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迷雾之城,写出台湾当今迷惘景况──陈雪《无父之城》
立刻阅读:《无父之城》 (原文刊载于《The Affairs 周刊编集》10 September 2019) 人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来点出小说的魅力再恰当不过,因为无论是哪一种角色,在小说里面都是待续的,至死你都无法为那人拍板定案,如此才是判断一本小说优劣的标准。 因为人在他人眼中会被误读,他对自己本身的处境也必有死角,除非你藉由小说这文体来爬梳深掘,像挖矿似的不放弃,那人的人生才会像砂砾中的金子缓缓发光。如莎翁的《理查德二世》就是一个表面暴君的未解之谜,但如此看待人,才能还给那人真实的尊严,像梳理过他充满沧桑的容貌,让他重新回到生命的黑森林里,继续勇敢面对误解。 由各种谎言反映真相 而陈雪这本《无父之城》就有这样的魅力。我一向喜欢她的长篇小说,如《摩天大楼》,因为她擅长用场景来描述人心,如摩天大楼在她书中原本就是影射人类在这种建物中是连动且渺小的,因此故事才能在我们结构中发酵。而这次则在一个雾气缭绕的海山镇,由一个少女邱芷珊的失踪案,来对照她周遭的大人盘根错节的利益,以及同学们如同一社会缩影。 每一个人经由述说她,反而显露的是自身的真相,而非邱芷珊的。这失踪的美少女,家庭背景财势雄厚,「她」却像是每个人的镜子,反射了每个人的命题,那些人的谎言都在诉说着真相,而那环绕着他们的海山镇则是一个出不去的镜像世界。 以实像世界来展现抽象人心,陈雪这次等于同时用肉眼来对照人心视角所看到的差异。 当代中年人的失落 有趣的是,陈雪以细描的方式描述了私家侦探居住的日租套房,那近如一墙之隔的比邻而居,如同蜂窝密集的套房,门一关起来,彼此却如此遥远陌生。她以这样的居住地与身无长物来描述侦探陈绍刚的社会孤立感。 你完全可以理解一个都市中年人的内心一旦荒败起来,「家」会是多么抽象的想象,他跟另外一个主线人物作家汪梦兰一样都是到了中年跌倒的人物。你看着他们勉力支撑自己的稀松身影,像是如果不抓住什么,就会归零一样的消失。 《无父之城》这故事以两种「消失」来描述人生的跌宕,一种是形同「消失」,难以承受一再失去的中年人的「消失」。这种「消失」是循序渐进的,彷佛元气与理想被掏空了一般,一个是曾经备受瞩目的新锐作家却灵感枯竭、一个是曾经风光的警察却保不住家人,看似闲常遭遇,中年这条路的一时风光,却不知会跌在哪一个低谷处。陈雪写中年人的失落时笔调轻缓日常,因为没有人真有闲裕为中年人掉泪,中年是一个自己要爬起来的阶段,多么吻合于这个世道,景气暮色深、世代转换快,陈雪真写出了台湾的「黄昏流星群」,是不动声色的悲伤。 失去中心价值 书中的另一种「消失」则是属于青春世代的,除了贯穿故事的邱芷珊真的失踪外,她青梅竹马的林柏钧、羡慕又忌妒她美貌家世的同性朋友、暗恋她的男同学,除了林柏钧,每个说起芷珊的人都像是雾里看花,彷佛她没出事前就「消失」了。没人真的了解她,旁人憧憬与爱慕让她像个幻影,而林柏钧因家族恩怨又与她渐行渐远。这镇上的青少年以芷珊为圆周的中心,并藉她不断提醒自己的「匮乏」、校园里较劲的冷暴力,还有那小镇上的青年更被凸显的家族与政治势力,没有背景,就离不开这没落的海山镇。那种深怕「消失」的存在,在年轻一代中如此像碎浪拍礁岩,集体找不到这城镇的价值,一如找不到海山镇大人沉迷于异教、政治桩脚势力的无根无着,难怪这本书叫《无父之城》,如同老者无依一般,这镇是迷失了中心价值的地方,无论大人或小孩都得各自摸索的地方。 封闭的小镇描写 但看似集体迷惘的「海山镇」为何又被陈雪写为有几分愈疗的力量?是两个主轴人物找回「重生」力量的地方。一是这里曾繁华过,曾经是商人活跃之处,也曾有几大家族文风古貌的地方。作家汪梦兰住在一个曾经传说闹鬼的古宅旅馆里,翻阅与听闻着当地耆老诉说着往年风光,以及当时读书人曾遭遇过的白色恐怖,从日记与子孙口传,汪梦兰爬梳着当时大学生聚会就被逮捕的恐怖气氛,那里的历史如当地的雾气与深山一样沉默多年,吸引着汪梦兰想再次动笔。 不仅于呼应着台湾早年风貌与斑斑血泪,让这两个失落中年人留在那镇上的仍是那位少女的失踪案,为何看似风云人物的她,失踪后却没人真心找寻她,愈探询愈离奇,这两个都市人对于这镇与她家人看似热心实则漠然的状态产生疑惑,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少女想要做废掉自己?这里点出台湾边乡学校毒品泛滥的问题,少女疑似逃家下落不明,对照了这两个中年人失去亲人的失落,似乎必须要把「少女」找出来,才能够弥补自己前半生生命的缺憾。 可以说,他们在「邱芷珊」身上找到失落的本身,为何从小优等生的她,一路放弃自己,即使发出了求救讯号,也无法得到了解呢?对照着两个中年人曾经的自我封闭,他们更想代替少女伸出求救的手。这本书特别的是,许多人物早年都丧失了父亲,或是父亲因忙于政商关系而疏忽家庭,汪梦兰那文艺中年父亲的投河自杀、少年林柏钧父亲因人酒驾而身亡,在描述失去父亲的部分,看似是书写着失去至亲的悲哀,读来更像是在理出台湾早年因白色恐怖死去的男性,一路到台湾发迹后投机主义盛行的父权迷失等。 从书中来看,所谓「父亲」更像是根源,更像是认同。必须回头看历史,并面对现在的「失根」状态。这个岛如海山镇,是个繁华后失忆的地方,在钱潮过去后,我们台湾也像书中的城镇,存在着本质上无从依归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人们总喜欢将某些人神格化来找寻归属的迷思。如同海山镇的人总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该去何方。 给目前纷乱台湾的情书 「邱芷珊」只是一个引线或象征,代表这多年来茫然与盲从的牺牲品。 而陈雪给了一个收尾很有意义,在主角梦兰整理被白色恐怖迫害者的资料后,才似乎明了当时她父亲寻死的原因难以言说。书中一段「真相并非真实,真相不只包含事实,还包含其中被捏造、虚构、说谎的部分,所谓的真相存在人心,真正的意义在它作用在人生命里的方式,以及它对相关人士的影响。」 她笔下那层层迭迭的真相,似真亦假,那像蝴蝶花纹的难以厘清,必须了解当时人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环境下的选择,选择未必正确,但理由是藏在时间的尘灰里的,必须拂拭,再去理解,从而理解我们究竟是什么人,能放下什么,才知能追求什么。 这是一本陈雪对台湾的情书,在这纷乱之际,让我们知道如何去爱这「无父之城」。 本文作者 | 马欣作家、影评人★ 【知音如此】不一样的陈雪 X 骆以军 ★【作家特写】缩小一座岛屿的可能性:陈雪谈《无父之城》
+ More【专文引介】马欣|追寻他人鬼火前,娱乐记者如何先制伏自身心魔?
看完《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心想这样的魍魉之境一点都不陌生,愈靠近名利之处,如同有熊熊火焰燃烧,愈明亮的舞台,四周的黑暗就更深邃,这是自古皆然。 于是读完后,曾与本书的故事原型与素材提供者分享心得,书中的几位娱乐女记者,每日真枪实弹地接触第一线新闻,虽然女主角自认热血,但要在这样的名利场里揪出知名人物的欲望鬼火,她是否又能制伏自己的心头鬼? 我在当影剧线编辑时,台湾影剧业正是风光大好之时,日日是热闹的记者会,大排场的庆功宴更是开不完,娱乐记者像置身大观园一样,一路花红柳绿,彷彿有开不完的宴席。 如此繁盛的产业,也把人的欲望养得跟池中的锦鲤一样活跳跳地争食,无论幕前或幕后的人得利,周边的娱记也如大观园的丫头与姥姥们争著排名,争的不仅是八卦与独家,争的更多的是权力的展示。 九○年代整个热钱烧起来,记者收礼的风气开始浮滥、唱片与经纪公司不断制造假新闻、透露别家公司艺人的八卦来换取自家的版面、大牌记者抢著为主打歌作词的高报酬等等。影剧线在社会眼光看来或许风花雪月,但在当时是个肥缺,因此辛苦是必然的,对内总有人要抢这肥水多的线,几个记者在社内大战时有所闻,对外每家大媒体记者自己的面子与排场更要做足。 说穿了,这是一个不仅明星要作态,幕后与记者都要摆出排场的圈子。固然有不少认真跑线的记者,但浮夸气氛已成,九○年代末,唱片与戏剧品质开始下滑,各种作态与摆谱足以混淆视听。远看简直是本《红楼梦》,预见迟早得楼起楼落,内在崩坏地迎来二十一世纪时台湾影剧业的萧条。 这样彼此歌功颂德、做新闻如做假球的时代,迎来香港八卦杂志的攻城略地,以够腥更狠辣的方式,掀开了之前台湾九○年代唱片圈的酱缸文化,如此造就了这本书中的自命要追求真相的记者刘知君与林姵亭,还有两位女主管,这样紧咬不放的记者特质,看似追求真相(是也追到了一些真新闻),不想像以前许多记者那般粉饰太平,他们是追出的饭局价、吸毒趴、耍大牌、潜规则等新闻头条,久了也知道那只是咬出冰山的一角,咬出了空虚的本身,这类新闻开始无限循环,如吃不完的流水席,八卦隔周只有厨余的温度。因为周刊本身用字是咸腻过火的,字这东西写得过重会吃掉一切核心。 这一行只有作品能论功夫真假,其他就是造梦,连明星当事人与幕后推手都难分真假圈子,观众目光追逐的是他们一早就预约的一哄而散,与古时候乡镇戏台子一搭无异,人们凑近,半日的热闹就是图个以假乱真。 因为众人的不当回事,影剧记者很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论里面如何厮杀,抢到了什么头条,或是如爱高调收集多少明星朋友当作「江湖地位」的虚荣,都是自己的黄粱一梦,他人只当闲事一桩。如同被关在大红灯笼里,谁也不踏实地在这五光十色中,彼此看似热络却从不真切。 这本小说里的四位女记者,主管或嗜血,或收贿,或是卧底追独家而牺牲了生命,或主角锲而不舍追踪到某大经纪强迫旗下艺人性招待的真相,故事中呈现出的记者的焦虑生活,的确写实。写出我这十多年来看到的娱乐记者的众生相:牺牲生活、为流量产出大量文字,在这样异常的节奏中,有人开始上瘾,即使偶尔感到抢即时新闻的空虚,偶尔感到交浅言深才是这行的本质,但如滚轮上的老鼠也回不去。 这样的状况发生在经纪、企宣人员、记者都是如此,我们被红灯笼的皮影戏所吸引著,以至于自己同样在演也都不自觉。但随时散场的落寞,却是我在影剧圈边缘游走时最大的心得发现,包括艺人都无法承受这随时散场的落寞,我们都紧接著要去找另一场大戏,即使那红艳艳的世界里有亮光但也到处都是鬼影,如同小说中所呈现出的黑幕。但与其说我们是为了多有使命感而追新闻,更接近的是一群怕寂寞的人在追寻光源,即使怀疑这一切是幻象,人们也吃不完这一切的空泛,且永不饱足,不仅书中的四个女记者被这幻象吞食进去,里面受害的援交网红也是,我们空吃著那些霓虹光,几年下来喂大了我们更多的黑暗。 这大概是我在月刊当采访的原因,因为离一步观看前方的修罗场太吸引人了,我每每看得入神。无论是谁的欲望之鬼吞食了对手的名声;还是谁出卖了敌手的致命八卦,或是哪个记者长期被唱片公司喂养八卦以致受制于人,抑或是当年哪位大牌记者搬家,会指定唱片公司送他各式名牌电器,也是想挨近艺人求欢的褓姆绯闻,这哪有什么稀奇呢?我看著人们的心头鬼跳上跳下,谁可以幸运地看到这样如同阴阳师安倍晴明眼下的妖魅世界? 关于这本小说最有趣的,不是那两位年轻记者如何卧底抓新闻,而更像是被这娱乐场子内化了的人,极尽所能想把这圈子的妖怪现形,哪知在她们追新闻时,也对映出了自己心头的那些鬼火。所以我曾思索为何这书名要注明是「女」记者,的确,这行是阴性的,在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工作生态里,女记者的歇斯底里时有所闻,多数因为自己的不被重视而前帐后算,或是要装出一个甄环的威仪,压制其他的女性同业。这「女」字,显影了我们的宫斗剧基因到现在还没去除,那种守住腹地的阴狠是这行争斗常有的特质。 于是女记者居多的影剧圈对于权力的抓取仍是旧宫闱的思维与手段,也一如书中所写,记者圈女性彼此的厌女昭然若揭,对无形的权力顺服更是女主角刘知君的特质,她对体制的乖引出了她的狠,因为只有一个视角的盲目而毁了另一个女明星,刘知君的自命正义,何尝不是浑然不知的平庸之恶? 这圈子太有趣,我曾经历过,看到这一切现形,一路是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从业者,但欲望这景幕把多数人给抓住,不是没好人,但正常人不多。这多年下来让我这双眼看尽张爱玲说的那袭华丽袍子下的蚤子,你要看吗?都在这书里,主角们都是蚤子。 本文作者 | 马欣作家、影评人 ★ 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你好奇的,是什么版本的真相?★《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前导微电影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