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全部作品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我要儲值
我要收費
登入/註冊
我要儲值
全部作品
最新消息
排行榜
焦點作家
鏡出版
IP改編授權
首頁
標籤
標籤
# 更生人
# 愛情
# 犯罪
# 台北人
# 過勞
# 勞工
# 台北故事
# 典獄長
# 監所
# 職業學生
# 司法系統
# 社會流動
# 孤島
# 社會集體焦慮
# 娼妓
# 皮條客
共
2
部作品
2
1
孤島|The Island
鬼店、鬼寺廟跟防空洞連在一起。凡爾納信徒
2020-08-29 12:30:26 更新
《孤島|TheIsland》這本書的起點同樣是一個真實的刑事案例,但更深層的推動力是一件我發生在我周邊的真實事件,法警因工時過長、過勞爭取勞動權利時,不像空服人員、醫護人員過勞的抗爭一樣獲得人們高度的關注,他們的行動被壓了下來,新聞媒體配合地讓聲量降了下來,沒有獲得絕對廣泛的關注。司法單位審勞資糾紛,是對資方違反勞基法作出判決的單位,我國理應是法治國家,司法單位知法犯法帶頭違反勞基法,但,等等,司法單位只是一個表徵,政府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是如此,勞方還能拿什麼相信勞動權益會獲得保障?故事有三條主線,典獄長溫沙郎、典獄長的兒子溫拿鐵,與溫拿鐵的大學同學朱智勛。各自為一種類型的孤島,也映射了故事裡外的每個人,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孤島,始終人們都是用自己的角度在看別人,從自己的孤島望著他人的孤島。社會瀰漫著集體焦慮,對人進行評價並貼上標籤的、恣意左右他人人生的人,往往生平無所往來,在個體生命當中幾乎不佔據時間,就這樣蜻蜓點水地介入,個體被迫接受他們帶來的由他們主導與控制的新時代,與伴隨的種種變化,人生就這樣被他人翻轉,隨著年紀增長,趕不上時代變化的焦慮越來越深、越來越沉重。人大多數的生命裡,都在應付、符合別人加諸的評價與框架而活得莫名緊張、焦慮。"趕不上時代的變化"為何使人焦慮?因為那意味著被社會淘汰,被社會淘汰將被擠壓流向社會最底層,社會最底層的人活不下去,經常走入犯罪的歧途,通常他們選擇犯罪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視野,看不到犯罪與死亡之間有別條路可以選擇,為了活下去於是犯罪,較高比例的犯罪人口來自社會底層,有某些犯行的再犯率極高,這些犯行的更生人總是難以在社會生存良好,不得已地再犯,甚至為了回到相對活得下去的監所,故意再犯。任何一個曾經呼風喚雨過的人,都可能因為"趕不上時代的變化",都可能因為別的孤島衝撞了這個孤島而被翻轉了人生,流到社會最底層。除了在目前最富的那少數人以外的人們,始終都有隱憂有朝一日是否會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離最富的那極端少數越遠,這樣的憂慮加重到焦慮,當焦慮不只是焦慮,此時朝不保夕的日子已經是現實。曾經活在堪稱無憂無慮年代的人們,活在過去的緬懷中,才能支撐自己在社會焦慮感日復一日加劇的今日繼續奮鬥,也繼續認命。溫拿鐵的大學同學朱智勛是職業學生的寫照,這類型的孤島評價早自己十幾、二十年的中年職人的孤島-典獄長溫沙郎,事不關己地去自我猜測與評價,儘管好像很想要了解,卻是冰冷、距離遙遠的,是社會普羅大眾表面關心、實則疏離的寫照。透過看往典獄長溫沙郎的孤島,看出中生代這一路走來,社會的遷變,遷變中流往社會各階層的人們,他們各自的孤島,與孤島的焦慮-各層次的焦慮,匯聚成社會集體焦慮。溫拿鐵處於中介地位,代表的是非職業學生的普通新生代孤島,面對這樣的大時代,如何還能有夢?整個故事讀完,需要動用到推理能力,推理出到底為何一個克盡職守的典獄長竟然被判刑,且只是一味認罪,由頭至尾看似什麼事都沒做錯,最後竟是錯,問題出在哪裡?【《孤島|TheIsland》短綱】爸爸是監所的管理員,生活除了有公務員家庭的閒適,並沒有什麼特別,唸大學之後,倒是有個同學有奇怪的研究癖好,一直跑來問這位爸爸是監所管理員的大學生,他爸爸到底是哪一種監所管理員,研究早期港片周潤發演的小馬哥,依據大學生所回答的他爸爸與他們家的居家生活,編了一個版本的故事,問大學生他爸爸是不是這樣的監所管理員,又看了一個社會新聞,或從別處得來的研究結果,跑來問大學生他爸爸是不是那位傳聞中在監獄裡呼風喚雨的頭仔,看了韓劇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又問大學生他爸爸會是這種監所管理員嗎?在大學生自己眼裡所看到的他的生活環境、他的爸爸與媽媽,他爸爸脾氣非常溫和,很有耐性,總是交代他注意那些社會的新聞中,許許多多的社會案件,說監所不需要住那麼多人,社會應該要多一點人,說社會製造了太多的前科犯,幫助這些曾經在監所住過的人好好地回到社會,社會才能更好。他看到那些來來去去跟爸爸交往的人,不乏許多有頭有臉的大老闆,他們都說受過爸爸的幫助,他有時在場聽到爸爸如何照顧他們的故事,有時聽到他們敘舊講到後來出去以後怎麼再打出一片江山。但是有一天大學生的爸爸被判刑了,失去了這份職業,而讓他失去職業的是大學生曾經看到過的,他爸爸幫助朋友的一小段故事。【《孤島|TheIsland》細綱(僅約四分之一)】一座山中的野溪溫泉,許多小孩子在野溪裡泡溫泉玩耍,在溪邊的平坦路上玩騎馬打仗一陣子之後,有人提議撿石頭,邊撿還邊笑話彼此,裡面有一位綽號「沙士」的孩子,因為名字叫做溫沙郎,所以被叫做沙士,跟徐家兄妹徐明堃、徐美智,胡家兩兄弟胡勝家、胡勝眾,林家三兄弟林順元、林順禎、林順亨,以及陳朝欽,和時髦的姊弟黃麻里、黃經理,總是一起玩耍,這時候他們走到岸邊靠山處的沙地,山邊土砂質地鬆軟的沙壁上布滿一個又一個的洞,像是整齊排列又似乎不規則,有人問起這些洞,於是有各種猜測,有一個孩子說很早就注意到這些洞,說爺爺告訴他那是蛇洞,每一個洞裡都住了蛇,是很毒的蛇,百步蛇、青竹絲。監所管理員正在跟法警查對要出庭應訊的受刑人(收容人),其他法警在替受刑人一一上戒具、上車,法警問正在交接的管理員值到第二十四個小時了沒,說再一個小時可以下班,法警和正在交接的管理員聊起這二天又是如何地辛苦。囚車開到法院,法庭外,輪到庭務員工作的法警在跟庭外椅子上的人聊天,法警提到連續上班三十三小時、值班費七十元,工作都過勞,人力吃緊,但薪水相對起來普通,但補進來的人員總是不足,庭外椅子上的人回應說最近有看到新聞,但似乎並沒有被大幅報導,法警說是被法院高層擋了下來,不想讓事情炒大,法警又接著問庭外椅子上的人擔任轉譯是不是賺很多,聽到被外包的得標廠商賺了一手,以分鐘數計費,一個月下來少的時候只有領到二、三千,大多數時候都領幾千元,賺到最多一萬多、二萬,卻是天天半夜都不能睡才領得到,法警於是極力鼓勵轉譯新一年度的法警有在招考,可以去考法警。一位監所管理員的主管在跟即將出獄的吸食毒品的收容人懇談,並播放前後幾次懇談的紀錄,收容人原本開設公司,有錢之後染上毒品,於是入監服刑,懇談紀錄裡面談到收容人原本的生活,如何會沉迷上吸毒,後續的訪談紀錄則有收容人對於監獄生活的不適應,從勒戒所回監之後狀況很糟,並且幾次被借提出庭應訊,提到應訊過程受到人性懦弱陰險的種種傷害,接著的紀錄則是收容人講到因為跟在監同學討論應訊的策略,因此刑期加重,起了口角糾紛,但是讓他更痛苦的是毒品戒斷症狀帶來的心理陰鬱、這一段人生經歷帶來的畏縮,在面對監所的生活、環境、人際形成痛苦,而想要自殺,又接著找來教誨師了解輔導這位收容人的狀況的紀錄,以及收容人談到分派到的課堂學習和工廠的想法的紀錄,第一次即將出監之前談到非常想要重獲自由,但是對於出監之後的社會的狀況又感到恐懼。第二次又入監,出入監的訪談紀錄,講到出監之後的種種,為何會在第一次出監之後又走回吸毒的老路。監所管理員的主管問起第二次出監前收容人的心情,與出監後心態上是否已經調整好,收容人說起父母已逐漸老邁,孩子也大了,心態上的調整更困難,但不得不去適應,監所管理員的主管,成年的溫沙郎對收容人勉勵希望這次出監收容人不要再回來了。溫拿鐵剛進入大學必修學分的課堂上有個朱智勛的同學過來搭訕,朱智勛在校內、校外一些組織都有往來,有開個粉絲專頁,並且有個Youtube的帳號,因此非常活潑、主動,拿鐵有耳聞過他,當朱智勳主動在課堂上坐到他旁邊跟他講起話時,拿鐵算是知道這個活躍人物,雖然這樣的活躍人物並不算少,但彼此像是各自獨立又有聯盟,朱智勳也經常跟他們一起(情節),一開始朱智勳探問拿鐵的打工工作,詢問一些問題之後很敏感地注意到拿鐵回答問題時想帶過的父親的職業,他的父親是一位監所管理員的主管,沒有時間多理拿鐵,造就拿鐵的打工,朱智勛對拿鐵的打工不是真的很有興趣,說起自己的故事,因為剛好姓朱,母親很迷韓劇,甚至鬧家庭革命把朱智勛原本的名字改成現在這個名字,並拿出一大堆資料,說是早期港片周潤發演的小馬哥,於是開始說一個故事,故事說到後半段,拿鐵才弄懂,朱智勛依據剛才的對話內容馬上套到小馬哥的故事內容(情節),劇中的監所管理員講的就是拿鐵的爸爸,並問拿鐵是不是拿鐵的爸爸就是這樣的監所管理員。拿鐵說不是,朱智勛繼續說他想要當個文字工作者、記者或作家,要蒐集很多資料,寫很多故事,並拿出手機說現在的工作都是一些網路社群的工作,在網路上賣東西、記者、社群小編、網路遊戲的工作(後方情節持續加入轉變為網路化的社會與工作環境及遷變),於是又探問了一些監所管理員工作與收容人的事情。書稿初稿完成於2020年1月15日。編輯校稿後修稿完成於2020年2月16日。目錄01【溫泉鄉蛇洞的稻香】02【值班費七十元】03【歌王迷途】04【監所離奇事件與更生人】05【嘩!網紅】06【小馬哥與典獄長】07【地底王國】08【不存在的地底人存在的稀土】09【長大】10【掙扎】11【陳朝欽】12【犯罪如此溫馨】
宗南措嘉 TG.tsokyi
推理犯罪
# 犯罪
# 過勞
# 典獄長
# 監所
# 更生人
# 職業學生
# 司法系統
# 社會流動
# 孤島
# 社會集體焦慮
宗南措嘉 TG.tsokyi
0
0
曾經他是整個花花世界
80到90年代娼妓與掮客的生活
2025-06-19 12:02:43 更新
如果可以,他想重新回到那一年,就算用騙的,他也會認真對她說聲「我愛妳」。繼《台北故事》,鏡文學人氣作家「台北人」最新揪心之作!從娼妓與皮條客,到勞工與更生人,八、九O年代的繁華中,小人物有血有肉的人生刻痕,力透紙背──============他們的青春,都曾經活得如斯滾燙而灼人──文靜,白皙素淨、人如其名的女高中生,瞳中卻燒著一簇幽火,不知因何苦衷,找上了皮條客許放為自己拉客,卻愛上浪蕩不羈的許放,為愛痴狂的她,不惜兩敗俱傷,報警陷他入獄。小蠻,身著皮衣皮裙、頂著一頭鮮紅假髮的街頭流鶯,看似強橫刁鑽、膽大無畏,面對愛情卻目光短淺、蠢得可愛,與出獄後的許放偶然相逢,被沉默寡言、默默付出的他意外馴服,想著兩人春暖花開的未來……許放與她們前後錯身相識,從滿身罪孽的青春走來,步入力求償罪的中年,他將如何面對命運這雙大手的無情翻覆?【本書特色】★描繪八○到九○年代娼妓與掮客的生活,精確捕捉當時經濟成長下,社會底層的追求。★文字細膩,人物充滿生命力,著墨人際現實以及眾生百態,且刻劃出為愛的自我犧牲。★紙本書特別收錄‧出版內容新增《文靜的信》篇章,一窺女主角心中神祕境地【作者介紹】台北人生長於台北的九○後,卻有著一個老靈魂。二○一六年末初試寫作,即在各網文平台獲得極佳的迴響。為音樂而寫作,每一段文字都來自於當下所聽的歌曲。在台北這座城市中行走間,採集過往的痕跡。並試圖在文字中,讓往日的燦爛再度發光。作品:《台北故事》、《我的一個朋友》、《鏗鏘兒女》、《五三舊事》「台北人」官網:https://event.mirrorfiction.com/2018/taibeiren/「台北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beiren/「台北人」鏡文學作家專頁: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writer/15725【推薦序】推薦|崔舜華作家李豪作家鏡文學平台讀者好評推薦「若說《台北故事》有王家衛的頹靡,《曾經他是整個花花世界》便有婁燁的詩意。作者文字好,不矯揉的文學氣,風格卻更強烈,能把小說寫出一種自帶晃鏡濾鏡的氛圍。……佩服作者敢這樣寫!所有人物幾乎沒一個討喜的,卻反而讓每個人都很立體鮮明……這一部的人物,幾乎任和一個角色都讓我欣賞不起來。可所有男人女人,都不淪於泛濫的菜市場人設。把人寫得特別『實』,下到小小配角,都能稱上一句『有血有肉』。角色都很惹人厭,尤其是倆個女主角,但偏偏這是很出彩的部分。因為生動。我就是看不起這些人,但我看上了作者——不走取悅讀者的路線,深覺得敬佩。」──Umi「喜歡這篇作品的很多地方。……不管是整個故事的味道,氛圍,還是這個說故事的方式,我覺得都很特別——像『獨立電影』那種開頭會有一個聲音低沈滄桑的嗓音,像『獨立電影』破碎拼湊的說說故事的方式,像『獨立電影』那種煙霧繚繞的『糊糊感』,像『獨立電影』那種暈眩卻很美的感覺⋯⋯」──Quick305「這是一部沒有愛情的愛情的故事吧,寫的是眾多人性。……說不清是哪裏虐到我,但看了有點難受。一個男人想救一個女人脫離苦海,只為了給過去一個不相干的女孩贖罪孽。以前的女孩回不來了,現在的女孩路卻還長。」──天色漸暗「看北郎的文字總是種享受。特別喜歡看你刻畫的每一個底層人物,文字自帶無情慈悲的光影。現世存在殘酷,最美的總是在記憶裡。」──查有此人「這篇作品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作者的寫法,與剖開愛情那種刁鑽大膽的斜切面。愛情和性都是沒有辦法獨自一人完成的事。獨自一人的性,叫自我安慰;獨自一人的愛情叫自我感動。」──阿噶「《曾經他是整個花花世界》就像一場拉鋸戰。感情對肉體的戰爭。是女人對男人的。是上半身對下半身的。可她們要向男人討要的到底是忠誠,還是真心?我覺得到最後都已經搞不清楚了。」──兩道白河「真的是一部很特別的作品,寫法故事都完全不在套路之內。」──糖果「骯髒混亂的故事,用王菲迷幻呢喃的嗓音唱出,運用晃鏡帶出這個破碎的世界,男男女女的碎片——罪惡,鮮血,蠻橫的慾望——幾乎就是閱讀過程中給我的感官基調。」──勾塔不是勾搭【內文試閱】上部0我跟她之間很多問題是無解的。就像我始終不明白,她究竟看上我哪裡。或許她就是個本質浪漫的姑娘,而她想要的東西,只有在愛情故事裡才會有。1我從不害臊盯著女人的臉和胸,所以看得清清楚楚。那女孩十六歲,就住在樓下,上下鄰居,我們既不熟悉,也不算陌生。好幾次在狹窄的樓梯間匆匆一瞥,她背著書包,穿著校裙,一頭規矩刻板的齊耳短髮,樓梯陰暗,只隱約看出是個白淨的女學生,左胸口繡著學號姓名,青色繡線在制服上纏繞出兩個字:文靜2文靜校裙上的每條褶子永遠熨得工工整整,安靜地貼伏在腿上,走得快點還會發飄;她愛乾淨,腳上的白布鞋總是一塵不染。我騎著摩托車,載著她騎回老家那條公路,我把她抱起來丟下海,看她在海裡拚命掙扎,我才知道她是隻旱鴨子,根本不會游泳。我帶她去過很多地方。好比情侶那般到處約會。我帶她跳上泊在碼頭邊的無人漁船,那些菸蒂酒罐塑膠袋在烏黑的河面上零零落落地漂浮,她柔順地靠在我肩上,我們一起遙望對面的觀音山、欣賞眼前臭不可聞的河海,交換了一個又一個潮濕的熱吻,漲潮時分,我解開了她的胸罩,裙子一掀,幕天席地,她終於躺下了──女人只要躺下,男人就痛快了。那天的夕陽就像傾盆倒下的熱油,澆淋在我和她的皮肉上。完事後,她問我愛不愛她,我沒理她。她非要我給她一個答案。我表面沉溺在射精後的疲憊中,實際上已在心裡盤算如何擺脫這個話題,於是想也不想就說:「妳要敢跳下去,我就告訴妳。」我當時也就是隨口一說。哪知道她真跳了下去。我忘不了那一幕。噗通一聲,水花四濺,白色的裙擺在黑綠色的鹹水中猛然綻放,在這條堆積了一世紀的垃圾河裡,開出一朵狀似烈焰的生命之花──3八年前的這一天我孑然一身踏進了監獄,在此之前,僅花了一個下午不到的時間,將自己近三十年的人生交代完畢。預想中,那些暴力陰暗的逼供手段都不曾出現,我以為在這種過程當中,起碼會有兩個大塊頭,一個拿著厚如磚頭的電話簿,一個拿著鐵鎚,在黑漆漆的小房間裡對我嚴刑拷打,我想我至少能堅持二十分鐘,直到二十分鐘後,才丟盔棄甲,痛苦不堪地投降,「我說、我說……」然而這些通通沒有發生。那些警察的目光總讓我想起以前家中天花板上的那些壁虎,牠們總是長時間地趴在一個位置動也不動,黑芝麻粒似的眼珠流露出一絲陰冷,毫無感情地盯著你看,直看得人背脊發寒……「配合點,我也輕鬆,早點完事,對大家都好。我是個講道理的人,也不想把場面弄得太難看,沒必要,要換做其他同事可能就不是這樣了。」那警察話裡話外將我威脅恐嚇了一頓,要我將一切交代清楚。毒品怎麼來的。拉皮條多久了。是否還有同夥。進行過多少次交易。跟那女孩怎麼認識的。是否有不正當關係云云──一切細節必須交代。其實他大可不必這麼威脅我。從我進來那一刻開始,就沒想做無謂的掙扎。只是不確定所謂的「細節」究竟是個什麼標準,多細、得細到什麼地步,又該從何坦白。有時過去這種東西就和女人一樣,當你越想給它一個交代,往往就會變得無從交代。不過我還是全力地配合,於是在腦中想了下措辭,態度良好地回答,「是有些關係。」那個警察一臉嚴肅地問:「什麼關係?具體點。」「性關係。」我一本正經地回答。那警察喔了一聲,追問第一次是在什麼情況下?在哪裡發生?是否被我強迫等等……我認真回憶了所謂一切的「細節」,看著那警察面無表情的臉,不僅不感到畏懼,甚至還有一絲平靜過頭後產生的亢奮、痛快。人對於苦難的適應力強,當我開始對未來不抱希望,反而無比樂意做一個誠實的人。我甚至開始擔心時間不夠用,不夠我交代自己的一生。「我沒強迫她。」我說。「第一次在我家,她自願的。她非常主動,老是來給我做家務,給我擦地洗碗洗內褲,我一時被她感動,才半推半就跟她上了床。她騎在我身上,雖然胸部很小,但皮膚很白……」那警察面無表情,我也不知道他信不信我,只能接著招供:「……這種事有一就有二。我們不存在買賣關係。就是我想了,她也願意;她想了,我也願意而已──」……那警察又問了許多問題。尤其執著於我和文靜一共發生了幾次性關係。這種事怎麼可能掰著指頭一一算過,隨便答了個三十五次。那警察一眼就看穿我在扯淡,嘴角勾出一抹冷笑,說你這樣不行,細節不夠。於是我老實回答:不知道,幹過很多次,記不清了。警察循循善誘,這會兒又開始扮好人了,還拿了張紙讓我寫出來,他盯著我寫,也不催促我。這種感覺彷彿回到了初中時代,那時我和阿龍一天到晚被訓導主任喊去辦公室寫悔過書,在一把三公分粗的教棍面前,讓我累積了相當的經驗,懂得如何避重就輕。我在紙上言情並茂地詳述了我和文靜最後一次發生「不正當關係」的場景以及點點細節:那天我們跑去了淡水河,那個下午太陽很烈,河水很臭,到處都是垃圾,還有條野狗在岸邊蹲著撒尿。嚴格說來,這算是我們第一次約會。那時我們倆正好著,就像普通談情說愛的男女那般,在老街上到處遊晃,在一條無人的漁船上等待日落,然後開始打炮──寫到這兒我頓了一下,忽然覺得這麼交代好像太過粗俗,不夠文雅,於是劃掉,改成了野合,寫完還是覺得不太合適,再劃掉,寫做愛……那警察就在對面冷冷地盯著我看,也不催促。在那個四面蒼白、壓抑無比的小房間裡,我漸漸感受不到那道審視、又鄙視的目光,獨自沉浸在一股「迴光返照」的投入之中,開始口不擇言,想到什麼就一股腦地往外倒,語速極快,交代得越多,精神越旺,停不下來。我原以為自己的故事就是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可直到坐定開口後才發現徹底相反。我想交代一切,可現實如此貧瘠,有時一句話,就是半輩子了。4有人說,當一個人開始頻繁地想起遙遠之前的過往,通常有兩種可能:一、是你老了。二、是你快死了。我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種。裡面的日子確實窮極無聊,當生活逐漸步入一潭死水,才發覺越叫人感到窮途末路的往往是時間。後來文靜的面孔逐漸在記憶裡模糊,我開始難以想起她的樣子,那套校服始終如鬼似魅地糾纏於我夢中,綠色的浴缸,發霉的牆,白色的襯衫,黑色的裙子,還有一缸不斷溢出來的冷水,我時常沒來由地驚醒,滿頭汗地睜開眼,全身發麻不能動,搞不清自己身在何處……我常常在深夜的一片鼾聲中失眠,牢房的夜晚顯然不適合獨自清醒,一個人一旦睡不著覺,很多東西會一下嘩啦啦地淹進腦袋,淹進眼睛,在那片漆黑之中,眼前茫茫一片,過去反而變得無比清晰。5二十年前我偷了我二哥那輛不知從哪偷來的綠皮偉士牌,離開車路崎之前,留下一張字條給我奶奶,卻壓根忘了她不識字。豔陽烘烤著公路邊的野草,我一頭扎進鹹澀的海風中,懷抱滿腔幻夢,從白天騎到天黑,最後在新店溪棄車,天地之大,除了年輕,我一無所有。我發現我喜歡這座擁擠、混亂的城市。繁雜的樓廈車流,路燈電線,舞廳商場,以及街上鮮豔摩登的青春男女,這裡的一切與前十九年我在老家的生活有著天地之別,那股揮之不去的藻腥氣徹底消失了,在這裡,連空氣中的味道都不再一樣。二十初頭的我,骨子裡已是個市儈至極的俗人,我徘徊在中華路的天橋上,混跡在濃豔的夜浪中,同身邊那一顆顆晦暗不明浮動而過的人頭一起仰望那些巨大的、燈紅影綠的霓虹看板,深深感受到繁華的吸引力,我心裡恍惚想著:一個人要是在年輕的時候早早超脫了,往後的日子還有什麼意思?不如直接去跳樓呢……這座城市的夜晚被數不盡的金錢彈炸得亮如白晝,火爆又繁華的黑夜就像一道巨大的龍門,看上去人人可躍,它是一道瘋狂的洪流,把時間往回倒退至二十多年前,我亦是被欲望淹沒過的小卒之一。我叫許放,曾是一名色情掮客,呈堂之上,罪孽從此開始──
鏡文學
愛情
# 愛情
# 台北人
# 更生人
# 勞工
# 台北故事
# 娼妓
# 皮條客
鏡文學
1
探索
最新消息
作者一覽
關於
關於我們
公司簡介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幫助
常見問題
合作洽詢
聯絡我們
追蹤
客服時間:週一 ~ 週五10:00 - 18:00(國定假日除外)
客服電話:02-6633-3529
客服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
© 2025 鏡文學 Mirror Fi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鏡文學 App
好故事從這裡開始
下載