不会让我受困,而是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力量。」 陈雪的上网与写作之道,让我想起杨照在二十年前对她第一本小说《恶女书》的著名评论,认为陈雪的书写抽离了社会脉络,希望陈雪多「面对」社会。《无父之城》让人看见地方金权与宗教乱象,将视野上升至观看一座岛屿的高度,同时,更处理白色恐怖记忆,算不算面对社会?  发作中的集体创伤 谈到小说的白色恐布,陈雪说那是书写上一代记忆必然会碰触的,甚或发生在周身而不自知,「阿早的爷爷就是政治犯,结婚前我就知道,但以前都委婉地说『爷爷不在家的时候』。我从一无所知到疯狂找资料,始终围绕一种奇怪的感觉,一个人去听演讲就被抓了,或是跟一个人吃饭,参加读书会就被抓了。」 陈雪写《无父之城》时,向一位研究白色恐怖的博士生请教,他帮陈雪调阿早爷爷的档案,发现他确实加入共产党。吸收他的人是著名的台共分子王忠贤。这个发现带给陈雪很大的冲击。 「陈雪老师」在脸书上谈感情经营,她的小说则是反面教材,告诉读者:被爱遗弃或糟蹋会变成怎样?「《无父之城》的角色几乎都受过爱的摧残。」陈雪说。 「这不止是冤错假,而是他们这样就该被杀坐牢吗?阿早爷爷只是宣誓,之后吸收他的人离开了,他没参与过任何组织,就被关了十年。很多人确实怀抱理想,这样的人有罪吗?如果没有,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些人,以及这些人的后代?阿早的父亲,乃至阿早,都是一群曾经无父的人,这样的数量并不少。他不是无辜的,但他并不一定有罪。」 白色恐怖与孤寂的少女,父亲自杀的作家,失却家庭的侦探,共构成复杂又相互对话的困境。「我想说的是一个集体创伤,不止发作在当时,还影响好几代人。关于白色恐怖,我没有想写一个巨大的故事,所以留下一个隐喻一个线头,没有多写,没有少写。」 当小说家可以安心地说出自己「没有多写,没有少写」,该是非常有自信的吧? 真相之外的问题 我想起《无父之城》的女主角汪梦兰,身为一个创作者却无法写自己的故事,只能当代笔作家,直到某个转折点,才开启她真正的创作。陈雪也曾是代笔作家,「那时我初到台北,对写作是什么还很模糊,写了《桥上的孩子》,发现原来书写可以让我在世界有立足之地,我想汪梦兰也是类似的处境——可以写作,但对写作是什么,没有反身性的思考。」 汪梦兰获得书写自己故事的能力,是她听到了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那个故事的脸打动了她,让她想快速记下。大家都在找失踪的少女,每个人都想知道真相,但挖掘真相,会发现别的问题。」 什么问题?陈雪说,那是关于自我的抵达之谜,「我发生了什么事,我为什么变成这样的人,我能不能重新启动自己?」 所以,《无父之城》真正的侦探不是别人,是误以为自己只是看热闹的读者。阅读此书的人,能否跟着代笔作家与侦探,一同走出迷宫。迷宫外,可能是笑盈盈(藏刀?)的陈雪,或拿斧头的杰克.尼克逊,也可能是等待你许久的另一个女孩直子。 陈雪的女孩散发猎物的气息。这一回,她征收了一座岛屿,布置成无父的城邦,猎物女孩在里头让所有猎人步入陷阱。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