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台灣尚未解嚴,新聞事業受限,只有三家無線電視台、三十餘家廣播電台和近三十家報社。故事主角熊國度,文化大學新聞系廣電組畢業後至大廣廣播電台任記者,來至南台灣海市跑新聞。發現廣播記者在新聞圈內人微言輕,遠遜報社電視記者。即使提供新聞給同業,也因文稿生疏屢被折磨。兩大報記者說,報紙可磨練文筆學習拍照,鼓勵熊國度朝報紙記者努力。熊國度從晚報入門,隨後兼電視台記者並兼差寫雜誌,經一年多努力參加公開招考、內部招考皆名落孫山,雜誌雖倒他數萬元稿費,卻成為進入報社橋梁。
故事以三大主軸串連。第一主軸為菜鳥記者熊國度初跑新聞無意間闖進醫院停屍間見神祕屍體,但這具屍體隨後離奇失蹤,後來才知自己在無意中協助穿針引線,與黑道共同完成了一椿撲朔迷離的命案。
第二主軸「新聞殺人」。因相同新聞報紙隔日才刊出,但熊國度的廣播新聞提一天已先播出,透露債務人住院的訊息,引發債權人前往醫院討債,導致債務人壓力難擋跳樓自殺,是「廣播殺人」。但經警方調查,竟然是「報紙殺人」而非「廣播殺人」。
第三主軸寫警政記者侯春義引來殺身之禍。熊國度提供線索協助警方從死者口中一條肉絲追查破案。記者和警方共同資助侯春義女兒侯秋玉學費,讓她考上第一志願。當校慶運動會登場,警政記者皆到場為侯秋玉加油打氣,讓她成為隔天報紙新聞中的亮麗主角。
透過媒體,記者之筆可以殺人亦可助人。透過熊國度紛記者的眼睛看社會,看三十多年前記者如何透過特權之筆製造假新聞;如何呼攏廣播聽眾和報紙讀者;如何在採訪中自謀私利;如何聯手一氣共謀報復,修理採訪對象;檢警調又是如何利用各自職權,讓事實真象煙消雲散。
故事以 1985-1987 年為時空背景,在沒有行動電話的當時採訪環境中,記者如何透過呼叫器緊急連絡;如何採訪寫稿沖洗黑白照片;如何寄火車稿;也透過熊國度小記者羨慕的眼光,看當時記者的福利與特權、大報小報環境現實及無所不在的丐幫記者,也描寫記者與政治人物利益糾葛及權力分合。透過熊國度從廣播記者努力成為報社記者過程,揭看當時新聞界悲歡離合與光明黑暗。
書評討論
共2則評論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