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福睿《童話世界》試讀心得獎金徵文

唐福睿《童話世界》試讀心得獎金徵文

鏡文學將於2023/9/28出版《八尺門的辯護人》作者唐福睿新作《童話世界》,歡迎讀者報名試讀活動!還有機會得到獎金以及贈書乙本。報名時間:即日起~2023/9/22(五)中午12:00止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DAbY5CcAy9sLf88R9【活動參加方式】開放報名:即日起~2023/9/22(五)中午12:00止填寫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DAbY5CcAy9sLf88R9寄出試讀電子檔:2023/9/22(五)18:00前,統一寄至報名者信箱心得繳交期限:2023/10/5(四)23:59前,將200-1000字心得寄至指定信箱,並完成以下三步驟:試讀心得需分享於個人社群上(FB、IG、YT、Blog等),不限任何形式(限時動態、貼文、直播、影片皆可),並不限公開或私人帳號,截圖證明即可。至《童話世界》博客來網頁中留下試讀心得。完成上面步驟,並將分享連結或畫面,及試讀心得寄至電子信箱:weichenlan@mirrorfiction.com,主旨註明:「繳交《童話世界》試讀心得_【報名者姓名或暱稱】」。鏡文學將於2023/10/17(二)公布得獎名單!【獎項說明】第一名/獎金1000元+贈書一本第二名/獎金800元+贈書一本第三名/獎金500元+贈書一本佳作(兩名)/贈書一本【活動注意事項】請勿抄襲他人作品,若發現有抄襲行為,一經查證屬實,將取消試讀資格。如有違反著作權之法律責任則須自行負責,與主辦單位無關。參加者需同意將試讀心得授權予鏡文學及書店行銷使用,主辦單位有權將文章刊載或運用於所有《童話世界》相關行銷文宣。若報名人數超出限額,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參加試讀的人選。該活動僅限於居住於臺、澎、金、馬地區的網友。如未完成試讀活動的所有步驟,將無法獲得試讀贈書。所有已提交的文章均同意授權予鏡文學行銷使用。鏡文學保留相關活動內容變動的權利。※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E-mail至weichenlan@mirrormedia.mg詢問。【新書介紹】《童話世界》唐福睿 著★繼《八尺門的辯護人》之後,唐福睿的最新長篇小說★獨立於影像之外的再詮釋,改自電影《童話世界》,以文字重新勾勒成人世界的黑暗複雜★以法律背景、紮實田調為基,真實探討權勢性侵/性騷背後運作的性別算計與不可張揚我喜歡看她們寫我的名字。一次、兩次、三次,像訂正考卷一樣。沒寫好,就不准穿上衣服……二十年前,初出社會的律師張正煦,首次承辦的案件便是震驚社會的補教名師性侵案。被告湯師承以童話寓言誘騙女學生,更假借交往名義與她們發生關係。涉世未深的張正煦為求表現,想盡辦法要替湯師承奪下官司勝利,卻沒發現心儀的女高中生嚴新已落入湯師承所設下的圈套,最後也被張正煦在法庭上的「精湛表現」所傷……。二十年後,事件重演,一樣的童話、一樣是女學生,被告也一樣是湯師承。張正煦已然成為老練世故的律師,不願多管,但社工妻子的一再請求與受害少女的茫然無助,卻猛然讓他萌生一陣悔意,彷彿看見當年傷害他人的自己。這一次,他決心要站在權勢者的對立面,討一個二十年前的公道,也讓二十年前的他與她,都能在回憶裡安然微笑。【關於作者】唐福睿於臺灣取得法律碩士學位,並以律師為業五年後,獲得教育部公費獎學金,赴美國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攻讀藝術創作碩士,主修電影導演。以成為編導並重的創作者為目標,得益於法學訓練及訴訟經驗,擅長以寫實手法描繪法律制度下的人性困境。首部編導電影《童話.世界》以權勢性交為主題,獲選為2022年臺北電影節閉幕片,入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編劇等六項大獎;另創作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探討死刑與族群,榮獲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首獎,成書後再獲2022年臺灣文學獎蓓蕾獎、2022年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3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首獎等三項文學大獎,並親自擔任同名影集之編劇、導演。

+ More
鏡文學走讀系列活動/打開臺灣——走入文學中的風景「探尋基隆八尺門:漁港與族群的愛恨血淚依存」

鏡文學走讀系列活動/打開臺灣——走入文學中的風景「探尋基隆八尺門:漁港與族群的愛恨血淚依存」

看完熱播的《八尺門的辯護人》影集還意猶未盡嗎?來場深度體驗一日遊,跟劇踩點八尺門的場景吧!還會帶你到寶哥、莉娜約會的日料餐廳用餐喔~鏡文學x基隆觀光巴士打造專屬遊程,帶你探訪「八尺門辯護人」的故事場景,走訪基隆原民聚落;並邀請導演唐福睿到場,親身分享幕後祕辛。價值1600元的走讀行程,鏡文學幫讀者爭取到10個免費名額帶大家深度走讀!只要有購買《八尺門的辯護人》小說,就有機會參加行程!快閃出團,報名要快!手刀填寫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tNFrZdRy4skDR4Le6✅活動時間:2023/8/22(二)09:00 – 15:30✅集合時間:2023/8/22(二)09:00✅集合地點:基隆火車站旅服中心✅名額:20名(鏡文學讀者保留10個名額,如報名超過10人將以抽籤方式決定)✅行程價格:1600元→免費✅保證金:新台幣500元(活動結束後全額退還)(詳細行程見文末表格)🔴報名前請詳閱注意事項:1. 報名活動需收取新台幣500元保證金,於當日活動結束後退還現金全額,並簽收領據。2. 報名表填寫日期自2023/8/15-2023/8/16 下午16:00,請收到回覆通知信後,於2023/8/17 下午15:00前完成保證金匯款,超過2023/8/17當日銀行作業時間匯款者,即報名失敗,已匯入金額將全額退回。3. 此活動因搭配《八尺門的辯護人》小說,需於報名時上傳《八尺門的辯護人》(一般版、影視書衣版)紙本書、電子書照片,或購買證明(訂單、明細),方可參加。4. 如因個人因素,2023/8/20(日)23:59前,私訊鏡文學粉專取消報名者,可全額退還保證金(轉帳手續費需自行負擔)。因含餐點、車資等費用,逾時取消則不退。5. 商品不包含:個人消費及自費遊程、個人加購保險等。6. 若預定出發日因人數不足無法出團、或是因自然、疫情、天氣等不可抗拒因素而無法出發者,旅客得保留選擇其他梯次出發、或是選擇全額退費。7. 請旅客自行前往集合點出發,解散亦依據遊程規劃地點解散,本遊程不負擔出發前及解散後之保險及安排。8. 以上若有疑問歡迎私訊鏡文學粉專,或寄信至客服信箱 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報名辦法:1. 即日起至8/16(三)下午16:00 前填寫表單報名:https://forms.gle/tNFrZdRy4skDR4Le62. 收到通知信後,於8/17(四)15:00前,依照信件提供之帳戶匯款新台幣500元保證金(活動結束後全額退還),並回覆該通知信,回傳匯款帳號末5碼或匯款單,以便查詢報名情況,完成後即報名成功!超過2023/8/17當日銀行作業時間匯款者,即報名失敗,已匯入金額將全額退回。3. 8/18(五)發送「報到通知信」,請留意報到時間與集合地點,團隊行動切勿遲到、脫隊。

+ More
從小說到影視的奇幻旅程 《八尺門的辯護人》導演唐福睿談創作心路

從小說到影視的奇幻旅程 《八尺門的辯護人》導演唐福睿談創作心路

《八尺門的辯護人》原著作者兼導演唐福睿今(3)日出席台北國際書展講座,以「從小說到影視:八尺門的辯護人之奇幻旅程」為題,和讀者分享創作歷程,文化部長史哲、文化部人文出版司長陳瑩芳、立法委員蘇巧慧等人均到場支持聆聽。《八尺門的辯護人》從移工遭受不平等待遇的故事出發,延伸出族群、語言、權力鬥爭的爭議,對此唐福睿表示,在經過多年的法律和族裔演變推進,現今少數族群處境是否有改變,是他想藉由故事讓大眾深入探討的議題。▲唐福睿於台北國際書展分享《八尺門的辯護人》創作歷程。(圖/鏡文學)唐福睿分享,《八尺門的辯護人》是以1986年發生的「湯英伸案」為原型改編,原住民湯英伸因受到不平等待遇而殺害僱主一家三口,最終被判死刑。律師出身的唐福睿收集《人間雜誌》的深度報導,取材阮義忠的《八尺門攝影集》,將自身法律經驗揉合其中,故事雖描述移工遭遇,結果卻和「湯英伸案」相同。「40年過去了,這樣的情況是否改變 ?」唐福睿表示,時代的推進造就法規和族群往來變遷,現今我們面對這些弱勢者處境的態度是否改變,是他想問讀者和自己的問題,期待能透過作品帶來一些思考。談到創作過程,唐福睿表示,一開始《八尺門的辯護人》就是以劇本形式創作,參加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才改寫成小說,從寫作到拍攝成影集,整個過程都戰戰兢兢,因題材關係到族裔、政治正確、法律和歧視問題,深怕一點片面的個人理解就造成偏見,把故事原先想傳達理念破壞。「法律也是一種語言,如果我現在背誦法條,雖然是中文,一般人也不一定聽得懂,但它卻是保障你我權益的重要條件。」唐福睿說,他始終認為「語言」等同於權力,不同場合使用不同語言,皆代表不同含意,《八尺門的辯護人》描繪被判刑的移工語言不通,又身處異鄉文化,要為自己辯護是難上加難,因此影集拍攝時秉持「寫實」原則,將語言、宗教文化、族群樣貌盡可能忠實呈現,完整表述故事脈絡,才能有機會引起觀眾和讀者省思。▲唐福睿分享拍攝《八尺門的辯護人》影集過程。(圖/鏡文學)唐福睿在講座中分享多張《八尺門的辯護人》未曝光劇照,一場穆斯林禱告的戲讓他印象深刻,劇組首次完整參與穆斯林禱告儀式,他透過監看螢幕都能感受到療癒力量而深受感動,相信同樣的劇情能量也能傳達給觀眾。唐福睿說,《八尺門的辯護人》的誕生宛如一段奇幻旅程,先以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百萬首獎之姿出版,而後接連獲得台灣文學金典獎、金鼎獎文學圖書獎、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且成功影視化,皆是珍貴的肯定。唐福睿曾是執業律師,後來遠赴美國加州藝術學院主修電影導演,開始投入影視創作,並以電影《童話.世界》獲得「拍台北」銀劇本獎。2019年以《八尺門的辯護人》獲得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故事描述一名阿美族公設辯護人,替遭判死刑的印尼籍漁工辯護,牽扯廢死議題、政商勾結、權力鬥爭和種族歧視等議題,發展出錯綜複雜的法庭故事。影集由唐福睿本人擔任編劇、導演,預計在今年6月上映。▲文化部長史哲(左一)及立法委員蘇巧慧(右二)皆到場聆聽講座。(圖/鏡文學)

+ More
鏡文學、中華電信聯合出品《八尺門的辯護人》挺進新加坡 「金鐘影帝」李銘順率北影「非常新人」雷嘉汭現身

鏡文學、中華電信聯合出品《八尺門的辯護人》挺進新加坡 「金鐘影帝」李銘順率北影「非常新人」雷嘉汭現身

金鐘影帝李銘順攜手北影非常新人雷嘉汭赴新加坡宣傳2023話題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榮獲今年第57屆金鐘影帝的李銘順,獲獎後首度公開出席2022年亞洲電視論壇及內容交易市場展 (ATF) 台灣內容發布會,攜手北影非常新人雷嘉汭共同現身新加坡,與監製董成瑜、新銳導演唐福睿宣傳全新律政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鏡文學與台灣電信龍頭中華電信為該影集的主要出品方,中華電信MOD及Hami Video首播,上架日期以及其他播出平台將陸續公布。劇中李銘順飾演公設辯護律師佟寶駒、雷嘉汭飾演印籍看護Leena,因緣際會下佟寶駒找上Leena替殺害台籍船長的印尼籍漁工辯護,更意外發展出複雜的情感糾葛。雷嘉汭現場加碼爆料:「劇裡面寶哥有點喜歡Leena,會私下約出去,還想送禮物,但Leena只把他當大叔。」這對因探案而產生革命情感的正義CP會如何發展?兩人同喊:「看播出就知道了!」▲李銘順與雷嘉汭共同現身新加坡,與監製董成瑜、新銳導演唐福睿宣傳全新律政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圖/鏡文學)李銘順挑戰詮釋油條正義感大叔與雷嘉汭飾演印籍幫傭擦出感情火花劇中李銘順與雷嘉汭和飾演替代役男的初孟軒,攜手替殺害台籍船長的印尼籍漁工辯護,衍生出隱晦糾葛的感情線。李銘順現場分享:「Leena是我鄰居的看護,被我發現她會東爪哇方言,就被我找來當翻譯了。」 雷嘉汭則表示:「在戲中Leena都叫佟寶駒寶哥。一開始他對我有點輕浮,後來又解救了我,找我幫忙翻譯,我們才開始有聯繫。」李銘順一旁笑道:「我的角色就是輕浮、油條又有正義感的大叔。」提到稍早雷嘉汭的爆料,李銘順趕緊澄清:「我也不是喜歡她啦,就是可能有一點小曖昧。而且想送的禮物一直送不出去,因為她心裡比較喜歡初孟軒,在劇中,寶駒和Leena應該說是,有共同的革命情感又有點曖昧。」雷嘉汭在劇中對外說李銘順是她男友的爸爸,讓李銘順大為不滿,自稱明明也可以說是她男朋友,這種「格差戀」正流行好嗎?至於這段三角關係最終會如何走下去,三人到底是父女、父子或是單純的隊友情誼?兩人笑說:「我們來海外連線問問初孟軒。」如此保密到家,令人又更期待角色之間究竟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李銘順挑戰詮釋油條正義感大叔,與雷嘉汭飾演印籍幫傭擦出感情火花。(圖/鏡文學)鏡文學與中華電信聯手出擊《八尺門的辯護人》2023年強勢播出導演唐福睿則表示:「這個故事在探討一個年輕漁工為什麼會變成冷酷的殺人犯?在法庭上遇到各種不公平及偏見會有多無助?主角佟寶駒的設定也十分有趣,他試圖掩蓋自己原住民的出身,同時身為公設辯護人不得不面對身份矛盾的衝突,而這樣的衝突最終也讓他與部落和解。為了不讓這個故事變得太沉重,我在裡面加入了喜劇、推理和法律懸疑等元素。」在活動現場,監製董成瑜宣布與台灣電信龍頭中華電信攜手為主要出品方,最強台灣影劇IP庫與台灣電信業最強影視娛樂平台結合,將在中華電信MOD及Hami Video首播,上架日期以及其他播出平台將陸續公布。和發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潤泰興股份有限公司、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台北真好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貝殼放大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天使放大股份有限公司亦為聯合出品方。《八尺門的辯護人》原著小說獲得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首獎、金鼎獎、金典獎、讀墨電子書平台讀者票選第一名等多項大獎,影集亦獲得文化部110年度電視節目製作2000萬元補助文化策進院(文策院)「內容開發專案計畫」劇本開發支持,目前剪接後製中,預計於2023年第二季播出。▲《八尺門的辯護人》劇中李銘順飾演公設律師與印籍幫傭雷嘉汭攜手替殺害台籍船長的印尼籍漁工辯護,衍生出隱晦糾葛的感情線。(圖/鏡文學)《八尺門的辯護人》最新版前導海報曝光「這場審判,他們不顧一切」《八尺門的辯護人》今同步公開最新版前導海報中,一樁外籍漁工兇殺案意外牽扯出環環相扣的社會議題與人性糾葛。在象徵公平正義的法槌之下,交織著相互牽制的手,彷彿誰都無法與這場審判脫離關係。面對人權、利益、情感的各種糾葛,究竟誰才是正義的一方?抑或是人人皆有罪?▲《八尺門的辯護人》今同步公開最新版前導海報中,一樁外籍漁工兇殺案意外牽扯出環環相扣的社會議題與人性糾葛。(圖/鏡文學)

+ More
原民台全新知識型節目「讀力創作」討論書籍––《八尺門的辯護人》

原民台全新知識型節目「讀力創作」討論書籍––《八尺門的辯護人》

原民台全新知識型節目「讀力創作」 本集(4/11)討論書籍: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節目特別邀請小說作者/同名戲劇導演唐福睿、鏡文學總經理/同名戲劇監製董成瑜,與觀眾一同分享從文學創作到影視改編的精采過程。喜歡《八尺門的辯護人》的讀者記得準時收看👇👇主持人:朱國珍討論書籍:八尺門的辯護人(作者_唐福睿)原民台TITV首播:4/11(一)21:00原民台TITV臉書粉絲團同步直播原民台TITV+ YT頻道上線:4/11(一)22:00------「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百萬首獎作品★ 執業律師執筆,照映出階級下的人性實相★ 影視化確定,同名影集榮獲文化部電視節目製作補助📖唐福睿《八尺門的辯護人》購書📖博客來:https://bit.ly/3rpIKZl誠品:https://bit.ly/31aEWR3金石堂:https://bit.ly/3xJLPEU讀冊:https://bit.ly/3o4u0wYmomo:https://bit.ly/3rlZEbereadmoo: https://bit.ly/3DxqOhS

+ More
一著漂亮的險棋──臥斧評《八尺門的辯護人》

一著漂亮的險棋──臥斧評《八尺門的辯護人》

倘若有個出現「謀殺」情節的故事,「誰做的」、「怎麼做的」常會是故事裡的主要謎團,尤其是傳統推理故事,解開這兩個謎團就可以滿足閱聽者,結束故事。這兩者會成為主要謎團的原因,在於謀殺事件發生的當下,很可能只有凶手與被害者在場,事發之後凶手不坦承、被害者無法言語,它們就會成為偵破案件的關鍵。現實當中的謀殺大抵也是如此,只是或許不像虛構故事那麼複雜──特別是「怎麼做的」這部分,極少牽涉到精巧華麗的機關或天衣無縫的計劃。但是現實當中解開謎團並不會結束故事,還得進入司法程序,而刑罰裁量其實是更複雜的環節──除了確認凶手是誰、如何犯案,還得探詢犯案意圖、案發經過等等,才能進行裁罰,凶手與被害者的關係、社經階級,甚至是社會觀感與政治氛圍,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審判,更別提有時進入庭審程序之前,凶手身分根本還沒完全確認。由此看來,《八尺門的辯護人》走了一著險棋。《八尺門的辯護人》唐福睿 著出版日期:2021/12/10故事描述父親曾因殺人入獄的原住民公設辯護人佟寶駒,在預備轉職到薪資條件更優渥的律師事務所前夕,因故參與一樁移工殺害船長全家的滅門血案;佟寶駒原本並未太過投入、打算應付了事,卻在熱心於廢死議題的替代役男連晉平從旁推動,以及獲得來台幫傭的印尼女孩Leena協助下,開始發現案情似乎並不單純。假若將《八尺門的辯護人》視為推理小說,讀者的確可以從情節裡頭獲得推理樂趣──蒐集線索、拼湊證據,逐步重建案發現場;書中法庭攻防的橋段描寫詳細、手法巧妙,在國內的作品相當少見,作者唐福睿的律師實務經驗想來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不過,唐福睿並未將焦點完全放在營造推理趣味上頭。事件發生與當事人的個人本質有關,也與當事人之間的情感或金錢之類連結有關;放大點兒看,當事人的狀況會與成長經歷、生活樣態、家庭環境、社經位階等等有關,而這些東西又與時代背景、社會發展、經濟局勢、政治意識,甚至國際關係有關。大多數的故事情節都依附著角色前進,隨著情節開展,閱聽者會逐漸明白上述種種如何與角色的個人特質結合,並且在角色決定如何面對事件時產生催化或嚇阻作用;也就是說,雖然情節依附著角色前進,但閱聽者或多或少可以從角色的遭遇裡明瞭故事當中包括時代與社會等等情況,倘若創作者處理得當,那麼閱聽者就能獲知更全面的社會樣貌。《八尺門的辯護人》中角色分屬不同族群與社經背景:佟寶駒是一心想脫離傳統聚落與階級的原住民,連晉平是來自法學世家、也準備從事法律工作的司法新鮮人,Leena是受過高等教育但來台從事勞務工作的弱勢移工;遇害的船長一家是與佟寶駒相同聚落的原住民,受僱於漁業公司,漁業公司的勢力除了掌控原住民船員及教育程度更差的移民漁工之外,也藉由政治獻金等等管道與政府產生關聯。而政府單位就是國內的權力機構,與司法系統直接相關,加上選舉考量及輿情風向,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左右審判過程。是故,《八尺門的辯護人》主軸雖是以移工為凶嫌的滅門血案,但唐福睿描寫的不只是對一樁案件抽絲剝繭的調程經過,而是整個社會的概略全貌──因為如此社會結構產生的種種利害關係及族群之間的相互傾壓,才會釀成這樣的一樁案件;讀者應當注意的,也就不只是「誰做的」、「怎麼做的」而已,還有從角色一層層向外擴延的牽扯,甚至是來自不同國家或過往歷史的遠因。罪案常是時代與社會現象的縮影。罪行本身(例如殺人)並沒有因為時空不同而產生本質上的變化,但「怎麼做的」會與時代有關(例如得要到發明火槍之後才能用槍殺人),而「為什麼做」就更可能扣接時代與社會,反應出那個時空的特色。什麼樣的時空背景才會有什麼樣的罪案,而生活在那個時空背景當中的所有人,面對罪案時的態度或許都不該只有「把真凶找出來」這麼簡單;光是這麼做,遠遠不足以「伸張正義」。因為那個時空背景催生了罪案,所以罪案其實與所有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有關聯;思索罪案反應的各個層面,忖度不同的改善方式,釐清種種相關資訊,或者,至少不要成為將事件朝錯誤方向推擠的輿論之一──假若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制度更完善、更能維護正義的社會,這些才是面對罪案時該有的態度。這是《八尺門的辯護人》值得一讀的原因。讀者將在小說結尾得知真相,但也會因此對書中角色的應對手段是否合宜產生疑惑──這是好故事具備的特質之一,不是提出答案,而是透過故事呈現創作者觀察到的問題,提供閱聽者思考的方向。以《八尺門的辯護人》而言,還有另一層更值得讀者思考的意義──因為這個故事的背景,就發生在現在的台灣。保持了閱讀的趣味,描繪出社會樣態並刺激思索──《八尺門的辯護人》是著險棋,但唐福睿這招漂亮。

+ More
職人的手路,時代的回應——李志德評《八尺門的辯護人》

職人的手路,時代的回應——李志德評《八尺門的辯護人》

「對律師來說,真相是未經修飾的事實。......對從事創作的作家來說,事實是素材,不是控制他怎麼做的工頭,而只是他的工具。他的任務就是讓這些素材奏出樂聲。」英國作家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以國際政治和間諜行動為題材創作小說,他走遍世界,訪問無數政要、官員、平民。在他的自傳《此生如鴿》的序言裡,這位有著宗師地位的小說家這樣辨證「事實素材」和它奏出的「樂聲」 ----也就是虛構故事之間的關係。勒卡雷為小說創作所做的準備,現在稱作「田(野)調(查)」,和記者的「採訪」可以看作同義詞。一般人的印象裡,「採訪」是一個作者,帶著筆記本、錄音筆事前影印的大疊資料,約定一位專家或者一個團隊,邊翻資料邊問問題。有時,創作者也請求進到受訪者工作、生活的處所,短輒幾小時、一兩天,長輒一星期、一個月或更久,希望筆下角色從行動到心思的最細微之處,不只要「像」受訪者,更要發展出新的「人格」,因應小說家筆下為他們張羅的各種挑戰。但如果把這個關係反過來呢?原本應該是受訪者的專家,拿起了小說家的筆,摸索起文學作品的格律,會是什麼樣子呢?唐福睿的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展現的就是這種可能性。《八尺門的辯護人》唐福睿 著出版日期:2021/12/10一、從法律跨界文學《八尺門的辯護人》,單看書名就能知道是一部和法律、法庭相關的作品。主線故事是一位遠洋漁船的外籍漁工「阿布」,被控因故殺死了船長一家人。由於阿布請不起律師,因此公設辯護人佟寶駒就擔起了為他辯護的責任,法庭內外的攻防從此開始。作者唐福睿出身法律科班,學士、碩士,還有五年執業律師經歷。他一開始就以主角佟寶駒和父親的一場扶養官司,展現了對法庭活動和法律流程的精準把握。這段法庭活動篇幅極短,更非關主線故事,但唐福睿以簡單幾筆就成功讓讀者看到法庭的日常,並不都那麼正經八百,更多的恐怕是這樣的口水多過法律的吵吵嚷嚷,只有懂得箇中三味的人,才能展現這種真實的拉雜感。描寫了一次小開庭,作者接著就鋪開了一個大法庭:《八尺門的辯護人》整個故事跟著「阿布」的審判程序鋪開:在準備庭上:公設辯護人佟寶駒,出其不意地挑戰通譯的利益迴避問題。正式開庭時:佟寶駒以「心神喪失」為依據,要求停止審判,重做精神鑒定,這是出於他的助手,替代役男連晉平的建議。交互詰問時:檢方一位重要證人「敗中求勝」,不僅閃過佟寶駒的質疑,甚至讓他陷入困境。再之後,是尋找重要證人、言詞辯論、判決......一次審判,基本上就是一場解謎。唐福睿以個人的專業背景,精準地在法庭的不同階段裡,揭示、展現不同的線索。讀者代入法官的視角,按著精確的司法程序,成為真正的解謎人和判決者。這是《八尺門的辯護人》最精采可觀的部分。甚而可以形容唐福睿用他的小說啟動了一個另類的「法律白話文」運動。二、一念平民,一念菁英故事的主角佟寶駒出身八尺門,這是故事設定的主場景。這座位於基隆的漁港,曾經是台灣最重要的遠洋漁業基地之一,早年一大批原住民為謀生來到此地工作、聚居。但佟寶駒不同於族人,他抓住了向上流動的機會,藉著原住民身份得到聯考加分,先進入法律系,再考上公設辯護人,晉身白領。佟寶駒成功「晉身上流」,產生了新的張力:「原住民 vs.漢人菁英」。後者的代表是剛受完律師訓,服役之後就要以「世襲」姿態進入法律界的連晉平。連晉平在佟寶駒的單位服替代役,因緣際會地成為「阿布」辯護團隊的一員。唐福睿筆下寫佟、連這一對搭檔的互動,精微細緻的程度,是他身為「法律人」對讀者的另一次威力展示。法庭是人組成的,法院是法庭的集合,因此,在其間的人,固然可以籠統地全稱為「法律人」,但作者籍著佟、連兩人的你來我往提醒讀者,縱使都在法院的屋簷之下,不同人的追求依然千差萬別。連晉平初出茅廬,一心為阿布爭取平等待遇,這個想望相對單純。但佟寶駒是一個久待法院,已經決定退休,而且已經有了好出處的老油條。他一開始的表現,是讓自己安於成為「體制」的一部分 ——反正案情很單純,審訊很費時,阿布最終是死是活,都可以和他無關。而抱著這樣心態開始這場官司的佟寶駒,竟然在準備庭上神來一筆地看穿了通譯可能的偏頗,走出了實踐正義的第一步,也讓連晉平為之改觀。為什麼佟寶駒要這樣做?唐福睿沒有給出簡潔的答案。相反地,整本書的大半篇幅都在描寫佟寶駒自己與自己的拉扯。一方是自己原本設定的軌道:「混」過本案、申請退休,開始新的律師生涯。更不要說被害人還是自己的童年友伴,族人間的人情,有實實在在的壓力。一方的拉力很明顯,另一方的拉力卻很隱諱。事實上,佟寶駒一開始做出「努力追求正義」的姿態,有一部分動機也是利益,他要為自己未來加入律師事務所創造話題,打開知名度。佟寶駒有時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在阿布的辯護官司裡有「追求正義」的成分。他嘲笑連晉平不斷想著如何在精神鑑定領域裡為阿布找生路,但卻在法庭上出人意表地循著連晉平的思路,聲請為阿布重做精神鑑定。佟寶駒沒有說出來,但事實上在他心裡的某處,可能比連晉平更在乎阿布。何以故?因為阿布的處境,是他父親、族人的映射。在眼看著父親面對漢人老闆如此卑下順從時,佟寶駒終於識穿「自己對卑微有多痛恨」。是追求正義的法律菁英,還是官僚機構的裡的碌碌平民,幾番來回擺蕩,都在佟寶駒的一念之間。三、下了霹靂手段,仍是菩薩心腸嗎?說「廢除死刑」是《八尺門的辯護人》這部作品的「終極關懷」應該不為過。唐福睿在故事裡把廢死的企圖心,毫不隱藏地寄付給了法務部長陳青雪。唐福睿從描寫陳青雪家中的一幅觀音像開始,展開了 —-- 我相信是更多是作者自己對死刑的哲學觀。死刑應不應廢?在觀音像前,讀者一開始以為陳青雪是那種每當槍決死囚時,就會在佛像座前點上一盞明燈的法務部長。但陳青雪並不是。她有佛教信仰,但廢死並不為實踐佛經字面上的教義,對陳青雪而言,為宗教而廢死太虛偽;死刑應廢,而是它本就應廢,「她支持廢死的理由極其純粹:人命高過一切。」第一次讀《八尺門的辯護人》的讀者,在闡述陳青雪對死刑理念的這兩、三頁,很可能要放慢速度,來回兩、三次,才能明白陳青雪的人設和理念。但所有攻關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因為從這裡開始,廢死的種種議論就時而伴隨,時而交纆著法庭審理的故事線,佟寶駒時而嘲弄連晉平,時而和陳青雪爭辯,作者更把這些爭辯拉回到陳青雪和佟寶駒學生時代,因為「我國應該廢除死刑」永遠是個學生辯論賽場上的經典題目。除了爭辯,在故事裡「死刑與廢死」也是催動各方人馬的動機:政治人物要處死阿布向人民交待;連晉平和佟寶駒,則要在法庭的框架下,用盡一切方法 ----從要求重做精神鑑定,到尋找關鍵證人,證明本案仍有疑點 —— 保住阿布不被處死。但陳青雪不一樣,儘管同樣廢死,但她站在一個冷眼旁觀的位置上,儘管仍然盤算著廢死,但她的目標不是挽回阿布,而是扭轉整個制度。唐福睿在最後,拋出了全書最重要的一個道理難題:善念,能不能以惡行來成就?這是個千古難題,但卻不適合在這裡說下去,說開來,因為一旦在書評裡劇透,就像把凶手名字寫在推理小說的封面上一樣,都是會遭讀者憎恨的惡行。四、階級,始終都在佟寶駒是《八尺門的辯護人》中最豐富、精采,而又完全能夠展現唐福睿的企圖心的主角。在他身上匯聚和拉扯的,一是歷史,二是族群,三是人性。佟寶駒有一段與眾不同的經歷:他的父親佟守中曾經因為待遇和權利遭到剝奪、侵害,憤而持刀殺害漢人船東。雖然被害者沒死,但卻讓佟寶駒從小就在一塊深重的陰影下長大。難堪的,與其說是身為殺人犯之子,恐怕更多是這一句悲鳴:「難道我們不是人嗎?」佟守中的故事,不難讓有點年紀的人想起,它應和著1986年的「湯英伸事件」。一位來自阿里山的原住民,也是位師專學生,經職業介紹所引介,到了一家洗衣店打工。在欠下介紹費、身分證被扣和超時工作的交相壓迫下,他在酒後殺死了洗衣店老闆一家三口,面臨死刑。當時擔任天主教花蓮教區主教單國璽,偕同一群教授和藝文工作者,發出了「槍下留人」的呼聲。早年台灣報導文學的重要陣地《人間》雜誌在1986年7月深度追蹤報導了這起案件。在卷首的「編輯室報告」裡寫道:「尋找一個社會案件的內在線索和人文根源......是什麼社會的、文化的、教育的、個人的背景下,誤導了、刺激了、迸發了這樣的鉅痛沉哀呢?」湯英伸案,恐怕是台灣開始討論一名「重刑罪犯」形成背後的因子,包括出身族群、成長環境、家庭社經地位,以及,更重要的:表面看似「公平」的體制,對每一個人而言是不是帶來了真平等。這樣的問題,事實上到今天社會上仍在談論。不過終究有了些變化。原本有機會向上流動的師專生湯英伸,掉進了求職陷阱,和雇主一家人同時走向噩運。相反地,佟寶駒和他的一小部分族人得到了上升機會。只不過社會階級仍在,下層的工作仍然需要勞動力,這時像水一樣適時流進來的,是更弱勢的,連印尼官話都不會說的印尼人。時代,也就從1980年代推進到了今時今日。唐福睿沒有讓他的作品耽溺在歷史情結裡,他讓故事發生在聘雇了外籍漁工的遠洋漁船上,遠洋漁業正面臨著國際嚴格的檢視,一位隨船的觀察員甚至不明不白死在作業的途中。海上犯罪頻仍,但通譯短缺造成審判品質低劣......在成書出版的2021年,這些都近在咫尺的新聞。唐福睿把這些元素有機地編織起來,寫成了一部回應時代的作品,沈鬱如鼓聲,一如勒卡雷的形容。

+ More
失語的人,問起公理與正義的問題──專訪唐福睿《八尺門的辯護人》

失語的人,問起公理與正義的問題──專訪唐福睿《八尺門的辯護人》

《八尺門的辯護人》是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首獎作品,講述來自三個族群的三位陌生人,同為一個不能發聲的異鄉客死刑犯請命,直球對決廢死議題;獲評審一致同意給予首獎,且得獎後已開啟影視化。作者唐福睿法律系畢業,曾任律師五年,轉換跑道來創作順風順水,因為他從律師訓練悟出創作之道,同時抱持「要寫,就要寫最爭議題材」的決心。他表示這部作品寫來就是要拍的,先是劇本概念才寫成小說。創作欲望強烈,是當過律師對法律失望,發現正義只能在文字中實現嗎?他的答案很直觀,影像文本就是要接手現實難以處理的議題。當人們看不見或不願看見,那就拍給他們看。社會有其形狀,層層疊疊的網,篩掉某些想往上爬的人,同時有人自大小不一的孔洞間墜落——墜到最底粉碎時,人們一邊收拾自己,才一邊發現原來這就是社會具體的樣子。名為安全的網,卻總是有缺口的結構。唐福睿曾是結構裡的人。法律系畢業的他,曾任律師五年,之後考上公費留學,赴美國加州藝術學院讀電影導演碩士學位。回台後,他拍了第一部長片《童話世界》(2022年上映),之後交出小說《最刑島》(後改名《八尺門的辯護人》),獲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首獎,並將親自改編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唐福睿 著出版日期:2021/12/10從律師轉創作,唐福睿不諱言過程很順利,「一方面我從小就有創作夢,學生時代會拿V8拍東西,一方面是因為有法律訓練。律師訓練其實有助創作,寫訴狀陳述事實很重要,必須在矛盾的資訊中盡力找出合理的說詞,然後將它寫得很真實很具說服力,再來是幫助我找資料與整理。」「寫劇本甚至小說,都需要有條理,大眾化的故事尤其需要條理。」唐福睿點出一般人對創作抱持天馬行空的迷思。從披著律師袍的人到持攝影機的人——還當了幾回拿筆的人,出入法律建構的的世界,唐福睿看見了結構,並且要其他人一起看見。唐福睿談創作的動力,「就是看見了有趣的事,心想啊居然是這樣,不能只有我知道。」把不被看見的,拍給你看。看見了什麼?當過律師,卻總是在文字裡挑戰法律,是因為走過一遭才發現正義只能在虛構中實現嗎?唐福睿「哇」了一聲說:「你這個問題很好。」以虎口托著下巴沉思了一會,接著說:「理想跟現實當然有落差,但我不是鑽牛角尖的人,所以不會絕望。」儘管如此,從《童話世界》到《八尺門的辯護人》,唐福睿持續塑造被現實絕殺又奮力一搏的律師主角。他曾在《童話世界》獲「拍台北銀劇本獎」的感言提到,「如果真實發生的事件都無法改變這個社會,那麼電影就該從那邊接手。」照見現實不見之處如何接手?唐福睿說:「要寫,就要寫最爭議的。」首先是《童話世界》。電影劇本於2018年完成,聚焦補習班師生戀,探討法律體系中殘存的父權,「最初我想寫一個跟權勢性侵議題有關的作品,於是開始胡思亂想,想說那就來寫『法律三部曲』。接著,我想到死刑。」「死刑存廢是法律系都碰到的議題,而且社會歧見很大。」於是我們迎來《八尺門的辯護人》——至今最直球對決死刑的本土創作,質問且撼動每一派人馬對死刑的立場。小說講述基隆八尺門部落出身的阿美族律師佟寶駒,以公設辯護人身分為一起移工殺人案辯護——印尼漁工Abdul-Adl於八尺門持刀殺害前船長一家三口,包括一名幼兒。不幸的巧合是,被害者正是佟寶駒的族人。背負鄉親的憤怒與新聞炒作,佟寶駒一度想放棄,接連遇到即將當法官的替代役男連晉平與印尼看護Leena;前者助攻,幫佟寶駒找出法律死角,後者擔任被告的印尼方言通譯。一個奇妙的組合於焉誕生:年過五十的原住民公設辯護人與法官世家出身的替代役青年,加上篤信伊斯蘭,試圖從信仰中找尋自我的印尼少女。三個陌生人,三個族群,為一個不能發聲的異鄉人請命。▲唐福睿(左二)帶領《八尺門的辯護人》劇組讀本。小說得獎後旋即啟動影視化改編,評審一致認同小說完成度高,角色有挑戰性,議題具急迫性,更是台灣少見的法庭類型。(圖/鏡文學)掙扎且迷人的角色這組合看來突兀,卻有不得不的使命。唐福睿說自己創作最先想到角色,「讓角色在故事中對照,既衝突又相互成長。」佟寶駒跟連晉平的父執輩便是其一,前者背棄、逃離自己的出生地,才獲得相對不錯的社經地位,卻因不認同自己的原住民身分而掙扎;後者連晉平的爸爸是法官,還有一票法官叔伯,回家就坐擁法律男孩俱樂部,並且很輕易的晉身其中。這樣的階級不對等,透過佟寶駒,便成為鏗鏘有力的陳詞:「一個人要有多幸運,才能像諸位一樣,坐在舒服的位置上,認定這世界十分溫柔,而我們擁有絕對的權力,對罪犯殘忍?」然而,唐福睿說:「他們很不同,卻有相同要對抗的東西——父執輩加諸他們身上的。」佟寶駒面對的是父親那邊部落的不諒解,為什麼要幫一個殺死自己族人的外人辯護,為什麼不認同自己的出身;連晉平則要對抗「像父親一樣」的期待,要他乖乖順著法律男孩俱樂部指引,成為一樣平庸的優秀大人,「先是幻滅,而後成長。」同樣來自印尼的Leena與Abdul-Adl也是一組對照,同樣漂流異鄉,卻面臨截然不同的命運。Leena或許是小說中最振奮人的角色,因為她是一個被喚醒的靈魂;從怯懦到堅毅,從對信仰動搖到藉由反省教義,獲得更強大的信仰。值得注意的是,一別總是被人拯救的女性角色,小說裡的Leena能夠自救——不用被男人,也不用被台灣人拯救,反倒看見了佟寶駒與連晉平都未能察覺的自我優越,「我想要有一個非台灣人角色在看著台灣人,帶出第三方的想法,從自我懷疑到長出自己的力量。」小說還有許多組對照,其中最終極的,或許是書裡的角色與讀者。面對無力申辯的罪人,你會如何選擇?是轉頭檢視法律——思考他為何這樣?還是闔上書本關掉電視,讓他或她的遭遇留在小說或新聞裡。不過是又一個倒霉鬼,反正不是我,你告訴自己。當小說不止於虛構真是如此嗎?這關乎小說的創作起源。「構想階段我還在美國讀書,有次遇到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官員,他跟我提到台灣有所謂的黑戶寶寶——失聯移工所生子女。因為她曾處理領務,所以有這方面的經驗。這些黑戶寶寶總有一天會長大,也就是說會有更多不被看見的族群。」據移民署統計,截至109年6月止,有超過5萬名失聯移工,其中生理女性有3萬多人。若其中三分之一女性懷孕,就有將近1萬名黑戶寶寶誕生。最近,失聯移工議題也因疫苗政策浮上檯面。唐福睿表示,寫《八尺門的辯護人》時想到以前家裡的外籍看護,「我自認不是一個冷漠的人,回想起來卻完全不認識她。我們同在一個空間那麼久,卻完全不了解彼此。這讓我想,這會不會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如果是,會造成怎樣的後果?這便是《八尺門的辯護人》的終極叩問:一個無法幫自己辯護的人,一再落進台灣法律的未盡之處,除了被這個有缺漏的司法系統判死刑,還能如何?其中的諷刺是,那個不曾接住他的網,最終卻不放過他。「最可怕的是,小說裡的案例真的有可能發生。」唐福睿說。不諳台灣法律系統與語言的移工,如果有犯罪嫌疑,將沒有資源也缺乏為自己發聲的能力,而這關係到台灣司法有所缺漏的通譯制度。細心的讀者,很快就會發覺《八尺門的辯護人》的案例並不新鮮,其實有所本——1986年的湯英伸案。鄒族少年湯英伸被誘騙到台北工作,遭雇主扣留身分證,還被迫超時工作,酒後與雇主起衝突,殺死其一家三口,最終被判死刑。這是唐福睿有意為之。他也讓小說提到本案與湯英伸案的相似,「三十多年,什麼都改變了,也什麼都沒變。那種對於殺戮的執著,依舊炙熱而濃烈。」為什麼我們還需要重述一遍湯英伸的故事?答案便是唐福睿說的「這一切真的有可能發生。」小說之外,歷史也可能重演,打臉我們自詡的文明。因此,《八尺門的辯護人》看似講了一個戲劇化的故事,其實是台灣社會殘酷的回音。▲唐福睿說自己沒有想當大律師,所以對法律沒有太多失望,然而他筆下的律師主角仍燃燒理想,奮力一搏。他曾用「不施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形容角色,我覺得也是他個人的投射。(圖/鏡文學)不要只想說服讀者我好奇,寫死刑,唐福睿是否在寫之前就有個人的價值判斷?「寫之前,我的立場就很清楚,反對死刑,但寫完反而不那麼肯定了。寫小說讓我可以整理想法,寫完更能感受死刑的艱難。而我同時自我要求,小說不能只是在捍衛自己的想法,要有其他見解,不要讓讀者覺得就是在看一部說服他的教科書。」「我不想指責,而是讓各種聲音出現。」唐福睿說。或因如此,《八尺門的辯護人》裡有一位堅定反對死刑的法務部長陳青雪,堪稱全書最複雜最迷人的角色。然而她不鄉愿也不濫情,只有她明白台灣該如何面對死刑的艱難。小說最後,她維護了自己相信的價值,並且成為小說最大爆點。談到陳青雪,唐福睿說,「念法律的大多反對死刑,我想要找出其中的共通點,於是放在陳青雪身上。反對死刑,當然是理想化的東西,而法律是社會進步的下一個階段,引導我們走向更好的世界,直到所有人都可以被保護。只是這個過程,要如何運作?」「不施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啊。」唐福睿如此形容這角色。最後我問唐福睿,希望讀者看完這個故事,更相信法律還是更勇於質疑?「我希望能讓大家輕輕晃動腦袋裡的想法,哪怕只是心底有個很微弱的聲音說『或許我可以重新思考這件事。』這樣就夠了。」「現實中法律永遠有盲點,但人們努力讓它接近完美,是那個讓它接近完美的衝動,讓我想探究死刑。」唐福睿撿起網破掉的地方,悉心修補,以文字接回現實。以免有人再次掉落,問起公理與正義的問題。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