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卿專欄】犯罪側寫看見純粹的惡
作者/徐淑卿1940至1955年,紐約發生多起炸彈案,警方卻一無所獲。到了1956年,紐約市警察局犯罪實驗室督察霍華德·芬尼(HowardFinney)和兩名探員,決定拜訪精神科醫師詹姆斯·布魯塞爾(JamesBrussel)。芬尼將未爆炸彈的照片,毀壞現場的影像,以及炸彈客署名F.P.工整字跡信件影本,交給布魯塞爾。後者憑藉這些跡證推測這位被稱為「瘋狂炸彈客」的人物特徵,最後他說出日後成為傳奇的預言:「當你們抓到他時——我毫不懷疑你們一定會——他會穿著一套雙排扣西裝。」一個月後,警方逮捕喬治·梅特斯基(GeorgeMetesky)。當時是午夜,他身穿睡衣,警方要求他換裝。當他回來時,身上果然穿著一套雙排扣西裝。這個案例與1972年聯邦調查局成立行為科學部門(BehavioralScienceUnit)密切相關。初期核心人物霍華德·泰藤(HowardTeten)是布魯塞爾弟子,他曾說布魯塞爾的方法是他們重要的靈感來源。犯罪側寫(CriminalProfiling)以科學方法,剖析犯罪者心靈。這如同行走在人心深淵險徑產生的洞見,與小說或影視創作,有著共通的想像泉脈。因此這門學科誕生後,不但小說或影視經常以犯罪側寫師為主角;真實世界犯罪側寫師寫的作品也經常搬上螢幕,自己則成為影視的主角原型。如泰藤的門生,著名的犯罪側寫專家約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就是《沉默的羔羊》中傑克·克勞佛探員(AgentJackCrawford),與《破案神探》霍頓·福特(HoldenFord)的原型。今年12月即將來台參加鏡文學「黑鴉偵探俱樂部」大師論壇活動的權一容(另譯權日勇)也是如此。他是韓國第一位犯罪心理分析官,曾訪談超過1000名罪犯,他寫過《研究怪物的人》等書,後來被拍成影集《解讀惡之心的人們》。韓國2000年在首爾地方警察廳科學搜查系成立犯罪分析組,是因為1990年後,韓國社經環境急遽改變,產生新的犯罪型態;加上犯罪者遺留在現場的證據逐漸減少,因此需要新的調查手法。1960至70年代韓國社會犯罪,大多起源於加害者和受害者有因果關係,或明顯犯罪動機,像是仇殺、情殺、財殺;但是1986年華城連續殺人案與90年代至尊派等組織性犯罪,則是以非特定受害者隨機殺人。新型態的犯罪者在犯案前制定周密計畫,犯後澈底湮滅證據,因此現場少有物理跡證,這是韓國開始採行犯罪側寫搜查技術的原因。但讓警方明確認知犯罪側寫絕對有其必要,是在2003年連續殺人犯柳永哲出現,他在不到一年時間殺害20人。權一容在《研究怪物的人》寫道:「犯罪側寫即分析人的行為」。透過案發現場的犯罪者行為分析,犯罪側寫師進行多樣化剖繪,如犯罪者個性、職業特性、犯罪者人際關係。犯罪側寫包含許多範疇,像是「罪犯側寫」、「地緣側寫」、「連鎖側寫」等。他說,犯罪側寫師的面談和調查官審訊不同。調查官藉由問題,確認犯罪發生的原因、犯罪過程和犯罪真相。犯罪側寫師則是透過面談,掌握犯罪者的性格傾向,了解用什麼方式進行調查最有效。犯罪側寫師不會進行審訊,而是令犯罪者在面談中,不知不覺暴露自身特點,協助調查順利進行。2007年《紐約客》一篇長文〈DangerousMinds〉,作者MalcolmGladwell曾提到犯罪側寫師與推理小說偵探的不同。傳統偵探小說是從屍體開始,核心是尋找兇手的過程,隨著線索追查,網會越撒越大,重點在於「誰是兇手」(Whodunit)。犯罪側寫則是將網子「縮小」,利用犯罪現場來「界定兇手」,如布魯塞爾所言:「透過研究一個人的行為,我推斷出他是什麼樣的人。」這不是「誰是兇手」的故事,而是「他是誰」(Hedunits)的故事。「他是誰」可以比喻成深入黑暗之心的旅程。對於犯罪者心理成因掌握越多,對他的行為就有越清楚的「想像」,因此犯罪側寫師可以提出近乎直覺的洞察。。權一容參與的案件裡,最讓他難忘的是連續殺人犯鄭南奎,他造成14人死亡,19人重傷,受害者多是婦孺。最後他被判死刑,但尚未行刑即在獄中自殺。在訪談時,鄭南奎曾對他說:「因為坐牢不得不戒菸,但我戒不掉殺人的衝動,太痛苦了。」因此,雖然有人認為鄭南奎自殺是因為對死刑不安,但權一容認為,鄭南奎是控制不住殺人的慾望,最終只能對自己下手。他在接受韓國媒體《TheKoreaHerald》採訪時說,他在鄭南奎身上看到「純粹的惡」。這種透過「結合案發現場的科學跡證,犯罪者的犯罪特徵與心理痕跡」,想像犯罪者如何行為與思考,甚至有如「通靈」一般。〈DangerousMinds〉描述約翰·道格拉斯的一次經驗。有次他到地方警局,協助老婦人遭到殘忍毆打與性侵案件。他說完自己的看法後,一位探員露出微笑問他是否是通靈者?因為他說的內容和他們兩週前請來的靈媒說的幾乎一模一樣。身為聯邦調查局幹員,卻被比喻成靈媒,但道格拉斯並未反駁,反而開始思索他那難以言喻的洞察來源。於是問題隨之而來:這門被稱為「側寫」的神祕技藝究竟是什麼,又是否可靠。道格拉斯曾寫道:「我在處理一宗案件時,會吸收所有可用的證據……然後在心理和情感上把自己放進罪犯的腦袋裡。我嘗試像他那樣思考。這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我也不確定,就像多年來向我請教的小說家湯瑪斯·哈里斯(ThomasHarris)一樣,他也無法準確說出自己的角色是如何栩栩如生地誕生的。如果這其中有某種靈感成分,我不會否認。」不過,犯罪側寫多少依賴「靈光乍現」,這門學科的準確性,也經常遭受懷疑。就像布魯塞爾雖然說出讓他聲名大噪的「雙排扣西裝」,但「瘋狂炸彈客」真正破案關鍵,是有人從對「康愛迪生」公司的人事檔案中,找出線索。在約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與羅伯特·雷斯勒(RobertRessler)訪談36名連環殺手時,來自波士頓市立醫院的安·柏吉斯(AnnBurgess),成為這個小組的顧問,她引入新的研究方法,並規範訪談進行的方式,製作57頁訪談指南。去年《衛報》有篇文章《’Theycouldn’tstopthemselves’:whatdowereallyknowaboutserialkillers?》,訪問了安·柏吉斯。她的故事也被拍成紀錄片《Mastermind:ToThinkLikeaKiller》。之前道格拉斯和雷斯勒訪談連環殺手時,採用的方法是,讓他們說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但是柏吉斯反問:「你們怎麼知道他們說的是真的?」柏吉斯之前曾和波士頓學院社會學家琳達·萊特爾·霍姆斯特倫(LyndaLytleHolmstrom)做過146位強暴受害者訪談,也共同發表一篇論文,主張強暴的本質是基於權力和控制,而不是性。「但是連環殺手研究,意味著受害者無法與你交談。那麼,他們可以從受害者學(victimology)中學到什麼?」她想尋求新的模式,讓一般探員在進入現場時,也能從側寫的角度判斷現場發生什麼:「這個人的性別是什麼?種族是什麼?年齡多大?他有工作嗎?他有朋友嗎?還是已婚?所有這類問題都是你建立側寫所需要的。」在累積多年研究後,柏吉斯對連環殺手的形成有一個看法:「我們基本上發現,一切都從年輕時的某種經歷開始。我們非常關注童年問題。人們一直說這些男人都有專橫的母親;但我們發現的是,他們有一個缺席的父親。這些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母親同時扮演雙親的角色,所以,沒錯,在他們看來母親可能很專斷,但她必須一肩挑起。他以誰為榜樣?他向誰學習如何成長為一個男性?」她經常問犯罪者,你的犯罪手法如此高超,究竟是什麼讓它奏效,得以逍遙法外?「而他們會說,警方或其他人有多少次錯過——他們本該抓到他,他本該更早被阻止。另一個重要的事是:他們無法停止自己。」「他們無法停止自己」,犯罪側寫師相信,連續殺人犯不被逮捕,他們行為就不會停止,甚至還會升級,因為殺人的快感已不足夠。權一容在訪談連續殺人兇手柳永哲時,也有類似經驗。柳永哲埋完屍體後,會做只有他知道的標記。「因為我會繼續殺人,後面還要埋很多屍體,總不能埋在同一地方吧?所以做了標記。」2017年權一容雖未達法定退休年齡仍決定退休,原因就是:「我不是害怕他人評價我所做出的側寫結果,而是怕我的分析出錯,導致警方誤判,未能及時逮捕犯人,出現下一個受害者。而這份恐懼長久以來侵蝕我的身心。」對於犯罪側寫師來說,幫助探員及早抓到兇手,阻斷未來可能的繼續犯罪,是最重要的事。雖然,長期與這些危險心靈相處,犯罪側寫師難免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那些記憶會長時間揮之不去」,權一容曾引述尼采的話:「與怪物戰鬥的人,要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台灣目前沒有犯罪側寫師這個職位。一方面是台灣治安相對穩定,隨機重大刑案較少,尚不足支撐設立此編制。台灣警察系統也更強調物證與科學鑑識,雖有測謊等,但不是以犯罪心理學來運作,犯罪剖繪通常作為學術研究題目。此外,犯罪側寫帶有推測性,側寫內容是幫助調查,無法成為法庭證據,可能也是被視為不急之務的原因。但是犯罪心理學,永遠是小說與影視靈感的泉源。甚至無關犯罪,透過一個人的行為,洞悉他的內心,是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的事。了解人心越多,對世界的覺察就會越不同。韓國首位犯罪側寫師權一容(另名權日勇),即將於12月來台參加鏡文學「黑鴉偵探俱樂部」大師論壇。他也是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圖/顏一立瞭解更多【黑鴉偵探俱樂部】: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1193
+ More
鏡文學【黑鴉偵探俱樂部】國際大師論壇X犯罪調查現場課程,早鳥票現正販售!
秘密、死亡、真相,邀你直視人性的「惡」。懸疑X心理X推理鏡文學全新活動品牌活動【黑鴉偵探俱樂部】,今年12月限定入會!▌12/7國際級大師論壇:權一容專題演講▌12/20-21犯罪調查現場課程:4位專業講師剖析「惡」早鳥票現正販售中:https://p.accu.ps/89fzer°。°。°。°。°。°。°。°。°。°。°。°。°。°。°。°。°。°。°。°。°。°。°。°。𓅩什麼是【黑鴉偵探俱樂部】?黑鴉偵探俱樂部是鏡文學旗下的故事IP品牌以真實案件、推理犯罪作品IP與跨領域專業知識為核心結合鑑識科學、犯罪心理學、法醫學與社會學等專家,打造的跨界品牌𓅩我們的品牌故事黑鴉象徵秘密、死亡和真相提醒我們所有故事都隱藏著更深的訊息我們相信「犯罪不只是惡,它是人性最深的提問」也是映照時代與社會的鏡子黑鴉偵探俱樂部,在這樣的信念中誕生將犯罪背後的暗影化為對話與知識邀請你一同成為偵探,追尋謎團,直視真相!𓅩核心理念:與惡對話X惡的剖析剖析犯罪背後複雜的人性與時代面貌,培養大眾對社會案件的獨立思辨能力並建立對身邊犯罪的基礎理解與主動提問精神我們相信,理解與思辨能轉化為行動,知識能讓我們看見真相也能在現實中成為彼此的支撐,並賦予每個人保護自己,以及幫助他人的力量黑鴉偵探俱樂部邀請你提問、懷疑、探究一起剖析犯罪,思考何謂正義、何謂真相動手推理,親手破解「惡」的疑雲!°。°。°。°。°。°。°。°。°。°。°。°。°。°。°。°。°。°。°。°。°。°。°。°。▌12/7國際級大師論壇:權一容專題演講韓國首席犯罪心理側寫師、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金南佶角色原型⎯權一容권일용首度來台!隨著社會結構轉變與科技飛速發展,從70、80年代至今日,犯罪早已不只是搶劫與暴力那麼單純。心理操控、資訊詐騙、數位犯罪——這些更隱匿、更具心理性的手法,正逐漸滲透我們的生活。本場講座將以心理學與社會學的角度,帶你重新理解「現代犯罪者」的內心世界:🔍他們如何操縱他人?💡我們又為什麼會在不知不覺間陷入陷阱?🎯該如何提高警覺、預防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由惡的起點認識惡,從犯罪者心理、人性和社會制度層面,深入剖析理解惡▌12/20-21犯罪調查現場課程:專業講師帶領抽絲剝繭破案心理X鑑識X法醫,理論與實務一次滿足!喜歡看《CSI犯罪現場》、《夏洛克·福爾摩斯》等犯罪懸疑故事喜歡觀察人事物的細微變化,享受爬梳線索與推理真相的快感嗎?這是一堂為期兩天的課程,不只教你理論,更有豐富的實作!四位頂尖師資傾囊教授,從犯罪心理、現場勘察、指紋採集鑑定、血跡初篩到法醫相驗解剖與法醫毒物學,帶領你進行全方位犯罪案件調查體驗,建立推理的能力🔍學習在科學實證的基礎下,識讀犯罪事件和故事°。°。°。°。°。°。°。°。°。°。°。°。°。°。°。°。°。°。°。°。°。°。°。°。𓅩活動時間與地點▌國際大師論壇▌韓國首席犯罪側寫師權一容專題演講📍時間:12/7(日)13:00-15:00(12:00開始報到)📍地點:政大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2樓)▌犯罪調查現場課程▌4位專業講師剖析「惡」📍時間:12/20(六)10:00-17:30(09:30開始報到)、12/21(日)10:00-17:00(09:30開始報到)📍地點:政大公企中心A646、A645(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6樓)早鳥票現正販售中:https://p.accu.ps/89fzer°。°。°。°。°。°。°。°。°。°。°。°。°。°。°。°。°。°。°。°。°。°。°。°。鏡週刊獨家專訪【一鏡到底/追逐怪物的人權一容】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51017pol002°。°。°。°。°。°。°。°。°。°。°。°。°。°。°。°。°。°。°。°。°。°。°。°。●本活動資料涉及真實案例,故不開放錄音、攝影及拍照。●本次活動各項辦法若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有權隨時修正,並公佈於鏡文學官方網站和社群。●活動如因故無法進行時,主辦單位保有修改、變更或暫停活動之權利。●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洽詢E-mail: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主辦單位: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贊助單位:中華電信
+ More
一半江湖一半煮,稍一回顧已成路——蔡康永評《裴社長廚房手記2》
1我們仍然對活著有熱情嗎?開始的那段日子,應該是很容易熱情的。然後就難說了。活著活著,活動範圍越來越小,如果不持續學習的話,能經歷的事,會越來越有限,然後就感到厭倦疲憊了。所以,且不說成不成功,賺不賺錢,只要能一直對活著有熱情,活得興味盎然,那就是最幸運的,最棒的人生了。裴偉先生的做菜文章,最令我嘆服且羨慕的,就是他對生活的熱情。有人的熱情是逐年耗損的,有人的熱情是突然掛掉的,有人其實一直沒有熱情,他們的熱情都像床上的高潮一樣,是基於人際應酬裝出來的。人各有命,這也都是沒辦法硬撐的事。我看到這些人熱情消失以後的生活方式,既感傷,又警惕。當我在裴偉的文字裡,看到洋溢在字句間的熱情時,我覺得感動,因為美食之外,這書能振奮人心:「這位仁兄做那麼多事,仍有如此熱情,嘩啦嘩啦地回想著往事,嘩啦嘩啦地翻著舊帳、算著新帳,嘩啦嘩啦加上鏘鏘哐哐的刀光翻滾火光四射中,把菜一道一道做出來。他的生活因為這麼多的講究,而有了層次、有了場面,他的屋子溫暖,爐火多麼敞亮。你看,人生可以因熱情而豐盛。」《裴社長廚房手記2:那些水手的浪遊時光、動搖國本的報導幕後,以及超美味料理的人情故事》裴偉著8/17正式上市2聊往事但不嘆氣,細節多但不煩人,這使得裴偉的書讀來充滿生趣,古往今來的回憶錄,通常會漫溢出「過去完成式」的滄桑,但製作美食是「現在進行式」以及「未來式」,是「今天晚上就做這道菜吧」或「下次一定要吃吃看」。裴偉文章中散發出這種對生活的期待,消去了回憶錄的滄桑。沒有誰是不會被忘記的,天大的事都會過去,偉人銅像日日佇立街頭,無人多看一眼,絕大多數的紀念館,只有學生在戶外教學時,被逼著去逛一圈。生活啊,「我吃故我在」,只有在美食入口的那一瞬,人確知自己活著,或者,感謝自己活著。裴偉把回憶這種注定會越來越虛的東西,綁殖在紮實的稻粱魚肉之中,只要有人做了這道魚,吃了那碗麵,這些回憶就會像被某人想起的星星一樣,在夜色中再閃一下。回憶本來就是虛實交錯,它的真實或虛假,判斷的標準,只在於我們對它依賴的程度——我們需要它是真的時,它就是真的。說來微妙,裴偉先生經營媒體的工作,常常就是揭去各種外殼、拔去一大堆的毛、削去一大堆的皮,血肉模糊之餘,找出什麼是真的,而且廣而告之。烹製美食也是這樣,不可能無中生有,只能一步一步探索、試錯、出刀子、放火,該煎的煎,該炸的炸。真相不會自動從天上掉到我們桌上,美食也是。只有耐心與紀律,能讓人把本來是圖自己開心的嗜好,變成能懾人的技藝。3每次我聽人在感嘆,說羨慕鳥兒在空中、魚兒在水中,多麼悠遊自在,我都會在心裡翻白眼,想說光是叫你照牠們那樣夾沙夾屎地連著吃幾頓活蟲子,就立刻求饒變回人類了吧?人類因為嚐得出滋味,享受了多少動物不會懂的樂趣,又付出了多少動物不必付的代價?裴偉先生的每一篇「一半江湖一半煮」的奇文,都令我想著這件事。佔了文章一半的「江湖」,全是因為人類體會過了名聲、富貴、權力,或者幸福、正義、理想,這各種滋味之後,再也無法割捨,於是在接下來的人生,付出各種代價,只求再嚐嚐那美好的味道。如果我們辨不出香臭,嚐不出甜鹹,本分得像其他動物那樣,從沒有體會過真相或正義,自尊或知識,那麼,我們就既不會有「江湖」、也不會有「煮」。人生不同於鳥生、魚生,人生就是一場我們人類自己搞出來的,生死以之的遊戲,越麻煩才越有趣,越費勁才越滿足,少了裴偉這種動輒全力以赴的熱情,很難會長時間覺得好玩。4我參加過各式各樣的聚餐,有些非常豪華,但主人冷淡;有些非常簡單,但主人熱情。事後我會回味的,永遠是主人熱情的那幾頓。菜有多好吃,酒有多考究,那就跟麻將桌上你胡到大牌一樣,當下歡喜震撼,幾分鐘後就成過眼雲煙。但飯桌上的談話不一樣,一場豐盛的談話,有時足以頓開茅塞,沁人心脾。裴偉的這些奇文,就是一位熱情博學又耐煩的主人,在廚房中飯桌上的敞懷暢談,他如果照這風格開一家餐廳,來聽故事的恐怕更多過來吃的。因為全世界好吃的餐廳可就多了,但能這樣講故事的廚師,能有幾位?裴偉做的這些菜,我們吃到吃不到,各有緣分,無所謂。但裴偉這書散發的熱情,願諸君與我,都能嚐出真滋味,在遭遇美食,卻終究碗空盤盡之時,驀然發現胸懷間又已充滿對下一段生活的美好嚮往。購書連結博客來(一般版):https://reurl.cc/RXXZg6誠品:https://bit.ly/3ORFWMM金石堂:https://bit.ly/3bo0PkZMomo:https://bit.ly/3Sh86Un【電子書、有聲書】博客來電子書獨家預購(8/7-8/21):https://bit.ly/3oTE2AE博客來有聲書:https://bit.ly/3vxK8ue鏡好聽有聲書:https://bit.ly/3cNCHsg
+ More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