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集連結:《W. H. 短詩集 1》
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book/31047
[02/10/2023 更新]
《W. H. 短詩集 2》到今天也完結啦,當初編號是對的,看看內容簡介又快滿出來了,不過還是比第1集節制不少,畢竟我已經新開了一本談創作(和解題)的隨筆集嘛!
《W. H. 短詩集 3》明天(02/11)就會開張了,這個2月,凡週五我會上架一首五行詩;週六則是六行詩。其餘週間日,不定期上架「非五行詩/非六行詩」。
五/六行詩的好處在「短」,短則省時省力;壞處也在「短」,短就無法暢言。還好,詩這種文體,本身就不適合把情境描寫得太完全,把意思交代得太清楚——這種若即若離的美感和歧義,是詩的特性。
〈始祖鳥〉算是一首「類・科學詩」—— 就是以鳥類的自然科學知識,寫成一首詩。
始祖鳥是有牙齒的,而且是走獸演化成飛禽的重要物種(註);至於「用胸肌博得未來」,是我在查找鳥類資料時,看到一則挺有意思的報導:
〈揭開鳥類飛翔之謎 胸肌是天然發動機〉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15779
原來鳥的胸部,肌肉滿滿!怪不得雞胸肉的口感超澀,沒什麼脂肪,因為都是肌肉嘛!雖然現在的雞不太會飛,但構造應該和會飛的鳥兒差不多。
鳥,真是演化上的一大奇蹟。
關於鳥(不是希區考克那部電影~)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B8%9F
關於鳥類生理解剖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B8%9F%E7%B1%BB%E7%94%9F%E7%90%86%E8%A7%A3%E5%89%96%E5%AD%A6
(註):今日的古生物學家,已經不把始祖鳥視為現在鳥類的共同直系始祖:
「隨著比其更古老,構造上也比其更接近現生鳥類的近鳥龍、曉廷龍和曙光鳥相繼被發現,始祖鳥在鳥類演化學上的地位已經動搖。因此雖然在現代定義上,始祖鳥仍然屬於原始的鳥類,但古生物學家如今已多不將始祖鳥視為現生鳥類的共同直系始祖。」(from 維基百科)
不過「始祖鳥」這「始祖」二字,本來就是「最初祖先」之意,所以詩題〈始祖鳥〉,也可以泛指那些「鳥類的先祖」啦 (怎麼有點硬凹的感覺?哈哈~)
關於始祖鳥屬: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5%A7%8B%E7%A5%96%E9%B3%A5%E5%B1%AC
[01/20/2023 更新]
今天(01/20)是小年夜,上架一首向壬寅年告別的詩。
這首是「倒寶塔詩」,總共十行詩句,每行遞減一個字,從第一句到第十句均押ㄠ韻。
我是從最後一句「翹」開始發想——這是義大利文Ciao的發音——然後回到第一句,一路咕溜寫下去。
(我一邊想詩句,一邊彎曲手指算字數,完全符合手腦並用~)
因為 Ciao 同時有「Hi」和「Bye」之意,所以我在寫的時候,特意不使用迴行(即「接續到下一行」),讓這首〈壬寅,再見!〉正著念、倒著念都可以成立。甚至從第二行/倒數第二行開始念,也都可以成立。
這就是「寶塔詩 X 中文字」的妙處。
最後再說一聲:虎年,再見!
祝大家兔年快樂、兔兔高升、旺兔順利!
[01/11~01/20/2023 來個新詩10連發!]
我的詩興大發,進化成詩「性」大發,已經內化成為性情了吧。
現在,我看到什麼東西,幾乎都可以入詩;詩,寫得好不好先別提,就是那股勁兒,讓我不寫詩都很難。
在農曆開春之前,來個新詩10連發!
剛好一旬 (10天)。
從 01/11 (三) 的〈修鐘錶的老匠人〉開始,到 01/20 (五) 的〈壬寅,再見!〉結束,每天上架一首詩,共十天;其中〈蒲公英的孩子〉是舊作新改,所以它的行數最多 (我現在已經不喜歡寫這麼長的詩——其實也不算長,才28行~),詩風也跟其他首不一樣,不過,我還是滿喜歡這首詩的。
這十首詩分別收錄在《W.H. 短詩集 2》&《W.H. 攝影詩文集 5》,我盡量交替擺放。
只是我的攝影作品,比公有領域的名畫圖檔少很多,所以放在《W.H. 短詩集 2》的詩自然會比較多。
希望大家喜歡!!
[01/18/2023 更新]
寒假到了,來個跟大學生活有關的詩吧!
是不是回想起青澀卻難忘的初戀呢?
喜歡人,是一種美好的能力。
又,這是一首隱題藏頭詩。
再又,我知道這幅畫和這首詩有點圖文不符,可是我好喜歡這幅畫,就把它「偷渡」上來啦~
最左邊那隻正面的黑貓,好像日本漫畫家小林誠《貓咪也瘋狂》那隻橘貓麥可,有夠可愛!
關於這幅畫:
https://www.pinterest.com/pin/434738170257907440/
關於 Flemish Baroque paint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lemish_Baroque_painting
[01/16/2023 更新]
昨天上架的〈寂寞的小孩〉調性過於悲傷,今天上架一首輕快的詩〈慾望〉平衡一下。
這首詩是先有畫才有詩——我在藝術網站看到這幅畫,第一個念頭「這不就是慾望嗎?」畫裡有男有女有舞蹈有果實,讓我動念寫了〈慾望〉。
不同於〈寂寞的小孩〉,這首〈慾望〉完全在我的意識掌控之中,我知道我要如何寫這首詩,寫出來的詩,就是我想像的樣子。
唯一沒想到的,是一堆「纍纍果實」字眼,造成某種喜感,詩完成後,我邊唸邊笑,特別是唸到「纍纍果實」這四個字,我就忍不住笑出來。
我是想要強調「人的慾望無窮無盡」,可是「纍纍果實」卻讓我有一種「大鍋飯+大戀愛+大逃殺+大地之母」的混搭感。
慾望,是原力,是洪荒之力;是作用力,也是反作用力。
又,四字一句的節奏,象徵舞步,除了華爾滋(圓舞曲)是三拍子以外,大多數的舞蹈都是四拍子。
[01/14/2023 更新]
蒲公英的英文是「Dandelion」,來自法文的 dent-de-lion,意即「獅子的牙齒」。
(dent 在法文是「牙齒」之意,英文「dentist」也是「牙醫」)
因為蒲公英的葉子呈鋸齒狀,恰似獅子尖尖的牙齒。
花語是「無法停留的愛」、「自信勇敢」,剛好是這首小詩想要傳達的意思,尤其是後者。
關於蒲公英花語及象徵意義:
https://www.bhhhg.com/zh-hk/yanghuazhishi/zwzs/139538.html
[01/13/2023 更新]
今天是13號星期五,應景上架這首小詩〈十三號星期五〉。
看了一些資料,這才知道,原來13號星期五,每年至少會碰到一次,最多三次。
關於13號星期五的科學數據: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791391
2023年是兩次:一月和十月;今年,星期五可以神氣兩回,暫時不當星期一的小弟,哈哈!
[01/04/2023 關於內頁畫家]
《W. H. 短詩集 2》以小原古邨的畫《木蘭枝頭上的麻雀》(Sparrow on Blooming Magnolia Branch) 打頭陣。
小原古邨,是我開始自製線上書封後才認識的畫家,專擅風景畫和動物花鳥蟲魚,畫風清麗,表情靈動。我很喜歡古邨的畫,之後應該還會以他的作品,寫上幾首詩。
關於小原古邨及其畫作:
https://www.wikiart.org/zh/xiao-yuan-gu-cun
[〈惡棍麻雀的自辯辭〉創作背景]
去年聖誕節,我看到一則新聞:有個日本動物園的飼育員,對麻雀散發不小的怨念,把牠畫成痞子,又罵牠是惡棍(「悪党」)。
新聞出處:
https://udn.com/news/story/7470/6863357?from=ddd-umaylikenews_ch2_story
我想為這隻/群惡棍麻雀「平反」,就寫了這首寶塔詩;不過看到此詩最後,讀者便會知道這是「假・平反」,哈哈!
寶塔詩可莊可諧,這種詩體配上這個主題,又一路押韻(ㄢ、ㄞ 我將它們視為相近韻,因為聽起來很像~),讓整首詩有種滑稽感。
關於寶塔詩:
https://ppfocus.com/hk/0/cu4cf77d4.html
[01/04/2023 初上架]
圖+短詩的合集第2彈~
和《W. H. 攝影詩文集》不同的是,《W. H. 短詩集》雖然也會附圖,卻不是W.H.的攝影作品,而是使用著作財產權已經消滅的畫家圖檔,後製而成的圖。
不定期更新。
[封面畫家]
W.H.自攝&後製。
[內頁畫家]
①〈惡棍麻雀的自辯辭〉原畫作者是小原古邨 (1877-1945)。
②〈修鐘錶的老匠人〉原畫作者是 Johann Hamza (1850-1927)。
③〈十三號星期五〉原畫作者是 Sergey Yurievich Sudeikin (1882-1946)。
④〈蒲公英的孩子〉原畫作者是 Barbara Regina Dietzsch (1706-1783)。
⑤〈慾望〉原畫作者是 Henri Bellery-Desfontaines (1867-1909)。
⑥〈在數學課堂偷渡一首詩〉原畫作者未知,只知屬於 Flemish School。圖畫完成時間約西元1700年 (circa 1700)。
⑦〈壬寅,再見!〉原畫作者是 Wilhelm Kuhnert (1865-1926)。
⑧〈上傳:裁切還是變形〉原畫作者是 Paul Klee (1879-1940)。
⑨〈畫線:強調或者刪除〉原畫作者是 Venny Soldan-Brofeldt (1863-1945)。
⑩〈始祖鳥〉原畫作者是 Johannes van Bronckhorst (1648-1727)。
作者去世70年以上,其著作財產權已經消滅,原畫圖檔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任何人均可使用。
(註:內頁圖檔均經W.H.後製過,和原畫已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