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登入/註冊
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首頁
最新消息
小說
小說
【徐淑卿專欄】走向世界的文化台灣隊・系列➋——純文學與大眾文學,非分不可?
作者╱徐淑卿曾以越戰報導得到普立茲獎,並寫過《最寒冷的冬天:美國與韓戰》等多部非虛構作品的大衛.哈伯斯坦(DavidHalberstam)曾建議:「你還可以讀好的偵探小說。在我看來,沒什麼人能比好的偵探小說作家更會建構一個故事了。」如果非虛構寫作可以向偵探小說取法,那麼同為虛構小說,純文學與大眾文學之間,真的這麼界線分明嗎?此時提出這個討論,一方面是看到近年來已有消弭界線的努力,這意味著已經有人嘗試解決這個問題。2021年獲得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小說大獎首獎的唐福睿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在出版後的兩年內,橫掃各個「正統文學獎」如台灣文學獎、金鼎獎、和台北書展大獎小說類首獎。2024年台北書展大獎又選了譚劍的推理小說《姓司武的都得死》為首獎;同年李金蓮主編的《九歌113年小說選》,也選入陳浩基的推理小說<耶夢加得>。須知,選入「大眾文學」在九歌年度小說選是十分罕見的。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的區別,不但是時代的產物,也是人為的建構。當時代改變,小說的技藝也在日新月異之時,我們是否還要受限過去的分類?過去堅持純文學的壁壘分明,有其想要對抗的事物,並反過來定義什麼是「純文學」。比如,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的質疑,認為它被「文化工業」操控,為安撫大眾而製造敘事公式,缺乏顛覆性。受這類理論影響,便強調純文學應該反市場化,反庸俗化,更具批判性,應該挑戰現狀而非被馴服。但理論也會推陳出新,想要對抗的事物也會與時變化。比如「市場」就一定是負面的嗎?過去大眾文學被認為追求暢銷與量產,有一套媚俗的寫作公式,情節緊湊但易複製,人物扁平,也缺乏深度。但是,大眾文學真的就僅僅如此嗎?不同的時代,對事物會有不同理解,對生存處境會有不同感受,更重要的是,每一代的創作者都會有不同的養分來源。比如說,現在的作者,他們的世界不會只有文字,也會有影視、動漫、遊戲等,這些會成為他們創作的元素,也會擴展他們創作的想像空間,這些都會影響現在文學的面貌。所以,如果過去認為純文學與大眾文學有高低之分,或者「什麼是純文學」的認知,仍是基於過時的觀念,那麼,這個過時觀念,是否依然捆綁著部分創作者的心靈?也讓讀者誤認文學就是深奧難懂而不願接近?當我們擔心文學讀者逐漸減少時,是否應該重新審視這個仍未消散的幽靈傳說?許多人已經提過,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的區別是人為的建構,非關作品本身。這與外在建制,比如獎項的設計,評論者的見解以及媒體的話語權有關。而這些人為建構後來卻成為不證自明的天然疆界。比如大家熟悉的日本芥川賞和直木賞,成立時就被區分爲對應純文學與大眾文學,一個代表文學價值,另一個代表市場價值。但實際情況是,有些作品在評審過程中難以明確歸類而被建議更改獎項。另一情況是,2015年又吉直樹得到芥川賞的《火花》,在得獎後銷售突破兩百萬册,其市場價值也遠超過許多直木賞作品。日本文藝評論家齋藤美奈子就曾探討日本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的分類問題。她指出,兩者的界線其實非常模糊,多是依據發表平台或文學獎項被劃分出來。例如,純文學作品經常刊登在《群像》、《新潮》、《文學界》等文學雜誌上,是芥川賞的評選對象;而大眾文學則多刊於《小說現代》、《オール讀物》等雜誌,對應直木賞。但齋藤美奈子認為,這樣的分類並未真正反映作品的文學質地與內容。她批判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的的界線「事實上是一種幻想性的建構」。以獎項區分雅俗在台灣也出現過。高陽在去世前最後一篇文章中提到,他的歷史小說,不為學院派所重。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曾希望聯合報頒贈特別獎給高陽,但有位評審認為,高陽寫的是通俗讀物,不算文學作品,而讓此事作罷。即使到了2017年Openbook好書獎文學類評審時,也出現對楊双子作品《花開時節》這樣的意見:「部分評審認為,本書的『穿越』梗設計可更完備,且大眾文學的『時代小說』仍難以取代書寫歷史事件的正統歷史小說。」因為過程敘述簡略,很難判斷評審是在怎樣的討論脈絡出現這種看法。只能說這寥寥數語讓人疑惑:一來,何以將通常放在大眾文學類型的歷史小說列為正統,但又認為正統的歷史小說高於大眾文學的時代小說?更因缺乏脈絡,所以看起來彷彿這樣的高低是不證自明的。但是,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真的有高低之分,以及真的沒有共通之處嗎?以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GrahamGreene)為例,他曾將自己的作品標示為兩種,一種是「小說」,另一種則是「娛樂」。但是後來他卻放棄這種區分,因為他擔心這會限制讀者的理解,低估作品價值。有評論者認為,葛林的「小說」和「娛樂」,寫作品質差別不大,但「這種區分讓葛林保有文學聲望,又能保持市場活力。」而葛林透過類型小說形式探討倫理困境,也曾被英國《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等刊物視為其敘事革新的核心。如果葛林是以純文學之姿往來大眾文學領地,曾被葛林稱讚是「焦慮的詩人,而非恐懼的詩人」的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Highsmith),就是另一端的例子。之所以是焦慮,而非恐懼,是因為葛林認為,恐懼過了一段時間就會讓人因疲憊陷入睡眠,但焦慮卻會輕柔卻無法擺脫地啃噬神經。派翠西亞.海史密斯曾經被視為犯罪小說家,但後來卻被認為是以類型手法描述道德兩難的高手。她並非僅僅描寫犯罪,而是以犯罪探討人性、道德模糊、社會異化與孤獨,這些不僅獲得文學界的高度評價,而且也給影視許多靈感,僅是《天才雷普利》就有多次改編,而且也提供不同編導不同的詮釋空間。所以,也許實情是,刻板印象中的「純文學」與「大眾文學」,只是光譜的兩個極端,更多的小說作者,只是想寫出一個好故事,而讀者,則是期待一個好看的故事。尤其是現在,小說的技藝遠比過去更複雜,影視動漫遊戲不僅擴展創作者想像空間,同時也形成彼此時間的競爭。缺乏情節推動的純文學作品,或者人物扁平敘事重複媚俗的大眾文學,都不見得能獲得讀者青睞。結合兩者讓小說技藝更精進,反而是打動讀者的嘗試。這種嘗試,也並非如過去文學界所擔心的文學向商業妥協。而是大眾文學與影視本身也在進化,不再滿意可預期的情節套路、扁平人物,以及線性的敘事方式。2022年《文訊》曾舉辦21世紀台灣大眾文學代表作家票選活動,通常被視為純文學作家的平路、吳明益名列其中。該期客座主編,研究台灣現當代文學與大眾文學的學者陳國偉認為,大眾文學與純文學之間並非對立,而是「鏡像兩端孿生的存在」。純文學常借用大眾文學的類型元素進行創作,而大眾文學也不乏深刻的社會與人性探討。這種互動顯示,兩者在當代文學場域中已難以截然區分。平路曾多次表達對自己作品的期待是:小說一定要好看、有趣,希望讀者的手指能夠像黏在書頁上,不斷地看下去。作家王禎和則跟當年剛開始寫作的陳雨航說:「不要管什麼主義,你只要在意怎樣寫出好故事。」但什麼是好故事?什麼又是好看的好故事?為什麼在一些討論國際合作的會議場合裡,不論出版或影視,大家還是會反省:台灣的故事力有待提升?好故事也許需要有清楚的主題、立體的人物、由人物慾望產生的衝突,以及完整的架構。每個人對好故事都會有不同關注點,而這也是接下來值得繼續探討的課題。不論如何,打破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的界線,也許是寫出好故事的第一步。有了好看的故事,我們才能找回失落已久的讀者,也才更有可能走向世界。純文學與大眾文學的區別是時代的產物、人為的建構,非關作品本身。(圖/顏一立)
+ More
小說
專欄
文學
純文學
大眾文學
虛構小說
非虛構小說
林予晞變身潛入性愛招待所,《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真相倒數揭曉
台灣首部以週刊娛樂記者為主題的懸疑犯罪影集《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不斷挑戰台劇史上最大尺度,赤裸地揭穿演藝圈的潛規則,演員集結台灣跨世代實力派金獎卡司,包括林予晞、薛仕凌、王渝萱、宋柏緯、李銘忠、柯淑勤等。劇情圍繞在立週刊菜鳥記者林姵亭(王渝萱飾)的命案,隨著播出來到第三週,資深記者劉知君(林予晞飾)及狗仔攝影莊大海(薛仕凌飾)如同剝洋蔥,不顧性命一層層揭開線索,讓本週結局期待值破表,網友留言直呼:「好想衝進螢幕跟知君還有大海一起查真相!」飾演偶像歌手的宋柏緯,因過世的女友小安(王真琳飾)陷入低潮,上週劇情中他的角色依然深陷酗酒、嗑藥之苦,與女友小安甜蜜擁吻的幻覺襲來,不小心將同門師妹小芸(雷嘉汭飾)錯認甚至強吻未遂,讓師妹嚇得花容失色,推開他後迅速逃走!宋柏緯演這段戲時,同一天晚上需要和兩女親密互動,前一秒充滿粉紅泡泡、下一秒又被要求氣氛尷尬,兩段戲大相逕庭讓三人的好演技不言而喻!其實當天試戲時,宋柏緯與王真琳還有一點害羞和尷尬,靠著導演點出事實:「你們不要看起來這麼不熟啦!」兩人忍不住笑出來,也才逐漸放鬆,實際拍攝的互動也因此甜蜜度直線上升!劇中飾演女友小安的王真琳在上週劇情中為相當關鍵的角色,她飾演的新人演員,同時也是劇裡王渝萱的高中閨蜜,但她因演藝圈的潛規則遭到性侵而自殺,像預言般反映了現實社會中受害者的縮影。王渝萱所扮演的菜鳥記者也為了閨密決定查出真相,進而丟了自己的性命。王真琳在自殺戲的場次展現了驚人的怪物級演技,即便在狹小環境中,身邊環繞著滿滿的工作人員,她仍能無視週遭醞釀情緒秒掉淚!不過事實上,她前一秒還在休息室看漫畫,下一秒馬上轉變為陰鬱少女,角色轉換超迅速。她與王渝萱後面的哭戲也是每次喊action,兩人便各自哭到不能自己,新生代實力派演員不是叫假的!當導演喊卡,兩女立刻相視而笑,雖只是第二次見面,默契已不在話下。反映現實社會的劇情不只這段,在上週22日播出最新集數中,本劇的另一位關鍵角色、媒體大亨梁辰漢(李銘忠飾),與建設公司及政府官商勾結密謀籌畫的BOT案與時事呼應。2年多前即拍攝完成的這齣劇,讓網友不禁感嘆:「劇中好多情節在現實社會不斷發生!」而林予晞所飾演的資深記者劉知君為了查出更多情報,變裝潛入招待所,今日(24)釋出的美術篇花絮裡,已可看到斥資百萬、耗時一個多月搭建的招待所場景從無到有搭建的畫面。美術指導廖建安說,他設計了大量的鏡子或玻璃做出反射:「因為人不是只有一種面向」,這些空間條件也能讓攝影師巧妙地用來營造角色不同的狀態。林予晞在上週第六集結尾就出現了角色狀態的轉變,她一拋劇中冷硬帥氣的西裝打扮,穿上了一襲桃紅色火辣洋裝潛入招待所,走上後輩林姵亭舊路:假賣淫、真臥底,只為查明真相。本週也即將迎來眾所矚目的精彩大結局,揭露林姵亭的真實死因!由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文化內容策進院、潤泰興股份有限公司、和發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八尺門的辯護人》監製董成瑜領軍製作、雙導演梁秀紅、吳旻炫執導的《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故事講敘菜鳥女記者林姵亭(王渝萱飾)死於夜店極樂毒趴的命案震驚全社會,娛樂記者劉知君(林予晞飾)與狗仔攝影莊大海(薛仕凌飾)攜手追查真相,但卻發現背後竟隱藏著娛樂圈最黑暗的性醜聞,他們更深陷一場巨大的權力風暴之中……。《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每週六晚間九點在公視、新加坡有線電視SingtelTV播出兩集,晚間十點在Netflix、中華電信MOD、Hamivideo、CATCHPLAY+台灣、印尼同步上架,每週日晚間九點在八大戲劇台播出,3月9日起每週日晚間九點於CATCHPLAY電影台61頻道播出。
+ More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
小說
影集
小說影視化
CATCHPLAY+
Netflix
公視
八大電視
中華電信 MOD
Hami Video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開播衝上公視、八大電視冠軍,Netflix每日排行榜TOP2!
鏡文學小說影視化改編影集《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開播後不負眾望,公視衝上週六同時段華語劇冠軍,八大戲劇台在現今收看主要族群的25~49歲女性中,也稱霸了週日華語劇收視冠軍!串流平台中也霸佔了Netflix台灣的每日排行榜前兩名,成為單日影集排行榜的冠軍台劇!網友紛紛留言肯定:「節奏流暢」、「劇情不拖泥帶水」、「兩集好快就結束了!期待下周!」此次暌違多年飾演大女主角色的林予晞開播前剛過40歲生日,她說今年每個生日願望都是希望這齣劇能有好表現,一聽說開播表現亮眼,她興奮的說願望要成真了!她笑說:「謝謝大家的愛護,各位的支持是拍片人最大的動力。後面還有更多令人驚喜的演員組合與飆戲場面,我等不及要跟各位一起討論劇情了!」首集劇情中,林予晞飾演的資深記者「劉知君」帶著王渝萱所飾演的菜鳥記者「林姵亭」追獨家,揭露了週刊記者的日常生態,影集才開始沒多久兩人便盯上由李千娜客串演出的知名女星婚變家暴新聞,甚至直接殺到劇中李千娜角色的飯店,說服被打得鼻青臉腫的她接受訪問,精采橋段在八大戲劇台25~49歲女性族群瞬間高達0.49的收視佳績!今(11)日網路釋出花絮影片中,林予晞點出這部劇其實就是「女性的串連」:「大家在這個(劇情的)羅生門裡面聯合起來,一起面對困難和壓迫」。而飾演娛樂圈知名經紀人的柯淑勤,在劇中犀利的眼神、動作及台詞讓人對娛樂圈的生態不寒而慄,她也表示很多人性的黑暗面,都會透過這部劇攤在世人面前,而柯淑勤氣場超強的表演,也讓看慣她演媽媽的網友直呼:「這真的是同一個人嗎!」在鏡文學暢銷同名小說影視化、被稱為「預言神劇」的懸疑犯罪影集《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中,飾演狗仔攝影「莊大海」的薛仕凌肩負金鐘影帝殊榮,做起角色功課有相當特別的方式,他在初期剛接到戲時就開始思考這個長時間待在車上蹲點的角色會愛吃什麼,甚至生活中直接吃起他想像狗仔會吃的東西!他笑說:「身形自然變得比較胖一點!」對角色的投入程度從劇中的樣貌就能看的出來!而戲裡戲外都是本劇開心果的王渝萱,首集開始不到兩分鐘就「領便當」,後面許多幕都是躺著出現,首播後她難得在自己的社群發了感性長文說:「謝謝導演、演員們、工作人員的照顧,希望大家喜歡!姵亭啊~起床啦!」在花絮中她也談到,不管是影集或原著小說的版本,角色林姵亭的死都很吸引她,也呼籲觀眾持續鎖定:「希望大家可以一直關注,找到誰是殺害我的真兇!」。《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故事敘述菜鳥女記者林姵亭(王渝萱飾)死於夜店極樂毒趴的命案震驚全社會,娛樂記者劉知君(林予晞飾)與狗仔攝影莊大海(薛仕凌飾)攜手追查獨家新聞。當他們越挖掘真相,才發現命案背後竟隱藏著娛樂圈最黑暗的性醜聞,他們更深陷一場巨大的權力風暴之中……。台灣首部以娛樂記者為題的懸疑犯罪影集《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每週六晚間九點在公視、新加坡有線電視SingtelTV播出兩集,晚間十點在Netflix、中華電信MOD、Hamivideo、CATCHPLAY+台灣、印尼同步上架,每週日晚間九點在八大戲劇台播出,3月9日起每週日晚間九點於CATCHPLAY電影台61頻道播出。
+ More
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
小說
影集
小說影視化
CATCHPLAY+
Netflix
公視
八大電視
中華電信 MOD
Hami Video
台劇
技能點滿!影視人搶報名鏡文學「說故事學院」 從本質詮釋作品
鏡文學於今年7月舉辦「2020說故事學院」,結合「小說創作研修課」、「新手編劇入門課」,教導創作愛好者步入影視行業。自課程訊息發布後,不少業內人員如演員、導演、製片等熱烈詢問、躍躍欲試,因此特別開放5位名額給影視從業人員,輔助同業精進深造。其中曾獲得金鐘獎迷你劇集女主角、女配角獎肯定的演員温貞菱第一位完成報名,希望能提升自我演技,透過小說、編劇角度了解作品本質,讓角色詮釋更上一層。課程開設後,温貞菱搶先完成報名,她認為,一個好的藝術家,需要好的養分滋養;了解事物的本質,才能真正完美詮釋。「演員」的角色是她表演藝術的形式之一,期望藉由這個機會,從產生好小說、好劇本的根本,了解作品想傳遞的意念。▲溫貞菱是第一位完成報名的演員,希望能透過課程,從本質了解作品。(圖/温貞菱提供)「很多時候我拍的戲並不是為觀眾負責,而是在跟自己對話,或是它對我的生命有原因或意義我必須去完成。」温貞菱先前受雜誌專訪時曾表示,透過演藝,能帶領觀眾在觀影後體悟不同感受,同時也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不一樣的啟發。不僅如此,温貞菱先前選擇暫別事業出國念書充電,今年特別學習底片沖洗等技能充實自己,這次主動報名「2020說故事學院」,實踐她所說「演員離不開生活,生活跟表演密不可分。」唯有不斷學習,才能將更好的自己展現於角色之中。鏡文學「2020說故事學院」由金馬獎編劇入圍張耀升、金鐘獎編劇得主陳昱俐二大金牌導師領隊,從小說技巧開始,培養基礎作者觀點、敘事觀點到實質田野調查,進而邁入編劇領域,從發掘主旨、塑造角色到建構事件,循序漸進揉捏出一部能影視化的好作品。課程完全免費,扶植有意進入行業的創意新手,也能輔助專業人士深造,報名已進入最後倒數,至7/10(五)止。▲2020說故事學院報名至7/10截止。(圖/鏡文學)報名由此去>>>https://bit.ly/2VQQpj1關注「2020說故事學院」粉絲團>>>https://reurl.cc/V6bem5
+ More
小說
編劇
鏡文學
課程
2020說故事學院
影視業
温貞菱
匯聚兩岸三地文創新能量 「鏡文學」打造台灣第一個連結IP產業與文字創作者的網路平台
近年中國大陸市場吹起IP產業(IntellectualProperty,智慧財產)風潮,IP指的是原創知識產權,包括小說、音樂、動漫、遊戲等多種形式,其中網路文學可說是目前IP化最為普遍的原創類型。隨著從網路文學發跡的當紅小說如《步步驚心》、《後宮甄嬛傳》、《羋月傳》等被成功開發成影視作品,這些小說影視化後獲得驚人的視頻點擊,海內外版權交易金額屢創新高,在在凸顯這一波網路文學所創造的驚人產值。台灣雖然已經開始重視IP產業,但現階段缺乏一個可以讓文學創作者和影視製作方有效串聯,以接軌「文字創作」與「影視媒合」為核心的平台。有鑑於此,「鏡傳媒」於2017年成立「鏡文學」,這是一個以台灣為基地、放眼國際的小說與劇本平台。4月21日起開始試營運,邀請創作老將與新秀,透過鏡文學發表作品,從作品發表的那一刻開始累積讀者,鏡文學也會從其中找尋潛力的作品,與影視製作方密切合作。文字作品與影視製作接軌,創作老將新秀齊聚試營運期間,首波邀請小說家陳耀昌、陳又津、張國立、葉揚、李桐豪、劉梓潔等名家上場發表,讓讀者一睹為快;武俠小說新星樓蘭未260萬字長篇《光明行》也將獨家在鏡文學連載,一饗喜愛武俠小說的讀者。同時還有更多名家與素人將接續發表作品。針對劇本類,鏡文學也規劃了「名家觀摩」單元,邀請魏德聖、李志薔、蔡銀娟、李芸嬋等一線當紅編導,將歷年得獎或已開拍上映的劇本作品完整刊載,作為有志從視劇本創作的編劇們參考研究的範本;此外,陳永錤、賴東澤等編劇新秀,鏡文學也將獨家首次公開兩人未發表過的精彩劇本。挖掘類型虛構小說與劇本,帶動改編真人真事改編潮流好看與深度兼具的類型小說或劇本,一直是台灣文字創作環境較為缺乏的文類,鏡文學鎖定開發挖掘「奇幻」、「武俠」、「科幻」、「恐怖」、「校園」、「愛情」、「寫實」、「歷史」等八大類小說與劇本,鏡文學專業編輯團隊,將從眾多會員投稿中,主動挖掘具備高度閱讀娛樂性與市場開創性的創作新人。除了開發優秀的虛構小說與劇本故事,母公司「鏡傳媒」所產出的真實事件與人物報導,也是鏡文學開發成影視改編題材的來源之一,相信未來將開啟新一波「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潮流。邀請業界專業名人開班授課,協助作者提升創作實力鏡文學將邀請業界專業名人開班授課,為創作者舉辦系列活動講座、工作坊與IP產業論壇,讓創作者有機會了解目前中港臺IP產業鏈概況,從內容生產到輸出的專業知識,作為對未來作品定位與創作方向的參考,並且計畫性地扶植有志文學創作的人才,以作家全版權開發為目標,讓更多創作者的作品得以正式出版、授權與改編成影視作品、電玩遊戲、漫畫、衍伸周邊商品等。鏡文學將以成為華文世界最具特色的影視版權交易平台為目標,期許為台灣相關產業注入新的活水。立刻進入影視改編的第一站【鏡文學】,準備好你的故事,讓作品變成電視與電影!關於講座活動詳情請密切注意鏡文學官方網站最新公告:【鏡文學官網】https://www.mirrorfiction.com【鏡文學FB】https://www.facebook.com/mirrorfiction
+ More
IP產業
小說
影視改編
1
探索
最新消息
作者一覽
關於
關於我們
公司簡介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幫助
常見問題
合作洽詢
聯絡我們
追蹤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