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文學出版】無恨意殺人法

【鏡文學出版】無恨意殺人法

《無恨意殺人法》作者:舟動出版日期:2019/1/28 殺誰都行,反正我只是想被判死!為什麼,有人會淪為無端殺人的加害者?為什麼,身為受害者家屬,他還願意擔任無差別殺人犯的辯護律師? 死亡帶來恐懼,更令人恐慌的是──不明不白的死亡。當無差別殺人案讓我們的理性一點一滴流失,有誰能看清全局,阻止悲劇一再重演…… 五年前,律師余雲智因一樁隨機殺人案而痛失愛妻,凶手卻在獄中自殺身亡,犯案動機成謎,也在余雲智心中烙下難以抹滅的傷痛與疑惑,並接受心理師諮商。五年後,心理師突然來訪,委託他擔任遊樂場隨機殺童案凶手的辯護律師,「難道你不想藉此了解無差別殺人者真正的犯罪動機?」幾經掙扎,余雲智決定接下挑戰,深入真相。訊息一出,社會輿論負評排山倒海襲來,但辯護工作並不順利,凶手的精神狀況始終沒有好轉,連基本溝通都困難重重,甚至在二審中,凶手更突然當庭改變自己說法,口出瘋言:「我要被判死!」 不久後,高雄街頭發生一場警匪駁火追擊,犯人持槍奮力逃亡,過程中余雲智的助理也意外受波及中傷。余雲智從警察朋友口中得知,就在殺童案前後,社會上接連出現數起街友遭槍殺的案件,犯人各異,但凶器線索卻都指向同一把槍。余雲智開始懷疑,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無差別殺人案,幕後可能有更大的陰謀......一心只想追索無差別殺人者犯案動機、阻止悲劇重演的他,能否直視邪惡的真相?  如果社會的真理是弱肉強食,死亡是隨機殺人犯的最終責任,還是他渴求的解脫之道?死刑是遭人利用的工具?還是可撫慰人心的裁決?  ★各方熱烈好評推薦★ 天地無限   小說家、編劇冬陽  推理評論人杜鵑窩人   前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會長巫建和   《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金鐘演員沈政男   精神科醫師林斯諺    推理小說家、哲學系助理教授張耀升 小說家、編劇陳浩基 作家陳文貴       《無證之罪》劇本監製 陳玉勳   《健忘村》導演蔡依橙 「新思惟國際」創辦人小益        《我一定是頭腦有洞,才唸法律系》作者臺灣大學推理小說研究社臺北醫學大學推理研究社法律白話文運動法操FOLLAW  【推薦語】 冬陽欣見本書邁出重要的一步,讓閱聽大眾發現推理類型書寫既能提供架空世界的爽快娛樂,也具備了積極入世的社會參與性。 沈政男無恨意殺人的背後,是不是可能有一個日積月累,逐漸對世界失望的故事?去讀讀《無恨意殺人法》。 林斯諺透過無差別殺人的題材,《無恨意殺人法》反省了「人為什麼會犯罪」這個大哉問,做了一次成功的犯罪學探索。 陳浩基這不是一本單純娛樂取向的推理小說,更是一本提出問題、期待我們一起去解答的社會小說。 張耀升這作品帶領讀者走入一段悲傷無奈且令人憤怒的故事中,以淚水洗滌了眾人心中的恐懼,達到社會治療的效果,進而療癒自身。  蔡依橙擁有這樣屬於台灣社會的小說,讓我們都能更完整、更立體、更深入地思考事情的複雜面向,是很棒的。 臺灣大學推理小說研究社對於台灣社會議題與體制的批判頗有條理,而且也著力於法庭與執法現場的描寫,切入一般民眾鮮少看到的角落。 臺北醫學大學推理研究社這是一本情節緊湊的推理小說,很喜歡關於犯罪心理的部分,值得一看!  【作者簡介】舟動台灣懸疑推理作家,以〈進化的引信〉獲第十四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首獎,著有「靈術師偵探系列」長篇小說《慧能的柴刀》、《跛鶴的羽翼》,其新作《無恨意殺人法》改編自台灣著名社會案件。目前企圖持續書寫具有知識性及探討社會、人性方面的議題,自期藉由懸疑推理小說,帶動大眾閱讀和思考的習慣。亦常為各類小說作品撰文推薦、評析及解說。同時為英語文教學與研究者,資歷近二十年,近期和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成員合譯寫作專用工具書《推理寫作祕笈》。 臉書專頁︱Wayne Song (舟動)www.facebook.com/wayneradolf  【購書連結】博客來  https://goo.gl/rZfzbF誠品 https://goo.gl/qN7Rsd金石堂 https://goo.gl/6oVi8D讀冊  https://goo.gl/ZgJTuD   主題頁面▶   【深度書評】▶隨機殺人者的恨世與厭世|沈政男▶認識「無差別殺人」議題的起點|蔡依橙 

+ More
【深度書評】沈政男|隨機殺人者的恨世與厭世

【深度書評】沈政男|隨機殺人者的恨世與厭世

2014年5月21日傍晚,男大生鄭捷在北捷揮刀攻擊陌生乘客,造成4死24傷,震驚台灣社會。台灣先前也曾發生隨機殺人案件,但直到鄭捷的恐怖殺戮行為,才引發各界對這個新興社會問題的大量關注。 鄭捷為什麼要殺人?他出身小康家庭,學業成績不錯,成長過程最大的創傷,就只是小學時代音樂課表演唱歌時被同學嘲笑了一下,沒有其他任何身心發展、人格養成的高風險因子,為什麼長大以後,自己在腦中閉門造車,奇奇怪怪的點子轉來轉去,最後轉出了一個「我必須殺人,才對得起自己」的結論? 鄭捷入獄後,有一位憐憫他的網友,跟他通了好幾封信,鄭捷伏法後,網友把信寄給我,因為我曾對此一事件寫了不少評論文章。鄭捷的字跡稚氣,文筆普通,偶有錯字,寫文章常引用布袋戲台詞來自況心境,對於犯行偶有悔意,但多數時候只是淡然,讀來看去,我依舊找不到他殺害陌生人的明確動機。 鄭捷在審理過程中,曾接受比一般情況更長也更仔細的精神鑑定,然而從精神鑑定報告依然難以看出,他為什麼要犯下隨機殺人案。或許就因這樣的困惑,負責精神鑑定的醫師竟然對鄭捷施打鎮靜藥物,試圖藉此取得更多的自我剖析,但最後顯然也是徒勞無功。 連最好的精神科醫師都說不清楚鄭捷為什麼隨機殺人,於是有專家學者乾脆用「反社會人格」或「精神病態人格」,來指稱這類難以理解的殺人兇手,意思是他們天生冷血,性格衝動又暴力,無法同理別人感受,宛如一頭野獸,而野獸是不能被理解的。社會大眾對這類兇手的形容也如出一轍——人渣、殺人魔、社會敗類! 然後槍聲響起,鄭捷在無數人的詛咒中結束生命,台灣社會再也沒有機會看清楚這位隨機殺人兇手的內心風景,當然也不可能更進一步了解隨機殺人行為的成因。 無奈的是,台灣社會接下來又爆發了幾起隨機殺人案,其中至少有兩起是以幼童為下手對象。可惜台灣社會的反應,對於兇手依然是「眾人皆欲殺」,即使他們罹患重大精神疾病亦然;而對於沒對兇手判死的法官,依然是嘲諷與辱罵,甚至把為兇手辯護的律師稱作「魔鬼代言人」。更令人意外的是,即使是最能了解行兇動機的精神鑑定專業人員,也無法協助社會大眾了解犯案成因,反而治絲益棼,做出了連委託鑑定的法官都不能認同的結論。 一個社會了解人性的企圖與能耐殺人都有動機,最常見就是情仇財,而背後也都有指向被害者的尖銳恨意,然而隨機殺人並非如此。那些被害者與兇手無冤無仇,甚至素昧平生,根本談不上有何恨意,為何兇手要對他們痛下毒手? 一個不願意探究隨機殺人案件的成因,並了解兇手內心世界的社會,當然也難以找到預防之道,更可惜的是,這也洩漏了整個社會了解人性的企圖與能耐。 還好,台灣社會依然有人願意靜下心來,耗費大量時間心力,而且更重要的,不讓情緒淹沒理智,而是從心理學、社會學與法律等角度,試圖進到隨機殺人兇手的成長過程與內心世界,找到一點點可以說明或幫助大家理解隨機殺人行為的線索。 《無恨意殺人法》就是這樣的一本小說。作者舟動在蒐羅了台灣歷年重大隨機殺人案件的相關報導,消化了專家學者的解讀,並參考了國內外相關著作與文獻之後,運用流暢的文筆與豐富的想像力,重建了隨機殺人事件的現場,並帶領讀者進到辦案、審理與辯護的過程,甚至穿越時空,來到兇手的家庭、學校與社區,以一個全知的角度,重新走過兇手的成長之路與犯案經過,並鳥瞰社會的集體反應與應對方式。 書中沒有喧囂吶喊,沒有詛咒辱罵,這不容易,更難得的是,也沒有空泛的廉價憐憫,或者對於進步價值的膚淺擁抱,《無恨意殺人法》就只是把隨機殺人事件的來龍去脈與相關心理與社會背景,向讀者交代清楚。對於想要了解隨機殺人事件,卻又對法院的冗長判決書與新聞報導的片段內容無法滿足的人,這本小說是最好的入門書籍。 《無恨意殺人法》的故事情節參考了實際案例,然而除非你對台灣近年的隨機殺人案瞭若指掌,否則不至於影響閱讀樂趣。作者寫過幾本偵探小說,而《無恨意殺人法》應該是挑戰最大的一本,因為必須把真實事件寫得像虛構故事那麼高潮迭起又扣人心弦,而且必須避免流於宣傳特定價值觀與意識形態,可說相當困難。令人驚喜的是,作者確實辦到了。 由「恨世」到「厭世」的「無恨意殺人」「隨機殺人」、也有人稱作「無差別殺人」,意指兇手並沒有一定要殺誰,而是在公眾場所或虛擬世界裡隨機挑選。這類殺人案在歐美,因為經常以槍枝為武器,造成大量傷亡,因此也稱作大規模殺人。至於「無恨意殺人」則是這本小說嘗試提出的新說法,而這樣的稱呼,比起上述詞彙更能彰顯隨機殺人行為的難解本質。 鄭捷殺人,血染北捷,這麼凶殘的行為背後難道不存在恨意嗎?鄭捷在兒時的課堂上被譏笑以後,曾打算報復,但事過境遷,長大升學,原本他怨恨的人已經不知去向,而怨恨的心,也轉為對人世的厭倦,於是他從恨世變成了厭世,因此想要靠殺人被判死刑來結束生命。如果沒有死刑制度,鄭捷是不是就不會想到此種自我了結的方法?如果鄭捷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夠好的引導,讓他的恨世情緒得到正面抒發,是不是就不會轉為厭世? 恨意達到頂點,接下來就是攻擊,而攻擊的背後如果沒有恨意,那就是恨意被轉化成其他心理能量,也就是厭世。無恨意殺人的背後,是不是都有一個日積月累,逐漸對世界失望的故事?去讀讀《無恨意殺人法》。 這本小說對隨機殺人案的辯護律師也多所著墨,而且用戲劇化的手法描寫了成為「魔鬼代言人」的心路歷程,相當有意思。這類案件對司法人員來說可謂嶄新的挑戰,因為傳統的法學訓練鮮少觸及這樣的課題,而這也是法界對於這類案件的刑度如何拿捏,出現嚴重分歧的原因。 台灣至今為止的隨機殺人事件,幾乎都使用刀械,會不會有一天台灣也出現像國外一樣,使用殺傷力更大的武器來遂行殺人企圖的大規模殺人事件?讀完《無恨意殺人法》,如果因此對隨機殺人事件產生更大的興趣,請一起持續關注這個台灣社會的新興議題。 ▶「殺誰都行,反正我只是想被判死!」——無恨意殺人法 ◀ 本文作者 | 沈政男精神科醫師

+ More
【深度書評】蔡依橙|認識「無差別殺人」議題的閱讀起點

【深度書評】蔡依橙|認識「無差別殺人」議題的閱讀起點

我很喜歡這本小說。 「無差別殺人事件」,是個今日台灣社會,需要認真去探討的主題。但偏偏,這又是個很難討論的領域,裡頭混雜了情緒與政治正確之外,議題本身,就橫跨了社會學、精神醫學、傳播媒體、檢警系統、法律(記得廢死議題嗎?)、政治(民怨與民意)等。在每次有相關案件時,我們都能看到大量的評論,但礙於篇幅,幾乎沒有能綜觀全局的論述,因為,這個議題太大,也太難,不是一兩千字可以說完的。 作者舟動或許有感於此,決定用二十萬字,架構一個故事,寫成小說,讓我們跟著他的文字,一起穿梭在台灣的大街小巷,體驗事件相關人物的情緒,認識每個必須考慮到的面向,把「無差別殺人」這個議題的方方面面,帶大家「感受」過一次。小說家不說教,小說家直接讓你「感受」。 這個企劃並不容易,因為無差別殺人議題,有以下特色: 1. 「似乎」富裕且先進的國家比較多,像是美國、日本、德國、挪威、台灣,但這可能有偏誤,或許其他國家不是沒有,而是一直在發生,只因為媒體管制、維穩需求或人命不值錢,所以沒有被報導。即使當地記者有報,可能也因為反差不夠,沒有爆點,而沒有在全世界擴散開來。 2. 「似乎」與社會階層的分化有關,尤其家庭功能失調,多重困境疊加在行兇者身上,一旦遇到關鍵觸發點,在文明社會中,就變成駭人聽聞的悲劇。 3. 「似乎」跟遺傳基因、精神疾病、藥物濫用、支持薄弱……等都有些關連,但也都不確定,於是,分析與討論,一不小心就汙名化或歧視了弱勢族群。事實是,即使用系統跟結構的概念來做多因素分析,事後講,都能頭頭是道,但事前,依然無法預測。 每個人都可能瞬間捲進事件核心所以,作者舟動光是「敢」碰這個主題就很不容易,最終產出的作品更是亮眼。整本小說的架構很清晰,而且故事推進,總能令讀者欲罷不能,前面那些讓你隱隱察覺有異的細節,後面一定令你恍然大悟。多組角色的故事線,彼此交纏而不混亂,有效讓讀者感受到,我們以為跟自己無關的遙遠事件,實際上可能離你相當近。不用到「六度理論」,只要一通電話,一個前來拜訪的不速之客,一個隱約的印象,每個人都可能瞬間捲進事件核心。 介紹新書不爆雷,是基本道德,精彩的故事就留給各位自己讀了。您可以在讀完全書之後,回來檢驗,作者是不是在無形中,已經讓你實際感受到以下要點: 1. 「無差別殺人」是個很難討論且可能沒有答案的議題,他卻能用「確定」的故事與結局,傳遞那種「不確定性」。而且,前面我們討論的三個「似乎」,小說都提到了。 2. 用高雄的城市場景,像是西子灣的鹹味海風、整修中的城市光廊,讓讀者確實進入「這是身邊之事」的氛圍。所描寫的角色,他們在生命中所掙扎的,也都那麼真實,不管是在工作與家人間辛苦平衡、憤怒情緒與理性思維的拔河,均歷歷在目。 3. 最悲哀的,是對人生充滿憤怒的弱者,連這困境該要責怪誰,都說不出來,只好把怒氣發洩在身邊舉目可見的其他弱者,弱弱相殘,沒有止盡。 4. 全書九成以上的篇幅,持續堆疊出各種「一定有道理但怎麼就是猜不到」的謎團,即使分析系統跟結構,也想不出確定的答案是什麼,給讀者的感受,就像全體社會面臨「無差別殺人」案件時,「想抓住什麼但卻又抓不住」的複雜情緒。而作者在終章,依然能快速把這一切串起來,公布答案的同時,又有了幾次的情節轉折,緊湊且精彩。 我很享受閱讀的過程,一開始還有點擔心作者處理這樣的困難議題,會不會野心太大,不小心搞砸了,但最後證明是我多慮。結構恰到好處之外,各種專業用詞與田野調查也作了很大的努力,讓我們看到那些平常看不到的世界。 台灣讀者,能開始擁有這樣屬於台灣社會的小說,讓我們都能更完整、更立體、更深入地思考事情的複雜面向,是很棒的。 ▶ 台灣無差別殺人事件藍本 X 社會派推理風采淋漓盡現——無恨意殺人法 ◀ 本文作者 | 蔡依橙醫師,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