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登入/註冊
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首頁
最新消息
Mlle X
Mlle X
【主題企劃】旅行與閱讀:給旅人的日常備忘錄
關於一趟旅程,該如何註解?「旅行」、「閱讀」、「寫作」、「咖啡」、「邂逅」發現自己在一張空白紙頁上寫下了這些字,回過神來,油墨未乾。仔細一想,至今的每一趟旅程似乎都離不開這些字詞,甚至能夠為之概括,但若要認真說來,順序應該是這樣的:閱讀-旅行-邂逅-咖啡-寫作。一趟旅程的從無到有,從開始到結束,或者,不結束。閱讀──喜歡在出發前閱讀關於目的地的書籍,輕描淡寫的最好。有句話說「讀書萬卷,不如行路萬里。」聽上去好像頗有道理,但是細想,這兩件事怎會是此等互補關係?滿腹詩書,若沒有用雙腳去走踏、驗證或者推翻,那麼終究是別人的東西;行至天涯,若沒能與書卷文字相共鳴,那也顯得枯燥乏味。喜歡在出發前閱讀關於目的地的書籍,輕描淡寫的最好,讓城市作為背景,讓角色演繹,讓故事脈絡自然流動,如此即便不去解釋得太多,也讓人有無限想像、心生嚮往。比如說柏林吧,那時候會想去柏林,就是看了陳綺貞的《不在他方》。其實書裡也沒具體說出關於這座城市的什麼,只說她在這座城市感冒了、說城裡的早午餐賣得特別晚,說歐洲終究不如台北方便,還有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真正去了以後,城市背景不變,大多的轉角後依然是未知,但主角換成了我,還能夠不帶有任何期望或者成見地去探索。待歸來後再拾起書頁,印刷於紙纖維上的文字突然都得到了更深的解釋,平面成了立體,清晰也深刻。這就是旅行與閱讀相輔相成的樂趣吧。旅行──再小的步伐都可以是前進,再瑣碎的日常都可以是浪漫。在整理行李的時候,總是喜歡在背包裡丟進一本書,同時又暗問自己:會看嗎?最後的結果當然是不會,屢試不爽,但我偏偏到現在還是不信邪,重複地做著這個動作。我是一個沒有辦法在旅途中靜下來閱讀的人,書永遠翻不過三頁,晃過眼的每一個瞬間都讓我分心,無法克制自己去觀察身邊的一切。書裡的文字永遠就是在那,倘若不慎遺失了,再買一本便是。但眼前的風景啊、當下的感受啊;一場偶然的相遇,一次深刻的對談,錯過了,就沒了。旅途中的我就是一本內頁空白的書冊,行走的每一步都踩踏墨水,撰寫屬於我的章節。「為什麼要旅行?」人們總愛問這個問題,就是為了享有這般特權吧,此時五體感知都被放大,每件事都是新鮮的,再小的步伐都可以是前進,再瑣碎的日常都可以是浪漫。邂逅──選擇一個人出發,追求的並不是孤獨,而是意料之外的陪伴。關於一個人旅行這件事,近年來好像掀起了一股狂潮,「獨旅」於是成一個賣點,但說到底,它就是個選擇而已。有人愛海,就有人喜歡山;有人戀夏,就有人獨鍾冬雪;有人愛好結伴,就有人嚮往獨自上路。路途中的每一段關係都是細膩且珍貴的,甚至可以說是被無意識地美化了,覆蓋錯覺與偏差,金絮其外,卻又摸不著其內,因此永遠美好。(攝於:巴塞隆納,西班牙)對我來說,選擇一個人出發,追求的並不是孤獨,而是意料之外的陪伴,也就是旅途中的「邂逅」吧。曾在旅途中串起深刻友情,也曾交織刻骨銘心的愛情,路途中的每一段關係都是細膩且珍貴的,甚至可以說是被無意識地美化了,覆蓋錯覺與偏差,金絮其外,卻又摸不著其內,因此永遠美好。一直沒能好好說來這麼個什麼樣的道理,直到讀起賴以威的《旅行與邂逅》,第三章節,女孩娓娓道來與他稍縱即逝的相遇,我才明白了這樣的情感連結為何令人如此上心。「他是一本封面設計的很好、封底的推薦、第一頁的導讀跟自序都很吸引人的小說,我原本希望能繼續下去,但是翻開第一張就被人關起來,上了膠膜收起來。有時候因為沒看到的關係,你會一直想念,甚直覺得它比任何書都還要精采。」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呼應這句話,這部連載於〈鏡文學〉上的作品到第四章節就突然地結束了,恰恰止在男女主角即將重逢的前一刻,以致至今我仍頻頻想念,實在很揪心。咖啡──咖啡廳作為城市裡的烏托邦、是令人能夠暫時現實脫節的歇腳每每出發前往一座城市之前,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查交通、也不是找住宿,而是打開地圖,開始搜尋一間又一間的咖啡廳,然後一一標註,看上去還以為在盤點妃嬪。原先一個出自於興趣的舉動,長期下來才發現事有蹊翹:從地圖上咖啡廳的分布,其實可以看得出另一種城市脈絡。咖啡廳作為城市裡的烏托邦、是令人能夠暫時現實脫節的歇腳處,概括了這座城市中無數群體心中的理想生活樣貌。復古、極簡、工業、鄉村……無論是對哪種風格心生嚮往,你都能找到一個角落將自己完美置入,然後在空間裡找到與你頻率相似的人。有趣的是,在咖啡廳越多的城市,我的文字產值好像就越高,或許是因為有更多時間和自己對話、細嚼日常,安靜地書寫。(攝於:伊斯坦堡,土耳其)拿近年歐洲迅速竄起的VeganCafé狂潮來說吧,Vegan代表全素,但歐美人所追求的全素已不僅僅是「動物性不使用」,而是對於食材品質與來源更上一層樓的堅持。若說有「文青」、「廢青」、「憤青」,那麼絕對有一種是「純素青」,特色是有藝術家般的衣著、左右臂上可能有幾何行刺青、熱愛杏仁奶、綠色果昔和酪梨土司,包包裡永遠有一根香蕉。近年在歐洲總喜歡往VeganCafé的街區跑,就是找個地方歇腳,也看看世界各地的文青都在幹些什麼。通常整個街區都會洋溢著放鬆的藝術氣息、特色小店林立,怎麼晃都有趣。從國中開始有泡咖啡廳的習慣,因為家庭因素的關係,從小就很不喜歡待在家裡,到後來一直演變成不在咖啡廳就無法靜下心來做事的怪毛病。也許也是這個原因,城市中咖啡廳的對我來說格外重要,找到一間能夠與之契合、反覆造訪的咖啡廳,恍若是在異鄉找到回家的路,令人安心。有趣的是,在咖啡廳越多的城市,我的文字產值好像就越高,或許是因為有更多時間和自己對話、細嚼日常,安靜地書寫。當然,咖啡廳在某些時候也是救命的場所,比如說,如果不是因為那些在風雪中晃著暖光的咖啡廳,我大概已經凍死在2017年柏林冬日的大街上了吧。寫作──在我的文字裡看見畫面,彷彿與我同在旅途上。寫作這件事該從何說起呢?大概要從國中熱衷於言情小說開始。那時候課本上說小說家不入流,看了只覺得豈有此理。火紅流傳在國中女生間的《天使街23號》,我花了好幾週的時間,用介於課桌與大腿之間的那個空間把它給讀上了好幾遍,唯獨對結局感到相當不滿。男女主角居然就這麼站在海邊吹冷風、互看、沒個結果?於是開始提筆為小說接續,寫自己想要的結局,到底也說不上是結局,就是無限延伸的亂寫。寫到後來乏了,開始自己編故事,印象中每節課都在寫,一年下來寫了足足五本吧。雖然通常都是半路夭折、半途而廢的作品,因為想法來得太多太快了,但就是喜歡書寫的這個過程,筆桿都是停不下來的。如今「旅程有終,故事無盡」這八個字承載了我書寫的意義,一趟旅程終會結束,但故事不會停止,更不會止於我。(攝於:比利時,根特)上路後寫作,為得是記錄,好笑的是其實我原來都是以英文書寫,直到某次發了篇中文文章,迴響甚大,才發現自己原來有這樣的市場,不知不覺也累間積了些觀眾,便開始更細膩地琢磨文字。如今「旅程有終,故事無盡」這八個字承載了我書寫的意義,一趟旅程終會結束,但故事不會停止,更不會止於我。當故事被寫下,它就不再是只屬於我的了,它能夠被讀者任意地解讀,然後破繭而出,在他人的生命中展翅。人們說能夠在我的文字裡看見畫面,彷彿與我同在旅途上,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拜從前熱愛寫小說的自己所賜,只不過後來寫的-都是自己的故事。✈2018年10月全館活動✈城市有戲:給旅人的日常備忘錄本文作者|黃昕語IrisHuang(@irisspace)生於95年初夏|旅人、自由撰稿人、Irisspace網站創立人與經營者(為故事書寫、為記憶攝影。多愁善感,雖然表面看不出來。「希望你不僅是為了要去某個地方而看我的文章,而是因為看了我的文章,開始想去某個地方。」)Instagram::@irisspaceWebsite:::irisspace.com
+ More
Mlle X
Nakao Eki
吐維
風起雲止
滄藍
林秀赫
畢溱
台北人
賴以威
張維中
1
探索
最新消息
作者一覽
關於
關於我們
公司簡介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幫助
常見問題
合作洽詢
聯絡我們
追蹤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